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原计算总结_第1页
制冷设备原计算总结_第2页
制冷设备原计算总结_第3页
制冷设备原计算总结_第4页
制冷设备原计算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什么叫制冷剂蒸气干度?干度1和0各是什么含义?答 干度是制冷剂蒸气在饱和状态下,湿蒸气中所含的饱和蒸气量与湿蒸气总量之比值,用符号表示。1,即饱和蒸气占100,称为干饱和蒸气;0,饱和蒸气含量为零,为饱和液体。2减少流动阻力的措施有哪些?答 减少流动阻力的主要途径是改善边壁对流动的影响,措施包括减少沿程阻力(减少管壁的粗糙度和采用柔性边壁),以及减少局部阻力(使流体进口尽量平顺,采用渐扩和渐缩代替流通截面的突然扩大和缩小,减少转弯,处理好三通管的结构布置,合理衔接和布置管件、泵或风帆,尽量缩短管线等)。3何为传热方程?如何使传热增强或削弱?答 传热方程为QKAtm。根据传热方程,提高传热系数

2、K,扩展传热面积A,增大传热温差都可使传热量增大,反之则减少。增强传热的措施有;合理扩大传热面积加大传热温差,增大流体流速,去除污垢降低热阻:削弱传热的措施有:敷设保温材料,降低流体流速,改变传热面表面状况(如加遮热板)等。4简述氟利昂制冷剂的性质和应用范围。答 氟利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氢元素被卤族元素氟、氯、溴取代后衍生物的总称。氟利昂制冷剂广泛应用于电冰箱、空调机等各种制冷空调设备中。5蒸气压缩式制冷用制冷剂是如何分类的?答 按化学结构分类有;无机化合物(R717等);氟利昂(R22、R134a等);多元混合溶液(非共沸溶液有R407C等,共沸溶液有R502等);碳氢化合物(R6

3、00a、R290等)。按蒸发温度和冷凝压力分类有:高温低压制冷剂;中温中压制冷剂;低温高压制冷剂。按可燃性和毒性分类,分为不可燃、可燃、易燃、低毒、高毒等组合类别。6何为CFC类物质?为何要限制和禁用CFC类物质?答 CFC类物质就是指不含氢的氟利昂。CFC类物质对大气中臭氧和地球高空的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会导致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还会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和禁止CFC类物质的使用和生产,已成为国际社会环保的紧迫任务。7制冷剂节流前过冷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有何影响?在实际中可采用哪些方法实现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答 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将提高单位

4、质量制冷量,而且压缩机的功耗基本不变因此提高了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制冷剂节流前过冷还有利于膨胀阀的稳定工作。在实际中可采用过冷器、回热循环、增加冷却介质的流速和流量等方法实现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8吸气过热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有何影响?答 吸气过热可提高单位质量制冷量(无效过热除外),同时单位压缩功也将增加,对过热有利的制冷剂(如R12、R502等)的制冷系数将提高,而对过热无利的制冷剂(如R717等)则制冷系数降低。吸气过热可避免湿压缩的发生,但会使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升高。9何谓回热循环?哪些制冷剂可以采用回热循环, 哪些制冷剂不宜采用回热循环,为什么?答 回热循环是指在制冷系统中采用回热器,利

5、用从蒸发器流出的低温制冷剂来冷却从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液体使之过冷的一种循环。对过热有利的制冷剂(如R12、R502等)采用回热循环可提高制冷系数,避免湿压缩的发生,排气温度升高幅度也不大;而对过热无利的制冷剂(如R717等)采用回热循环会使制冷系数降低且排气温度大幅度升高。10冷凝温度变化对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有何影响?答 当蒸发温度不变时冷凝温度升高则节流损失增大制冷量减少功耗增加,制冷系数降低:冷凝温度下降,则节流损失减小,制冷量增加,功耗减少,制冷系数提高。11影响冷凝器冷凝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 (1)制冷剂蒸汽的流速和流向的影响;(2)传热壁面粗糙度的影响;(3)制冷剂蒸气中含空气或

