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概 述1 矿区交通位置月亮沟银铅锌矿位于河南省洛宁县西南部,距洛宁县城约60km,隶属洛宁县下峪乡管辖。矿区范围东自北至村的庙沟,西至沙沟村之赵沟,北起山前大断裂,南抵沙沟村之前郭凹。矿区交通条件不甚理想。洛宁县城到下峪乡有水泥公路相通,但乡政府所在地到矿区为砂石路面,且中途被故县水库所隔开,经水上交通至矿区西部。矿区内仅局部地段可通机动三轮车,交通条件欠佳。下峪乡距宜阳火车站约110km,至洛阳火车站约150km。详见交通位置图。2 矿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工作区地处熊耳山西段北坡,属豫西中低山区,海拔高度540m933.4m,相对高差200m410m。区内地形起伏较大,切割比较剧烈。
2、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山间溪流自南东往北西注入故县水库流向洛河。故县水库最大蓄水标高为535m。区内植被覆盖率约占50%以上,以灌木和杂草为主,乔木次之。该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气温变化极值为-21.3C42.1C,年平均气温13.7C。年降雨量为399.6mm758.6mm,平均为623.3mm,年平均蒸发量为1164.9mm。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降雪期为11月份至翌年3月份,元月份冻土层深度可达0.3m0.5m。区内土壤为黄土、红土和沙土等。本区地震列度为7度。洛宁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辖区面积约2359 km2,人口约40万。民族以汉族为主,回族次之。在洛河流域
3、居民点多,人口密集,矿区内居民稀少,但矿区附近,劳力比较充足。该县为农业县,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豆类等,经济作物以烟叶、苹果等为主。区内药材资源丰富,养牛业发达。山区森林资源较丰富,绿竹各处可见,有“绿竹之乡”之称。洛宁县工业不发达,前些年仅有少数小型乡镇企业。改革开放以来,该县兴起了开矿热,其中上宫金矿、铁炉坪银矿等企业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矿产品的开发、加工及利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水力资源比较丰富,故县水力枢纽工程位于洛宁、卢氏两县交界处,与矿区毗邻,可满足未来矿山生产、生活用水之需求。电力资源充足,洛宁县是国家“八五”期间实现电气化县之一,22万伏高压输电线路从下峪乡通
4、过,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直达矿区。3 隶属关系、企业性质及矿山现状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Henan Found Mining Co.Ltd.)是河南有色地质矿产有限公司与英国威克多矿业有限公司(加拿大SKN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合作共同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河南省有色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于1998年发现了具工业价值的月亮沟铅锌银矿床。为了加大对月亮沟铅锌银矿区的勘查力度,河南有色地矿局于2004年初注册了河南有色地质矿产有限公司,并与英国威克多矿业有限公司(加拿大SKN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合作,共同组建了中外合作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由合作公司在河南有色一队普查找矿的基础上,
5、继续投入勘查资金,进行风险探矿。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本达到了风险探矿的预期目的。为了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决定投资对该矿段进行开发利用。4 编制依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国土资发199998号); 河南有色地质矿产有限公司二五年六月编制的河南省洛宁县月亮沟矿区铅锌银矿详查报告及相关图纸;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于2005年7月编制的河南洛宁月亮沟铅锌银矿石选矿流程试验研究报告; 关于编制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月亮沟银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2005)长咨字第17号工程咨询合同书; 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提交的相关资料; 现场调研情
