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余姚市委关于制定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余姚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全面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今后五年引领全市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的行动纲领。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现实基础“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两创”总战略和“六大行动计划”,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较好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2、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5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2.1亿元。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规模总量继续扩大,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基本竞争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并先后获得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义务教育基本实现高标准普及,教育网点布局调整成效显著;公共文化网络建设顺利推进,体育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人口计划生育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

3、大幅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平安余姚”建设全面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城市化率达到55%,成功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十大县级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改革开放成效明显。开放型经济平稳发展,对外贸易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质量渐趋优化,“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各项改革深入推进,行政许可、招投标等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污水收集、饮用水源保护等环境工程顺利推进,全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强化,循环经济试点及示范单位建设成效显著,顺利创建成为首批省级生态市。(二

4、)发展环境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但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孕育重大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有望成为突破口,全球要素流动速度加快,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整体转移的趋势明显,气候变化和国际金融体系等全球治理问题更为凸显,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创新和转型升级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这对外向度极高的余姚经济发展,既带来了调结构、促转型的历史性机遇,也带来了保增长、求变革的普遍性挑战。从国内环境看,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工业化、城市化

5、、市场化快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立足扩大内需成为根本政策取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培育,经济发展动力、活力充足。长三角区域规划深入实施,各地国家战略、各类先行试点相继推进,区域竞争格局更加激烈多变。这对区位条件极好的余姚,既带来了转型发展、提升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带来了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的重大压力。从区域环境看,浙江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主线,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空间有效拓展,“十二五”时期将进入转型发展关键期。“大桥经济”效应逐步显现,宁波都市区规划深入实施。这对发展基础较好的余姚,既带来了接轨大上海、融入都市区的难得契机,也带来了

6、要素大集聚、功能大提升的更高要求。(三)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并进,坚持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并重,坚持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并行,坚持“富民”与“强市”并举,深入实施工业振兴、产业提升、需求拉动、城市再造、区块联动、民生关爱行动计划和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着力打造综合实力雄厚、创新活力迸发、人文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生活富裕安康的幸福城市和现代化中等城市。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把转型升级作为发展的突

7、出主线。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优化投资结构,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先进制造业集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城市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把新型城市化作为发展的主导战略。顺应新型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趋势,坚持把城市化主导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能力,加快城市副

8、中心、片区组团、中心镇和一般镇发展,健全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形成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优势互补、城乡一体、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和创新型城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体系,联动推进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品牌战略,实现“余姚制造”向“余姚创造”转变。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投融资等领域的改革,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再创体制机制发展新优势。把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

9、保护的关系,加强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快构筑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生态经济发展格局。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重视促进就业工作,更加重视发展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缩小不同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四)发展目标总体目标:科学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

10、会和幸福城市,把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具体目标:抓住根本,在建设实力余姚上跃上新台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总量再造一个余姚。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争取突破10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争取突破15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争取达到40%以上,城市化率争取达到65%,“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争取突破1500亿元。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南部山区加快发展,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综合实力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激发活力,在建设创新余姚上实现新突破。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科技投入明显增长,创新主体快速成长,创新人才加快集聚

11、,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到2015年,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0%,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立起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增创优势,在建设生态余姚上取得新成效。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经济快速发展,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区域生态优势进一步凸现,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力争把余姚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

12、国的生态文明先行区,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挥特色,在建设人文余姚上展示新面貌。人文优势进一步发挥,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为特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文化创意等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强化保障,在建设和谐余姚上迈出新步伐。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市域公共设施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人民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新型社会管理机制基本确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努力使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13、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到2015年,全市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3%、9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0000元、23700元。二、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围绕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并举,以打造集群化大产业、推进战略性大项目、培育龙头型大企业、建设专业性大市场为重点,整合提升拓展产业集聚平台,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形成“一核一带三区”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构建具有余姚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坚持产业间与产业内“双调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一

14、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双提升”。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塑料城、裘皮城、有色金属材料城等为重点,突出市场集群发展,推进实体与虚拟市场同步发展、会展与电子商务协同提升,着力打造以塑料城为核心的中国塑料产业交易中心;加快物流功能区建设,优化提升物流服务功能,培育发展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市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度挖掘“山、水、城”资源,突出红色、文化、生态特色,打响“河姆渡文化”、“名人故里”、“四明山水”旅游品牌,力争把余姚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生态旅游休闲胜地和新兴旅游休闲目的地。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引进知名品牌,积极培育商贸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商贸集聚和能级提升。创新发展金融

