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开挖基础土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游客中心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处山坡,框架混凝土结构,最高的建筑室内地坪标高103.80与最低建筑室内地坪标高98.80相差5米,因现场降土土方量过大,给开挖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二、编制依据1 本工程施工图纸 2岩土勘察报告 3相关国家规范要求4工程指挥部的相关意见三、施工准备2.1 主要机具:2.1.1 挖土机械有:挖土机、破碎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表1 机 械 使 用 明 细 表序号 机 械 品 牌 机 械 型 号 台 数 1沃尔沃挖掘机2402 2沃尔沃挖掘机2102 3自卸车10 4推土机1 5铲土机2 6 2.1.2 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平头两种)
2、、手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2.2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2.2.4 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 2.2.5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
3、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2.2.6 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 2.2.7 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2.2.8 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2.2.9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放好开挖线。2.2.10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技术措施。四、操作工艺4.1 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 4.2 坡度的确定:(没有岩土报告) 4.2
4、.1 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础坑(槽) 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规定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4.2.1.1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一1.0rn。 4.2.1.2 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一1.25m。 4.2.1.3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5m。 4.2.1.4 坚硬性粘土一2.0m。 4.2.2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l-3的规定。 各类土的边坡坡度 表2边 坡 坡 度 (高宽)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载坡顶有动载1
5、 中密的砂土 11.00 11.25 11.502 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砂土) 10.75 11.00 11.253 硬塑的轻亚粘土 10.67 10.75 11.004 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粘性土) 10.50 10.67 10.755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 10.33 10.50 10.676 老黄土 10.10 10.25 10.337 软土 (经井点降水后) 11.00注:当有成熟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4.2.3 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如地质条件好,土(岩)质较均匀,高度在10m以内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
6、度应按表1-4确定: 各类土的挖方边坡坡度 表3项次 土 的 类 别 边坡坡度 (高宽)1砂土 (不包括细砂、粉砂) 11.2511.152坚 硬 10.7511.003硬 塑 11.011.254充填坚硬、硬塑性粘土 10.511.005充填砂土 11.0011.50 注:当有成熟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4.2.4 挖方经过不同类别土(岩)层或深度超过10m时,其边坡可做成折线形或台阶形;或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确定深度(高度),其边坡可做成折线形或台阶形。 4.2.5 首先进行降土,把土石方降到每个单体建筑室内地坪标高,然后再定位,放出基础开挖线,进行基础开挖。详见:附“降土方案示意图” 4
7、.3 开挖基坑(槽)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4.3.1 采用推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一般应从两端或顶端开始(纵向)推土,把土推向中部或顶端,暂时堆积,然后再横向将土推离基坑(槽)的两侧。 4.3.2 采用铲运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应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但每层的中心线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 4.3.3 采用反铲、拉铲挖土机开挖基坑(槽) 时,其施工方法有两种; 4.3.3.1 端头挖土法:挖土机从基坑(槽)或管沟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 3.3.3.2 侧向挖土法:挖土机一面沿着基坑(槽)或管沟的一侧移动自
8、卸汽车在另一侧装运土。 4.3.4 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或管沟深度的1/2。如挖土深度超过5m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 4.4 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4.4.l 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4.4.2 开挖基坑(槽),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暂留土层:一般铲运机、推土机挖土时,为20cm左右;挖土机用反铲、正铲和拉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 4.