6、况简要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5 申请批准开采范围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月亮沟银铅锌矿申请的采矿权范围拐点地理坐标与该矿探矿许可范围一致,详见表1-1。月亮沟银铅锌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表1-1点 号X坐标Y坐标1.89.872.78.343.19.004.33.075.73.506.89.967.10.248.90.20开采深度:0m标高以上第二章 铅锌银的需求现状和预测1 铅锌银资源状况世界铅锌资源储量十分丰富,2001年世界查明的铅锌资源量分别为:铅金属15亿吨,锌金属约19亿吨。据美国地质调查所资料,截止2001年底全世界拥有铅锌储量(金属量,下同)为:铅64
7、000kt,锌kt,储量基础为:铅kt,锌kt。总储量大于5000kt的大型矿床约38个(不包括中国),铅加锌的品位大于10%的有17个,其它大部分接近或超过7%。世界铅锌资源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加拿大、秘鲁、墨西哥等几个国家,它们拥有铅锌储量占世界铅锌总储量的60%。中国铅锌资源储量大,截止2001年底,铅储量9000kt,储量基础30000kt;锌储量34000kt,储量基础93000kt。我国铅的储量基础、锌的储量和储量基础均居世界首位,铅的储量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最大的铅锌资源国家。我国铅锌资源的特点之一是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已发现的700多处铅锌矿产几乎遍
8、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而云南、内蒙、甘肃、广西、广东和湖南六省区的铅锌保有储量占全国铅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我国铅锌资源的特点之二是特大型、大型矿床数量少,而储量却占全国铅锌总储量的50%以上。我国铅锌矿床中特大型矿床仅3处,即兰坪、厂坝和凡口铅锌矿,大型矿床140处,其余均为中小型矿区。中国是银矿资源中等丰度的国家。总保有储量银11.65万吨,居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秘鲁等国家之后,约处世界第6位。我国银矿分布较广,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均有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569处,以江西银储量为最多,占全国的15.5%;其次为云南、内蒙古、广西、湖北、甘肃等省(区)银资源亦较丰富。银矿成矿的一个重
9、要特点,就是80%的银是与其他金属,特别是与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共生或伴生在一起。我国重要的银矿区有江西贵溪冷水坑、广东凡口、湖北竹山、辽宁凤城、吉林四平、陕西柞水、甘肃白银、河南桐柏银矿等。矿床类型有火山-沉积型、沉积型、变质型、侵入岩型、沉积改造型等几种,以火山-沉积型和变质型为最重要。从成矿时代分析,除太古宙和新生代没有发现具工业意义的银矿床外,自元古宙到中生代都有大中型银矿床产出,其中以中生代形成的银矿最多。2 国内外铅锌银金属的生产与消费2.1 世界铅锌金属的生产与消费近15年来,国际市场上铅的产销比较平衡,矿产铅产量虽停滞不前,但再生铅回收量增加,自1995年以后,精铅产量和消
10、费量基本保持小幅增长的态势。到2004年世界精铅产量已达到680万t。世界铅的主要消费领域是蓄电池、电缆护套、氧化铅和铅材,其中蓄电池是铅的最大消费领域。世界铅的消费量19801994年十多年时间里消费量一直保持在5400kt左右,自1995年开始,美国和欧洲经济发展速度的回升,使得世界铅消费量呈增加趋势,到2000年总消费量已上升为6650kt,近年基本保持在65506800kt之间,2004年总消费量为6960kt。世界锌金属产量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稳定增长。1980年世界锌金属的产量为6133kt,2004年则增长到10135kt,年均递增2.06%。世界锌的消费结构比较稳定,主要
11、用作防腐蚀镀层、生产黄铜(包括直接应用的再生原料锌)和铸造合金,其余的则用于轧制锌板、锌的化工及颜料生产。80年代世界锌消费量增长缓慢。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以及世界经济状况不佳,锌的消费量呈负增长。1994年以后欧美经济的复苏,使得锌消费量也有较大的增长,2004年锌消费量达到了10380kt。2.2 我国铅锌的生产与消费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铅锌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十五年来铅锌冶炼发展很快,使我国成为世界铅锌主要生产国。19902004年间,我国铅精矿含铅产量由363.9kt提高到940kt,年均增长率为6.54%;同期铅金属产量由296.5kt提高到1765kt,
