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可靠性状态监测与诊断检测报告【共3页】_第1页
电机可靠性状态监测与诊断检测报告【共3页】_第2页
电机可靠性状态监测与诊断检测报告【共3页】_第3页
电机可靠性状态监测与诊断检测报告【共3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机可靠性状态监测与诊断检测报告电机可靠性状态监测与诊断检测报告 【内容摘要】西马力检测仪器公司,电动机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很广,电动机和机械系统不可避免地劣化并发生故障,这些故障可能使生产停顿,导致代价昂贵的维修和停机损失,根据epri的报告,电机故障的53%源于机械原因,如轴承故障、不平衡、松动等,运行中的电动机会导致那些故障,运行中的电动机产生的故障主要有,第二、对于笼型转子电机,严重时有转子的导条和端环断裂等故障,对于电机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困惑,对于电机故障的监测和故障诊断,我国工厂中大部分目前仍在采用的检测方法就,电机静态测试判断的原理标准及故障的细化,阻抗测试(z),阻抗是对绕组电路电磁

2、特性的综合评判,倍频测试(i/f),电机绕组通入交流信号,通过频率加倍,得出电流的减小量(i/f),借此评判绕组电路的电磁特性。西马力检测仪器公司 BMA Advanced Instrumrnt Ltd、 前言 电动机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很广,电动机和机械系统不可避免地劣化并发生故障,这些故障可能使生产停顿,导致代价昂贵的维修和停机损失。因此如何在运行中更早知道电机的运行状态,做出维修计划。在故障来临之际如何快速、及时、准确地在线检测出电机的故障,是运行部门和维护部门十分关心的一个重要议题。根据EPRI的报告,电机故障的53%源于机械原因,如轴承故障、不平衡、松动等;47%源于电气原因。这其中,1

3、0%源于转子,如铸件缺陷导致的不平衡气隙、断条等;37%源于定子绕组。运行中的电动机会导致那些故障 运行中的电动机产生的故障主要有:第一:匝间短路,绝缘损坏,相与相之间,相与地之间的故障,铁芯损坏,偏心等。第二、对于笼型转子电机,严重时有转子的导条和端环断裂等故障。这些电机的故障如不能及时查出,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当感应电动机鼠笼转子出现断条时,会使电机噪声增大,定子电流增大,效率降低,转矩下降,断条数目逐步增多,甚至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对于电机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困惑! 对于电机故障的监测和故障诊断,我国工厂中大部分目前仍在采用的检测方法就是:电机定期检查和故障维修,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可能造成人力的

4、浪费和电机使用效率的降低,更不能杜绝意外事故停机的发生。那么如何进行有计划、预知性的维护? 电机静态测试判断的原理标准及故障的细化 MCA技术的核心理论 阻抗测试(Z) 阻抗是对绕组电路电磁特性的综合评判。初期匝间短路导致的电阻值的变化微乎其微,难以检测。但由此产生的电感失效可通过阻抗真实反映出来。尤其是对阻抗的长期监测,是对于直流电机励磁回路、电枢回路、交流电机定转子平衡,以及潜在故障程度的有力判据。 倍频测试(I/F) 电机绕组通入交流信号,通过频率加倍,得出电流的减小量(I/F),借此评判绕组电路的电磁特性。完好的绕组接近于理想电感,频率加倍后,电流减少约-50%。匝间短路发生发展的过程

5、,即是电感失效、电磁特性变化的过程,也就是I/F从-50%向-0%发展的过程。真实绕组的这一参数是匝间短路最有效的判据。而交流电机三相I/F的比较,更可进一步指示发生故障的是哪一相绕组。(关于MCA测试理论的进一步探讨,参阅西马力技术资料) 电机诊断遵循的IEEE国际标准: IEEE电机三相平衡评判标准 测试项目 良好 缺陷 故障 电感L5%10%15% 阻抗Z2%3%5% I/F 02 3 相角Fi 012 该标准已经通过美国能源部及IEEE的20余年考核,如今成为美能源部推荐的电机质量评判依据。快速诊断电机的各内故障: 绕组短路-相角 Fi 与 I/F 接头松动-电阻 R 绕组污染或过热-电感 L 与 阻抗 Z 转子状态与细化分析-电感或阻抗波形 精确诊断发电机绕组是匝间/层间/相间故障 Fi与I/F 2 同相同绕组中的匝间短路(Turn-Turn) Fi1, I/F平衡 同相中不同绕组的短路(Coil-Coil) Fi平衡, I/F2 相间短路(Phase-Phase) 检测报告1、测试时间:xx-5-182、 测试地点:电气车间和电气二车间3、 测试人员:莱钢板带厂电气车间和电气二车间、西马力张浩4、 测试技术:美国BJM公司提供的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