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调整项目专题讲座ppt课件_第1页
纳税调整项目专题讲座ppt课件_第2页
纳税调整项目专题讲座ppt课件_第3页
纳税调整项目专题讲座ppt课件_第4页
纳税调整项目专题讲座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讲座纲要 收入类调整项目 扣除类调整项目 资产类调整项目 准备金调整项目 其他调整项目,2,1、视同销售收入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 政策依据:(1)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2)国税函【2008】828号,链接:货物、财产移送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并确认收入。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广告、样品等方面的,不确认营业收入;会计准则同时规定:企业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偿债、职工福利、对外投资等方面的,需要确认营业收入。,3,温馨提示: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

2、需注意四大要点 要点1:视同销售的对象包括财产、货物及劳务。 要点2:货物在同一法人实体内部之间的转移不视同销售。如:企业将自产货物用于在建工程、集体福利、分支机构等情况不视同销售,不缴企业所得税。 要点3:企业处置资产的所得税处理。 改变资产所有权的,视同销售。其中:自制资产按同类资产的售价确定;外购资产按购入价格确定。 未改变资产所有权的,不视同销售。 要点4:不同税种的视同销售规定不尽相同。,4,2、接受捐赠收入 (1)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 接受捐赠已作为营业外收入核算,不需纳税调整 (2)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 接受捐赠纳入资本公积核算,应作纳税调增处理,5,3、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

3、售折扣和折让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 调增原因:税法规定可以扣除的销售折扣和折让一般小于会计数。 政策依据:(1)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2)国税函【2008】875号,6,4、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或纳税调减 政策依据:(1)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2)国税函【2008】875号,温馨提示:会计和税收确认收入的原则不同 会计上确认收入和成本费用一般是权责发生制; 税收上确认收入和成本费用既有权责发生制,也有收付实现制,7,5、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 调整方向: 纳税调减,温馨提示: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

4、受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并不确认这部分收入,所以纳税调减。,8,6、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的投资损益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或纳税调减,温馨提示: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会计与税务处理: 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年终实现净利润时,投资企业应按其享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以确认投资收益。税法规定: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实际分配利润时才确认投资收益。因此,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的企业,在计税时应作纳税调减处理。税法同时规定,被投资单位发生的经营亏损,投资方不得确认投资损失。否则,作纳税调增处理。,9,7、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调整方

5、向:纳税调增或纳税调减,温馨提示:税法不承认公允价值变动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而会计准则规定, 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净收益计入当期收入。当公允价值变动形成净收益时,作纳税调减处理;当公允价值变动形成净损失时,作纳税调增处理。,10,8、境外应税所得 调整方向:纳税调减,温馨提示:会计上已将境外所得计入利润总额。而税法规定,境外应税所得是单独计算应纳税额的,所以要纳税调减。,11,9、不允许扣除的境外投资损失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温馨提示:税法规定,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但会计上一般会抵减,所以纳税调增。,12,10、不征税收入 调整方向:纳税调减 政策依据:(1)企业所得

6、税法及实施条例; (2)财税【2008】151号; (3)财税【2009】87号;,温馨提示:税法认为,不征税收入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应负有纳税义务;但会计上将不征税收入列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13,温馨提示: 提示1: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 财政性资金,是指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包括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但不包括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 提示2:不征税收入纳税调减的同时,应相应调增不征税收

7、入所对应的支出。,14,11、免税收入 调整方向:纳税调减 政策依据:(1)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2)财税【2009】123号;,链接:会计上将国债利息、股息红利等收入列入“投资收益”科目核算;但税法规定:国债利息、股息红利等收入可享受免税优惠。,15,温馨提示:理解免税收入需注意的要点 要点1:下列与债券相关的收入不免税 持有外国政府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持有地方政府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 持有企业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 转让国债获得的收入。,16,要点2:下列投资收益不免税 转让股权取得的投资收益; 连续持有居民企业上市流通股票不足12个月的 股息、红利收入; 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取

