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电梯检验师考前辅导讲座 电 梯 电 气 安 全 要 求,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 张 彦 朝引言,本课程主要对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中有关电气安全要求进行讲解。,1、电磁兼容性,13.1.1.3 电磁兼容性应符合EN 12015和EN12016的要求。 【解读】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梯动力装置的广泛应用,例如可控硅直流拖动系统、交流调压拖动系统、交流变频拖动系统等,其在完成电能形式变换和功率传送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非正弦波,通过电源线或以电磁辐射进行传导,造成电网电压波形畸变,还会对附近的电气设备产生干扰。另一方面,现代电梯普遍应
2、用了计算机控制和微电子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更容易受到干扰。因此,限制电气设备通过电源或电磁辐射的干扰(EMI)以及提高自身抵御外界电磁干扰(EMS)的能力成为电梯产品的一项新要求,这就是本条所述的电磁兼容性(EMC)。 电磁兼容性(EMC)的定义为:设备或系统在其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产生不允许的电磁骚扰的能力。EMC= EMI + EMS EN12015和EN12016是欧洲的两个关于电梯电磁兼容性标准,全称是: EN12015电磁兼容性 用于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系列标准 辐射(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Product fam
3、ily standard for lifts,escalators and passenger conveyorsEmission) EN12016电磁兼容性 用于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系列标准 抗干扰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Product family standard for lifts,escalators and passenger conveyorsImmunity) 我国的电梯标准GB7588-2003相应条款是“电磁兼容性宜符合EN12015和EN12016的要求”。鉴于我国尚无电梯电磁兼容性标准等情况,在标准前言中规定本条款为推荐
4、性的。,电气外壳防护等级,13.1.2 在机房和滑轮间内,必须采用防护罩壳以防止直接触电。所用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2X。 【解读】本条款是对机房和滑轮间内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要求。IP2X是防护等级表征符号,具体含义是:能够防止直径大于12mm,长度不大于8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手指触及壳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13.1.5 零线N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 依据13.1.1 关于本章节适用范围的的规定,本条款的要求限于“动力电路主开关及其从属电路”和“轿厢照明电路开关及其从属电路”,即电源线进入电梯电路开关以后的电路部分。“始终分开”的目的是实现电梯电气系统接地保护,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
5、 对于采用TN-S(俗称三相五线制电源)供电的电梯,供电系统本身的零线和接地线是分开的,可以和电梯的电气系统直接对应连接,见图13-1。 对于采用TN-C-S(俗称三相四线制电源)供电的电梯,应在电梯电源进入机房后再将保护线PE(地线)与中性线N(零线)分开,见图13-2。分离点的接地电阻值要求不大于4。,图13-1 TN-S系统,图13-2 TN-C-S系统,电气设备保护线的错误接法示例,电气设备保护线的正确接法示例,接触器、继电接触器,13.2 接触器、继电接触器、安全电路元件 13.2.1 接触器和继电接触器 13.2.1.1 主接触器(即按12.7要求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的接触器)应
