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2井下定位救援监控系统.ppt_第1页
矿山2井下定位救援监控系统.ppt_第2页
矿山2井下定位救援监控系统.ppt_第3页
矿山2井下定位救援监控系统.ppt_第4页
矿山2井下定位救援监控系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城金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GoldeNe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井下无线定位救援 监控系统,公共安全专网 远程监测平台之四,基 本 情 况,独立建网 自主操作 安全运营,长城金点集团公司概况,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3.8。 可采量仅次于前苏联和美国,位居第三。 我国煤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出口量仅次于澳大利亚而居于第二位。,我国2007年煤炭产量达22.9亿吨,较上年增长9.4% 。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 ),1. 中国煤矿产业现状,在最近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 20多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一致认为: 到2010年煤炭

2、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将占60左右; 到2050年,煤炭在能源消费中比例不会低于50,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十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具有不可替代性。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煤炭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目前,煤消耗占世界一次能源(主要是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消耗的27,世界发电量的45;随着其它一次性资源的枯竭,煤在一次性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2.中国煤炭能源的战略地位,统计显示,2003年各类煤矿事故死亡6,702人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严肃查处各类煤矿事故3,134起, 移送追究刑事责任412人。,3.

3、中国煤矿安全隐患研究,2000年 9月27日,贵州水城木冲沟煤矿瓦斯煤尘爆炸,遇难162人! 2002年 6月20日,黑龙江鸡西矿业集团城子河煤矿瓦斯爆炸,遇难124人! 2004年10月20日,郑煤集团大平煤矿瓦斯爆炸,遇难148人! 2004年11月28日,陕西陈家山煤矿瓦斯爆炸,遇难166人! 2005年 2月14日,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瓦斯爆炸,遇难214人! 2005年 8月 7日,广东梅州兴宁大兴煤矿突水,遇难123人! 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煤尘爆炸,遇难171人! 2005年12月 7日,河北唐山刘官屯煤矿瓦斯爆炸,百余人遇难! 2007年12月 5

4、日,山西省洪洞瑞之源煤业瓦斯爆炸,遇难105人!,中国煤矿安全现状分析,2000年以来发生的重大煤矿事故惊心动魄,瓦斯爆炸成为煤矿事故“第一杀手”,目前在我国各大中型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突出矿井占到40多。小型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占15左右,瓦斯灾害越来越成为煤矿防治灾害的重点。,瓦斯:化学名称为甲烷。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易燃、易爆的气体。如果空气中瓦斯的浓度达到516之间,氧气浓度达1220时,一遇明火就能发生爆炸。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对在现场的人员会造成毁灭性打击。,在煤矿重大恶性事故中,瓦斯事故约占7080,近几年来我国能源需求量与日俱增 2003年后

5、,我国煤炭能源供应紧缺, 市场供应不足。各煤矿超负荷运转, 有些利益驱使很多外行进入煤炭业, 不注重安全,给安全生产造成损害.,各煤矿普遍存在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 管理薄弱等主观和客观因素; 对煤矿安全基础研究薄弱,对预防和治理 瓦斯等灾害缺少有效的技术支持。,中国煤矿安全现状分析,煤矿事故背景与原因,目前我国矿难 死亡率是美国 的几十倍; “科技兴安”已 成为保障煤矿 安全生产及管 理的关键。,国家已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要求加大政府对安全生产投入、建立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科研和技术开发。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关于推广应用煤矿数字

6、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的通知中指出,各地方煤矿要加快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的推广工作。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关于调整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加强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使用管理与监督的通知中重新调整了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规定大中型煤矿高瓦斯矿井吨煤不低于8元,重点监控45户煤炭生产企业吨煤不低于15元,小型煤矿吨煤不低于10元。 国家发改委与国家安监总局决定,从2005年起,将在23年内,拨款30亿人民币国债资金用于煤矿安全改造,另外,全国煤矿安全技改投资每年可达150亿左右。,新华社消息:李毅中总局长表示:最近3年国家累计投入90亿元 扶持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技改,带动企业和地方资金

7、641亿元。,国有重点煤矿要补还安全欠账,李毅中:2008年将投入¥230亿元治理安全隐患,2008年将继续投入30亿元,带动企业和地方将投入约200亿元, 加快治理重点煤矿重大隐患和进行安全技术改造。,新安监总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所有高瓦斯煤矿矿 井和87.5%低瓦斯矿井建立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248个产煤县 的9712处煤矿实现了监测监控系统县域联网。,煤矿安全急需定位救援技术,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监测现用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国家急需专用于煤矿和各种有色金属矿的井下安全监测与救援 系统,国内已开始研制,如煤矿自动化所研发的KJ69矿用 人员定位系统、及KJ90型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

