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徐志胜版)》课后答案_第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徐志胜版)》课后答案_第2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徐志胜版)》课后答案_第3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徐志胜版)》课后答案_第4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徐志胜版)》课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课后习题解答1、关于安全的定义很多,请思考什么是安全?答:安全是指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 它是一种使伤害或损害的风险限制处于可以接受的水平的状态。2、系统、安全系统、安全系统工程的定义是什么?请辨析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答:系统是由相互作用、 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安全系统是以人为中心, 由安全工程、卫生工程技术、安全管理、 人机工程等几部分组成,以消除伤害、疾病、损失,实现安全生产为目的的有机整体,它是生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系统工程是指应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辨识、分析、评价、 排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对工艺过程、 设备、生产周期

2、和资金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处理,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并使系统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区别与联系: 系统涵盖的范畴比安全系统广, 安全系统是系统的一部分, 它又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而安全系统工程是进行安全系统分析的技术手段, 它通过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安全系统进行分析和控制,使得系统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3、安全系统工程是以安全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基础理论的综合性学科,请问你认为安全系统工程的应遵循的基本观点有哪些。答:全局的观点、总体最优化的观点、实践性的观点、综合性的观点、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观点4、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答:从系统整体出发的研究方法、本质

3、安全方法、人机匹配法、安全经济方法、系统安全管理方法5、请简述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答: 系统安全分析:充分认识系统的危险性系统安全评价:理解系统中的潜在危险和薄弱环节,最终确定系统的安全状况。安全决策与控制:根据评价结果,对照已经确定的安全目标, 对系统进行调整,对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增加有效的安全措施,最后使系统的安全性达到安全目标所需求的水平。第二章 课后习题解答1、安全检查表的优点有哪些 ?其适用范围如何 ?答:(1)优点: 系统化、科学化,为事故树的绘制和分析,做好准备 容易得出正确的评估结果 充分认识各种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的危险程度 ( 或重要程度 ) 按照原因事件的重要顺序排

4、列,有问有答,通俗易懂 易于分清责任。还可以提出对改进措施的要求,并进行检验 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安全预测和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2)适用范围:安全检查表适用于对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安全分析, 适用范围涉及生产、 工艺、规程、管理等多方面,对检查内容的列举过程即为危险辨识的过程。该方法适用范围较广, 分析精度相对较低, 且检查表的质量受编制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影响,生产中安全检查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2、使用预先危险分析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预先危险分析一般以表格形式列出,请编制 PHA的典型格式表。答: 采取设计人员、操作人员和安技干部三结合的形式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 对系统

5、进行分解, 按系统、 子系统、 系统元一步一步地进行。 突出重点, 防止漏项; 采用迭代和抽象方法进行试析, 准确分析出危险因素。 同时注意突出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在可能条件下,最好事先准备一个检查表,指出查找危险性的范围。PHA工作的典型格式表地区(单元): 会议日期 :图号: 小组成员:危险/ 意外事故 阶 段 原 因 危险等级 对 策危险发生的阶事故名称段,如生产、试验、运输、维修、产生危害的原因对人员及设备的危害消除、减少或控制危险的措施运行等3、什么是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 ?试采用“乘积评点法”对起重机防止过卷装置和钢丝绳两组系统进行 FMECA 分析。答: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Fa

6、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anlysis ,简称 FMEA),是安全系统工程中重要分析方法之一。 它采取系统分割的概念, 根据实际需要把系统分割成子系统, 或进一步分割成元件。 然后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逐个分析, 寻求各组成部分中可能发生的故障、 故障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事故, 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的事故后果, 查明各种故障类型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并提出防止或消除事故的措施。4、HAZOP 分析的适用条件如何?试用 HAZOP 法对图 2-8 的反应器及产品输出单元进行分析。管道A3放空物料A管道A1 管道A2阀门A泵 A管道 B3反应器 管道B1 管道B2物料B阀门B

7、阀门C溢出泵 B产品C答: 适用条件是, HAZOP分析必须由不同专业人员分组完成。按照 HAZOP分析法,首先根据工厂生产工艺划分工艺单元如下 : 物料 A 存储输送单元,即从盛有物料 A 的供料罐到反应器之间的管道,包括泵 A; 物料 B 存储输送单元,即从盛有物料 B 的供料罐到反应器之间的管道,包括泵 B;反应器及产品输出单元,即反应器及相应物料或产品输出管道。此处对上述工艺单元进行 HAZOP分析, 见表 2-26 。对关键工艺单元, 由引导词进行引导,形成偏差, 分析偏差可能产生的原因、可能导致的后果, 进而提出安全措施建议。 对于其他工艺单元, 亦可采用类似方法进行分析, 直至对