6、为GB1408.4所规定的下列类型: a)AC-3,用于交流电动机的接触器; b)DC-3,用于直流电源的接触器。 此外,这些接触器应允许启动操作次数的10为点动运行。 13.2.1.2 由于承受功率的原因,必须使用继电接触器去操作主接触器时,这些继电接触器应为GB1408.5中规定的下列类型: a)AC-15,用于控制交流电磁铁; b)DC-13,用于控制直流电磁铁。,【解读】上述文中的AC-3、DC-3、 AC-15、 C-13并不是接触器的产品型号,是接触器的使用类别代号,见表13-1。,表13-1 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的使用类别一览表(摘录),接触器、继电接触器,接触器、继电接触器,
7、13.2.1.3 对于13.2.1.1中述及的主接触器和13.2.1.2中述及的继电接触器,下列a)和b)可认为是防止14.1.1.1相关故障的措施。 a)如果动断触点(常闭触点)中的一个闭合,则全部动合触点断开; b)如果动合触点(常开触点)中的一个闭合,则全部动断触点断开。 【解读】本条款是针对控制电梯驱动主机运转的主接触器和驱动主接触器的继电接触器提出的特殊要求触点动作一致性,也称之为机械联锁触点要求, 其目的是实现对电气故障的防护。,标准继电器,正常状态,标准继电器,继电器动作,标准继电器,Normally Closed contact closes after the relay d
8、e-energizes after a weld.,继电器粘连,安全继电器 标志,肯定 (强制) 操纵继电器,Actuator bar moved closer to contacts Captive contacts,正常状态,肯定 (强制) 操纵继电器,继电器动作,肯定 (强制) 操纵继电器,Normally closed contact remains open after weld (used for self-diagnostic purposes),Having a positive-guided relay by itself does not make a circuit mo
9、re safe! Redundancy and a fail-safe circuit are needed.,触点粘连,电动机的保护,13.3.1 直接与主电源连接的电动机应进行短路保护。 【解读】 “直接与主电源连接”可以理解为电动机与主电源之间没有加入整流、调压、变频等电器装置。“短路保护”是当电路中发生短路时或接近于短路电流数值时立即切断电源的一种电气故障防护措施。 短路保护一般用熔断器或自动断路器实现。自动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应不小于所用设备的最大工作电流,而被保护电路的单相短路电流应大于断路器瞬时脱扣电流的l.5倍。用熔断器对电动机机进行短路保护时,可按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25倍选取熔
10、体。,电动机的保护,13.3.2 直接与主电源连接的电动机应采用手动复位的自动断路器(13.3.3 所述情况例外)进行过载保护,该断路器应切断电动机的所有供电。 【解读】本条款对直接与主电源连接的电动机进行过载保护以及保护方式、器件作出了规定。 13.3.3 当对电梯电动机过载的检测是基于电动机绕组的温升时,则只有在符合13.3.6时才能切断电动机的供电。 【解读】 电梯电动机过载的检测通常有监测电动机绕组的温升和监测通过电动机绕组的电流等几种。对基于电动机绕组温升的过载保护,例如现时电梯电动机较流行的在绕组内埋设热敏电阻方式,当温度监控装置感知到温度达到设定值动作后,应在轿厢运行到目的层站停
11、靠或者就近平层之后才能切断电动机的供电停止运行,目的是疏散轿厢里的乘客,防止停梯关人。,主开关,13.4 主开关 13.4.1 在机房中,每台电梯都应单独装设一只能切断该电梯所有供电电路的主开关。该开关应具有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流的能力。 该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 a)轿厢照明和通风(如有); b)轿顶电源插座; c)机房和滑轮间照明; d)机房、滑轮间和 底坑电源插座; e)电梯井道照明; f)报警装置。,主开关,13.6.3 照明和插座电源的控制 13.6.3.1 应有一个控制电梯轿厢照明和插座电路电源的开关。如果机房中有几台电梯驱动主机,则每台电梯轿厢均须有一个开关。该开关应
12、设置在相应的主开关近旁。 13.6.3.2 机房内靠近入口处应有一个开关或类似装置来控制机房照明电源。 井道照明开关(或等效装置)应在机房和底坑分别装设,以便这两个地方均能控制井道照明。 13.6.3.3 由13.6.3.1和13.6.3.2 规定的开关所控制的电路均应具有各自的短路保护。,主开关,【解读】本条与主开关部分的13.4.1条相呼应,都是要求主开关不能控制轿厢照明和插座电路电源,以及对轿厢照明和插座电路、机房照明、井道照明的开关装设要求。 “井道照明开关(或等效装置)应在机房和底坑分别装设,以便这两个地方均能控制井道照明”是新增内容。就控制方式而言, 实现这一条要求有两种模式:井道