8、得的投资收益 ; 从非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收入。,17,要点3:非营利性组织免税收入有特别规定 (财税【2009】123号) 非营利性组织必须满足9项条件; 非营利性组织从事营利活动取得的收入不免税; 非营利性组织免税收入包括5类; 非营利性组织免税优惠资格有效期为5年。,18,12、减计收入 调整方向:纳税调减 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温馨提示:会计规定:将资源综合利用收入全额计入收入类科目。税法规定: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19,13、减免税项目所得

9、调整方向:纳税调减 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链接:减免税项目所得主要包括: 农、林、牧、渔项目所得; 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所得; 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 技术转让项目所得。,温馨提示:会计上企业取得的减免税项目所得全额计入利润总额,但税法规定可享受减免税优惠。,20,14、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调整方向:纳税调减 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温馨提示:会计规定:创投企业的创业投资额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税法规定: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

10、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21,二、扣除类纳税调整项目,22,1、视同销售成本 调整方向:纳税调减,温馨提示:由于视同销售收入是作为纳税调增项目出现的,所以与之相对应的视同销售成本就应作为纳税调减项目处理。,23,2、工资薪金支出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或纳税调减 政策依据: (1)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2)国税函【2009】3号; (3)国税发【2008】101号。,24,税法要点: 要点1:只有实际发放的工资才能税前扣除 要点2:实际发放的工资不包括“三费、五险、一金” 要点3:合理的工资必须符合五项原则 要点4:国有企业的工资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 的限定数额 要点5:支付给残疾

11、职工的工资可加计扣除100%,25,温馨提示:工资支出纳税调减的情形 情形1:原执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在2008年1月1日以前已按规定提取,但因未实际发放而未在税前扣除的工资储备基金余额,2008年及以后年度实际发放时,可在实际发放年度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情形2:上年已提未发但在本年发放的工资。 情形3: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26,某公司职工100人,其中残疾人员20人,2009年应税收入为1000万元,成本费用为560万元(其中,已计入成本费用的工资总额为240万元),2009年每人每月实发工资1500元。假如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项目,计算该公司2009年应纳企业所得税。 (1)准予扣

12、除的工资支出=100150012+20150012=216(万元) (2)工资支出纳税调整额=240-216=24(万元) (3)应纳税所得额=1000-560+24=464(万元) (4)应纳企业所得税=46425%=116(万元)。,27,3、职工福利费支出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或纳税调减 政策依据:(1)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2)国税函20093号 (3)国税函2008264号,28,税法要点: (1)已提未用的福利费不得税前扣除 (2)超范围使用的福利费不得税前扣除 (3)未单独设账核算的福利费不得税前扣除 (4)超标准列支的福利费不得税前扣除 (不超过实发工资总额的14%) (5

13、)以前年度职工福利费余额的处理,29,(5)以前年度职工福利费余额的处理 政策依据:国税函2008264号 处理原则:2008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已提未用的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所得税法规定扣除。,30,处理办法: 实际发生数累计结余数: 按实发数冲减结余数,如果实发数超过工资总额的14%,不需纳税调整,但不得再按工资的14%扣除。 例:2007年累计结余90万元,2008年实际发生40万元,当年按工资的14%计算的数额为30万元,则2008年税前可扣除的福利费为40万元,实际发生数超过限额部分的10万元不需纳税调整。尚未扣完的累计结余50万元(90-40)可在以

14、后年度继续使用和抵扣。,31,实际发生数累计结余数: 不足部分可按当年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如当年实发数已冲减的结余数未超过当年工资总额14%的,不需纳税调整;超过当年工资总额14%的,超过部分则需纳税调整。 例:2007年累计结余10万元,2008年实际发生60万元,按当年工资总额14%计算的数额为50万元,则先冲减结余10万元后,剩余的实发数正好等于50万元,可全部税前扣除,不需纳税调整。假如结余10万元,发生70万元,按工资总额14%计算的数额为50万元,则应调增所得10万元(70-10-50),32,以前年度已提未用的福利费余额不得改变用途。即必须用于职工福利费方面,如果改变用途,