6、其他不凝性气体的影响;(4)制冷剂蒸气中含油对凝结传热的影响;(5)冷凝器构造形式的影响。(6)冷却介质的性质;(7)冷却水或空气的流速;(8)污垢的影响。12蒸发器和冷凝器在制冷系统中的功能各如何?答 蒸发器和冷凝器是组成制冷循环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换热器。蒸发器置于要求制冷的空间介质中,低压液态制冷剂在其中吸热沸腾汽化使制冷空间介质达到并保持所需的低温状态。冷凝器则是让高压气态制冷剂向周围常温介质(空气或水)放热,从而冷凝还原为液态制冷剂,使制冷剂能循环使用。13冷却液体的蒸发器按供液方式如何分类?各自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如何?答 冷却液体的蒸发器按供液方式分为满液式和非满液式(干式)两种。满液

7、式蒸发器内充满了液态制冷剂,传热系数高,但制冷剂充注量大,回油困难,适用于氨系统。干式蒸发器需要的制冷剂充注量较少,回油较方便,但传热系数较满液式低,适用于氟利昂系统。14气液热交换器的作用是什么?其结构有哪几种?答 气液热交换器又称回热器,其作用是使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过冷,使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饱和蒸气过热,这样既保证了压缩机工作的安全性,又可以提高系统的制冷量。气液热交换器的结构通常采用壳盘管式,还有绕管式、套管式等结构。15何为制冷循环?何为单级压缩制冷循环?答 在蒸气压缩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经过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四个过程后回复到原有状态,称为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如此周而复始地完成制冷

8、剂热力状态变化的过程,称为制冷循环。如果制冷剂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只经过一次压缩,这个循环就称为单级压缩制冷循环。16. 氟利昂制冷系统与氨制冷系统相比较,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答 氟利昂系统与氨系统相比较,它们的制冷原理及系统主要部件的设置基本相同。它们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氟利昂系统中装有干燥过滤器,氨系统没有;氟利昂系统采用热力膨胀阀供液,氨系统采用浮球调节阀供液:氟利昂系统的制冷剂液体由蒸发器上部进入,蒸气从下部排出,氨系统则相反;有些氟利昂系统采用回热循环,氨系统则不采用。17. 什么是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为什么要采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答 把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工作循环中的压缩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9、,使制冷剂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经过二次压缩,这个循环就称为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由于单级循环的压缩比受到限制,通常氨压缩机最大为8,氟利昂压缩机最大为10,使得单级循环的蒸发温度最低只能达到20一40,当需要更低的蒸发温度时就要采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18.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有哪些常见循环?答 常见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有: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多数两级压缩氨制冷系统采用; 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多数两级压缩氟利昂制冷系统采用;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19. 何为复叠式制冷系统?为什么要采用复叠式制冷系统?答 由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制冷回路组成,并且一个回路中的蒸发器同

10、时兼作另一回路中的冷凝器,采用两种以上制冷剂的制冷系统称为复叠式制冷系统。 R22等中温制冷剂能在常温下液化,但其蒸发温度降低有限,R13等低温制冷则能获得-80以下的蒸发温度,但在常温下却难以液化,复叠式制冷系统则综合了各自特点,使得制取-60一-170的低温成为可能。20. 为什么氟利昂系统要考虑回油问题?答 润滑油与氟利昂制冷剂能无限溶解,随制冷剂的流动被带到制冷系统各处,若系统设计、连接不合理,油就会沉积在系统的容器和管路中,增加传热热阻和管路流动阻力,降低系统制冷量,同时还容易造成压缩机缺油,影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和运转寿命。21. 什么叫热气除霜?热气除霜有何特点?答 热气除霜就是用