13、照明在机房和底坑独立控制;或井道照明在机房和底坑双联控制。通俗来说就是可以设置为:在机房或底坑开启井道照明后,关闭照明只能在原来开启照明的位置才行;或者无论机房或底坑开启的井道照明,在底坑或机房都可以对其关闭。图13-6是实施后者的一种参考电路图。图中的“机房指示灯”安装在机房开关附近可方便操作者确定井道照明灯点亮或熄灭。,图13-6 井道照明参考电路图,13.4.2 在13.4.1中规定的主开关应具有稳定的断开和闭合位置,并且在断开位置时应能用挂锁或其他等效装置锁住,以确保不会出现误操作。 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迅速地接近主开关的操作机构。如果机房为几台电梯所共用,各台电梯主开关的操作机构应
14、易于识别。 如果机房有多个入口,或同一台电梯有多个机房,而每一机房又有各自的一个或多个入口,则可以使用一个断路器接触器,其断开应由符合14.1.2 的电气安全装置控制,该装置接入断路器接触器线圈供电回路。 断路器接触器断开后,除借助上述安全装置外,断路器接触器不应被重新闭合或不应有被重新闭合的可能。断路器接触器应与一手动分断开关连用。,【解读】“在断开位置时应能用挂锁或其他等效装置锁住”是GB7588-2003的新增内容,其目的是防止电梯进行维护保养等施工过程中对电源开关实施误操作。如果主开关之一处于“断开”位置并“被锁住”,那么其他入口是不能闭合主开关的。 图13-4是一个有3个入口的机房电
15、梯电源主开关设置的方案。图中KM1为断路器接触器,它满足13.4.1对主开关规定的所有要求,并与主开关QF1连用。断路器接触器KM1受安全装置开关SA1、SA2控制。而SA1、SA2分别设置在机房其它两个入口处。,电气故障的防护,14.1.1 故障分析 在14.1.1.1中所列出的任何单一电梯电气设备故障,如果在14.1.1.2和(或)附录H所述的条件下不能被排除的话,其本身不应成为导致电梯危险故障的原因。 【解读】标准的这个定义应该说是严密的,它包括但不限于我们通常理解的电梯开门运行、超速运行、冲顶、撞底等危险故障,还把危险故障扩展为所有的出于操作者意志之外的运行。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即操作
16、者必须是遵守了操作规程的。不然,如果操作者在轿顶工作时没有按下急停开关,则电梯完全可能因为响应内指令、外召唤而运行,虽然这也是出于操作者意志之外的,但却不是本条所说的危险故障。,电气故障的防护,14.1.1.1 可能出现的故障: a)无电压; b)电压降低; c)导线(体)中断; d)对地或对金属构件的绝缘损坏; e)电气元件的短路或断路以及参数或功能的改变,如电阻器、电容器、晶体管、灯等; f)接触器或继电器的可动衔铁不吸合或吸合不完全; g)接触器或继电器的可动衔铁不释放; h)触点不断开; i)触点不闭合; j)错相。,电气安全装置,14.1.2.1 通则 14.1.2.1.1 当附录A
17、(标准的附录)给出的电气安全装置中的某一个动作时,应按14.1.2.4的规定防止电梯驱动主机启动,或使其立即停止运转。 电气安全装置包括: a)一个或几个满足14.1.2.2要求的安全触点,它直接切断12.7述及的接触器或其继电接触器的供电。 b)满足14.1.2.3要求的安全电路,包括下列一项或几项: 1)一个或几个满足14.1.2.2要求的安全触点,它不直接切断 12.7述及的接触器或其继电接触器的供电; 2)不满足14.1.2.2要求的触点; 3)符合附录H要求的元件。 根据以上描述,电气安全装置有两种形式:安全触点(必须直接切断主接触器的供电)和安全电路。在一般的设计中,我们总是把所有
18、的电气安全装置串联成一条电气安全回路,如果这一串电气安全装置全部由安全触点构成,那我们仍称之为安全触点,如果其中有非安全触点和其它元件(导线除外),那就要归为安全电路了。,安全触点,14.1.2.2 安全触点 14.1.2.2.1 安全触点的动作, 应由断路装置将其可靠地断 开,甚至两触点熔接在一起 也应断开。 安全触点的设计应尽可能减 小由于部件故障而引起的短 路危险。 标准注:当所有触点的断开 元件处于断开位置时,且在 有效行程内,动触点和驱动 机构上承受驱动力的部分之间 无弹性元件(例如弹簧)施加作 用力,即为触点获得了可靠的断开。,安全触点,“有效行程(a significant pa
19、rt of the travel)”:在触点闭合的过程中,驱动机构带动动触点移向静触点。当动触点和静触点开始接触后,驱动机构还要向前走一段距离以便在动静触点之间产生一定的接触压力。但此时动触点已经不再移动了,这一段距离视作为无效行程,它不对触点的通断产生作用,只是为了使触点能够持续稳定地导通。同样在断开过程中,驱动机构开始移动,但动触点并不马上跟着移动,只是接触压力逐渐减少,直到某个临界点接触压力变为零,然后动触点就跟着驱动机构离开静触点了。因此,可以说有效行程是指在触点断开过程中,当动触点开始离开静触点时,驱动机构在此之后所走过的行程。 通常使动静触点保持接触压力的是弹簧等弹性元件。但禁止的