8、统、矿井人 员跟踪定位及系统考勤系统。 但目前已有的定位系统精度低,传输半径短,不能很好的解决 无线传输的问题。 监控系统与各类传感器及矿区仪器仪表设备的兼容性差。 由于目前大多数系统的传输信道为光缆或双绞线,当事故发生 时,传输信道会被破坏,导致监控系统瘫痪,具体遇难人数和 地点无法掌握,给救援行动带来困难。,矿山井下定位救援监控系统,独立建网 自主操作 安全运营,实 施 方 案,煤矿安全无线监控方案,为了杜绝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必须采用高新科技手段进行监控预防,最早、及时掌握瓦斯动态情况,并实时传送到监管部门,将瓦斯事故扑灭在萌芽状态。,建立完整、有效、便捷的安全监控系统,应用T-net

9、技术,以色列T-net系统可全面、立体、多角度、多方位的对工作面和坑道进行24小时监控,无线系统的灵活性非常适用于坑道传输。,系统组成,各型终端,矿工井下无线定位救援系统,无 线 数 据 通 信 中 继 器,安全控制中心,危险气体探测器,T-net系统中继器,将危险、有害气体探测器与T-net系统模块、蜂鸣器等其它设备集成,成为一个无线探测终端。当探测器探测到危险气体时,发出警报信号,并利用T-net系统的无线数据收发功能传递警报信号到后方指控中心,从而对矿井下的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控。,T-net系统 客户端 (集成蜂鸣器等),危险气体井下无线监测系统,井下无线定位监控救援系统示意图,T-net

10、无线探测监控传输示意图,T-net无线中继与探测终端,矿井中放置T-net无线中继器与探测定位终端,将警报信号传回煤矿的监控中心,在横井与竖井的交汇处,可增加或改变天线方向,来改变信号方向,使传递顺畅。,实现矿井全面 立体无线监控,在矿井下的作业面,危险地区或需要进行安全监控的地方,可以在空间内任何点安装T-net无线监控终端,避免有线监控只有“点、线”监控的缺陷。发挥无线监控的无束缚性、机动性,对井下环境做到全面、立体的安全监控。,T-net井下定位系统传输过程,并可通过因特网将监控报表传送到各个监管部门。,应用T-net系统的无线数据收发功能,中继传递井下监控信号到后方指控中心。,手持式终

11、端,W1011号矿工在前方50米处,井下无线定位追踪救援示意图,人员井下呼救定位救援系统,人员井下呼救定位追踪救援示意图,T-net无线探测终端的特点,摆脱了有线传输束缚,探测终端可以放在矿井坑道的任何地方,或矿工随身携带。后方指控中心可以随时对矿井中安放有探测终端的区域进行监控、报警。,封闭式结构设计,自带蜂鸣报警功能,工作时不会发生打火现象,保证使用、监控安全。,适应矿井下的各种恶劣环境,能够防尘、防潮、防震,增长使用寿命。,矿山管理监控中心,矿区物资监控,矿车出入及载重量监控,人员移动管理,井下物资监管,人员出入井口读数,井下危险气体监测,井下仪表监测,地面,井下,矿山全面综合定位监控管

12、理系统,邯郸矿务局进出车辆的安全监管,FPR01型 道路扫描电子探测装置,邯郸矿务局,电子车牌 /FP100AB型,邯郸局进出识别卡车辆的出入监控,FPR01型 道路扫描电子探测装置,邯郸矿务局,电子识别卡(本单位) /FP100AB型,允许进入。车辆信息已经记录到本系统的控制中心计算机,进行相应的登记管理。,电子车牌 (非本单位) /FP100AB型,对不起,您的车辆识别卡不是本单位或没有识别卡,请按会客要求登记批准后再进入。,来宾已会客登记,允许通过,记录数据,读卡器,邯郸矿务局,邯郸局进出识别卡车辆的出入监控,7.T-net无线探测系统监控端,主管单位监控 (远程监控),本地业主监控 (现场监控),因特网,可以利用因特网,将现场监控汇总的报表、事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