11、压缩机排出的过热制冷剂蒸气在蒸发器内放热,使蒸发器表面的霜层融化。热气除霜系统较复杂,造价高,但除霜效果好,用于氨系统还可以使蒸发器内部的积油排放到排液桶或低压循环贮胶器内,使蒸发器的传热效果得到改善。22. 使用风冷冷凝器设备的压缩机排气压力高,其主要原因有哪些?答 主要原因有:冷凝器长期使用,翅片锈蚀、损坏,换热面积减少;冷凝器上污垢太多,换热效果差;风扇反转或风扇转速降低;环境温度过高,达35以上:热负荷太大。23. 制冷系统内有空气如何判断:有什么害处?怎样处理?答 排气压偏高使表指针摆动,排气压力和温度高于正常值、冷凝压力偏高等。害处:冷凝压力升高、制冷量下降、易发事故。处理:放掉系

12、统里的空气。24. 蒸发压力过高及过低的原因是什么?会产生什么影响?答 蒸发压力过高的原因:膨胀阀开启太大或感温包没有紧贴管壁、制冷剂过多、热负荷太大、吸气阀有毛病;高低压力过低的原因有:系统堵塞、膨胀阀开启太小、吸气阀未开足、制冷剂不足、系统中循环的润滑油大多、蒸发器结霜太厚。蒸发压力太高的影响是制冷量不足、库温或房间温度降不下来;蒸发压力太低的影响是造成压缩机的湿冲程、空调蒸发器结冰等。25. 冷凝压力增高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害处?答 冷凝压力增高的原因:系统中有空气、系统小制冷剂太多、冷却水量或空气流量不够、冷凝器有水垢或结灰、环境温度高、排气阀门开足而贮液器进口阀开得过小;压缩机功耗增

13、加,制冷量降低,油耗增加,压缩机部件易损。26. 排气温度与冷凝温度是否为同一温度?各自与哪些因素有关?彼此有什么联系?答 不是同一温度;排气温度与吸气温度、冷凝温度、制冷剂种类有关;冷凝温度与冷凝器面积、冷却水或空气的温度、冷凝器内外表面的清洁程度有关;当蒸发温度控制一定时,冷凝温度愈高压缩比愈大排气温度也高,如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均不变则选不同制冷剂就有不同的排气温度。27. 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提高运行中蒸发器的传热效果?答 (1)制冷剂液体物理性质的影响;(2)制冷剂液体润湿能力的影响;(3)制冷剂沸腾温度的影响;(4)蒸发器结构的影响。28.节流阀开启度过大或过小会产生

14、什么现象?答 开度大,使制冷剂流量增加,蒸发温度提高,还会造成压缩机的液击;开度小,制冷剂流量小制冷量小库温升高。29. 冷冻机油的功能答 冷冻机油的功能有:润滑摩擦表面,减少零件磨损;冷却摩擦零件,降低压缩机功耗;密封摩擦面间隙,阻挡制冷剂泄漏;冲刷摩擦表面,不断带走磨屑:利用润滑系统的油压控制卸载机构。30.析湿系数答 空气冷却器的总换热量与显热交换量之比称为析湿系数。31. 蒸气压缩式的热力完善度 答 热力完善度是用来表示实际制冷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的程度32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由哪些零部件组成?答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由机体、螺杆(阴、阳转子)、能量调节滑阀、轴承、吸气端座、排气端座等组

15、成。排气压力和温度高的原因:答 排气压力和温度高的原因:系统中有空气;冷却水和冷却空气不够;环境温度高(水和空气温度高);冷凝器有水垢和结灰;制冷剂太多;排气阀开得不够。排气压力和温度低的原因:冷却水或空气流量太大;环境温度太低;制冷剂不足;能量调节机构操作不当。34何谓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试说明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中四个过程的名称,以及发生这些过程相应的设备。答 制冷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对制冷剂蒸气做功,将低温低压蒸气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蒸气,再排人冷凝器中,使制冷剂蒸气在常温下冷凝为液体并排放出热量,从而使制冷剂的相变制冷可以周而复始地持续进行,以实现将低温物体中的热量向高温物体中转移,并能连续不断