20、是在有效行程中依靠弹簧给动触点施加作用力。只有驱动机构与动触点之间直接、刚性连接,才能保证驱动力能完整地传递到动触点上,使其获得可靠的断开。目前电梯行业广泛使用的UKS开关就是这样一种能可靠断开的安全触点。,安全触点,这是一个8.12.4.2条检查轿厢安全窗锁紧状况的安全触点。当安全窗打开时,安全触点的驱动机构自动弹起,使触点断开,这个驱动力不是外加的机械应力,而是内部弹簧的回复力,因此不是可靠的断开。相反,当安全窗关上时,安全窗上的压板将触点的驱动机构强行压下,使触点接通,倒是属于可靠的接通。因此,这样的设计将标准的要求搞反了,是错误的设计。 要改正这个设 计,只要换用 一个插拔式的 触点就
21、可以了, 见图14-2所示。,安全电路,14.1.2.3 安全电路 14.1.2.3.1 安全电路应满足14.1.1有关出现故障时的要求。 14.1.2.3.2 进一步,如图6所示,下列要求也应满足。 14.1.2.3.2.1 如果某个故障(第一故障)与随后的另一个故障(第二故障)组合导致危险情况,那么最迟应在第一故障元件参与的下一个操作程序中使电梯停止。 只要第一故障仍存在,电梯的所有进一步操作都应是不可能的 在第一故障发生后而在电梯按上述操作程序停止前,发生第二故障的可能性不予考虑。 14.1.2.3.2.2 如果两个故障组合不会导致危险情况,而它们与第三故障组合就会导致危险情况时,那么最
22、迟应在前两个故障元件中任何一个参与的下一个操作程序中使电梯停止。 在电梯按上述操作程序停止前发生第三故障从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可能性不予考虑。 14.1.2.3.2.3 如果存在多于三个故障组合的可能性,则安全电路应设计成有多个通道和一个用来检查各通道的相同状态的监控电路。 如果检测到状态不同,则电梯应被停止。 对于两通道的情况,最迟应在重新启动电梯之前检查监控电路的功能。如果功能发生故障,电梯重新启动应是不可能的。,安全电路评价流程图,【解读】本条款中所说的第一故障、第二故障、第三故障,均是指14.1.1中的故障,具体而言,就是14.1.1.1条列出的10种故障和附录H列出的不能排除的故障(如果
23、安全电路使用了附录H列出的电子元件的话)。这些故障中的任何一个或者任意几个的组合都不能使电梯进入危险情况,即电梯不能出现任何非由操作者控制的移动。我们在分析故障时,可以按照图6所示,将上述故障中的任何一个作为故障1代入,然后进行分析,如果故障1不会导致电梯出现危险情况并且电梯能被停止,则该故障通过,再换一个故障作为故障1进行分析。当所有的故障1都通过时,该安全电路的设计就是可接受的。如果某个故障作为故障1时,不会导致电梯出现危险情况,但电梯也不会停止,而是继续运行,那么还得再把其它故障分别作为故障2叠加上去分析。只有该故障和所有故障2的单一组合都不会导致电梯出现危险情况并且都能使电梯停止,该故
24、障1才算通过。如果该故障和某一个故障2的组合虽然不会导致电梯出现危险情况,但电梯也不会停止,则还必须把除了这两个故障之外的其它所有故障分别作为故障3叠加上去分析。只有该两个故障和所有故障3的单一组合都不会导致电梯出现危险情况并且都能使电梯停止,该故障1和故障2的组合才算通过。依此类推。,电气安全装置的动作,14.1.2.4 电气安全装置的动作 当电气安全装置为保证安全而动作时,应防止电梯驱动主机启动或立即使其停止运转。制动器的电源也应被切断。 按照127的要求,电气安全装置应直接作用在控制电梯驱动主机供电的设备上。 若由于输电功率的原因,使用了继电接触器控制电梯驱动主机,则它们应视为直接控制的
25、装置,用来控制向电梯驱动主机启动和停止供电的设备。 【解读】标准中把所有的电气安全装置都列入附录A,在设计时它们应当串联起来,成为一个电气安全回路(electric safety chain)。当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动作时,应当按照本条款的要求,直接切断主接触器的线圈供电,主接触器的触点就会断开驱动主机的供电。至于制动器的供电,也应按同样的方式切断。这样的设计我们姑且称为标准的设计,见图14-5所示。图中只要有一个电气安全装置断开,主接触器KMC和制动器线圈的接触器KMB的供电就被切断,从而断开主电源和制动器的电源。,电气安全装置的操作,14.1.2.5 电气安全装置的操作 操作电气安全装置的部
