《鸿门宴》创新教法设计说课稿_第1页
《鸿门宴》创新教法设计说课稿_第2页
《鸿门宴》创新教法设计说课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鸿门宴创新教法设计说课稿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王文格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位作用:鸿门宴编录在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节选自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在鸿门设下的一个富有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匠心独运地安排了出场人物,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鸿门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刘、项

2、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生动地对比了双方的高下,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2、教学目标:根据课文特点,结合新课标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习创新性阅读。(2)过程和方法目标:利用人物个性化语言、行为,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斗争中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在客观冷静的叙事中的暗示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重点分析刘邦、项羽两个人物形象,探讨项羽悲剧的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辩证地看待“妇人之仁”所体现的贵族精神;学习刘邦审时度势,委曲求全已成大事的智谋,批判地看待他的

3、狡猾。二、说学情高一新生文言文知识积累不够厚实,基础比较薄弱,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古文学习有为难情绪,不感兴趣,所以,通过课本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激法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关键所在。三、说教法本篇课文,我将根据作者匠心独运的人物安排的这一角度入手,结合“象棋”的创意、布局和游戏规则,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本课进行学习。 四、说课时安排 鸿门宴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三课时教学本文。第一课时的要点:了解作家作品,梳理文言知识,读懂文章大意; 第二课时的要点:梳理情节,通过比较阅读,分析几组次要人物性格特征;第三课时

4、的要点:重点分析刘邦和项羽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探讨本文的鉴戒意义。五、说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激趣导入,指导自主预习(篇幅较长,欲要充分的时间,搞好预习。)(完成知识目标)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课堂气氛,我的开场白利用故事导入:在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项羽和刘邦都曾看到过秦始皇出游的宏大场面,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我可以取代他)刘邦却说:“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俩人觊觎帝位之心相同,但语言一个率真无忌,一个含而不露,项、刘性格差异可见一斑。同样的两个英雄人物,为什么一个被围垓下,枭雄末路,悲歌别姬,最后自刎乌江。

5、而另一个却能成就千秋霸业,建立大汉王朝呢?我相信等学习过这篇鸿门宴,大家会有更深刻的认知。 2、自主预习,疏通文意 (1)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结合文中课下注释,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同桌讨论,消除疑惑。(3)分类梳理古今通假(距、要、倍、蚤、坐等)古今异义(山东、婚姻、出入、河南、河北等)一词多义(军、意、如、谢等)词类活用(名作动、名作状、形作名、使动等)文言句式(省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判断、被动、固定等) 虚词用法(之、于、以等)诵经典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兴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二)第二课时:合作探究(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完

6、成能力和方法目标) 1、设置探究课题,分组讨论。“鸿门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这让我们很容易想到象棋,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下好这盘象棋,首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把它作为棋子,每个学习小组画一幅布阵图,并说说这样布局的理由。2、展示讨论成果:每组派一位同学展示本组所画出的布阵图,一人作为中心发言人,陈述布局理由。3、老师展示布阵图,并陈诉理由,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楚河汉界靳樊庄刘夏陈项张范曹纪伯注:刘刘邦 张张良 樊樊哙 曹曹无伤 夏夏侯婴 靳靳强 纪纪信项项羽 范范增 庄项庄 伯项伯 陈陈平布阵理由:张良、范增都是谋士;樊哙、项庄都是贴身侍卫;曹无伤、项伯都“吃里扒外”;陈平,夏侯婴、靳

7、强、纪信都是听差的的部下。4、“对弈”,判断胜败,陈诉理由(一定要立足文本,结合文中生动的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做到有理有据,不要架空分析。)示例:项庄VS.樊哙项庄只能听(范增)计行事,不料被项伯识破阴谋,出面干扰,他被掣肘,空有一身好剑法,却不能得逞。樊哙却能审时度势,相机行事,有勇有谋有义气,若论粗中有细,勇中有谋,项庄斗不过樊哙。经过一一对垒,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性格特征有了深入的把握,对双方谁胜谁败的结局也有了“预感”。(三)第三课时: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入探讨文章的鉴戒意义1、继续第二课时的对弈,重点是主帅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对垒”,目的是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2、探讨:项羽自刎乌江之前,曾仰天长啸:“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那么你是否同意呢?分组讨论说说你们的理由。3、历史不少人对项羽这个人物做出过评价,如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像这样的评价你还知道哪些?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我们到底该如何评价刘、项两个人物?(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四)布置作业:1、进一步完善知识梳理;2、完成学案上的反馈练习。(五)板书设计 :以“棋盘”代之。(六)教后记:本设计第一课时略显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