16、地进行制冷循环。35压缩机的余隙容积答 活塞在气缸中进行往复运动时,活塞上止点与气缸顶部留有一定的间隙,这个间隙称为余隙。余隙所占的容积称为余隙容积。35热力膨胀阀的调节供液量原理答 利用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蒸气过热度的变化来调节供液量。1.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工作过程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主要有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四大件组成。1)压缩过程: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压缩机不断抽吸从蒸发器中产生的低压低温的制冷剂蒸汽,保持蒸发器的低压汽化条件。同时将抽出的低压低温蒸汽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汽输送到冷凝器。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需要做功。2)冷凝过程: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汽在冷凝器中把热量

17、传给环境介质,制冷剂被冷却凝结成高温高压饱和液体,进入膨胀阀。3)节流过程:高温高压饱和液体经过膨胀阀节流变为低温低压湿饱和蒸汽,进入蒸发器。4)蒸发过程:进入蒸发器的低温、低压液体吸收被冷却物热量得到制冷目的,制冷剂汽化(沸腾)为低温低压蒸汽。36蒸发温度升高、冷凝温度降低,对制冷循环的影响。1)蒸发温度升高、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冷凝温度不变蒸发温度升高有t变为t时制冷量增大,压缩功减少,制冷系数增大。经济性提高。制冷机在运行中不要降低蒸发温度。2)冷凝温度降低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蒸发温度不变冷凝温度降低见下图:冷凝温度有t下降为t时,制冷量增大,压缩功减少,制冷系数增大。经济性提高。在制冷机

18、运行中,排除系统的不凝性气体;经常清除水垢降低冷凝温度对循环有利。 计算部分一、单级压缩机热力计算1某一理论制冷循环,高温热源为30,低温热源为-20,其中12为等熵压缩过程,23为等压冷却冷凝向高温热源放热过程34为等焓膨胀节流过程,41为等压蒸发汽化从低温热源吸热过程,已知:h1398KJ/kg, h2440kJ/kg ,h3236 kJ/kg , 试求:(1)节流后工质的焓值h4 ;(2)工质从低温热源的吸热量q0;(3)理论压缩耗功c ;(4)工质向高温热源的放热量qk 。 解:节流后工质的焓值工质从低温热源的吸热量理论压缩耗功工质向高温热源的放热量答:节流后工质的焓值;工质从低温热源

19、的吸热量;理论压缩耗功;工质向高温热源的放热量2. 某单级压缩制冷系统制冷剂为R22,设定总制冷量Qo20kw,系统运行工况为:蒸发温度t5,吸气温度t115,冷凝温度tk40,过冷度为5。试进行制冷系统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解:制冷剂物性参数h0=403.5KJ/Kg;h1=415.0KJ/Kg;h2=440.0 KJ/Kg;h4= h5=242.93 KJ/Kg;v1 =0.042 M3/Kg;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容积制冷量制冷剂质量循环量制冷剂容积循环量冷凝器的移热量理论耗功率理论制冷系数答:冷凝器的移热量;理论耗功率;制冷系数3. 今有一理想制冷循环,被冷却物体的温度恒定为5,冷却剂(即环

20、境介质)的温度为25,两个传热过程的传热温差均为t=5。试求:(1)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2)当考虑传热有温差时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解: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当考虑传热温差时的制冷系数答: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当考虑传热温差时的制冷系数4.有一制冷装置采用R22制冷剂,被冷却物温度-32;冷却剂温度为32。被冷却物与冷却剂传热温差均考虑8,试求:理想循环制冷系数;理论循环制冷系数及制冷系统热力完善度。解:to = -40,tk = 40,;h1=388.61KJ/Kg;h2=460.45KJ/Kg;h4=249.686 KJ/Kg;理想循环的制冷系数理论循环的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答:理想制冷系