8、该生产系统的所有部分都分析完毕, 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和记录。5、在 JHA 分析中,通常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若干步骤,对每一步骤的危害进行辨识,本章列出了辨识清单的部分内容, 在此基础上, 你是否有新的分类方法对辨识内容进行归类?答: 作业危险分析,可从三个角度对便是内容进行分类,人 - 机体- 环境。人的方面主要是,操作员本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条件,是否先前有疾病或者心脏病等,操作员操作过程中是否严格按规范进行作业,是否存在懒惰和侥幸心理。机体的方面来说, 主要是机器、 设备的可靠性, 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有机器部件和小零件脱落等,还有就是机器的高温和高有压可能带来危险。环境的方面来说, 在操作员状态

9、很好和机器可靠性很高的前提下, 操作时有无自然的灾害出现, 比如地震,暴风等, 或者周围存在可能随时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品,给作业带来威胁。6、某废气洗涤系统如图 2-13 所示, 废气中主要危险有害气体包括: HCL 气体、CO 气体。洗涤流程如下: 为了稀释废气中 CO 气体和 HCL 气体的浓度, 在洗涤废气之前先向废气中通入一定量的氮气,然后再进行洗涤。首先 NaOH 溶液反应器,会吸收混气中的 HCL 气体,HCL 气体处理完后, 会进入到第二个 CO 处理的氧化反应器, 在这里会供应氧气进来,跟 CO 起反应燃烧,然后产生 CO2 排放到大气。(1)简要说明以下安全评价方法:安全检查

10、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及故障树分析方法各自主要适用的评价对象。(2)从以上评价方法中选出一种最适用本例的方法对该系统中氮气流量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废气 氧气 CACO燃烧器排入大气NaOH 氮气溶液反应器 B答:() 安全检查表: 整个系统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 预先危险性分析是一种定性分析,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评价;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采用的是系统分割的方式, 把系统分割成子系统, 再分割成元件, 所以其评价对象是子系统元件;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以引导词为引导, 对工艺过程的状态参数进行评价分析, 适用有不同

11、专业人员;故障树分析法, 是一种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评价对象是各个系统,采用逻辑关系将事故因果关系有方向的表示,并计算出事故的概率。(2)我觉得采用危险性与可操作性分析的方法,该方法的引导词是氮气流量,氮气流速和氮气的量可改变管道的压力以及 CO的浓度, 影响 NAOH吸收 HCL的效率, 若导致废气中的 HCL没被有效吸收,废气的 HCL气体排出大气, 污染环境; 氮气的量若过多,因氮气的密度比氧气小,漂浮在上层,累积过多,影响 CO和氧气的反应,进而导致反应停止进行。第三章 课后习题解答1、补充【例 3-11 】的详细计算过程。T=A1A2A3=(A4+A5)(X 7+X8)(X 9+X

12、10+X11)=(X 1+X2)+C1(X3+X4+X5+X6)(X 7+X8 )(X 9+X10+X11)=(X1+X2+C1X3+C1X4 +C1X5+C1X6)(X 7+X8)(X 9+X10+X11)2、石棉瓦是一种大量应用在简易房屋、临时工棚的屋面结构上的轻型建筑材料。它的优点是页面大、重量轻、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缺点是强度差、质地脆,受压易破碎,故在搭建或检修施工中踏在石棉瓦上极易发生坠落伤亡事故。当踏破石棉瓦坠落,且高空作业、地面状况不好时,则导致坠落伤亡事故。事故是由于安全带不起作用和脚踏石棉瓦所造成的。 而未用安全带、 安全带损坏、 因移位安全带取下、