12、年均增长率为12.63%。锌精矿含锌产量由1990年的763.1kt提高到2004年的2247kt,年均增长率为7.46%,同期锌金属产量由551.8kt提高到2004年的2520kt,年均增长率为10.66%。目前我国铅锌产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二位和首位。我国也是世界铅锌主要消费国,随着国民经济特别是建筑业、轻工业、交通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铅锌消费量持续增长。估计2004年铅消费量为1250kt,锌消费量为2530kt,是世界铅锌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仅次于美国。然而在产量迅猛增加的同时,我国铅锌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也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 1)产大于销,国内市场趋于饱和19932002年
13、我国铅锌每年的产量都分别大于消费量100kt以上。2000年铅产量大于消费量高达450kt,锌产销差额达到最高峰560kt。2003年后国内锌市场出现净进口现象,铅市场依然维持原有产大于销的状况。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局面已对我国铅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2) 产业结构不合理,采选冶处于倒宝塔状态根据2001年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2001年底全国铅锌精矿生产能力分别为含量铅671kt,含量锌1604kt;而我国粗铅冶炼能力为1044kt,电铅1358kt,锌冶炼能力为2360kt。说明我国铅锌冶炼能力大大超过我国铅锌矿山生产能力。由此可见,今后随着铅锌矿山受资源条件和市场经济条件限制生产能力增加困
14、难,而铅锌冶炼能力却不断增加。由于铅锌冶炼能力发展相对过快,近年国内铅锌精矿出现供应紧张。市场运行情况表明,国内铅锌精矿市场由供求基本平衡变为供不应求,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铅锌精矿净进口国。2.3 我国白银的生产与消费近年来,我国白银产量持续上升,2002年矿山白银产量超过2200t,仅次于墨西哥和秘鲁,居世界第三位;冶炼厂白银产量约3200t(含利用进口铜精矿、铅锌精矿和再生原料生产),几乎可以与墨西哥并列第一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白银生产国之一。目前我国独立银矿矿山银年产量不到200t,约占国内矿山银产量的7%;铜精矿中银含量约占国内矿山银产量的30%;铅锌精矿中银含量产量接近国内矿山银
15、产量的60%;金精矿等其他金属精矿中银含量产量约占国内矿山银产量的4%。我国矿山银产量主要来自伴生金属矿山和进口矿山原料中的银含量。3 我国铅锌银进出口情况3.1 我国铅锌的进出口情况由于供大于求现象严重,出口已是调节我国铅市场平衡的重要手段;2005年后我国锌市场可能由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富余近1/3的铅锌冶炼能力又使我国每年需进口大量铅锌精矿。因此,我国不仅是铅锌生产大国,也是铅锌进出口大国。目前精铅和精锌出口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 90年代以来我国铅锌进出口有二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进出口贸易发展很快,进口贸易额增长速度快于出口贸易额的增长;二是出口以冶炼产品为主,原料性产品出口额大幅
16、度下降,而进口以合金和加工材为主,精矿原料性产品比重明显上升。在我国铅锌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铅锌产品进出口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既出口逐渐以铅锌冶炼产品为主,铅锌精矿出口量日益减少;而进口产品中铅锌精矿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冶炼产品比重明显下降且以合金和加工材为主。3.2 我国白银的进出口情况随着我国白银市场的放开,我国白银产品进出口规模迅速放大,2002年我国白银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已经达到4.8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4.16亿美元,同比增长62.7%;进口额0.67亿美元,同比增长20.7%。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白银产品出口国。我国白银产品出口以初级产品银锭为主,2002年出口量超