9、4.3 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4.5 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4.5.1 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4.5.2 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4.6 雨、冬期施工: 4.6.1 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10、。 4.6.2 雨期施工在开挖基坑(槽)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处理。 4.6.3 土方开挖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应按冬施方案进行。 4.6.4 采用防止冻结法开挖土方时,可在冻结以前,用保温材料覆盖或将表层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度应根据当地气温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30cm。 3.6.5 开挖基坑(槽) 时,必须防止基础下基土受冻。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如遇开挖土方引起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地基和基础
11、暴露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以防产生冻结破坏。 五、质量标准5.1 保证项目: 5.1.1 柱基、基坑、基槽、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5.2 允许偏差项目, 土方工程的挖方和场地平整允许偏差值 表4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1表面标高+0用水准仪检查2长度、宽度-50用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3边坡偏陡-0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六、成品保护6.1 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6.2 土方开挖时,
12、应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6.3 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l 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 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7.2 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
13、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遇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c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7.3 施工顺序不合理: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应注意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7.4 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推土机、铲运机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推铲土;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正铲挖土机挖方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 7.5 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
14、,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的宽度。7.6 雨季施工时,基槽、坑底应预留30c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八、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8.1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8.2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好。九、工程应急预案9.1 预案处理权限 为搞好项目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使工程施工安全顺利进行,预防和对各类事故迅速处理,减少或杜绝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经与方正公司沟通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在紧急情况发生或边坡位移超过临界值40mm时,由总包项目经理或所在工程现场第一负责人代表项目经理启动实施,同时要及时将情况向甲方、相关分包方、公司上级主管相关部门报告,根据事态的严重性决定是否上报
15、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事发现场项目部第一人紧急结合现场力量进行救助,当项目部相关人员到位后,迅速根据事态制定切实可行的救助方案,并组织相关力量全力以赴处理安全事故。 本预案暂停实施,转入安全工作日常管理程序,由项目经理据安全事故处理情况适时决定与宣布。9.2 应急救援的职责与分工指挥长(项目经理:徐金荣):全面指挥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启动应急预案;提出紧急处置意见;部署工程抢险;安排伤员急救办法;作好现场保护与抢救;及时报告相关部门;组织与配合事故的调查。副指挥长(生产经理:施金海):协助指挥长指挥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指挥长不在现场时,代替指挥长行使指挥权力。副指挥长(现场负责:杨文元):负责
16、应急救援过程中的技术措施与安排;指挥调运工程抢险的物质、设备、材料,合理安排工程抢险施工程序,作好边坡位移变形观测的组织与安排以及机械设备、电源、水源的开停及调配,防止盲目蛮干。现场保卫组:由项目部后勤及保卫人员组成。负责现场警戒与隔离,事故电源与水源的关停与开启以及指挥长、副指挥长现场指令的传递,无关人员的谴散。现场抢险组:由分包护坡队全体工人组成。负责现场抢险施工的具体实施;人员及劳力具体分工与安排;迅速及时地完成工程抢险任务。现场材料组:由材料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应急事故发生后,材料、物质、设备的调运、组织、供应、发放等。现场急救组:由后勤人员及汽车司机组成,负责伤员急救,运送、呼救、求援
17、以及伤员运送医院和看护。9.3 紧急处理措施 1 紧急处置措施当位移观测超过40mm或边坡出现严重坍塌、崩塌或者出现跨塌时,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电话或口头迅速报告上级部门领导以及业主、等相关单位。 迅速召集和组织工程抢险人员,宣布应急预案启动。 按各自分工,各部门岗位人员迅速投入抢险救援。 作好现场保护,不准任何人和机械破坏现场。 紧急救护受伤人员;伤员立即送往医院;疏散危险地带人员;建立危险区域防护隔离带;事故及危险地段未开挖部分停止土方开挖;停止危险地段其它各项施工。 严禁救护过程中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防止出现新的事故。2 工程抢险措施当雨后基坑大量积水和坡顶积水严重并下渗至边坡土体中时,立即组织人员开挖排水沟,开挖集水坑置入水泵抽(排)水。雨后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边坡位移观测,重点地段每半小时观测一次,直至观测数值趋于稳定,逐渐减少位移观测次数至边坡稳定。当坡顶给排水管道断裂出现渗漏影响基坑变形并导致支护面板渗水,边坡发生位移时,应立即查清渗漏水源并予以切断,将渗漏管道重新安装或改道。对支护面板渗水处予以揭穿并安置导水管,将水排出至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9号石油协议书
-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协议书范本
- 预览传输协议书
- 被狗咬签协议书
- 锅炉承包协议书
- 歌厅租写协议书
- 导师让签三方协议书
- 《2025打印机租赁协议》
- 2025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模板
-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说课稿
- 2025辽宁沈阳副食集团所属企业招聘3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0米充电桩施工方案(3篇)
- 劳务人员入厂安全培训课件
- 2025版全新论坛讲座活动承接合同模板下载
- 药店冷链药品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法考真题及答案
- 外协人员协议书
- 《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高职人工智能通识课全套教学课件
- 急性心力衰竭急救
- 2024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发展报告
- 2025年中国热镀锡铜线数据监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