13、支撑物损坏等是造成安全带不起作用的原因 ; 而脚踏石棉瓦发生坠落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 :脚下滑动踏空、身体不适或突然生病、身体失去平衡、椽条强度不够、桥板倾翻、未铺桥板、桥板铺得不合理。(1) 画出事故树,求最小割集,并画出事故树等效图。(2) 画出成功树,求最小径集,并画出成功树等效图。(3) 结构重要度分析。(4) 求顶上事件的概率。基本事件的概率值见表表 3-6 基本事件的概率值代 代名 称 qi 名 称 qi号 号X1 未用安全带 0. 15 X7 身体失去平衡 0. 005- 5X2 安全带损坏 0. 0001 X8 椽条强度不够 5 10- 4X3 因移动而取下 0. 25 X9 桥

14、板倾翻 1 10X4 支撑物损坏 0. 001 X10 未铺桥板 0. 001X5 脚下滑动踏空 0. 005 X11 桥板铺得不合理 0. 001- 5 XX6 身体不适或突然发病 1 10 12 高度、地面状况 0. 3答:(1)事故树:T=M1X12M2=(X1+X2+X3+X4)X12(X5+X6+X7+X8+X9+X10+X11)事故树的最小割集: X1 ,X12,X5 、X2 ,X12,X5、X3 ,X12,X5、X4 ,X12,X5 、X1,X12,X6、X2 ,X12,X6、X3,X12,X6 、X4,X12,X6、X1 ,X12,X7、X2 ,X12,X6 、X3,X12,X

15、6 、X4,X12,X6、X1 ,X12,X7 、X2,X12,X7、X3,X12,X7、X4 ,X12,X7 、X1 ,X12,X8、X2,X12,X8、X3 ,X12,X8 、X4,X12,X8 、X1,X12,X9 、X2,X12,X9 、X3 ,X12,X9、X4 ,X12,X9、X1 ,X12,X10、X2 ,X12,X10、X3,X12,X10 、X4,X12,X10、X1,X12,X11、X2 ,X12,X11、X3 ,X12,X11、X4,X12,X11。(2)成功树:最小径集为 X12 、X1 ,X2,X3,X4 、X5,X6,X7,X8,X9,X10,X11等效图:(3)结

16、构重要度排序: I(12) I(1)=I(2)=I(3)=I(4) I(5)=I(6)=I(7)=I(8)=I(9)=I(10)=I(11)(4)Ig(1)=Ig(2)=Ig(3)=Ig(4)=q12q5+q12q6+q12q7+q12q8+q12q9+q12q10+q12q11Ig(5)=Ig(6)=Ig(7)=Ig(8)=Ig(9)=Ig(10)=Ig(11)=q1q12+q2q12+q3q12+q4q123、某反应器系统如图所示。该反应是放热的,为此在反应器的夹套内通入冷冻盐水以移走反应热。如果冷冻盐水流量减少,会使反应器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以致反应失控。在反应器上安装温度测量控制系

17、统,并与冷冻盐水入口阀门联结,根据温度控制冷冻盐水流量。为安全起见,安装了温度报警器,当温度超过规定值时自动报警,以便操作者及时采取措施。该系统各安全功能故障率见表,试以冷冻盐水减少为初始事件编制事件树,并计算出现反应失控的概率。表 3-7 某型号反应器安全功能故障率安 全 功 能 温度报警器报警 操作者发现超温操作者恢复冷却剂流量操作者紧急关闭反应器故障率 0.01 0.25 0.25 0.1图 3-48 某型号反应器示意图答:当温度升到报警温度时,如果报警仪失效,操作者将不会发现,反应系统没有采取及时的措施,系统失败。如果报警器正常工作,操作者未能发现超温警报,系统失败。如果报警器正常工作

18、,操作者也发现了警报,但是采取增加冷冻水措施失败,且关停系统也失败,系统失败。(A) 冷冻 (B)超温报警 (C) 操作工发 (D)操作者恢复 (E)操作工紧盐水流量 仪报警,提醒 现超温 冷却剂流量 急关停反应系减少,温度升高到超温报警线操作工超温( B ) 报警仪失效,未报警( C ) 操作工未发现超温(D)操作工采取的增加冷冻水流量措施失败统(E)未能关停反应系统,失败F(s)=0.01+0.99 0.25+0.99 0.75 0.75 0.1=0.313194. 火灾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发展阶段、全盛阶段和衰减阶段。假设一个建筑防火分区失火, 如果灭火器和自动水喷淋系统