21、数;理论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5. 已知某制冷系统运行工况如下图所示,0点至1点为管道有害过热;l点制冷剂气体的密度2kg/m3,实际的制冷剂循环量为300 m3/h试求: (1)该系统的蒸发器的制冷量Q0; (2)压缩机承担的制冷量负荷Q; (3)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0; 4)冷凝器的移热量QK; (5)节流后制冷剂的干度X。解:蒸发器的制冷量压缩机承担的制冷量负荷制冷剂循环量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冷凝器的移热量节流后制冷剂的干度答:蒸发器的制冷量;压缩机承担的制冷量负荷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冷凝器的移热量节流后制冷剂的干度6. 某冷藏库需要制冷量Q 0 =20 kw,如果用R22制冷压缩机,蒸发温度

22、 t 0= -10,冷凝温度t k= 40,过冷温度t g= 35,压缩机吸气温度t l = -5。试求:制冷压缩机所需的轴功率。(设指示效率i= 0.73,机械效率m= 0.9)。解:h1=404.99KJ/Kg;h2=443.49 KJ/Kg;h5=243.114 KJ/Kg;制冷剂循环量轴功率答:轴功率7已知有一台小型制冷压缩机,其理论输气量Vh =1.658810-3m3/s,容积效率v=0.663,指示效率i= 0.871。压-焓图与循环参数如下:试求:(1)压缩机制冷量Q0(kw);(2)制冷剂循环量MR(kg/s);(3)冷凝热负荷Qk(kw)。t0P0tkPK1h17.0.62

23、2MPa55.2.175MPa0.041m3/kg416.2kJ/kgt1h2t2h4t418.450.1kJ/kg86.9.263.3kJ/kg50.解:压缩机制冷量制冷剂循环量 冷凝热负荷答:制冷量;循环量;冷凝热负荷8某R22制冷装置,t k= 40,t 0= -15,t g=35,压缩机吸入饱和蒸汽,制冷量为Q 0 =19.3kw,由于工作需要,该装置改为在t 0= -30工作,设此时输气效率v仅为原来工况的80%,其它条件不变,试计算:此时该制冷装置的制冷量为多少?解:(1)第一种情况:h1=399.546KJ/Kg;h4= h5=243.114 KJ/Kg;v1 =0. M3/Kg

24、;单位容积制冷量(2)第二种情况h1=393.14KJ/Kg;h4= h5=243.114 KJ/Kg;v1 =0.13584 M3/Kg;单位容积制冷量(3)制冷装置的制冷量压缩机的制冷量答:该制冷装置的制冷量为6.假定一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其蒸发压力为p0=350kPa,冷凝压力pk=1350kPa,制冷工质为R22,制冷量Q0=50kW,式对该循环进行热力计算。解:1)确定制冷工况p0=350kPa=3.5bar,查图t0=-10, pk=1350kPa=13.5bar,查图tk=40在压焓图上画两条定压线p0=350kPa=3.5bar和pk=1350kPa=13.5bar;p

25、0与x=1的线相交的点为出蒸发器的状态1;由1点的熵值沿等熵线与pk相交点为出压缩机状态点2;pk线与x=0相交的点为出冷凝器状态点3。根据3点沿等焓线与p0等压线相交点为出节流阀状态点4。 查图得到各点参数状态点P(bar)t hv状态点P(bar)t hv13.5-10401.580.0656313.535241.78213.5434.7443.5241.782)系统热力计算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401.58241.78)=159.8(kJ/) (kJ/m3)制冷剂质量流量 /s体积流量: m3/s单位功:w0=h 2h1 = 434.74401.58=33.16 (kJ/)理论功

26、率:=0.31333.16=10.379kW冷凝器热负荷:kW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 7某空调用制冷系统,制冷工质为R134a,所需制冷量Q0为50kW,空调用冷水温度tc=10,冷却水温度tw=32,蒸发器端部传热温差取t0=5,冷凝器端部传热温差取tk=8,式进行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计算中取液体过冷度tg=5,吸气管路有害过热度tr=5,压缩机的输气系数=0.8,指示效率i=0.8。解:(1)确定循环的状态参数并画出循环的压焓图;压缩机吸气温度 查出上图各点参数:状态点P(bar)t hv状态点P(bar)t h13.4965400.070.058410.235248.7513.49610

