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里的小动物 教学设计_第1页
土壤里的小动物 教学设计_第2页
土壤里的小动物 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壤里的小动物(1)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土壤是生物的重要生活环境之一,土壤里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本节内容是本章内容的第一部分,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生物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土壤里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它们对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比起微生物来是比较容易获取和观察的,所以安排在前,体现了由熟悉到不熟悉、由容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土壤里几种生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土壤生物与环境相适合的特点,而且深切理解土壤生物对生物圈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协助学生深切领悟土壤里的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了前三章(地面上、水域和空中)环

2、境中的生物类群后,通过比较和识别,理解学生平时不易见到的,但与人类关系又是潜在的,安排了“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这个内容。其中“小动物分类检索表”的表现又为后一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的学习作了铺垫性准备。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学会调查、观察土壤里的动物 (2)概述土壤里的动物种类2、水平目标:通过观察和调查等探究活动,提升实验水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保护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合”的观点。教学重点: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教学难点:找出土壤里的小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指导学生利用好“小动物检索分类图表”这个工具,查找资料,并与同学交

3、流和讨论。一、 学情分析学生绝大部分是农村学生,对于土壤里的动物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而且学生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对不同动物的一些特征有了一定的理解,很多学生也有了一定的分析观察基础。二、 教法与学法:通过前几章不同种类动物的学习,对于简单的动物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类别有了一定的理解,加上本节内容中涉及的图片视频资料,鼓励学生积极观察、描述、思考和讨论。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通过老师谈话法,讲述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三、 教学策略:1、通过相关蚯蚓的谜语引入,激起兴趣,引到主题。2、课本资源与拓展资料结合,了解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以及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3、小动物检索分类表的合理应用。四、

4、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视频。五、 教学过程:(一) 引入:1、利用一条谜语: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泥土中,它是庄稼好朋友,钻来钻去把土松。【学生:蚯蚓】2、询问蚯蚓的生活环境,引出课题第13章土壤中的生物。3、过渡:土壤是生物的重要生活环境之一,土壤里的生物多种多样,让我们先来一起理解土壤里的小动物。引出本节课题:土壤里的小动物(一)(二)、新授内容1、提问:让学生【畅所欲言】:土壤里生活着很多平常不易见到的小动物,你知道有哪些吗?【学生交流、汇报】2、视频:观察土壤里的小动物。提问:以上动物你理解吗?【学生说自己理解的】3、通过视频,告诉大家直接观察并获取真实“地下小动物”信息的方

5、法是调查法。结合生活理解一些常见土壤里小动物的形态特点、生活环境。【学生结合p92页图,理解土壤里的小动物,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图中小动物的名称】4、过渡:既然已经了解了小动物的名称,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和形态特点,并把相关信息在书本上记录下来。5、依次通过图片,让学生自己理解并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相关小动物的信息。【顺序为:蝼蛄、蠼螋、蚂蚁、蜣螂、鼠妇、螽斯、蜈蚣、马陆、蜘蛛、蟋蟀、蚯蚓、线虫和蚰蜒。学生配合老师交流特征】6、过渡:学了这么多小动物,如果让我们确定某一个小动物的种类,我们的依据是【小动物分类检索表】。7、提问【我识别,我分类】:通过图片出示识别,【试一试】参考检索表,你能找出这些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他们初步归类吗?【学生观察、讨论,试着归类,并且汇报交流】8、对学生归类的评价。9、出示书中的“小动物检索分类表”,带领学生再次分类。相关表格练习的巩固。(三)、本课小结:本节有趣的知识你学到了什么?(四)、课内检测1、调查完土壤里的动物种类后,应该将这些小动物( ) A 交给老师 B 丢进垃圾箱 C 用杀虫剂杀死 D送回土壤中去 2、连线:有15对足 线虫动物类有3对足 蜘蛛类身体有很多环状体节构成 甲壳类有7对足 环节动物类有4对足 昆虫类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 多足类(五)板书设计第13章 土壤里的动物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