15、服务业,扎实做好金融机构培育和引进工作。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推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培育广播影视、文化休闲等娱乐产业,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医疗健身、养老托幼等社区服务业。2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打造杭州湾南翼先进特色制造业集聚区,深入实施“产业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的融合发展,改造提升家用电器、塑料模具、机械五金、纺织化纤等传统产业。积极实施龙头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成长和上市公司梯度培育等计划,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关联度大、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带动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坚持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强研发、检测、信息、培训等配套服务,促进块状经

16、济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打造特色区域品牌,推进家电、模具、电动工具、灯具、水暖及消防器材等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3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以粮食功能区建设为重点,确保粮食种植规模稳定、生产能力提高。深入实施高效农业“万元亩值”和“315”示范工程,完善特色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创建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加工物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加快榨菜、杨梅和茶叶等主导产业基地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进程,促进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合作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

17、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方式进行联合重组,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农业企业做大做强。(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实施新兴产业“双倍增成长计划”,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低碳生态为取向,加快新兴产业园建设,加快培育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实现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形成若干个在全省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优势的新兴产业集群。1新装备产业。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加强与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对接,加大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成果应用力度。重点发展自动化控制设备、高速精密数控机床、高精度塑料成型机、节能型电力设备、数字化医学专用设备、大型精密塑料模具、高性能场馆专用设备、环保设备等产

18、品。2新材料产业。围绕建设“中国改性工程塑料之都”目标,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面向先进装备的复合、纳米、智能等材料,提升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特种材料的发展水平,重点加快发展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光源材料、半导体新材料。3新能源与节能产业。准确把握全球新能源开发利用趋势和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方向,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及系统,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和节能环保服务,突出发展风电装备、光伏产品,重点支持照明节能技术应用、新能源电池、太阳能光热利用和地热利用等项目。4电子信息产业。抓住物联网、新一代移

19、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起步发展,信息产业升级换代和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引导与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储备,加强与国内外领先电子信息企业的战略合作,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微电子及其基础件、高分辨率数字摄录产品、视频监控产品、高性能传感器件、嵌入式软件等产品。(三)着力优化产业发展平台按照转型发展新高地的定位,加快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优化三次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开发(园)区的扩容升级和资源整合,构筑新平台、拓展新空间,着力打造若干个在全省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聚区。1构筑服务业发展平台。顺应服务业发展融合化、集聚化、网络化趋势,积极构筑服务业发展平

20、台,努力打造城北等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河姆渡国际广场、时代广场、梨洲广场、四明广场、余慈高铁核心商务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积极培育特色商业街区,着力构建“1346”商贸空间布局。推进姚北、城北、城西、姚东、姚南物流业功能区建设,初步形成“一主四副”现代物流业发展格局。按照“一心两轴四区”的布局,推进高铁站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构建龙泉山、四明山、环牟山湖、姚江四大旅游功能区。2提升拓展工业发展平台。以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主平台,空间拓展与资源整合并举,促进工业集聚平台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开发区的扩容升级,推进滨海产业园、城西工业园建设,努力打造外向型、科技型、节能环保型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余姚工

21、业园区向西、向南拓展,按照城市新区的发展定位,重点推进“商业居住、新型工业”两大板块建设。3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按照规模经营、特色彰显的要求,引导现代农业基地化发展,着力构建“一圈四带二区多点”农业空间格局。“一圈”即在中心城区周边的都市农业;“四带”即姚东、山区、姚西、姚北等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带;“二区”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综合区;“多点”即在全市建成30个左右的高效农业示范点。(四)促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适应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加快“走出去”步伐,深化区域协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以合作促发展、促融合,推进余姚从开放大市向开放强市转

22、变。1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深入实施“科技兴贸”、“品牌兴贸”战略,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重点推动智能化家用电器等产品出口,推动外贸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深度开发欧美等成熟市场,加大力度开拓中西非、中南美洲等新市场,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大力培育外贸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延长增值链条,打造优势产业链和出口企业群。2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能延长提升产业链或产业链缺失项目,引进一批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引进研发、物流和服务外包,争取在总部经济、房地产、教育、旅游等领域有所突