27、404.860.059653.4965248.752s10.2427.28310.240256.16 (2)循环热力计算 1)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 =400.07248.75=151.32(kJ/) (kJ/m3) 2)制冷剂质量流量 /s3) 压缩机实际输气量和理论输气量 实际输气量: (m3/s) 理论输气量: (m3/s)4)单位功和指示功:单位功:w0=h2sh1 = 427.28404.86=22.42 (kJ/)指示功: (kJ/)因为: 所以: (kJ/)5)理论功率和指示功率 理论功率:(kW) 指示功率:(kW)6)冷凝器热负荷: (kW)7) 制冷系数: 理论制冷系数

28、: 指示制冷系数:8)卡诺循环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卡诺循环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8某单位现有一台106F型制冷压缩机,欲用来配一座小型冷库,库温要求为tc=-10,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却水温tw=30,试对循环进行热力计算。已知压缩机参数:气缸直径D=100mm,行程S=70mm,气缸Z=6,转速n=1440r/min,蒸发器传热温差t0=10,冷凝器传热温差tk=5,制冷工质为氨,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为5,管路过热为5,液体过冷温度为32,压缩机的输气系数=0.6,指示效率i=0.65,机械效率m=0.9。解:(1)确定循环参数画出循环压焓图; 蒸发器出口温度:;压缩机进口温度:查出各点参数如下表:

29、状态点P(bar)t hv状态点P(bar)t hv11.9-151448.560.638313.535362.5811.9-101460.530.653413.532348.482s13.51767.9451.9-20348.48(2)循环热力计算1)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 =1448.56348.48=1100.08(kJ/)(kJ/m3)2)单位理论功:w0=h2sh1 = 1767.941460.53=307.41 (kJ/)3)单位指示功:(kJ/)因为: 所以: (kJ/)4)单位轴功:(kJ/)5)制冷系数 =1100.08525.49=2.096)热力完善度 7)理论输气量

30、和实际输气量理论输气量:(m3/s)实际输气量:(m3/s)8)制冷剂质量流量:(/s)9)制冷机制冷量:(kW)10)压缩机功率 理论功率:(kW) 指示功率:(kW) 轴功率:(kW)11)冷凝器热负荷:(kW)二、双级压缩机热力计算1制冷剂为R22的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其运行工况t k= 40,t 0= -40,中间冷却器中盘管的传热温差t=6,低压级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为t g=30(设有回热器)。当制冷量为Q 0 =15kw时,试进行: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解:h0=388.61KJ/Kg;h1=406.98KJ/Kg;h2=442.35KJ/Kg; h4=

31、472.97KJ/Kg;h5=249.686KJ/Kg;中间压力;相应的中间温度取;低压级制冷剂循环量中间流量高压级流量高压级吸气状态点3焓值冷凝器热负荷低压级理论耗功率高压级理论耗功率理论制冷系数答:冷凝器热负荷;低压级理论耗功率高压级理论耗功率;理论制冷系数2某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氨两级压缩循环,所需制冷量为Q 0 =80kw。冷凝温度为t k= 40,中间冷却器中盘管的传热温差t=5,蒸发温度为t0= -40。试求:高、低压级压缩机气缸的容积比。 解:h0=1327.648KJ/Kg;h1=1348.93KJ/Kg;h2=1573.66 KJ/Kg; h3=1374.3KJ/Kg; h

32、5=h6= 312.008KJ/Kg ;h7 =h8 =288.452 KJ/Kg ;v1 =1.627M3/Kg ;v3 = 0.3446 M3/Kg。吸气温度;中间温度低压级制冷剂循环量低压级体积流量高压级流量高压级体积流量高、低压级气缸容积比答:所需高、低压级气缸容积比为3.下图所示为氨双级制冷循环LgPh图,蒸发器制冷量Q0 =250KW。已知参数如下:h1=1422.86KJ/Kg; h2=1584.0 KJ/Kg; h3=1461.7KJ/Kg; h4=1625.0 KJ/Kg; h5=h6= 366.07KJ/Kg ; h7 =h8 =233.19 KJ/Kg ; v1 =960

