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发展史_第1页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_第2页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83年,中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历经5年研制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它的研制成功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成了继美、日等国之后,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银河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10亿次,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首台拟态计算机 1993年,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后成立北京市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这是国内首次以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和标准操作系统设计开发的并行计算机。 1995年,曙光公司又推出了曙光1000,峰值速度达每秒25亿次浮点运算,实际运算速度上了每秒1

2、0亿次浮点运算这一高性能台阶。曙光1000与美国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 1997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银河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 1997至1999年,曙光公司先后在市场上推出曙光1000,曙光2000,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度突破每秒1000亿次浮点运算。 1999年,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380亿次,在国家气象中心投入使用。 200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曙光公司、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三方共同研发制造的曙光000实现了每秒10万亿次运算速度。

3、 2008年,“深腾7000”是国内第一个实际性能突破每秒百万亿次的异构机群系统,性能突破每秒1065万亿次。 天河一号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 2008年9月16日,曙光5000在天津下线,实现峰值速度230万亿次、值180万亿次。作为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的网格超级服务器,曙光5000可以完成各种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商务计算。2009年6月,5000正式落户上海超算中心。 2009年10月29日,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诞生。这台计算机每秒1206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1万亿次的实测性能,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4、2009年11月11日,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千万亿次计算机“曙光6000”将于2010年问世。“曙光6000”将首次采用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 2009年11月17日,半年评选一次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最新名单正式公布。由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这次以实测速度每秒5631万亿次位列世界第五、亚洲第一,这也是中国超级计算机迄今在这一500强排行榜上获得的最高名次。“天河一号”的峰值速度达到每秒120619万亿次,是中国首台每秒运算速度超过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2010年5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星云”超级计算机在曙光公司天津产业基地研制

5、成功。5月31日,“星云”以Linpack值1271万亿次,在第35届全球超级计算机五百强排名中,列第二位。6月1日,“星云”超级计算机系统正式发布。 2010年9月,中国首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13排计算机柜全部安装到位,计划从9月开始进行系统调试与测试,并分步提交用户使用。 2010年11月16日,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又称500)在美国新奥尔良会议中心正式揭晓,由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排名第一,“天河一号”2010年在中国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安装部署,升级后的实测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570万亿次。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美洲虎”超级计算机排

6、名第二,中国曙光公司研制的“星云”高性能计算机位居第三。其他排名前十的超级计算机分别位于日本、法国、德国和美国。 2011年10月27日,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在济南正式揭牌。这是中国首台全部采用国产和系统软件构建的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能够采用自主构建千万亿次计算机的国家。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由山东省科学院建设、运营和维护,2011年3月开始建设,近期建成并投入运行。济南中心装配的神威蓝光计算机系统,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系统采用万万亿次架构,全机装配870片由国家高性能集成电路(上海)设计中心自主研发的“申威1600”处理器,峰位性能达到1.070

7、6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秒,持续性能为0796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秒,运行()效率达到7,性能功耗比超过71百万次浮点运算秒瓦,组装密度和性能功耗比居世界先进水平,系统综合水平处于当今世界先进行列。济南中心全部采用国产和系统软件,实现了国家大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目前,中国已经建成天津、深圳、济南三个千万亿次超级计算中心。2013年6月17日,时隔两年半后,中国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重返世界之巅。国际500组织公布了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单,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2013年10月23日,超级计算机“”系统在上海交通大学上线运行,将支持俗称“人造太阳”的惯性约束核聚变项目等高端科研工程。“”系统峰值性能达到263万亿次,位列最新全球500榜单第158名。目前,惯性约束聚变是世界性的科技挑战。在半个世纪以前,科学家已经发现当氘原子和氚原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一个中子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由于其能量释放机理与太阳一样,所以该工程俗称“人造太阳”。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