23、破。探索和创新招商方式,开展代理招商、网上招商,突出区块招商、产业招商和新兴城市综合体招商。推进外资并购的引资方式,引进风险投资和战略资金,推动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力争新增上市公司3家以上。3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开发利用境外资源,重点选择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争取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有所突破。鼓励企业在境外投资建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鼓励企业收购兼并境外有品牌、有市场、有技术的优质企业,增强海外市场开拓能力。加快培育一批境外投资企业,推动企业对外投资合作,逐步形成资源开发、研发中心、境外收购、工程承包、境外公司和办事处的多元投资格局。4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主动接受以上海为中

24、心都市圈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辐射,以错位发展思路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的分工协作。以加快融入宁波经济都市圈为目标,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分工与合作,推进余慈统筹发展,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公共服务有效对接。积极响应皖江城市带、海西经济区等开发战略,深入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在深化区域合作与交流中探索多赢发展模式。三、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围绕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基础设施规划,引导人口、产业向城镇集聚,提升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形成“一主两副三组团”的城镇格局,带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市域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转型。(一)推进

25、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加强开发、生态经济区点状开发、生态保护区控制开发的理念,引导国土空间的有序开发,推进形成“南闲、中城、北工”的主体功能区。1提升优化开发区综合功能。中心城区和省级中心镇集镇区是余姚人口密度较大、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区域,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序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综合服务、商务会展、文体科教、生活居住等功能区块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通过要素集中、资源集约、功能集成,构筑集聚、高效的城镇功能区,成为带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2加快重点开发区集聚发展。余姚经济开发区、余姚工业园区和重点工业功能

26、区是经济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要以建设区中园、园中园等特色产业园为载体,主动承接国内外先进产业和技术转移,加强产业集聚和设施配套,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着力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成为宁波乃至长三角重要的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3引导生态经济区适度开发。农业产业功能区、水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区、四明山水生态旅游区是生态比较敏感的区域,在保障市域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适宜性产业,严格控制区域开发强度。突出资源保护、生态涵养功能,继续实施下山移民工程,引导山区、库区人口内聚外迁,推

27、进退耕还林和村落的生态修复,加强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4加大生态保护区管护力度。风景名胜区、湿地、文化遗址保护地、水土涵养区和基本农田是禁止开发的区域,要加强空间管制,严禁开发、严控建设、严加管理,加大修复保护力度,努力保持自然和人文的原始风貌。(二)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按照“东顺、南优、西拓、北连、中聚”的发展策略,积极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城市的山水特色和文化魅力。1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坚持空间扩容与整合并举,推进形成“三轴三心五片”的空间格局。强力打造“三轴”:即沿新建路和南雷路城市南北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轴,城区西部的

28、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轴,以姚江水系和自然山体为重点的沿江生活休闲轴。全力集聚“三心”:即改造提升老城商贸文化中心,加快推进以高铁新城和城北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为重点的城北商务中心,以丰山、华家山、牛头山等自然山体为基础的城市生态绿心。着力重构“五片”:即形成组织合理有效的城中片、城北片、城南片、城西片、生态片等城市重点功能区块。2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大力推进城市核心区、西南组团、城东新城、高铁新城开发,加快南雷路两侧商务楼群、时代广场、河姆渡国际广场、梨洲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发建设一批对余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功能型城市综合体,着力塑造城市新亮点、新座标。不断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扎实推进城区环

29、线、南北纵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供水、供电、供气和污水收集处理等设施体系,加快建设杭甬客专余慈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和市图书馆、青少年妇女活动中心等一批重大功能设施,着力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3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商业区块、历史街区、市政设施、城中村等改造工程,促进城市业态、文化景观、功能设施、人居环境的有机更新。加快建城区“退二进三”步伐,重点推进子陵路北侧、凤山后埭等重点区块的综合开发,促进城市产业更新和商业能级提升。推进道路、管网、绿化等市政设施改造,带动城区低洼地段和背街小巷等整体改造。坚持成片改造与有机整治相结合,着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和老小区整治。4全面营造城市特色。继续实