17、过2000t。我国出口的银锭中,除生产企业出口的之外,中国人民银行也大量向国际市场抛售。在我国银锭出口大幅度增加的同时,银首饰等加工产品的出口也在迅速增加。2002年我国银首饰及零件的出口量达到300t,出口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4 国内外铅锌银市场需求分析4.1 世界铅锌市场需求分析根据国际铅锌研究组织的估计,虽然科技进步和环保的考虑使铅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但今后1015年间铅酸蓄电池的两种新应用仍对扩大铅消费有很大潜力:其一是用于电动汽车,其二是用作固定式蓄电池。国际铅锌研究组织认为,全球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电网供电,若要得到电力,铅消费必将得到一定程度扩张。另外,目前世界各国
18、的汽车普及率差别很大,西方发达国家一般为12人/辆,次发达国家和地区为36人/辆,而众多发展中国家仍很低,如中国只有95.15人/辆,今后世界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潜力仍十分巨大,对今后一段时期铅消费保持一定增长提供较强的支持。根据上述分析,预计近几年世界铅消费会有一定的增长,但涨幅不会很大,估计2005年世界铅消费量约为7080kt,比2004年增长3.8%,供应缺口约50 kt。由于镀锌业是锌的最大消费领域,所以随着汽车业和建筑业对镀锌钢板、钢管及其它零部件需求的上升,锌需求将有广阔的前景。目前世界各地锌的消费保持良好势头,全球汽车销售态势良好以及许多国家的居民住宅、空调及耐用消费品对镀锌板的需
19、求呈现旺盛趋势,今后世界锌需求呈较大增长趋势将不容置疑,估计2005年世界锌需求量约为10850kt,比2004年增长4.5%,供应缺口约315 kt。4.2 国内铅锌市场需求预测我国铅的消费结构近十多年来变化较大。目前蓄电池用铅占主要部分,比例为63.8%,而1985年时仅为28%,是我国铅消费领域变化最大的,而且今后的比例还呈上升趋势。这是因汽车工业的发展所引起的。同时,由于全塑电缆的发展,用于电缆护套的铅量及其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由1985年的16%下降至目前的4.7%。另外,我国铅消费结构中氧化铅占12.9%,铅材及合金(含管板)占14.3%,电缆护套占4.7%,其它4.3%。目前我国锌
20、的消费结构为镀锌31.4%,干电池22%,铜材12.7%,氧化锌20.3%,压铸合金9.3%,其它4.3%。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锌消费结构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用于干电池和氧化锌的比例偏高,西方国家二者所占比例均不足10%;其次是用于镀锌和压铸合金的比例偏低,而西方国家这二者比例分别高达50%和15%,这集中反映我国经济不发达状态。今后随着我国建筑业、汽车业及家用电器的发展,锌在这二个领域的消费将有较大幅度增加。预计2005年我国铅、锌需求量分别为1510kt和2810kt。4.3 国内白银市场需求预测我国白银消费增长很快,据统计,1985年国内消费量仅为900t,而2002年的消费量已经超过18
21、00t,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我国白银的主要消费领域是感光材料、电子电气产品生产、银首饰及器皿、化学试剂及化工材料等方面。消费结构为:电子电气产品35%、感光材料20%、化学试剂及化工材料20%、工艺品及首饰10%、其他方面10%。其中电子工业用量最大,主要是银及银合金、银复合材料、超细银粉和光亮银粉、各种电子浆料、焊料、银电镀、银基电接触材料、熔断器、电位器、传感器、电池等。预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市场白银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2010年前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0%左右,2005年预测需求量为2200t,2010年为2800t左右。5 铅锌银价格走势分析世界铅锌
22、价格近30年来的走势情况见图21。 图21 19702004年间世界铅锌价格(美元/t)从图中世界铅锌价格走势分析,19701980年是铅锌价格的主要上升时期。之后铅价从1979年的最高价1110.42美元/t开始大幅下跌,1985年跌至谷底(394.68美元/t)之后,已经过了两次涨跌期,2002年再次探底,2003开始回暖,2004年出现快速上涨,并屡次创下近二十年来的新高。与铅价走势不同,锌价走势有如下特点:首先是锌价的上升期较长,增长幅度也较大,从1970年的348.67美元/t,到1989年的1659.52美元/t,19年时间上升了3.76倍。其次是近几十年来锌价的低点有抬高的趋势,
