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圈与水循环教学设计主讲人班级 时间 课题水圈与水循环教学目标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过程。学会运用空间-区域的观念认识水循环。2、通过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相互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3、通过创设情境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综合思维去思考。4、通过画图、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等。重难点掌握水循环的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学案教学、问题式教学、。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等多种形式。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环境、投影仪、希沃白板、黑板等教学设计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设计导入新

2、课 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课程内容一、水圈的组成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反馈。 承转:目前可用的水资源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的一部分。所占比例非常小。可是从某个角度上说,水资源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就是水循环带来的。二、水循环1、水循环概念和类型(1)、参与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哪一种?(2)、塔里木河与黄河分别参与哪一种水循环类型?(3)、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种水循环?承转:水循环怎样进行的?2、水循环环节学生画图,展示,评价 李白的诗【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的角度看,这句话完全正确吗?承转:水体不断循环,促进陆地水体不断更新,这对于人类有重要的意义,

3、同时人类活动也影响水循环环节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合作探究1人类活动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跨流域调水人工降水植树造林兴修水库建造柏油马路引水灌溉承转:如果人类活动不合理,会出现很多问题。合作探究2城市内涝(1)从水循环的角度上说,哪些水循环环节的变化导致了城市内涝?(2)这些水循环环节的具体变化是什么?(3)哪些人类活动导致上述水循环环节的变化?(4)从水循环的角度,人类应该如何缓解城市内涝?目前为解决城市内涝,污染以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有人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承转:水循环不仅对人类意义重大,作为自然界中最活跃,影响最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水循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更是广泛而深远的。4、水

4、循环的地理意义通过读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促进陆地水体更新,维持水的动态平衡(2)调节全球的热量。(3)塑造地表形态(4)促进化学元素的迁移。设计目的:通过动手,使学生掌握水循环环节。培养学生用区域和时空的观念去认识水循环。设计目的:通过讨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初步形成人地协调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理问题。总结内化板书设计: 巩固训练【操作流程】第一步: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巩固训练。第二步:疑难问题提问,教师讲解。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学生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对学习水圈与水循环这节课,有一定的储备,也有

5、一些不足。认知起点:关于水循环,学生能结合实际展开联想,有一定的认知起点。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形式较为熟悉。学习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综合归纳、知识整合等方面的能力较弱。对地理现象的理性分析以及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欠缺。学习障碍:学习的方法不恰当,多采用背诵的方法,对地理原理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差,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差。个别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习惯较为欠缺。效 果 分 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时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教学及评价。评价方式评价项目分组评价等级ABC自评课堂表

6、现(课堂纪律、课堂发言、同伴交流)1组纪律良好,课堂参与度较高,成员间合作交流顺畅,达成一致意见,个别学生说闲话。学习积极性较高。2组 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几乎每个成员都认真参与课堂活动,与同伴交流的意识都很强。课堂学习积极性高。3组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很高,交流氛围良好,在互相启发的学习。学习积极性高。4组纪律总体良好,个别成员走神,讲闲话。课堂参与度较高,交流活动时有成员很少发言,不表达自己。知识落实(独立思考、知识表达、练习完成情况)1组独立思考较好,交流不积极导致思维不全面,成员间互动少导致个别知识点理解程度较低。作业完成质量一般。2组所有成员能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作业独立完成,正确率高。

7、能帮助同学讲解个别习题。地理素养养成较好,地理能力提高。3组表达清晰,作业正确率高。学生逐步掌握了水循环环节,地理思维得以训练,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4组作业完成速度较慢,反映出独立思考能力不够,地理思维能力有待加强。互评课堂表现(课堂纪律、课堂发言、同伴交流)1组纪律总体较好,个别成员乱讲好。课堂参与度较高,交流活动时有成员很少发言,不表达自己。2组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很高,交流氛围良好,在互相启发的学习。学习积极性高。3组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几乎每个成员都认真参与课堂活动,与同伴交流的意识都很强。课堂学习积极性高。4组纪律总体良好,个别成员走神,讲闲话。课堂参与度较高,交流活动时有成员很少发

8、言,不表达自己。知识落实(独立思考、知识表达、练习完成情况)1组作业质量较高,能完成作业,个别成员速度比较慢,质量一般2组作业质量较高,能完成作业,个别成员速度比较慢,质量一般3组作业质量高,完成快。反映出改小组知识掌握全面,地理思维和地理关键能力较高。4组作业质量较高,能完成作业,个别成员速度比较慢,质量一般教师评价:课堂总体上学生参与度高,能跟随问题独立思考,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小组成员合作,配合默契,通过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破重难点。练习题的设计密切结合教学的重难点,同时难易结合,课堂检测反馈及时,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给

9、学生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收获到地理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心,体验自我价值的实现。教材分析 鲁教版教材中水圈与水循环一共三目。一、水圈的组成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三、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材通过图表文资料,活动、知识窗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材料。本节课是这一部分的第一课时。重点是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第一目“水圈的组成”。教材主要介绍了水圈的概念和组成。运用图2-3-2,揭示了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所占比例,从中得出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资源所占比重非常少,引导学生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也为下文介绍水循环做了铺垫。第二目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本目主要介绍了水循环的概念

10、、类型、水循环环节和地理意义等。教材图文并重,介绍了水循环概念、类型、水循环环节等,在新时代高考中,水循环环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水循环环节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所占比重变大。教材中水循环的具体过程用图片表示,有利于学生直观认识水循环,对这一地理过程的认识需要课堂上突破。之后教材又用文字介绍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第一,促进陆地水体不断得以更新,维持着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水资源是可以再生的,这一意义对人类的意义重大,第二,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这对全球气候影响深远,进而影响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塑造地表形态,影响地理环境。第四,促使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不同区域直接的迁移,对生

11、物多样性以及其他圈层的演化意义重大。评测小练习 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分别对应的是A. 、 B. 、C. 、 D.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内涝问题越来越凸显。城市内涝是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现象。据此回答34题。3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A.不透水面积增加,使地表径流增加B.地表植被减少,使下渗量增加C.

12、城市热岛效应,使降水量减少D.建筑物增加,使地表径流量减少4.缓解城市内涝的最有效措施是A.扩大城市绿化面积 B.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C.加快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D.加强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右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5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B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C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D流域内地表径流减少6. 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A人工降雨 B围湖造田 C开发地下水 D封山育林7、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

13、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答案:1-5、CCABB 6、D7、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只要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正确即可)教学反思 水循环是自然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循环过程。水循环联系了四大圈层,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地理循环过程之一。水循环促进陆地水体更新,维持水的动态平衡,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意

14、义重大。近几年高考题目中频频出现。讲课之前我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组里其他教师讨论,确定了教学目标。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锻炼了学生地理学习的关键能力,培养了学生综合思维和可持发展观。实际课堂上仍存在一些问题。现反思如下:1、学生学习方式可以更加多元化。课堂内容多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但回答的时候不能做到全体学生都回答,这就导致有些学生的思考主动性较差。可以再设置一些填图表、课后小论文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多维度参与。 2、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虽然对学生的学情有一定的了解,课上能对学生的状态及时把握,设置问题环环相扣。但对时间的把控不够,重点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忽略了个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惰性。对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不利。课 标 分 析 关于必修课程地理1,2017年版课程标准中写道: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关于水循环是这样写的: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水圈与水循环的课标解读如下: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