30、施城市“显山露水”工程,美化山体景观,净化水体环境,构筑“八山六水”的城市生态景观。依托城区的自然山体,推进黄山、玉皇山公园等工程建设,营造城中有山、山中有景的城市特色,突显城市“秀气”。努力借水生景,实施“五江十岸”工程,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独特城市风貌,彰显城市“灵气”。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城市文化内涵和历史人文基因,注重风貌保护与功能改造的有机统一,推进府前路等历史街区改造,倾力打造“山水文化魅力四溢”之城。(三)加快城镇化步伐按照加快城镇化步伐要求和建设省级小城市标准,加大泗门、朗霞低塘等城市副中心和梁弄、马渚、陆埠等省级中心镇以及特色风情小镇培育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片区组团和重点

31、区域发展,着力打造城镇化大平台,促进城市副中心、中心镇、城镇组团与中心城区的联动发展。1推进泗门卫星城发展。围绕建设宁波都市圈卫星城市的目标,以“全域泗门”的理念,构建“一心二区四片”的空间格局,重点推进泗门镇区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南部中心城镇区和北部经济发展区,加快建设小路下-湖北、谢家路、万圣、东蒲四个农村社区。积极引进一批新型业态和重大产业项目,全力建设工业功能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核心区块改造和新城景观建设,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完善城镇功能,力争建设成为功能完善、辐射有力、工贸发达的宁波西部门户城市和省级小城市。2推进朗霞低塘城市副中心发展。围绕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按照新型工业化与

32、新型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朗霞、低塘以及余姚工业园区的整合提升,优化产业功能布局,强化新城商务会展、文体科教、生活居住等功能,开发建设现代商贸区和居住区,有效实施与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对接工程,加快推进开放创新、和谐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建设。3大力培育中心镇和特色镇。大力推进梁弄、马渚、陆埠等省级中心镇建设,加快构建特色化发展平台,有效发挥中心镇集聚人口、联动城乡的枢纽作用。梁弄突出传统风格,加强历史文化景点和商业设施建设;马渚立足渚山文化,加强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商业配套;陆埠发挥工贸和山水特色,加强水暖汽配、休闲度假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扩权强镇改革步伐,建立要素流

33、动、集聚机制,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设施,有效带动其他乡镇和广大农村发展,努力成为省内先行先试、富有活力的改革创新典范。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宜文”要求,推进一批各具特色的“风情小镇”建设。4推进片区组团发展。按照城镇组团化发展的思路,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突出特色,推进姚东片、四明山、环牟山湖等片区联动发展。积极探索片区多元主体利益均衡、补偿和增进的协调方式,通过建立形成企业跨区域转移的财税收入共享机制、土地指标跨区域调剂的补偿机制和产业跨区域整合的共管共享机制,促进片区内空间有序开发、产业统筹布局、资源优化配置、设施联建共享。突出片区中心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强化各特色镇的错位发展,充分

34、发挥重点区块、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逐渐形成片区中心集聚强、主体功能明、整体协调好的片区组团发展格局。(四)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培育中心村和农房改造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水平,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就业创业,不断加快城乡融合步伐,努力构建“幸福美丽新农村”。1全面实施中心村培育工程。按照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改造城中村的思路,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体系。强化村庄建设空间管制,积极探索跨区域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引导自然村及周边行政村人口有序向中心村集中居住。大力培育建设中心村,促进中心村的经济

35、社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人口集聚力、公共服务辐射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力明显增强,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的要求,深入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整合农村路网、农民饮用水等工程资源,结合生态村、文明村等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农村连线成片整治,着力改善村庄环境。坚持分类分层、分步实施原则,根据不同的自然、经济、人文等条件,科学描绘乡村蓝图,精心打造乡村美景,加快改建农村住房,持续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努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3

36、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以便民、助民、利民、安民、富民为出发点,合理规划布局农村社区,积极推进集管理、教育、服务、活动等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农村社区建设行政村全覆盖。推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基层管理新模式,着力构建层级分明、职责明确、信息畅通、上下联动、横向到户、纵向到人的农村基层管理服务新体系。四、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以列入省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市为契机,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载体,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常态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进一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培育发展生态文化,力争把余姚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先行区。(一)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