26、件,应能在连续正常操作产生机械应力条件下,正确地起作用。 如果操作电气安全装置的装置设置在人们容易接近的地方,则它们应这样设置:即采用简单的方法不能使其失效。 注:用磁铁或桥接件不算简单方法。 对于冗余型安全电路,应用传感器元件机械的或几何的布置来确保机械故障时不应丧失其冗余性。 用于安全电路的传感器元件应符合F6.3.1.1的要求。,【解读】操作电气安全装置的部件,也就是使安全触点或安全电路断开的机械结构,它必须正确设计,才能正确地向安全触点的驱动机构施加作用力,从而使触点断开。例如,设置在井道上下端的曳引式电梯极限开关,它的动作是靠设置在轿厢上的楔形碰铁。当轿厢行至上下端站时,相应的极限开
27、关触点在楔形碰铁的垂直段施加的机械应力作用下可靠地断开,从而阻止电梯向允许范围以外继续运行。而碰铁垂直段的安装位置和长度,则必须要根据标准10.5.1条中“极限开关应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之前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的要求来设计。,电梯运行控制 14.2.1.1 正常运行控制 这种控制应借助于按钮或类似装置,如触摸控制、磁卡控制等。这些装置应置于盒中,以防止使用人员触及带电零件。 14.2.1.2 门开着情况下的平层和再平层控制 a)运行只限于开锁区域(见7.7.1): 1)应至少由一个开关防止轿厢在开锁区域外的所有运行。该开关装于门及锁紧电气安 全装置的桥接或旁接式电路中
28、; 2)该开关应是满足14.1.2.2要求的一个安全触点或者其连接方式满足14.1.2.3对安全 电路的要求; 3)如果开关的动作是依靠一个不与轿厢直接机械连接的装置,例如绳、带或链,则连 接件的断开或松弛,应通过一个符合14.1.2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的作用使电梯驱动 主机停止运转; 4)平层运行期间,只有在已给出停站信号之后才能使门电气安全装置不起作用。 b)平层速度不大于0.8m/s。对于手控层门的电梯,应检查: 1)对于由电源固有频率决定最高转速的电梯驱动主机,只用于低速运行的控制电路已 经通电; 2)对于其他电梯驱动主机,到达开锁区域的瞬时速度不大于0.8m/s。 c)再平层速度不大于
29、0.3 m/s。应检查: 1)对于由电源固有频率决定最高转速的电梯驱动主机,只用于低速运行的控制电路已 经通电; 2)对于由静态换流器供电的电梯驱动主机,再平层速度不大于0.3 m/s。,【解读】门开着情况下的平层功能,俗称提前开门功能,通常用于乘客电梯,其目的是为了节省时间,提高运行效率。门开着情况下的再平层功能,通常用于载货电梯,其目的是为了补偿货物或搬运车辆进出轿厢造成曳引钢丝绳伸缩导致的轿厢少量升降,使轿厢地坎和层站地坎始终保持基本水平,方便货物或搬运车辆进出。 要使电梯能够在门开着情况下运行,就必须短接层门和轿门电气安全装置。这种短接只能在开锁区域内进行,一旦轿厢离开开锁区域,就必须
30、将短接回路断开,以防止电梯在开锁区域外也能开门运行。 a)1)中讲的“应至少由一个开关防止轿厢在开锁区域外的所有运行”指的是开门运行,而不应该包括正常运行、检修运行、紧急电动运行以及对接操作运行。,14.2.1.3 检修运行控制 为便于检修和维护,应在轿顶装一个易于接近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应由一个能满足14.1.2电气安全装置要求的开关(检修运行开关)操作。 该开关应是双稳态的,并应设有无意操作的防护。 同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a)一经进入检修运行,应取消: 1)正常运行控制,包括任何自动门的操作; 2)紧急电动运行(14.2.1.4); 3)对接操作运行(14.2.1.5)。 只有再一次操作检修
31、开关,才能使电梯重新恢复正常运行。 如果取消上述运行的开关装置不是与检修开关机械组成一体的安全触点,则应采取措施,防止14.1.1.1列出的其中一种故障列在电路中时轿厢的一切误运行; b)轿厢运行应依靠持续揿压按钮,此按钮应有防止无意操作的保护,并应清楚地标明运行方向; c)控制装置也应包括一个符合14.2.2规定的停止装置; d)轿厢速度不应大于0.63 m/s; e)不应超过轿厢的正常的行程范围; f)电梯运行应仍依靠电气安全装置。 控制装置也可以与能防止无意操作的特殊开关结合,从轿顶上控制门机构。,检修运行控制,【解读】本条款没有说明在轿顶检修操作之外,电梯其它位置能否设置检修操作,如果
32、允许设置,则它与轿顶检修操作的逻辑关系应该怎样。我国的GB/T10058-1997中规定在机房、轿厢等处都可以设置检修操作,而轿顶检修操作应当优先于这些地方的检修操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轿顶优先”的来源。 EN81-1:1998/A2:2004则对此做了不同的规定: 如果需要在轿厢内、底坑或者平台上移动轿厢,则应当在相应位置上设置附加检修控制装置,并且符合以下要求: (1)每台电梯只能设置1个附加检修装置;附加检修控制装置的型式要求与轿顶检修控制装置相同。 (2)如果一个检修控制装置被转换到“检修”,则通过持续按压该控制装置上的按钮能够移动轿厢;如果两个检修控制装置均被转换到“检修”位置,则从