15、则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3,温馨提示: 提示1:职工福利费的纳税调减事项主要存在于实行工效挂钩工资的企业。如果2008年及以后年度动用了2007年的工资储备基金余额,则发生的福利费应该按包括动用的工资储备基金余额在内的2008年及以后年度实际发生的工资总额14%扣除,这样就有可能有部分福利费作纳税调减。,34,提示2:职工福利费的扣除范围: 1、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2、为职工卫生保

16、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3、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35,某国有企业职工人数为800人。经该企业薪酬委员会审定,2009年实际发放工资1200万元,政府有关部门核定的工资总额为2000万元;该企业2008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为500万元(其中包括中秋节发给职工的过节费60万元);另外,该企业2008年在“管理费用”科目列支供暖

17、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共96万元。计算该企业2009年职工福利费的纳税调整额。,36,1.调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中秋节发给职工的过节费不属于职工福利费的支出范围,应从职工福利费中剔除60万元;供暖费补贴和职工防暑降温费本应列入职工福利费,不得列入管理费用,应调增职工福利费96万元。 调整后的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为: 500-60+96=536(万元) 2.计算职工福利费的税前扣除限额 扣除限额=120014%=168(万元) 3.税前准予扣除的职工福利费=168万元 4.职工福利费的纳税调整额=536-168=368(万元),37,4、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 政策依据: (1

18、)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2)财建【2006】317号; (3)国税函【2009】98号; (4)国税函【2009】3号; (5)财税【2008】1号; (6)财税【2009】63号。,38,税法要点: 要点1:未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要点2:超范围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要点3:超限额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一般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总额的2.5% 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总额的8% 软件生产企业的职工培训费可税前全额扣除,39,要点4:超限额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可跨期结转 某设备制造厂2009年实际发生职工教育经费60000元,实发工

19、资总额为1000000元,则:该厂2009年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限额为:10000002.5%=25000元,超限额的35000元职工教育经费应作如下处理: (1)调增2009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2)结转以后年度继续扣除。 要点5:以前年度职工教育经费余额的处理 (国税函【2009】98号) 对于在2008年以前已经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新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先从余额中冲减。仍有余额的,留在以后年度继续使用。,40,5、工会经费支出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 政策依据: (1)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2)国税函【2000】678号 ; (3)总工发【2005】9号。,

20、41,税法要点: 要点1: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不得扣除工会经费 建立工会组织的法律依据为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 要点2:已提未拨缴的工会经费不得税前扣除 必须取得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 要点3:税前扣除额不超过实发工资总额的2%,42,6、业务招待费支出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 税法要点: 要点1:扣除范围为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交际应酬费用 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 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的开支; 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 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要点2:扣除比例实行“打折与封顶相结合” 按照发

21、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43,要点3:计算基数 只包括三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 不包括四类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价外收取的增值税; 计算基数已扣除销售折扣、折让和销售退回; 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可以投资收益作为业务招待费的计算基数(包括:从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以及股权转让收入)。,44,要点4:纳税调整 计算业务招待费的计算基数 计算折扣后的业务招待费=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60% 计算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限额=当年销售(营业)收入5 确定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从低确定) 二选一:折扣后的业务招待费、扣

22、除限额 计算业务招待费的纳税调整额 =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45,某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全年收入情况如下: 商品零售收入3510万元(含税); 出租房屋取得租赁收入120万元; 转让一项专利的所有权取得收入18万元; 将一批价值58.5万元(含税)的商品作为福利发给职工,该批商品的成本价为40万元; 购买国债取得利息收入80万元; 税务机关检查发现该商场11月份销售一批等外品取得收入9万元挂往来账未作收入处理; 2009年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为50万元。 要求计算该商场2009年业务招待费的纳税调整额。,46,业务招待费的计算基数 =3510(1+17%)+1

23、20+58.5(1+17%) =3170(万元) 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标准=5060%=30(万元) 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限额 =31705=15.85(万元) 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15.85(万元) 业务招待费的纳税调增额 =50-15.85=34.15(万元),47,7.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 政策依据: (1)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2)国税发【2008】101号文; (3)国税函【2009】98号文; (4)财税【2009】72号文。,48,税法要点: (1)扣除比例 一般行业:15% 化妆品、医药、饮料行业:30% (2008.01.012010.12.31) (2