37、推进“绿色余姚”建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污染减排,推进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双轮驱动、设施建设与管理创新双管齐下,以空气、水、噪声等为重点,统筹推进平原与山区、城市与农村的环境整治与建设,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1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全面落实综合减排措施,切实做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加强重点区域粉尘、烟尘、总磷、总氮等污染物减排,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有效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整治力度,重点加强对污染企业的日常监管。进一步完善企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大力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先进技术,扶持发展一

38、批工艺先进、效益好的清洁生产项目。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实施“清风蓝天”工程,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加大对化工、建材、废塑料造粒等重点行业和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的废气专项整治力度,做好宁波科环建材搬迁规划前期工作;广泛开展城区锅炉、餐饮油烟污染、有毒有害物质焚烧等综合治理,严格实施机动车尾气环保强制检测和分类标准管理,加大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严格实施建筑施工规范,控制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污染,不断改善空气质量。 3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实施“清水绿地”工程,推进姚西北地区、饮用水源保护地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生态河道建设,实施食禄桥江等河道综合整治,开展新一轮河道疏浚工程,有效改善和保护河道自

39、然生态功能。加强沿杭州湾区域的滩涂资源保护,禁止污染物直接排放,进一步优化近海海域生态环境。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积极开展山区、半山区乡镇及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促进城乡水环境全面改善。加强对四明山区森林资源、姚江两岸湿地、姚西北沿海防护林、沿杭州湾区域滩涂等生态屏障的保护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4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加快推进“绿色余姚”建设,大力开展城区绿化和平原绿色工程。积极实施“清洁城乡”工程,以老小区、城中村、菜市场为重点,深入开展新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充分发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作用,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目

40、标。创新城乡卫生保洁体制,实行卫生保洁属地化管理。大力推进施工噪声污染整治,严格控制交通、建筑施工、娱乐餐饮等噪声,强化禁鸣区管理,建设噪声达标区。(二)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全面推广绿色生产、绿色认证、绿色营销和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1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以生态的理念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等产业项目,加快淘汰不锈钢熔炼、粘土砖瓦窑等高能耗行业以及小印染、小电镀、小酸洗等落后产能,推进绿色产业和低碳经济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

41、管理体系认证,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加快开发绿色环保产品。积极引进、研发、推广绿色、低碳制造技术,促进在研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及回收利用等环节的广泛应用,不断提升生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水平。2加快培育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循环经济。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发展有机农业、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以及生态修复;推进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鼓励电镀、印染、化纤等主要耗水耗能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大力倡导环境友好型技术的使用和创新,完善资源利用的内循环系统,积极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的生态化改造;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

42、体系建设。3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强太阳能利用技术和产品开发力度,推进工业锅炉和服务业太阳能改造工程,提高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积极实施绿色智能照明工程,大力推广节能灯、LED照明灯。按照规模化、集群化的思路,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园建设,加大发展节能装备制造、太阳能集热与光伏、风电设备、半导体照明等产业。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积极培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场。(三)加快培育生态文化围绕建设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培育与繁荣生态文化,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1营造低碳发展氛围。深入开展保护生态

43、、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知识普及活动,强化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理念,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态文明素质。加快建设若干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编写余姚生态环保教育地方课程,开展“绿色小卫士”等生态环保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载体,积极开展纪念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度,形成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2推行低碳生活方式。鼓励与引导公众、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行动,广泛使用节能型家电和节水型设备。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绿色出行,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机动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公众购买节能、环保标志产品和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自觉抵制“白色污染”。积

44、极创造条件、搭建载体,广泛组织开展公众参与植树造林等生态公益活动。3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创建活动,着力推进生态乡镇和森林城镇、生态村和森林村庄建设,全面推动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组织协助、公众参与的生态文明创建模式。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改善民生、保障民权为核心,扩大社会就业,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发展,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让城乡新老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一)扩大社会就业坚持把

45、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市场主导、政府推进、自主创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强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使城乡居民业有其岗、劳有其酬。1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抓手,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改善结构与扩大规模并举,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深入实施促进就业制度,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人群创业。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非全日制、季节性就业、临时就业等多种就业形式,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灵活就业。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创业问题,切实提高新老余姚人融合度。2