23、而铅价每次的低点几乎探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三是锌价波动的频次及波幅都不如铅。使铅锌价格走势产生较大差别的主要原因是:铅由于受到环保法规的严格限制,原生铅占世界铅总供应量的比例日趋减少,使得铅金属的需求弹性进一步降低,导致铅价对需求变化的敏感性比锌更高,波动的幅度更大。2002年由于受国际经济不景气及市场需求萎缩影响,铅锌价格跌至15年来的最低点。2003年铅锌价格逐渐走出低谷。2004年在中国国内市场铅年平均价格为8982元/t,估计2005年铅年平均价格为8100元/t。2004年在中国国内市场锌年平均价格为11459元/t,估计2005年锌年平均价格为12400元/t。预计今后数年内铅锌价格
24、虽然有所回调,但中长期走势依旧看好,铅锌价格再次大幅向下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国内市场现货白银价格波动不大。上海地区1号白银现货价为20502115元/kg,2号白银现货价为20402085元/kg,3号白银现货价为20302075元/kg。分析人士认为,供求关系将主导国内银价,由于现货供应比较紧张,估计银价后市将保持乐观。第三章 矿产资源概况1 矿区总体概况河南省洛宁县西南地区是豫西重要的有色金属及贵金属成矿区,月亮沟铅锌银矿床是其中重要的矿床之一,矿床的外围有铁炉坪大型银(铅)矿床、蒿坪沟中型银铅(金)矿床等。月亮沟矿区位于河南省洛宁县西南部,距洛宁县城约60km,隶属洛宁县下峪乡管辖。矿区
25、范围东自北至村的庙沟,西至沙沟村之赵沟,北起山前大断裂,南抵沙沟村之前郭凹。2005年6月6日,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Henan Found Mining Co. Ltd.)获得月亮沟铅锌银矿区探矿权,勘查区的区块编号为I49E(9-49-67-丁),探矿许可证编号为88,勘查区面积9.95km2,有效期限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6月6日。矿区拐点地理坐标见表1-1。2 矿区地质资源概况2.1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概况2.1.1矿区地质月亮沟铅锌银矿床位于河南省西部熊耳山西段北坡,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缘凹陷,崤山鲁山拱褶断束区中部,熊耳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的西段。成矿区属熊耳山
26、金、银、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的北亚带。2.1.1.1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草沟组(Arc)、石板沟组及第四系(Q)。由老到新特征如下:太古界太华群草沟组(Arc):主要分布于矿区西部、北部和东部,即西拆离带以东,北拆离带以南的大部地段。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有角闪斜长岩及斜长角闪岩以及角闪岩团块。厚度2000m以上。太古界太华群石板沟组(Arsh):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岩性为角闪斜长片麻岩、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混合岩化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有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透镜体。厚度760m。第四系(Q):零星出露,多分布于地势较高
27、处。主要由砾石、砂、亚砂土、砂质粘土等组成。2.1.1.2构造月亮沟矿区位于西拆离带以东,北拆离带以南。地层整体上表现为一单斜构造,总体倾向110。局部可见到层间小揉皱构造及勾状构造,其轴向产状与片麻理产状基本一致。区内断裂构造相当发育,成群成带出现,总体上可分为三组断裂:北北东向断裂组,北东东及近东西向断裂组和近南北向断裂组,其中以北北东向为主,其次为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矿区内除上述断裂组发育外,节理构造亦较发育,且多组节理相互切穿、交错,但与成矿关系不大,对矿体没有大的破坏。2.1.1.3岩浆岩就本矿区而言,出露于地表的岩浆岩相对较少,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燕山期岩浆岩主要是矿区东北部出露的花岗
28、斑岩,岩体出露面积超过0.1km2。另外推测在矿区东南2km处为隐伏岩体中心,对成矿控制作用明显。此外区内花岗斑岩的分异产物花岗细晶岩脉也有零星出露,但规模较小。局部也产出有早期的辉绿岩及辉长岩脉,但规模不大,个别矿脉沿辉绿岩脉有追踪产出现象。2.1.1.4区域变质作用太华群片麻岩类是典型的区域变质作用产物。区域变质作用是在中温中压状态下进行的,属中级变质岩,区内太华群变质岩属铁铝榴石角闪岩相。多期次的区域变质作用,为月亮沟矿区内蚀变破碎带中铅、锌、银等元素的活化转移及聚集提供了动力条件。2.1.1.5近矿围岩蚀变矿区内近矿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为主,并具多次硅化蚀变特征。深部还有黄铁矿化、