19、灭火失败, 就会导致火灾进一步发展,这时灭火器或自动水喷淋系统已经不能有效地控制扑灭火灾,火灾就会超过阶段而发展到阶段。在阶段火灾处于发展阶段,人们可以使用室内消火栓将火灾扑灭。这个阶段影响火灾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室内消火栓和排烟设备的工作状况。在阶段,室内温度逐渐升高,同时会产生大量高温、有毒的烟气,这些高温、有毒的火灾烟气对人员使用室内消火栓扑救火灾十分不利。所以,排烟设备的及时起动是保证人员使用室内消火栓成功扑灭火灾的关键。(1) 试以火灾发展超出阶段为初始事件,考虑排烟设备和室内消火栓的情况,用事件树方法分析阶段火灾发展的可能结果。(2) 假设排烟设备成功开启的概率为 P1 ,室内消火栓成

20、功灭火的概率为 P2,试计算阶段火灾发展的可能后果的概率。答:(1)排烟设备启动失败, 直接导致浓烟蔓布, 操作人员无法接近消火栓, 灭火失败。排烟设备启动成功但消火栓灭火失败,也将导致灭火失败。(A) 排烟设备启动成功 (B)消火栓灭火成功 ( B ) 消火栓灭火失败(A) 排烟设备启动失败(2)灭火成功的概率: P(S)=P1P2灭火失败的概率: P(F)=1-P 1+P1(1-P 2)=1- P 1P25. 已知某事件 T的事故树如图所示。(1) 试计算此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并进行分析。(2) 用 qi 表示各基本事件 Xi 发生的概率, q1=0. 01; q2=0. 02;

21、q3=0. 03; q4=0. 04,计算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3) 分析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和概率重要度。图 3-49 某事故树示意图答:(1)T=M1M2=(M3+X1)(X 4+M4)=(X 2X3+X1)(X 4+M5X1)= (X 2X3+X1)X 4+(X2+X4)X1= X1X2+X1X4+X2X3X4最小割集为 X 1,X2 、 X 1,X4 、 X 2,X3,X4(2) T =M1+M2=M3X1+X4M4=(X2+X3)X1+X4(M5+X1)=(X 2+X3)X1+X4(X 2X4+X1)=(X 1+X2) (X 1+X3) (X 1+X4) (X 2+X4) T=(X

22、1+X2) (X 1+X3) (X 1+X4) (X 2+X4)最小割集为 X 1,X2 、 X 1,X3 、 X 1, X4 、 X 2, X 4(3) 利用最小径集分析结构重要度 I(1) I(2)=I(4) I(3)概率重要度: Ig(1)=q4+q2=0.03Ig(2)=q1+q3q4=0.0112Ig(3)=q4q2=0.0008Ig(4)=q1+q2q3=0.0106第四章课后习题解答1、什么是安全评价?它包括哪些内容?它和安全分析有何联系?答: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 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 辨识与分析工程、 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 有害因素, 预测发生事故造成职

23、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 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内容包括:危险性识别和危险度评价。安全分析是对评价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风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识别,找出危险来源,而安全评价不仅要分析识别危险有害因素,还要提出安全控制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2、按照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哪几类?请举例说明(每种类型至少三例);按照项目实施阶段,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哪几类?答: 三类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综合评价。1)定性安全评价: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2)定量安全分析: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

24、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 (或破坏) 范围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3)综合评价: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法、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按照项目实施阶段, 安全评价方法可分: 安全预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3、简述安全评价的原理。答:1) 相关性原理:相关性原理是系统工程的原理之一。这个原理告诉我们 : 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 要恰当地分析和处理系统内外因素、 各层次之间的联系 ( 即相关性 ) ,以达到强化整体效应的目的。一个系统,其属性、特征与事故和职业危害存在着因果的相关性,这是系统因果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

25、。2)类推原理: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一个已知对象具有某个属性来推出另一个对象具有此种属性的一种推理。3)惯性原理: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从其过去到现在以及延伸至将来,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称为惯性。4)量变到质变原理:任何一个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同样,在一个系统中,许多有关安全的因素也都一一存在着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 在评价一个系统的安全时,也都应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4、简述系统安全评价的程序。答:(1) 准备阶段。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2) 危险、有害

26、因素识别与分析。根据被评价的工程、系统的情况,识别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确定危险、 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 存在的方式, 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3) 定性、定量评价。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定性、定量评价。(4) 安全对策措施。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5) 评价结论及建议。简要地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指出工程、系统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因素,明确生产经营者应重视的重要安全措施。(6)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

