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人生四大喜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先在各郡设置中正,其职权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但因中正者一般都是上品,二品又有干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选官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的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这种选官制度的弊端是什么?,背景: 1、官员只能从高门权贵中

2、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效力。,2、选拔官员的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一、科举制的诞生:,隋朝,1、原因:,2、过程:,改变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隋文帝:,隋炀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正式设置进士科(对时事的看法) 科举制诞生,3、作用:,(1)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2)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二、科举制的完善:,唐朝,1、考试内容:,常设考试科目很多,最为重要的科目是 进士、明经。,2、关键人物:,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增加学员。,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

3、的 考试内容,分科考试考什么?,(隋唐)进士科:以策论为主,唐玄宗增加诗赋。 (唐朝)明经科:以儒家五经为主。 明法科:以律令为主。 明书科:以书法为主。 明算科:以数学为主。 武举科:箭射、马枪、负重、言语、材貌等,返回,怎么考?,帖经: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均须帖经。,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等,类似今天填空,类似今天简答,类似今天论述,类似今天作文,墨义: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策论: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武举考试内容:,负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唐朝进士科重

4、视考诗赋, 有利于唐朝的文学繁荣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促进了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生员,俗称秀才) 童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殿试,在唐朝要想成为国家官员,要经过哪些步骤?,读书,科举考试,释褐制,任官,想一想,中举考生的反应,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曲江国宴,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矣,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三、科举制的影响,三、科举制的影响,政治:,教育:

5、,文学:,对外国 的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 唐诗的繁荣。,新罗、日本曾通过考试选官。,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谁?,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科举制度使大批(1)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2)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3)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而且推动(3)知识分子与统治者合流,削弱其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

6、,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 。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除了。,隋唐时期科举制大事表,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设进士科(创科举制),扩大了国学规模,开创殿试、武举,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总结,活动与探究,唐朝中后期的一位宰相李德裕认为: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因为他们熟悉朝廷的事务和礼仪。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当官以后,因为不熟悉朝廷的事情,也不能称职。李德裕对于科举制是赞成还是反对?你认为他的话是否有道理?,记忆小测试,1、隋文帝开始用 的方法选官。 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科举制废除于 朝,延续了 多年

7、。 2、武则天时,科举考试增加了以骑射为主的 ;唐玄宗时,把 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3、唐朝的皇帝中,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是 、 、 。 4、科举制考试科目很多,以 、 两科最为重要。,分科考试,隋炀帝,清,武举,诗赋,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士,明经,一千三百,5、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6、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是: ( ) A、儒家经书 B、对时事的看法 C、科技知识 D、风俗民情 7、最早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是在( ) A、魏晋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初期 D、唐朝中期 8、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

8、) A、三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五分之二,C,B,B,C,9、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可以参加国家管理 B、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地主、贵族的特权 10、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 ) A、进士 B、状元 C、解元 D、会元,A,B,思维提速,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1、材料一中的“选举制度”是指什么?诞生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朝代? 2、该制

9、度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有五位隋唐帝王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请说出他们分别是谁? 3、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4、说说“选举制”对唐朝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科举制度,隋朝,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认为考试制度最早起源于中国,(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考考你,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2、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 A、宋朝末年 B、元朝末年 C、明朝末年 D、清朝末年,D,D,考考你,3、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B,想一想,科举制度给下列几种人带来了什么变化? 1、地方官和高门权贵 2、高门权贵子弟 3、出身低微的读书人 4、朝廷,返回,1地方权贵没有了选拔官员的权力 2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