29、碳酸盐化,一些地段尚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及弱钾长石化等。地表及浅部还有高岭土化、褐铁矿化、铁锰矿化、泥化等。当硅化较强且具多次硅化特征时,或硅化、绢云母化等相伴存在时,则岩石较致密坚硬,而且矿化较强,矿石质量亦较好。围岩蚀变严格受构造破碎带所控制,构造破碎带外侧蚀变较弱,一般以绢云母化为主,且蚀变范围不超过5m。蚀变带内矿化以铅、锌、银为主,另外尚有黄铁矿、黄铜矿等。其中银与铅矿化相关性较为密切。2.1.2矿床地质2.1.2.1矿床类型月亮沟铅锌银矿床属于薄脉状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矿体产在蚀变破碎带内,严格受断裂构造所控制。2.1.2.2矿体特征矿脉特征:矿区内含矿构造破碎带较多,已发现的
30、达30余条,主要分布于矿区西北部4km2的范围内,基本呈密集平行分布。含矿破碎带延伸方向以北东、北北东向为主,其次为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其中规模较大、具工业意义的含矿破碎带有10条,自西向东依次为S2、S6、S14、S16、SE16、S7、S8、S32、Z9、WF3。除S16为近南北向,S7为近东西向外,其它均为北东、北北东向。地表出露长度达3000m的有S7、S8两条,大于1000m的有S6、S14、S16三条,各破碎带之间相距40m200m。含矿构造破碎带以压扭性为主,走向及倾向上具舒缓波状特征,在挤压强烈、产状突变或构造复合交汇处矿化富集,形成工业矿体。矿体特征:月亮沟铅锌银矿床属于典型
31、的薄脉型矿床,严格受构造蚀变破碎带控制。其矿体主要赋存在断裂带下盘附近。矿体具有上贫下富、上薄下厚的特点,但相对厚大的矿体向深部又有重新变薄变贫的趋势。矿体形态以脉状、透镜状为主,次为扁豆状、不规则似层状。矿体沿走向和倾向均变化较大,分枝复合、膨大缩小特点明显,其形态产状与破碎带密切相关。矿体一般富集规律:当矿体产状变化大,倾角在5080之间,且弯曲复杂地段,矿石品位高,相对富集;在破碎带变宽,膨大或分枝复合部位往往有富矿段出现;在靠近断裂带下盘,碎裂构造发育且伴有角砾状构造时,会出现相对厚大的透境状富矿体。若产状稳定,破碎带厚度相对较薄时,产出的矿体形态多呈薄脉状或不规则似层状。矿区10条矿
32、脉中共圈定矿体24个,矿脉矿体特征,见表3-1。从矿区矿脉矿体特征表 表3-1矿脉编号矿脉长度(m)含矿率矿体编号矿体规模(m)控制标高(m)矿体产状()矿体形态资源储量比例(%)长度厚度斜深倾向倾角S211000.5122540.92140498265-31560-90薄脉状2.6621560.95140520285-31075-85不规则豆荚状1.45S611600.2661800.72178518285-31060-80薄脉状2.0661160.65283-30570-85扁豆状0.25S1413000.7114820132057-90脉状24.19141001
33、.68140628286-31060-85不规则似层状1.32S1614000.74168501.0825051060-10046-72脉状13.90161800.934064875-8646-70透镜状0.39S16E9000.3416E2500.9854865-10570-85扁豆状盲矿体2.8816E601.0356075-10060-80扁豆状盲矿体1.12S730000.2673600.90350574285-31075-848.8872100.97287-30070-802.5372200.95100650285-31075-85透镜状4.90S830000.4883101.021
34、70710298-32565-85扁豆状3.4881401.1340730285-32570-85薄脉状0.7281001.06290-32065-80透镜状1.2381301.1490620298-32075-85扁豆状0.9783400.78180584290-32570-80薄脉状4.4281920.9180620296-31265-75薄脉状1.0382360.76250690298-32565-85扁豆状1.17S3213000.74322161.10498290-30050-85薄脉状2.96327500.96850295-33060-75薄脉状12.10Z95000.429210
35、0.992685010-2560-72薄脉状2.08WF33000.5331600.9880885295-34065-75透镜状3.32表中可知,矿区以S14、S16(含S16E)、S8、S7为主,5条矿脉资源储量占矿区总量的73.12%。S14、S16(含S16E)资源集中,具有较好的开发条件。S8、S7为地表露头矿脉。2.1.2.3矿石特征月亮沟矿床氧化程度较低,氧化矿石仅限于地表,矿区以原生矿石为主。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辉银矿、银黝铜矿、自然银、黄铁矿,其次为黄铜矿、黝铜矿、白铅矿、针铁矿、黑锌锰矿、菱铁矿、斑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白云石、方解石,其次有角