27、应的安全评价报告。5、对危险物质加工处理进行安全评价一般采用哪几种安全评价方法,各自的安全评价程序如何?答:(1)美国道 (DOW)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 (F&EI) 评价法。评价程序如下:(2) 英国帝国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 ( 蒙德法 ) ,评价程序如下:(3)日本劳动省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评价程序:1) 有关资料整理和讨论2) 定性评价。3) 定量评价。4) 安全措施5) 由事故案例进行再评价6) 用事故树进行再评价。(4)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法评价程序:1)企业危险指数 D2) 企业安全系数 C3) 企业危险等级划分4) 企业安全等级划分(5)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安全评

28、价法,评价程序如下:(6) 化工企业保护层分析 (LOPA)法,评价程序包括: 1) 场景识别与筛选。 2) 初始事件确认。3)IPL 评估。 4) 场景频率计算。 5) 评估风险,做出决策。 6) 重复步骤 2)5) 直到所有的场景分析完毕。 7) 后续跟踪和审查。具体如下:6、在 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某一工艺单元物质系数 MF为 10,一般工艺危险系数 F1为 2.5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 F2 为 4.0 ,请计算该工艺单元危险系数和火灾爆炸指数。答: 已知工艺单元物质系数 MF=10,一般工艺危险系数 F1=2.5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 F2=4.0工艺单元危险系数 F3=F1F2

29、,得F3=2.5 4.0=10.0火灾爆炸指数 F&EI=MF F3,得F&EI=10 10=1007、选择你熟悉的生产工艺过程, 应用 LEC法、MES评价法及 MLS评价法对其进行安全评价。答: 在一间生产车间里,有一台没有安全防护装置的机器,有时不注意会把手挤伤,以往曾经发生过这类事(大约是五年前) ,造成一只手残疾,但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下面应用 LEC法进行安全评价:D=LEC式中-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属于“相当可能发生” ,L=6;人员暴露情况属于“逐日暴露于危险环境” ,E=6;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度属于“致残” ,C=3所以,生产作业条件危险性分值 D=LEC=6 6 3=108;危

30、险分级,属于显著危险下面应用 MES法进行安全评价:R=MES式中控制措施的状态属于“无控制措施” ,M=5;人员暴露情况属于“逐日暴露于危险环境” ,E=6;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属于“永久失能伤害” ,S=4;所以,生产作业条件的危险程度分值 R=5 6 4=120;参考危险分级,属于二级危险。下面应用 MLS法进行安全评价:R= MiLi(Si1+Si2+Si3+Si4)式中属于一种危险因素, n=1;控制与监控措施的状态 M=5+5=10;事故发生的频率属于“ 5 年生过 1 次”,L=1/5;该事故发生可能的一次性伤亡损失属于“重伤” ,S=10所以,生产作业条件的危险程度的分值 R=1

31、0 1/5 10=20参考危险分级,属于二级危险8、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和 ICI mond 法有何区别和联系?答: 联系:都是针对化工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且都是因为涉及大量参数的选取,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区别: ICImond( 蒙德法 ) 突出了毒性对评价单元的影响;在考虑火灾爆炸、毒性危险方面的影响范围及安全补偿措施方面都较道化法更为全面。9、已知对某化工装置 “冷却水无流量” 偏差的 HAZOP分析结果如表 4-27 所示, 请采用 LOPA法对此进行风险分析( IE 典型频率值、典型 IPL 的 PFD请查阅保护层分析( LOPA)

32、方法应用导则(AQ/T 3054-2015 )。表 4-27 某化工装置部分 HAZOP分析表序号 偏差 原因 后果 保护措施后果严重性冷却水 反应器温度高报警和人员响应泵故障 反应器温度高联锁 停 反应器超温冷却启动备用泵1 5水无 超压,可能流量 发生爆炸冷却水 反应器温度高报警和人员响应阀故障 反应器温度高联锁关 冷却水阀旁路调节10、概率危险性安全评价的程序如何,如何确定安全目标?答: 程序包括:系统内危险源的辨识、估算事故发生的概率、推算事故后果、计算危险度、与事先所设定的安全目标值相比较。可根据以下几点确定安全目标:1) 根据可接受的个人危险或集体危险来确定安全目标2) 根据经济性

