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师说》复习课件_第1页
《劝学》《师说》复习课件_第2页
《劝学》《师说》复习课件_第3页
《劝学》《师说》复习课件_第4页
《劝学》《师说》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请拿出你的课本、学案、典型题本、双色笔、工具书,大声背诵本专题引用的相关诗词,今日赠言: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2,课前背诵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作状 每天 非能水也 名词作动词,游泳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吾从而师之 名词意动 以之为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形容词意动 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形容词作名词 圣人,愚人 孔子师郯子、苌弘 名词意动 以为师 2.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古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广泛的学习 蚓无爪牙之利 爪子和牙齿 古之学者必有师 求学的人 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学习 吾从而师

2、之 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一般人,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经传”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的是:A风、雅、颂、赋、比、兴B诗、书、礼、乐、易、春秋C礼、乐、射、御、书,数D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课本)。经,指六经的原文。“传”,不同于史记中的列传、水浒传等的“传”义,它是特指阐释儒家经义的文字。,4,内容:1.特殊句式 2.而、之、其、于用法 要求:1.组长分配好任务,小组成员一对一分层讨论。 2.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跨层交流,确保最大限度地解决疑难。,自主展示、合作探究,让我们的讨论激情高效,5

3、,教师点拨提升 “而”的用法 (1)作连词用。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 。 知明而行无过矣。 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锲而不舍 锲而舍之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沈婉贞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 (2)作代词用。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某所,而母立于兹。 (3)作语气助词用。放在句

4、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如:已而,已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6,退,理虚词,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择师而教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句读之不知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辍耕之垄上 蚓无爪牙之利,动词,到,往,助词,的,代词,他,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这类,这些,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7,理虚词,其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4、其皆出于此乎? 5、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退,代词 他,代词,那些,副词,表推测,大概,代词,他们的,语气副

5、词,表感叹,代词 他们,8,理虚词,于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师不必贤于弟子。 4、耻学于师。 5、不拘于时。 6、其皆出于此乎?,退,介词 从;比,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介词,向,介词,被,介词,从,介词 比,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向”“到”“从”“跟”“对”“给”“由于”等。例如:于 其身也,则耻师焉(对、对于) 学于余/而耻学于师(向),9,理虚词,焉 1、或师焉,或不焉。 2、盘盘焉,囷囷焉。 3、且焉置土石? 4、焉用亡郑以陪邻?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6、(2003全国)犹且从师而问焉。 7、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气词,不译,的样子,形容词词尾,疑问代词,怎么,兼词,于此,代词,他,兼词 于何,在哪里,语气词,表陈述,“了”,10,1.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制成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翻译:君子的天赋并没有特异之处,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翻译: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

7、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智慧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4.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翻译: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提示】要强化句子翻译抓赋分点、字字落实的意识。同时要注意,能做到准确翻译只是表面的理解,能理解其中包含的道理才是真正的理解!,11,当堂练习,(1)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收。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我因为爱好吃鱼,所以不接受鱼,(我会因为)接受鱼(替别人办事)而失去俸禄,这样就没有办法凭借俸禄吃鱼了,不接受别人的鱼得到俸禄,

8、一辈子都能吃到鱼了。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2,(2)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将自己的衣裳给我穿。 吃人粮食的人(就应该)为人之事而出力效死。 我怎么可以为了利益而违背道义呢?,当堂检测,13,课外文言文翻译注意事项,关注文言现象:关键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句子语气,句式特点。 在直译基础上,保持句子通顺。(不漏主语) 专用的地名人名要保留。,14,学科班长小结,优秀同学与小组。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15

9、,其他备课资料,16,懂活用,1、惑而不从师。 2、吾未见其明也。 3、小学而大遗 4、吾师道也。 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6、吾从而师之。 7、而耻学于师。 8、孔子师郯子。 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10、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名词作动词,学习,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名词作动词,低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17,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6

10、、其曲中规 7、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8、积善成德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名词作状语,当“每日”讲。,名作状,当“向上”,“向下”讲。,名词作动词,作“游水”讲,使动 使弯曲,使动 使走得快,形作名 曲度 弧度,形作名 高处,形作名 善行,形容词做动词,变直;变锋利,懂活用,18,辨古今,1、蚓无爪牙之利。 2、用心一也。 3、古之学者必有师。 4、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6、吾从而师之。 7、今之众人 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鸟兽的爪和牙; 今:指供驱使而帮助作恶的人,多含贬义,因为,用心/用心,古:托身、安身; 今:把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19,知句式,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师不必贤于弟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