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6年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4植物的组装培养_第1页
07126年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4植物的组装培养_第2页
07126年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4植物的组装培养_第3页
07126年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4植物的组装培养_第4页
07126年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4植物的组装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的组装培养本卷整理:【粤】 蓝色冰点(庞淇尹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 2012山东34.(8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1)图中和分别表示辣椒组织培养中细胞的_和_过程。(2)图中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_。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_(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3)图中外植体的消毒所需酒精的体积分数是_。用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时,常用的酶是_和纤维素酶。(4)提取辣椒素过程中,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_。【答案】(1

2、)脱分化(或去分化) ; 再分化(2)琼脂; 低; 高压蒸汽灭菌(3)70%; 果胶酶(4)防止有机溶剂的挥发【解析】(1)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脱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2)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同时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时,两者用量的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反之则利于根的分化。培养基应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3)外植体消毒所用酒精的体积分数是70%。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所用的酶是果胶酶和纤维素酶。(4)用萃取法提取植物有效成分时,应

3、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目的是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试题评价】本题以辣椒素为切入点,考查了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组织培养培养基的成分,植物激素对组织培养过程的影响,对外植体消毒的方法及萃取过程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基础性强,难度不大。2012江苏33.(8分)为探究低浓度NaHS03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报告材料用具:乳熟期的温室盆栽水稻,1mmol/LNaHS03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若干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喷洒在

4、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见图l,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研究发现NaHSO3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 ,进而加快对图2中(填字母A-D)物质的利用。(3)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mol/L硫酸甲酯吩嗪(PMS)和1 mmol/L NaHS03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用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1 000molm-2s-l)。33、【答案】(共8分)(1)株型、长势、叶片均一 蒸馏水 1mmol/LNaHSO3溶液不同光照强度下低浓度的

5、NaHSO3溶液均可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2)类囊体 A B D (3)见下图【解析】(1)该实验中自变量为是否喷施NaHSO3溶液,因变量是水稻光合速率,其它为无关变量,在实验过程中要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所用实验材料的株型、长势等条件要基本相同;实验操作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喷洒一定量的蒸馏水,实验组喷洒1mmol/LNaHSO3溶液;根据图1,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喷洒NaHSO3溶液的植株光合速率均高于喷洒蒸馏水的对照组,说明NaHSO3溶液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均能提高水稻植株的光合速率。(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可以产生ATP,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图2中A表示二氧化碳,B

6、表示C3,C表示光合作用产物糖类,D表示C5,光反应增强,ATP和H增多,可促进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进而促进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5的利用。(3)根据题中信息,0.2mol/L的硫酸甲酯吩嗪和1mmol/L的NaHSO3溶液效应相同,可促进水稻光合作用效率,但二者无累加效应和抑制效应,即二者混合使用效果和分别使用的效果是一样的。据此信息结合图1可作出对应的条形图。【试题点评】本题主要是以探究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这一实验作为材料,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探究实验的基本流程,除了光合作用的知识以外,重点是要求学生熟悉整个探究实验过程中一般流程,包括材料用具的选择、自变量的处理、无关变量的控制、因变

7、量的测定、实验数据的处理呈现、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等。对于学生来说,本题的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备考时要注意除了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原来以外,还有加强有关探究实验能力的训练。2010安徽31.(9分)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技术的基本过程如下: 请回答:(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时,一般选取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2)在过程中,常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在配置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3

8、)在过程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物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 30答案(1)茎尖(或根尖) 茎尖(或根尖)病毒很少,甚至无病毒(2)有机物 植物激素 外植物消毒不彻底(3)培养基中生长素类似物质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高2010广东22. 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技术(或仪器)与应用匹配正确的是 ( BD )A.PCR技术扩增蛋白质 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 D.花粉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植物2010浙江6 将无要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B)解析:

9、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激素的作用和产生部位,植物有五大类激素,其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长芽和生根长芽,此题中虽然培养基中没有植物激素,但是植物幼苗叶片本身可以产生生长素,而细胞分裂素的产生部位在根尖,所以细胞分裂素不能产生,所以植物能够在一段时间后长出少量的根而没有出芽,所以我觉得答案为B。2009山东34.(8分)(生物一生物技术实践)人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参皂苷。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人参皂苷的大致流程如下:请回答:配制诱导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基,分装后要进行 。接种前,要对人参根进行 。(2)用于离体培养的根切块,叫做 。培养几天后发现少数培养基被污染,