33、确定安全目标3) 根据事故统计结果确定安全目标11、安全管理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答:安全管理评价包括:(1) 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应用(2)8 种安全教育形式(3) 规划计划与安全工作目标(4) 职能部门安全指标分解(5) 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6)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7) 各种操作规程。(8) 安全档案(9) 安全管理图表。(10) “三同时”审批项目。(11) 事故处理“四不放过”。(12) 安全工作“五同时”。(13) 安全措施费用。(14) 安全机构与人员配备12、实战应急演练评估包括哪些内容?依据这些评估内容,可选用哪些评估方式和方法?答:实战应急演练评估内容如下表所示:评估评 估

34、内 容项目1.1 目标明确且具有针对性,符合本单位实际1.2 演练目标简明、合理、具体、可量化和可实现1.3 演练目标应明确“由谁在什么条件下完成什么任务,依据什么标准,取得什么效果”1.4 演练目标设置从提高参演人员的应急能力角度考虑1.5 设计的演练情景符合演练单位实际情况,且有利于促进实现演练1.目标和提高参演人员应急能力演练策划1.6 考虑到演练现场及可能对周边社会秩序造成的影响与设计1.7 演练情景内容包括了情景概要、事件后果、背景信息、演化过程等要素,要素较为全面1.8 演练情景中的各事件之间的演化衔接关系科学、合理,各事件有确定的发生与持续时间1.9 确定了各参演单位和角色在各场

35、景中的期望行动以及期望行动之间的衔接关系1.10 确定所需注入的信息及其注入形式2.1 制定了演练工作方案、安全及各类保障方案、宣传方案2. 演练文 2.2 根据演练需要编制了演练脚本或演练观摩手册件编制2.3 各单项文件中要素齐全、内容合理,符合演练规范要求2.4 文字通顺、语言精练、通俗易懂2.5 内容格式规范,各项附件项目齐全、编排顺序合理2.6 演练工作方案经过评审或报批2.7 演练保障方案印发到演练的各保障部门2.8 演练宣传方案考虑到演练前、中、后各环节宣传需要2.9 编制的观摩手册中各项要素齐全并有安全告知3.1 人员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数量满足演练要求3.2 演练经费充足,保

36、障充分3.3 器材使用管理科学、规范,满足演练需要3.4 场地选择符合演练策划情景设置要求,现场条件满足演练要求3. 3.5 演练活动安全保障条件准备到位并满足要求演练保障3.6 充分考虑演练实施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或采取有效控制措施3.7 参演人员能够确保自身安全3.8 采用多种通信保障措施,有备份通信手段3.9 对各项演练保障条件进行了检查确认可选用评估方法:安全检查表、 预先危险性分析、 故障假设分析、 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等等第五章 课后习题解答1. 什么是安全预测 ?系统安全预测的原理有哪些 ?答:安全预测的就是是分析评价系统中各种不确定因素, 以及每种因素所承担的

37、风险与风险发生的程度, 从而帮助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抉择, 达到系统安全运行的状态。 系统安全预测就要预测造成事故后果的许多前级事件,包括起因事件、过程事件和情况变化 ; 随着生产的发展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预测会产生什么样的新危险、新的不安全因素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预测未来的安全生产面貌及应采取的安全对策。系统安全预测遵循这些基本原理 : 系统原则。类推和概率推断原则。惯性原理(趋势外推原理)。2. 某机械企业 20072014 年的轻伤事故统计见表 5- 12,试利用灰色 GM(1,1) 模型对该企业2015 年、2016 年的轻伤事故次数进行预测,并对拟合精度进行后验差检验。表 5

38、-12 某机械企业 20072014 年轻伤事故统计表年 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轻伤事故数 / 起 295 286 305 273 241 222 235 213答:对上述统计数据分析如下:由表 5-12 可以得到 :x(0) =(295 286 305 273 241 222 235 213)x(1) =(295 581 886 1159 1400 1622 1857 2070)可建立数据矩阵B,yN:-B=-TyN=(286 305 273 241 222 235 213 )由式 (5 - 9) 得 := =则a=0.0579u=

