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语文小麻雀教案优秀范文_第1页
精选小学语文小麻雀教案优秀范文_第2页
精选小学语文小麻雀教案优秀范文_第3页
精选小学语文小麻雀教案优秀范文_第4页
精选小学语文小麻雀教案优秀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小学语文小麻雀教案优秀范文 麻雀一文记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小麻雀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教材分析 麻雀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描述出一幅感人的情景。 所有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都是为写提供方法、建构经验、开阔思路的。以读促写,是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关键价值所在。本课的阅读训练要素定位为“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正是以读促写。 学情分析 作为习作策略单

2、元,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习作,所以本课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在理解内容、积累语言方面不作多要求。这些要求也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习作策略单元的教学目标,即运用好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教学设想 利用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脉络,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围绕麻雀讲了一件什么事。2.通过阅读,认真体会和学习作者怎样把一件事写完整和清楚的。3.总结文中所用三个描写方法(所见所闻、推想、反衬),生选其一当堂运用。教学重点 1.找出使你对老麻雀

3、印象深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2.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教学难点 体会第四、五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会把一件事的经过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程,说明宗旨1. 出示麻雀的图片,简介麻雀(板书课题:16.麻雀)2. 师出示本课意图PPT:通过阅读文章,学会怎样把一件事情写完整和写清楚。(板书:习作)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2. 试着说一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具体是什么?填写学习纸问题一。3.利用麻雀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生自己得出结论:一件完整的事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其中经过是重点。 三、比较阅读,领悟

4、写法1. 出示三段关于小麻雀形象的语句,生阅读;2. 出示三段关于老麻雀形象的语句,生阅读;3.生比较谁写得更清楚?为什么(1.所见、所闻,写出了详细的神态、动作和语言;2.作者的推想,写出了老麻雀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3. 强大的对手,反衬出了老麻雀的勇敢与无畏。) 四、分析形象,说明原因 1.回顾课文,文章中有四个角色,主人公是谁?你对它的什么特点感觉最深? 为什么它给你留下“母爱”的深刻印象? 2.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具体描写的语句。 3.PPT出示第四、第五、第六自然段,生齐读,并思考:作者怎么写的,使你印象这么深刻? 1)生读第四段,总结此为写出了所见所闻; 2)生读第五段,总结此为写

5、出了作者的推想; 3)生读第六段,总结此为用强大的对手来反衬; 4)出示课件小结:麻雀的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推想到的,都写了下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麻雀和猎狗相遇时的场景(板书:怎样写具体:1写所见所闻;2.写作者的推想;3.写强大的对手来反衬)。 五、梳理概括,学生总结 1.如何将一件事情写清楚 2.老麻雀为什么使你印象深刻?(PPT出示,总结一条生读一下)1)写出所见所闻;2)写出作者的推想;3)用强大的对手来反衬。 【教学目标】 1.会认“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扎煞、掩护”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

6、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3.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4.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 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2.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 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的生字较多且较为难读,对于

7、平、翘舌音,要多做强调。在书写方面,要指导学生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描红时提示学生多加注意。 2.阅读教学 通过品析词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将阅读与实际生活相关联,促使学生把思想感情迁移到生活中,以表达真情实感。 3.情感态度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围绕“爱”字展开教学,先整体感知文章,再逐一品析重点词、句、段,在阅读和品析中感受老麻雀对幼鸟无私的爱,感悟爱创造的奇迹;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感恩生活中的爱。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认读生字、词语,在文中圈画出生字词,不懂的地方作标注。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了解事情

8、的起因、经过、结果。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掩护”等词语。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麻雀的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哪些与麻雀有关的成语或俗语呢? 课件出示: 预设:鸦雀无声;门可罗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出示猎狗的图片)那么关于狗的成语或俗语大家又知道哪些? 课件出示: 预设:鸡飞狗跳、鸡鸣狗盗、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画虎不成

9、反类犬。 3.对比麻雀与狗,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预设:麻雀小而弱,猎狗大而强。 4.那么当这两者相遇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的对比,让学生整体感知猎狗与麻雀的差别,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圈画出不懂的生字词,通过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语。 2.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我会认”中的生字。 课件出示: 嗅 奈 拯 嘶 哑 庞 注意“拯”是翘舌音,“嘶”是平舌音。 3.出示本课“我会写”中的生字,指导记忆、书写。 课件出示: 嗅 呆 奈 巢 齿 躯 掩 护 幼 搏

10、 庞 量 愣 (1)让学生观察生字,找出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 (2)区分形近字:“躯”与“驱”,“搏”与“博”。可以从偏旁入手,“躯”与身体相关,所以是身字旁,“搏”是用手搏斗,所以是提手旁。 (3)指导书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 教师着重指导:“嗅”,注意右部下面有一点;“齿”上宽下窄;“幼”字的偏旁不是“纟”,而是“幺”。 4.出示重点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 摇撼:摇动。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庞大:(形体、组织或数量等)很大。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根据课件提示,概括课文内容。(先出示填空,学生完成填空后

11、再出示答案) 课件出示: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看图示折纸的方法。 2、培养幼儿细心、耐心的习惯和对折纸的兴趣。 3、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贴有小麻雀的挂图;正方形彩纸若干张;彩色笔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引起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 1、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好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出示挂图) 2、这些小麻雀都是用彩纸折成的,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么折的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示,分析小麻雀的折法。 1、让孩子自己看图示,相互说说用的什么形状的

12、纸,有几个步骤,哪一步比较难。 2、集体讨论。 三、引导幼儿看图示折纸,并尝试独立完成。 1、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颜色的纸张看图示尝试不在别人的帮助下折小麻雀。(教师巡视,看看孩子独立折纸的能力。) 2、师:“哪些小朋友已经完成了?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是怎么折的,折给大家看一看。”(让会折的孩子到前面来示范) 3、师:“老师看到还有几个小朋友没有完成,谁能告诉我,是哪一步难住你了呢?”(请个别不会折了的孩子说一说) 4、老师讲解幼儿认为难的步骤。 四、师生一起学折小麻雀,再次巩固折法。 1、师:“请小朋友们再拿一张彩纸和老师一起看图示折一折,比比谁折得又快又好。老师数“1、2、3”我们就一起开始,好吗?”(师生比赛折小麻雀) 2、表扬折得快又好的孩子,鼓励折得慢的孩子。 3、师:“小麻雀也想像小朋友一样有一双好看的大眼睛,请你们来帮帮忙,给小麻雀画上好看的眼睛吧。”(幼儿用水彩笔给小麻雀添画眼睛,鼓励孩子画出不一样的眼睛。) 五、展示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现在小麻雀要回家了,我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吧。”(请小朋友们把折好的作品贴到老师画好的树上,大家一起欣赏。) 活动反思: 本堂活动课幼儿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在孩子饶有兴趣的参与图示步骤的讨论,争先恐后的发言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对于折纸有着很浓的兴趣,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在折纸这个活动中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