10、若是有颜色的绒毛状菌落,属于 污染;若是有光泽的黏液状菌落,属于 污染。(3)用少量 酶处理愈伤组织,获取单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可有效提高人参皂苷合成量。(4)人参皂苷易溶于水溶性(亲水性)有机溶液,从培养物干粉中提取人参皂苷宜选用 方法,操作时应采用 加热。参考答案:(1)灭菌 消毒 (2)外植体 真菌(霉菌) 细菌 (3)果胶 (4)萃取(浸取) 水浴解析:山东理综生物试题选修一试题历年来,立足课本,主要考察课本的基础知识,题目较简单。今年仍然立足课本,以植物组织培养为材料背景考察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涉及到的的培养基及消毒灭菌的相关的知识,及污染后的菌落特征的比较。

11、同时考查了选修一中关于物质的提取和鉴定的专题,跨度较大,考查的知识面较广。(1)接种前,要对材料进行消毒(不能填灭菌,灭菌时是采用强烈的因素杀菌),配制培养基并分装后要用灭菌锅灭菌。(2)比较菌落特征:真菌污染:有颜色的绒毛状菌落 细菌污染:有光泽的黏液状菌落(3)利用果胶酶处理愈伤组织可以获得单个的细胞 (4由题干,人参皂苷易溶于亲水性有机溶液,故而采用萃取的方法可以从培养物干粉中提取人参皂苷宜。2009上海36.(8分)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1)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称为_。(2)组织培养中的细胞,从分化状态转变为未分化状态的过程称为_。(3)在再分化阶段所用的培养基中,含

12、有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逐渐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比,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指出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比与形成芽、根、愈伤组织的关系:1)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等于1时,_;2)_;3)_;(4)若植物激素Y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其主要作用是_;则植物激素X的名称是_。(5)生产上用试管苗保留植物的优良性状,其原因是_。答案:(1)外植体(2)去分化(脱分化)(3)1)未分化细胞群经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2)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大于1时,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形成芽; 3)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小于1时,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形成根。(4)促进细胞

13、的生长(伸长)、分裂和分化 细胞分裂素(5)组织培养形成试管苗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2008海南25.(18分)(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体,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据图回答:(1)图中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 过程,表示的是_ 过程,X代表的是 ,表示的是 过程,表示的是诱导_ 过程。(2)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哪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 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最后获得的来源于未成熟花粉的完整植株都称为 植株(甲)。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未成熟花粉具有 。(3)对植株

14、甲进行 ,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否则植株甲只有通过 _的方式才能产生后代(丙)。乙、丙两种植株中,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是 植株,该植株群体中每一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种,该群体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种。花药培养在育种上的特殊意义是 ,从而开辟育种新途径。25答案:(1)脱分化 再分化 胚状体 分化(或发育) 生根 (2)激素 单倍体 细胞的全能性 (3)染色体加倍(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无性繁殖 乙(或经过染色体加倍) 一 多 缩短育种周期2008江苏20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

15、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答案:D2008江苏25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共他均相同。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A污染主要不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B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C调节培养基pH不能解决污染问题D调节培养温度不能解决污染问题答案:ABCD2008上海40(9分)本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A和B中任选一题,若两题都做以A给分。A请根据免疫基本原理回

16、答下列问题:(1)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表示第一次感染,表示第二次感染)( )(2)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A灭活抗原 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 识别抗原。(4)机体合成的数百万种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是由于抗体分子结构中的 导入受体不同。(5)能将入侵的病毒分解,并使病毒的蛋白质分子出现在细胞膜上的是 细胞;释放细胞毒素的是 细胞;能产生并分泌抗体的是 细胞。(6)机体免疫系统误将自身的默写细胞成分当作“异己”是,便会导致

17、 疾病,这类疾病常见的如( )A.乙肝 B.流感 C.艾滋病 D.红斑狼疮B. 甲图是植物水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甲 乙(1)小麦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 。(2)向培养液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3)如果培养液中缺少镁离子,一段时间后,小麦幼苗叶片缺 色,原因是 。(4)如果配制的培养液浓度过高,小麦幼苗会出现 现象,补救措施是 。(5)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培养液拍样小麦幼苗,研究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 吸收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乙图,则小麦幼苗吸收K+的方式是 ,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图中 段,d点后K+吸收速率不在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答案:A

18、 (1)C (2)A (3)受体(抗原识别受体) (4)氨基酸序列(Y型结构的两臂末端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差异) (5)巨噬细胞 活性T细胞 浆细胞 (6)自身免疫 DB. (1)根毛区 (2)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加快矿质离子吸收(言之有理即给分)(3)绿 镁是叶绿素的组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4)萎蔫(烧苗、失水) 及时补水(言之有理即给分) (5)主动转运 bc 细胞膜上钾离子载体数量有限2007江苏42B题很久以前科学家在土壤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能制造一种对昆虫有毒的蛋白质,当时许多人就想把编码这一蛋白质的基因(抗虫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以降低昆虫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培育出抗虫玉米新品种。下图为这一转基因玉米的主要培育过程。“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未经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