39、325.4529将 a 和 u 代入式 (5-11) 可得到 := - =5620.948-5325.948-00579k计算结果见下表:灰 色预测 年 份 序 号 x(0) x(1)2007 1 295 295 295 295 02008 2 286 581 594.615 299.615 -13.6152009 3 305 886 877.375 282.76 22.242010 4 273 1159 1144.228 266.853 6.1472011 5 241 1400 1396.069 251.841 -10.8412012 6 222 1622 1633.742 237.673

40、-15.673 2013 7 235 1857 1858.045 224.303 10.6972014 8 213 2070 2069.730 211.685 1.315 2015 9 2269.506 199.776 2016 10 2458.044 188.538进行后验差检验:( ) = ( ) - i= 1,2, , n( ) =0. 03375, S1=43.9443( )=258.7500 , S2=832.4354则 c= =0. 0520. 35P=P( ) - ( ) 0.95对照表 5- 5 知,灰色系统预测拟合精度为好,预测结果正确可靠。3. 某型号内燃机气缸的磨损量 (

41、 平均值 ) 和行驶里程的关系见表 5-13 ,试分别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和灰色 GM(1,1) 模型对 30000km时气缸的磨损量进行预测。表 5-13 某型内燃机气缸的磨损量和行驶里程的关系行驶里程 /km 5000 7500 10000 12500 15000气缸磨损量 / m 30 46 50 60 70行驶里程 /km 17500 20000 22500 25000 27500气缸磨损量 / m 88 100 110 125 135灰色 GM(1,1) 预测:由表 5-13 可以得到 :x(0) =(30 46 50 60 70 88 100 110 125 135)x(1) =(

42、30 76 126 186 256 344 444 554 679 814)可建立数据矩阵 B,yN:-B=-TyN=(46 50 60 70 88 100 110 125 135 )由式(5 - 9) 得 := =则a=-0.135u=40.8195将 a 和 u 代入式 (5 - 11) 可得到 :0.135k = - =-302.37+332.37e计算结果见下表:(0) x(1)年 份 序 号 x5000 1 30 30 30 307500 2 46 76 78.04 48.0410000 3 50 126 133.02 54.9812500 4 60 186 195.95 62.93

43、15000 5 70 256 267.98 72.03 17500 6 88 344 350.42 82.4420000 7 100 444 444.77 94.3522500 8 110 554 552.76 107.9925000 9 125 679 676.35 123.5927500 10 135 814 817.81 141.4630000 11 979.72 161.91预测 30000km时气缸的磨损量为 161.91um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内燃机气缸的磨损量和行驶里程的统计数据表2 y2 xy 行驶里程 x 气缸磨损量 y x5 30 25 900 1507.5 46 56

44、.25 2116 34510 50 100 2500 50012.5 60 156.25 3600 75015 70 225 4900 105017.5 88 306.25 7744 154020 100 400 10000 200022.5 110 506.25 12100 247525 125 625 15625 312527.5 135 756.25 18225 3712.5x=162.5 y=814x 2=3156.2=3156.25y2=77710 xy=15647.5解: 将表中数据代入方程组 (5-2) 中,便可求出 a 和 b 的值,即 :a=5.13b=4.69故回归直线的方

45、程为 :y=5.13+4.69x在回归分析中, 为了了解回归直线对实际数据变化趋势的符合程度的大小, 还应求出相关系数 。其计算公式如下 := (5-4)式中 Lxy= xy- x yLxx= x 2-Lyy= y 2-将表 5-1 中的有关数据代入,即 :Lxy=15647.5 =2420Lxx=3156.25- *162.5=515.625Lyy=77710-故=0.99说明回归直线与实际数据的变化趋势相符合。将 x=30 代入 y=5.13+4.69x 得 y=145.83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 30000km时气缸的磨损量进行预测为 145.83um。4. 什么是安全决策 ?安全决策与

46、一般的决策问题相比有哪些特点 ?答:安全决策是针对生产活动中需要解决的特定安全问题,根据安全标准、 规范等要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安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提出各种安全措施方案, 经过分析、 论证与评价,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并予以实施的过程。安全决策与通常的决策过程一样, 应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 不同的是, 在进行安全决策时,应注意安全问题的特点,确定各个步骤的具体内容。5. 试述决策、准则、价值、属性、目标、指标的基本概念。答:决策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在占有大量调研预测资料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充分发挥人的智慧, 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 围绕既定目标拟订各种实施预选