46、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市场、网点和窗口联动的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实施覆盖各类失业人员的失业登记制度。完善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育制度,重点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岗位的动态监测,建立健全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3加强劳动就业保障。深入实施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职工工资集体协商等制度,加强劳动保障行政监察,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环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大力实施

47、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完善城乡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挂钩的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围绕创建教育名城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加强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现代化。1基础教育创优。将幼儿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面实施幼教事业三年行动计划,构建0-6岁幼托协同发展框架。扶持农村义务教育,逐步推进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实施校长教师轮岗、送教下乡等活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创建优质高中为契机,引导普通高中创新办学理念、规范学校管

48、理。推进一批教育重点工程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事业,促进基础教育网点优化布局。2职业教育创牌。积极探索合作办学模式,办好宁波市职业技术学院阳明分院。深入实施“一校一品”建设工程,做优做强职技校机械模具、五职校工艺美术等优势专业。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加强校企合作,加快一批实践中心、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二职校现代农业实验园、四职校计算机网络、职教中心汽修专业实习工场建设。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拓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3教育管理创新。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创新教育理念、方法、手段,积极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子。实施“学校发展共同体”管理体制,采用“城镇学

49、校+农村学校”、“优质学校+薄弱学校”、“小学+初中”等校际合作方式,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和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教育管理体制,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三)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坚持健康为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全民健康素质。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卫生事业投入,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创新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着力提升医疗卫

50、生水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2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兰江医院等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工程,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步伐,加强市内外医疗机构合作,不断完善以市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制订实施中长期卫生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3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51、。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全面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大力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和结构。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4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推进乡镇(街道)体育健身中心、行政村球场、自然村健身路径(点)全覆盖,大力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资源共享。重视竞技体育发展,积极举办重大体育赛事。加强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建设,积极保护挖掘传承地方传统体育项目,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全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四)提高社会保

52、障水平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原则,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推进老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1健全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类社会保险制度,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加快推进农民养老保障和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轨,逐步实现各项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推进各类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转移衔接。加强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积

53、极稳妥地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2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整合各类社会救助资源,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统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和价格补贴机制,着力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加快推进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引入社会参与新模式,拓宽社会帮困和社会救助渠道,鼓励居民互助和社会帮扶,建立统一规范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构建社会福利、人道救助和慈善帮扶体系,发展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助医、助房、助学、助困”力度。3推进老年人事业发展。巩固和发展农村“五保”、城镇“三无”老人集中供养制度,加快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

54、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各类养老机构协调发展、多种养老方式相互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老年人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文化和体育事业,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全面提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水平。4加强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救助机制、社会保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和贫困残疾学生、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制度。推进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和教育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健全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居家助残服务。加快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

55、会生活。六、增强区域发展软实力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和人才强市建设,重视加强余姚影响力研究,不断增强区域发展软实力,为余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一)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联动实施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品牌战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1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合科技、人才、产业等财政专项资金,采用资助、贴息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初创期科技项目、企业研发投入、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

56、金和创业种子资金,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机制,拓宽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引导企业通过委托研究、共同开发、有偿使用、共建研发中心等途径,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支持企业到人才密集城市或国外设立和收购研发机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创业中心为龙头的科技孵化器和以塑料研究院为核心的塑料加工等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发挥灯具和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工业自动化研发中心、注塑模具CAE技术公共服务、浙江大学余姚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作用,着力引进与产业对接的创新机构以及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培育和发

57、展一批行业性的区域创新服务机构。以余姚科技信息网为基础平台,整合科技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充分利用宁波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和省网上技术市场,更大程度地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网络信息共享。3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市、区)和省知识产权示范市为载体,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快设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完善知识产权的代理、交易、信息、法律等服务。加大知识产权服务和保护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主持或参与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联动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创建、品牌控制与品牌运作,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二)推进人才强市建设坚持把人才作为强市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全面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贯彻落实“110”人才政策,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1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实施精英人才引进工程,创新各类引才引智平台,发挥市外姚籍爱乡人士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渠道引进创新型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体、优秀海外创业创新人才和各类高层次管理人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以科创中心为重点的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完善大中专毕业生实践基地、国家级研究生创业基地、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