33、.8710-3 M3/Kg ; v3 = 288.8810-3 M3/Kg。试求:(1)低压级压缩机流量MRd(Kg/S)及低压级压缩机实际吸气量Vsd(M3/s );(2)高压级压缩机流量MRg(Kg/S)及高压级压缩机实际吸气量Vsg(M3/s );(3)冷凝器热负荷Qk (kw);(4)中间冷却器的桶径Dn (M)(设桶中允许流速= 0.5M/S);(5)中冷器过冷盘管热负荷Qg (kw)解: 低压级压缩机流量低压级压缩机实际吸气量高压级压缩机流量高压级压缩机实际吸气量冷凝器热负荷中间冷却器的桶径中冷器过冷盘管热负荷答:低压级流量,及实际吸气量高压级流量,及实际吸气量冷凝器热负荷,及中间

34、冷却器的桶径中冷器过冷盘管热负荷三、蒸发器部分1. 某纺织厂空调系统冷负荷Q0=580 kw,采用制冷剂R22卧式壳管式蒸发器,以水为载冷剂,t 0= 0,蒸发器进、出水温度分别为ts1= 12和ts2= 7,水流速=1.5m/s,传热管为252.5无缝钢管,已知管外制冷剂侧放热系数0=1350w/(m2.k)。试求:蒸发器的水循环量和传热面积。(计算时导热热阻取R=0.6103(m 2.k)/ w)解:按水温;查水的密度;比热;运动粘度;导热系数f =0.574w/(m.k);普朗特准数管内水流量属紊流水侧放热系数传热系数对数平均温差计算所需面积答:计算所需水的流量;蒸发面积2有一氟利昂卧式

35、壳管式干式蒸发器,外表面积Aof =34.4m2,传热系数k0 =488.5w/(m2.),空调冷冻水流量v = 0.0042m3/s,回水温度t2 =10,制冷剂R22的蒸发温度t0 =5。冷冻水密度、比热分别取=103kg/m3、Cp =4.19 kJ/(kg.)。试求:(1)冷冻水出口温度t1;(2)蒸发器制冷量Q0。解: 蒸发器的效率系数 蒸发器出水温度蒸发器制冷量校核:对数平均温差蒸发器制冷量答:蒸发器出水温度;蒸发器制冷量3有一将ts1= 15的水冷却至t s2=9的蒸发器,蒸发温度为t 0=5。长期使用后需要将蒸发温度降为3,否则蒸发器的出水温度就不能保持9,试求:蒸发器的传热系

36、数降低了多少百分比(%)?解:按蒸发器前后面积不变,根据热平衡原理初期对数平均温差长期使用后需对数平均温差为蒸发器的传热系数4 内外壁面温差为t=25的一根制冷吸气管道,管径1594.5,钢管的导热系数1= 52.3 W/(M.);包以聚苯乙烯管壳保温材料,厚度=50mm,其导热系数2= 0.0314 W/(M.);上面再包以油毡隔气,油毡厚度=1mm,导热系数3= 0.814 W/(M.);试求:50m长管道的冷损耗Q0 (W)解:求吸气管道的传热系数50m长管道的冷损耗Q0=kw.D.L.t=0.49280.2615025=505.1w答:50m长管道的冷损耗Q0=505.1w5. 有一盐水冷却器在盐水入口温度t1 = -6,盐水出口温度t2 = -10,制冷剂蒸发温度t0 = -15下工作。当盐水流量V = 5 L/S、盐水密度= 1180 Kg/m3、盐水比热Cp = 3.18 KJ/(Kg.),传热系数K =465.2 W/(M2.)时,试求:(1)所需的制冷量Q0 (kw)(2)对数平均温差tm()(3)传热面积F(M2)解:所需的制冷量Q= V.CP(t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