24、)超限额的广宣费可递延扣除 (3)计算基数同业务招待费 (4)广告性赞助支出可比照广宣费的规定扣除 (5)烟草行业的广宣费不得税前扣除(2008.01.012010.12.31) (6)2008年以前未扣除广告费的处理 先计入当年新发生的广宣费,然后按税法规定计算扣除,49,例1:某企业2009年有关财务资料如下: 销售产品收入200万元; 销售材料收入12万元; 将自产产品对外捐赠,售价5万元,成本价4万元; 转让专利M使用权收入6万元; 出售固定资产取得净收益21万元; 2009年实际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共计36万元; 计算该企业2009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纳税调整额。,50,计算基

25、数=200+12+5+6=223(万元) 扣除限额=22315%=33.45(万元) 实际发生的广告费=36(万元) 准予扣除的广告费=33.45(万元) 纳税调整额=36-33.45=2.55(万元) 跨期结转的广告费=2.55(万元),51,例2: A公司2009年取得下列收入:销售商品收入120万元,出租房屋收入20万元,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30万元,政府补助收入5万元,取得捐赠收入3万元; 2009年实际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为40万元。则A公司2009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所得税处理为: 广告费计算基数=1202030 =170万元。 注意:政府补助收入5万元和取得捐赠收入3万元都不

26、能作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计算基数。 广告费扣除限额= 17015%=25.5(万元) 实际发生广告费40万元 税前准予扣除的广告费=25.5万元 跨期结转的广告费=14.5(万元),52,8.捐赠支出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 政策依据: (1)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3)财税【2008】104号 (4)财税【2008】160号 (5)财税【2009】124号 (6)国税函【2009】202号,53,税法要点: (1)捐赠对象:公益事业 (2)捐赠方式:间接捐赠 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 通过公益性群众团体; 通过县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 温馨提示

27、: 提示1:直接捐赠不得税前扣除; 提示2:企业通过县级以下(不含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如:乡镇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村民委员会等)进行的公益性捐赠不得税前扣除。,54,(3)扣除限额:扣除限额=年度利润总额12% 温馨提示: 提示1: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 年度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提示2:向汶川地震灾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捐赠可全额扣除。企业因上述特定事项捐赠出现的亏损可在以后五年内弥补。,55,(4)纳税调整 第一步:计算年度利润总额

28、 第二步:计算公益性捐赠扣除限额 公益性捐赠扣除限额=年度利润总额12% 第三步:确定实际发生的公益性捐赠额 捐赠货币性资产的,按实际捐赠额计算; 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按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计算。 第四步:确定准予扣除的公益性捐赠额 比较公益性捐赠的扣除限额与实际发生的公益性捐赠额,选择较低者作为准予扣除的公益性捐赠额。 第五步:计算公益性捐赠纳税调整额 公益性捐赠纳税调整额 =实际发生的公益性捐赠额准予扣除的公益性捐赠额,56,温馨提示: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非公益性捐赠不得税前扣除。如果企业纳税年度既有公益性捐赠支出又有非公益性捐赠支出,则非公益性捐赠支出全额调增当期的应纳税所得

29、额。,57,某县食品厂2009年利润总额为90万元,“营业外支出”账户列支的捐赠支出包括:通过县民政局向贫困地区捐赠30万元,通过某乡政府向该乡一所小学捐赠15万元,直接向某敬老院捐赠12万元。假如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项目,计算该厂2009年应纳税所得额。,58,公益性捐赠扣除限额=9012%=10.8(万元) 实际发生的公益性捐赠=30(万元) 准予扣除的公益性捐赠=10.8(万元) 公益性捐赠纳税调整额=30-10.8=19.2(万元) 非公益性捐赠纳税调整额=15+12=27(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90+19.2+27=136.2(万元),59,9、利息支出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 政策依据:

30、 (1)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2)财税【2008】121号; (3)国税函【2009】312号; (4)国税函【2009】777号; (5)国税函【2003】1114号。,60,税法要点:六大要点 要点1:全额扣除的利息支出 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 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要点2:限额扣除的利息支出 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61,要点3:资本化的利息支出 为购建固定资产发生的利息支出; 为购建无形资产发生的利息支出; 为生产周期在12个月以上的存货发生的利息支出。,

31、温馨提示: 利息支出资本化的时间为资产的购建期间; 利息支出资本化的金额不得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62,要点4:不得扣除的利息支出 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企业与关联方的业务往来经特别纳税调整后需要补缴所得税而支付的利息; 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63,要点5:关联企业之间借款利息支出需符合两个条件 (1)不超过税法规定的债权性投资和权益性投资比例 其中:一般企业21;金融企业51 (2)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 政策依据:财税【2008】121号,64,要点6: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可税前扣除 政策依据:国税函【2009】77

32、7号 (1)企业向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应遵循不超过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21的规定比例和不超过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 (2)企业向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65,2009年末,A制药公司为摆脱经营困境,经股东会讨论决定从其投资方之一甲个体工商户借款500万元,同时向本企业职工个人借款200万元,共计700万元用于流动资金周转,期限一年。上述借款年利率为7%,利息按月支付,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5%。A企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其中股东甲个体工商户投资200万元)。计算该公司2010年可税前扣除的利息支出。,

33、66,(1)A公司向个人股东甲某借款可扣除的利息支出: 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500200=2.5,大于规定比例2,另外,约定利率7%高于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5%,所以向个人股东甲某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能全额税前扣除。 调整后的借款额=2002=400(万元); 可扣除的利息支出=4005%=20(万元)。 (2)A公司企业向职工个人借款可扣除的利息支出:2005%=10(万元)。,67,10、住房公积金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 温馨提示: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住房公积金超过按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的部分,作纳税调增处理。,68,11、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不得税前扣除,纳税调

34、增) 12、税收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纳税调增) 13、赞助支出(不得税前扣除,纳税调增),链接:会计上将罚款、罚金、滞纳金、赞助支出等支出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税法规定不得税前扣除。,69,温馨提示: 提示1:行政性处罚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行政性处罚支出是指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等支出。 提示2:经营性处罚支出可在税前扣除。 经营性处罚支出是指因合同关系支付的合同违约金、逾期归还银行贷款的罚款、罚息等。 提示3:广告性赞助支出可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规定扣除。,70,14、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 (七险)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或纳税调减 七险范围:基本医疗保险费 基本

35、养老保险费 失业保险费 工伤保险费 生育保险费 财产保险费 法定人身安全保险费 纳税调整:会计超标准缴纳的七险金额作纳税调增处理;税法规定可在税前扣除但会计未列入当期费用的七险金额作纳税调减处理。,71,15、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或纳税调减 政策依据:(1)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2)财税200927号 扣除标准:不超过实发工资总额的5%,72,16、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 (不得税前扣除,纳税调增) 17、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 (不得税前扣除,纳税调增) 18、加计扣除 调整方向:纳税调减 调减金额: 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额=实际发生额50% 残疾人工资加计

36、扣除额=实际支付额100%,73,温馨提示:加计扣除的纳税调整 研究开发费的纳税调整:对转入管理费用的费用化支出按实际发生额的50%一次性地进行纳税调减处理;对形成无形资产的资本化支出在摊销期内每期都按企业实际摊销额的50%进行纳税调减处理。国税函200998号规定,因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部分已形成企业年度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残疾人工资的纳税调整:按实际支付给残疾人工资薪金总额的100%一次性地进行纳税调减处理;如大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可准予扣除其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超过部分本年度和以后年度均不得扣除,即亏损单位不得加计扣除残疾人工资。,74,1

37、9.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 政策依据:财税200929号 税法要点: (1)限额扣除: 保险企业 财产保险企业:不超过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 人身保险企业:不超过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 其他企业:不超过协议或合同金额的5%,75,(2)资本化扣除: 已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相关资产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应当通过折旧、摊销等方式分期扣除,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3)不得扣除: 除委托个人代理外,企业以现金等非转账方式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 企业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的手续费及佣金,76,三、资产类纳税调整项目,77,1、财产损