33、任何一个检修控制装置都不可能移动轿厢或者当同时按压两个检修控制装置上相同方向的按钮时能够移动轿厢。,14.2.1.4 紧急电动运行控制 对于人力操作提升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所需力大于400N的电梯驱动主机,其机房内应设置一个符合14.1.2的紧急电动运行开关。电梯驱动主机应由正常的电源供电或由备用电源供电(如有)。 同时下列条件也应满足: a)应允许从机房内操作紧急电动运行开关,由持续揿压具有防止无意操作保护的按钮控制轿厢运行。运行方向应清楚地标明; b)紧急电动运行开关操作后,除由该开关控制的以外,应防止轿厢的一切运行。检修运行一旦实施,则紧急电动运行应失效; c)紧急电动运行开关本身或通过
34、另一个符合14.1.2的电气开关应使下列电气安全装置失效: 1)9.8.8安全钳上的电气安全装置; 2)9.9.11.1和9.9.11.2限速器上的电气安全装置; 3)9.10.5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上的电气安全装置; 4)10.5极限开关; 5)10.4.3.4缓冲器上的电气安全装置。 d)紧急电动运行开关及其操纵按钮应设置在使用时易于直接观察电梯驱动主机的地方; e)轿厢速度不应大于0.63m/s。,紧急电动运行控制,【解读】检修运行控制和紧急电动运行控制之间的逻辑关系:检修运行一旦实施,则紧急电动运行应失效。 检修运行应仍依靠电气安全装置,而紧急电动运行应使部分电气安全装置失效。通常的做
35、法是用紧急电动运行开关将这部分电气安全装置短接起来,操作该开关使电梯从紧急电动运行状态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时,再断开短接回路。问题是一旦出现紧急电动运行开关和检修运行开关都被操作的情况,标准要求检修运行应有效,紧急电动运行应失效。此时如果不对紧急电动运行的短接回路进行处理,就会出现短接着部分电气安全装置开检修的危险情况,这显然不符合标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i将检修运行开关的常闭触点串联进紧急电动运行的短接回路就可以了,具体见图14-11所示。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有些设计人员不用紧急电动运行开关来短接部分电气安全装置,而是用紧急电动运行上下行按钮并联起来短接。这种设计会带来了安全隐患。因为紧急电动运行开关符合安全触点的要求,当操作它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时,短接回路能被可靠地断开,但紧急电动运行上下行按钮却不行,当操作者撤掉持续揿压力时,它是靠弹簧回复力来断开,无法可靠地断开短接回路,因而是不符合标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资储备仓库消防安全知识测试题目
- 2025年美容美发技术实操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 七颗钻教学课件
- 中国功夫音乐教学课件
- 2025年物资储备仓库管理信息化应用技能测试题库及解析
- 2025年中级操作工考试必-备知识点炼油工艺原理及设备结构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地理重点知识点解析与练习
- 2025年初级电工电路基础知识和实操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焊接工艺面试通关秘籍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企业级SOA实施方法论的研究与探讨
- 考研英语长难句分析技巧及实战70例
- 安全保卫工作会议记录6篇
- 学校食堂及校内小卖部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表
- DBJ∕T15-232-2021 混凝土氯离子控制标准
- 刑事报案材料模板(涉嫌诈骗罪)
- 乳制品配送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 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课件
- 2024在役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附件检验技术规范
- 托管老师培训课件
- 大客户营销管理策略下的客户激励与忠诚度提升
- 管道改造管道吹扫安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