47、方案,并从若干个有价值的目标方案、 实施方案中选择和实施一个最佳的执行方案的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 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它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准则是衡量、 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 是事物对主体的有效性的标度, 是比较评价的基准。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某种满足, 其表现在: 第一, 价值源于客体, 客体提供价值 ;第二, 价值是通过人的感觉或意识而得到的某种满足, 这应该归属于主观范畴、 即价值不是独立于主体的、客体的一个固有属性,而只是人的关于客体属性的一种观念形态。属性是物质客体的规定性,在决策中,属性是指备选方案固有的特征品质或性能。决策的目标是指

48、主体对客体的需求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决策者关于被研究问题 ( 客体 )所希望达到的状态、所追求的方向的陈述, 属于主观范畴。指标亦常称为目标, 常指能数量化的准则, 它反映实际存在的事物的数量概念和具体数值,既包括准则的名称,也包括准则的数值。6. 安全决策方法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答: 安全决策方法包括确定性多属性决策方法、评分法、决策树法、技术经济评价法、稀少事件评价法、稀少事件评价法等,特点如下:(1)确定性多属性决策方法,它是一种多属性决策 (MADM)方法,是一个对属性及方案信息进行处理选择的过程。该过程所用的基础数据主要是决策矩阵、属性 fj(j M)和/ 或方案 xi(i N)

49、的偏好信息 ( 倾向性 ) 。(2)评分法,是根据预先规定的评分标准对各方案所能达到的指标进行定量计算比较,从而达到对各个方案排序的目的。多数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3)决策树法,又称概率分析决策方法。决策树法与事故树分析一样是一种演绎性方法,就是一种有序的概率图解法。决策树法既可进行定性分析,也可进行定量分析。(4)技术经济评价法,是对抉择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时,不但考虑评价指标的加权系数, 而且所取的技术价和经济价都是相对于理想状态的相对值。 这样更便于决策判断与方案筛选。(5)稀少事件评价法,当决策者要在多种抉择方案中做决策时,可能会遇到某种稀少事件是否值得考虑,或者在用智力激励法进行

50、风险辨别时,稀少事件如何估计的问题。(6)稀少事件评价法,是利用模糊数学的办法将模糊的安全信息定量化,从而对多因素进行定量评价与决策的方法。7. 某工厂考虑是否对炉夹套的冷却系统进行改进。首先,改进项目是否需要评审,如果评审,则需要评审费8000 元,不评审则可以省去评审费。 如果决定评审, 评审通过概率为 0.9 ,不通过的概率为 0.1 。评审通过后, 可通过“本厂独立完成”或“厂外协作”完成的方式进行改进,本厂独立完成有两个方案 : 方案 1 为改进失水信号检测器并增加备用泵,研制费用3 万元,研制成功的概率为 0.6 ,失败概率为 0.4 ,研制成功后的收益为 15 万元 ; 方案 2

51、 为增加备用泵,研制费用 2 万元,研制成功的概率为 0.7 ,失败概率为 0.3 ,研制成功后的收益为 6 万元 ; 厂外协作方式的研制费用 5 万元,研制成功的概率为 0.9 ,失败概率 0.1 ,研制成功后的收益为 11 万元。针对上述问题,试画出决策树,并进行决策分析。答:解题过程如下:(1) 首先画出决策树,如图 5-4 所示。图 5-4 决策树示意图(2)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各节点的收益 ( 收益=效益- 费用) 。独立完成采用方案一成功的收益 :(15-3-0.8) 万元=11.2 万元独立完成采用方案一失败的收益 :(0-3-0.8 )万元 =-3.8 万元独立完成采用方案二成功

52、的收益 :(6-2-0.8 )万元 =3.2 万元独立完成采用方案二失败的收益 :(0-2-0.8 )万元 =-2.8 万元协作完成成功的收益:(11-5-0.8 )万元 =5.2 万元协作完成失败的收益:(0-5-0.8 )万元 =-5.8 万元按照期望值公式计算期望值,期望值公式为 :E(V)=PiVi式中 Vi 事件 i 的条件值 ;Pi 特定事件 i 发生的概率 ;n 事件总数。独立完成采用方案一成功的期望值 :E(V8)=0.6*11.2+0.4*(-3.8) 万元=5.2 万元独立完成采用方案二成功的期望值 :E(V9)=0.7*3.2+0.3* (-2.8 ) 万元=1.4 万元协作完成成功的期望值: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