38、失(资产损失)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或纳税调减 政策依据: (1)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2)财税【2009】57号 (3)国税发【2009】88号,温馨提示:资产损失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的各种资产损失计入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但税法却规定了确认资产损失的标准,符合条件的部分资产损失须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审核后方可扣除等。,78,税法要点: (1)扣除范围: 现金损失; 存款损失; 坏账损失; 贷款损失; 股权投资损失; 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被盗损失; 自然灾害损失; 其他损失。,79,(2)扣除数额:净损失 =损失的账面价值+存货损失转出的进项税额 折旧残值责

39、任人赔偿保险赔款 (3)收回损失的处理:应当计入当期收入,80,(4)扣除方式: 自行扣除:六项损失 审批扣除:除六项损失外的损失 A.申报期限:年终后45日内(特殊原因可延期) B.审批期限:不超过30天 C.提供证据:包括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81,(5)以前年度未扣资产损失不能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以前年度资产损失。是指2008年度及以前年度的资产损失。 以前年度资产损失的扣除规定。企业发生符合条件的资产损失在当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扣除的,不能结转在以后年度扣除。以前年度的资产损失可以在该项资产损失发生的确认年度扣除,而不能改变该项资产损失发生的所属年度。纳税人需要重新计算损失发生年度的应纳税

40、所得额和应纳企业所得税额。,82,追补审批后多缴税款的处理。企业因以前年度资产损失未在税前扣除而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可在审批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予以抵缴,抵缴不足的,可以在以后年度递延抵缴。 形成亏损可在5年内弥补。企业资产损失发生年度扣除追补确认的损失后如出现亏损,可在5年内递延弥补。,83,某家具厂不慎发生一起火灾,两个仓库和一个生产车间被焚毁。具体损失包括:烧毁原材料40万元;产成品60万元(其中外购原材料占50%);烧毁一套生产设备,原价100万元,已提折旧30万元;烧坏部分厂房,经有关部门鉴定,厂房损失50万元,根据房产保险合同,可获保险公司理赔30万元。则该厂所得税前可扣除

41、的损失为: 原材料损失:40万元+4017%=46.8万元 产成品损失:60万元+6050%17%=65.1万元 设 备 损失:100-30-残值5(1005%)=65万元 厂 房 损失:50-30=20万元 可扣除损失合计:46.8+65.1+65+20=196.9万元,84,特别提示: 赣地税发【2008】173号文件规定:税务师事务所承办以下涉税鉴证业务,对具有资质的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规范的鉴证报告,各级地税机关应当受理并承认其涉税鉴证作用: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的鉴证; (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鉴证; (三)土地增值税清算税款的鉴证; (四)房地产企业涉税调整的鉴证;

42、 (五)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的鉴证; (六)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地方税务局规定的其他涉税鉴证业务。,85,2、固定资产折旧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或纳税调减,温馨提示: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有可能不同; 会计和税法采用的折旧方法有可能不同; 会计和税法采用的折旧年限有可能不同。 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调减有两种情况: A. 税法允许加速折旧的; B. 会计未提或少提的折旧。,86,3、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或纳税调减,温馨提示: 会计和税法在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基数、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等方面有不同之处。,87,4、长期待摊费用 调整方向:纳税调增或纳税调减,温馨提示: 按会计核算

43、的长期待摊费用的账面价值、摊销年限以及摊销方法与税法规定不同。,88,税法要点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 (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温馨提示:固定资产改建支出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改建支出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并根据固定资产所属类别提取折旧。 税法规定: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改建支出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已经提取折旧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89,(2)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按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问题:我公司2003年租用其他单位的厂房和场地,租期10年,2009年因为雨季时间长,场地及排水沟破损严重,因此进行维修,共发生维修费用23万元,这些费用能否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中,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答复:对租入固定资产进行维修,属于长期待摊费用,应按租赁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据实扣除。,90,(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大修理支出的界定(同时符合两个条件) A.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B.修理后固定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