36、闪石、绿泥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萤石等。矿石结构有自形晶粒状结构、半自形镶嵌结构、它形胶状结构、碎裂结构、填隙结构、固熔体分离结构、镶边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等。矿石构造脉状网脉状、角砾状为主,其次为块状、团块状、条带状、浸染状、鳞片状等构造。矿石中Pb、Zn、 Ag含量较高,是矿床主要有用元素,其它伴生元素含量均较低,不具工业意义。银主要呈独立矿物形态存在,约占总银的89%,少量分散于铅矿物、锌、铜的硫化物和脉石矿物中。铅矿物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铅以硫化物形式即方铅矿产出为主,约占总铅的75%,其次以碳酸盐形式即白铅矿产出。银黝铜矿、辉银矿、自然银也主要分布在方铅矿之中。细粒方铅矿中含银量
37、最高,而粗粒方铅矿中含银量较少。根据矿石的氧化程度不同,可分为氧化矿石、混合矿石、原生矿石,月亮沟矿床以原生矿为主,约占全部矿石的95%;氧化矿石较少,且多分布在地表,约占全部矿石的1%;混合矿石主要分布在浅部,约占全部矿石的4%。根据矿石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特点,将矿石划分为三种工业类型:石英方铅矿型铅锌银矿,石英方铅矿多硫化物型铅锌银矿石,绢云少硫化物型铅锌银矿石。月亮沟铅锌银矿床属于以中等品位矿石为主,局部富矿段并存的矿床。根据矿床地质特征,考虑铅锌银综合指标,矿石划分为4个品级,具体划分如下: 矿石品级Pb(%)Zn(%)Ag(g/t)铅锌银矿化体:0.1-0.30.3-0.510-40
38、贫铅锌银矿石:0.3-50.5-540-150中等品级铅锌银矿石:5-105-10150-400富铅锌银矿石:10104002.1.2.4矿体围岩和夹石矿体赋存于构造蚀变破碎带中,顶底板围岩为太华群片麻岩、碎裂岩、蚀变构造角砾岩等,局部为早期侵入的闪长岩类。月亮沟矿床矿体的围岩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的围岩蚀变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还有较弱的硅化。矿体顶底板岩石尚有轻度的铅、锌、银矿化。矿体与顶底板围岩的界线比较清楚。矿体内的夹石一般为蚀变构造岩,少数为蚀变片麻岩等。月亮沟矿床的矿体夹石多分布在相对厚大矿体及矿体分枝的部位。总体来看矿体内部夹石数量不多,规模
39、不大,因此对矿体的连续性影响亦不大。矿体内的夹石普遍具较强的铅、锌、银矿化。夹石大多呈小透镜体或扁豆体,且对应性和连续性不好,对矿体开采贫化影响不大。2.1.2.5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样采集: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共取了三个样(170kg250kg),委托湖南省有色金属研究院进行了试验。这三个样采自S16号脉570m中段和S14号脉518m中段沿脉坑道中。这三个样的品位分别为:1号样:Pb 0.72%,Zn 0.87%,Ag 436.45g/t;2号样:Pb 2.66%,Zn 14.34%,Ag 659.75g/t;3号样:Pb 9.67%,Zn 4.20%,Ag 314.65g/t。对这三个
40、样,在做选矿试验时,按2.525.5的比例配制选矿试验样。入选矿石为中等品级原生铅锌银矿石,矿石入选综合平均品位Pb 5.88%,Zn 5.23%,Ag 385.7g/t,与矿床平均品位Pb 4.06%,Zn 2.16%,Ag 203.66g/t比较,二者平均品位接近,试验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选矿试验采用优先浮选流程,先选银、铅,再选锌,选矿的产品为两种,即银铅精矿和锌精矿。根据生产选矿试验数据及取样分析结果:银铅精矿品位Pb 68.18%,Ag 4196.52g/t,回收率Pb 90.89%,Ag 85.12%;锌精矿品位Zn 59.61%, Ag 453.80g/t,
41、回收率Zn 85.67%,Ag 8.79%。其综合回收率为:Pb 90.89%,Zn 85.67%,Ag 93.91%。选矿试验技术指标,详见表3-2。 选矿试验技术指标表 表3-2项目产率(%)品位回收率(%)Ag(g/t)Pb(%)Zn(%)AgPbZn原矿100.00386.505.885.21100.00100.00100.00银铅精矿7.844196.5268.186.2485.1290.899.39锌精矿7.49453.802.1059.618.792.6785.67尾矿84.6727.800.450.306.096.444.94选矿试验表明:本区矿石可选性能良好,矿石类型比较简单
42、,矿物物质组成也较简单,有用元素为铅、锌、银,其它元素金、铜、锑、硫等含量甚微,在目前选、冶技术条件下,尚无回收利用价值。有害杂质砷及有机炭含量亦很低,对矿石的选、冶无大的影响。因此,本矿区矿石的工业利用性能良好。2.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2.2.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2.2.1.1矿区水文地质概况矿区位于熊耳山西段北坡,属豫西中山区。区内山峦起伏,沟谷发育,地势南高北低。矿区海拔高度540m933.4m,相对高差一般为200m390m,东南有区域内的最高峰全包山,海拔2094.2m。矿区范围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东、南、西皆为地表分水岭。但矿区西北毗邻故县水库,其库容量为12亿m3,设计最大蓄水标高53
