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学案第17课宋词四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_第1页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学案第17课宋词四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_第2页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学案第17课宋词四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_第3页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学案第17课宋词四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 题课 型课 时讲 学 时 间班级姓名宋词四首诗歌鉴赏1课时2018年3月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学习目标】1.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2.以读代析,在朗读中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和悲凉意境。3.深刻体会用典的艺术特色。 【学习重难点】理解典故的含义,品味这首词的意境。【学法指导】诵读法,小组讨论法【课前预习】一、作者简介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辛弃疾是名垂千古的爱国名将,他从小目睹陷区景象,立下立功报国、恢复失地的大志。21岁时,他就组织义军,曾率50余众踏入金营,活抓叛徒。由于他坚持抗金救国主张,遭到朝中投降派的迫害,多次被贬,一生不得志,于68岁时逝于江西。 辛弃疾是

2、南宋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其词无论数量、质量,皆冠两宋。人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其词奔放激越、沉郁悲壮,与北宋苏东坡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有稼轩长短句。二、标题解读: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题目,永遇乐,始创于柳永,分上下两阕,共一百零四字。“永遇乐歇拍调(唐宋大曲曲调名)也。唐杜秘书工小词,邻家有小女名酥香,凡才人歌曲悉能吟讽,尤喜杜词,遂成逾墙之好。后为仆所诉,杜竟流河朔。临行,述永遇乐词决别,女持纸三唱而死。第未知此调,创自杜与否。”所引故事不可考;大抵创自唐之中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刘辰翁等均用此词牌创作过,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3、 写作背景介绍写这

3、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65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后来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1204年韩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辛弃疾到任后,一面派遣人到金国侦察形势虚实,一面准备招募沿边士兵训练。可是,当时的韩侂胄,只想对金用兵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并不是致力于收复,所以并不积极备战,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43年了,在这种情况下,辛弃疾登临北固亭,写下了这首永遇乐。“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四、知识延伸:(文化常识)路: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扬州属淮南东路。古代中国的路、府始于宋代,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时的省,元代时的路,相当于明清时的府。年号 :是中国

4、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始有年号。谥号:为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社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夏商周三代,兴盛于秦汉,魏晋南北朝继续传承,至明清消失。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这一节日是从上古时期汉族劳动人民对土地的崇拜中产生、发展而来的,并在南、北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汉族节俗文化(南方为社日,北方为龙抬头节)。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

5、朴古风存,”游山西村陆游【课堂活动】学对交流1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借古喻今,表现出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2本词用了几处典故,分别是哪几个?抒发了词人什么思想感情?孙仲谋: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理想。寄奴: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批评好大喜功,草率出兵,以至惨败。佛狸祠:今昔对照,不堪回首,抒发山河非我的感慨,对统治者不图北伐的不满。凭谁问:廉颇老矣: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全词用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廉颇等五个历史典故,借“怀古”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像刘义隆那样的仓促冒险行动,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

6、老却不忘为国效劳的忠贞之情。3赏析“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这句意思是,孙权的风流余韵现已不复存在,“舞榭歌台”是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处在群雄纷争的年代而吴国能出现承平气象,是因为他能确保自己国土不受外敌侵犯。“风流”指孙权英才大略及其建树,这里引用为孙权的遗迹。“雨打风吹”指的是历史的风雨,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涂炭,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词人慨叹眼前景象,也就表明了他既崇拜孙权,又为当前时局担忧,忠义之心更如日月。 【课堂探究】 有人认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是作者壮志未酬后的悲观语或怨语,你认为呢?这是词人以廉颇自况

7、,乃全词主旨所在,此人虽然年老,但仍然希望为国效力,可惜不被重用,表现的是诗人的悲愤之情。不能把它看作悲观语或怨语。 【课堂检测】1.辛弃疾,字 幼安 ,号 稼轩居士 ,山东济南人,辛弃疾与 苏轼 齐名,世称“苏辛”,被誉为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著有词集 稼轩长短句 2.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典故所表示意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上阕赞扬孙权、刘裕,表现对历史人物的向往,也就是对当时主战派的期望和对苟安求和者的讽刺。B下阕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正确意见。C“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敌人在佛狸祠下寻欢作乐,显示出侵略者的骄横。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此句抒发词人未能尽展才能的感慨。C(宋朝百姓在佛狸祠下迎神致祭,呈现出因妥协换来的和平景象。词人对此不满,前文有“可堪回首”可印证。)3.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下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D )A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B两首都是怀古之作,都由某地进行怀古,都追慕古代英雄,抒发内心忧愤之情,但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则是怀古伤今。C两首词的意境都雄浑壮阔,但苏词的风格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含蓄蕴藉,激愤沉郁。D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D(苏词直抒胸臆,辛词运用了大量典故)【课后作业】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9、。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注】(1)天经,姓叶,名;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苕溪:河名,源出浙江省天目山,流经余杭、杭州、湖州等地,进入太湖。 西庵:智老所居。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禅伯:形容智老精于禅学。 北栅:天经所居。亦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儒生:形容天经精于儒学。固穷:安于穷困,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纶巾鹤氅:是六朝以来名士喜爱的穿戴,这里比喻诗人是雅人。纶巾,用丝带做成的头巾。鹤氅,用鸟羽做成的外衣。(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