43、5m,可视为当地侵蚀基准面。矿区地形坡度大,沟谷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和矿坑水的自然排泄。目前工程控制的工业矿体一部分在侵蚀基准面以下,风化带裂隙潜水和构造破碎带裂隙水补给来源有限,富水性弱。矿床属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矿坑直接充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类型。矿区主要含水层(带)为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带和构造破碎裂隙含水带。矿区隔水层(带)为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带以下,未经风化的完整变质岩、岩浆岩均为隔水层(带)。地表水体:就矿区范围而言,无大的地表水体,但毗邻矿区的西北侧有故县水库。尽管区内地层为片麻岩类隔水层,透水性较差,但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仍具一定的透水性。当探采工作位于水库水位以下时,应进行经常性的专
44、门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以防矿坑突水事件发生。2.2.1.2矿坑涌水量预测根据矿区具体条件,未来矿山采用地下坑采方式。目前探矿坑道已开拓至518m标高,低于故县水库当前水位标高530m,本次初步确定的最低开采标高为0m,前期开拓至260m。在探矿坑道518m中段基础上,采用水文地质比拟单位涌水量法,预测518m中段、230m中段和0m中段的坑道涌水量。计算公式:QiQ/(FS)FiSi式中:Qi预测坑道涌水量(m3/d),Q坑道排水量(正常100m3/d,最大300m3/d),F开采面积(44340m2),S坑道水位降低值(m),Fi预计开采面积(m2),Si预计坑道水位降低值(m)。利用CM10
45、2探矿坑道518m水平观测资料预测,涌水量预测结果,见表3-3。矿坑涌水量预测结果表 表3-3预测中段518m中段260m中段0m中段正常涌水量(m3/d)67021303300最大涌水量(m3/d)2010639098902.2.2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矿区出露主要地层为太古界太华群草沟组和石板沟组的古老结晶变质岩和规模不大的岩浆岩脉。地质构造发育,地表岩石风化作用较弱,一般岩体稳定性较好,局部地段有工程地质问题。矿区属以块状岩类为主,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偏简单)类型。2.2.2.1工程地质岩组特征根据岩石成因、岩性、结构特征、结构面发育程度和分布特点,以及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和对未来矿山开采的影响程度
46、等,矿区岩石可划分为四个工程地质岩组。1)角闪斜长片麻岩组:岩性以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其次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和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等,该岩组常构成矿床的围岩。岩组RQD指标平均71.0%,岩石质量中等,岩体完整性中等。岩体结构以块状结构为主,风化带、蚀变构造较强烈地带呈碎裂散体结构。岩石抗压强度123.06MPa181.99MPa,属坚硬岩石,但地表风化后,易成高岭土状,使岩石强度降低。2)斜长角闪片麻岩组:分布于矿区主要含矿部位。岩性以斜长角闪片麻岩为主,还包括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和混合岩化斜长角闪片麻岩等。该岩组裂隙不发育,RQD指标平均68.7%,岩石质量中等,岩体结构以块状结构为主。
47、岩石抗压强度129.49MPa203.60MPa,属坚硬岩石。3)蚀变岩组:主要分布于构造破碎带及周围。岩性为片麻岩蚀变后的产物,常具有较强的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该岩组裂隙不发育,RQD指标平均50.7%,岩石质量中等,岩体结构以块状碎裂结构为主,岩石抗压强度103.77MPa145.20MPa,较坚硬。4)构造角砾岩岩组:主要分布在含矿构造破碎带中,岩性包括构造角砾岩、构造碎裂岩等。岩石以角砾状构造、碎裂状构造为主。岩组RQD指标平均值为40.7%,是矿区RQD值最低的岩组。岩石抗压强度60.55MPa101.62MPa。据坑道调查,断层破碎带局部地段有坍塌掉块现象,需要支护,另外在
48、断层带处常见有滴水现象。除上述工程地质岩组外,矿区内还分布有第四系的残积、坡积及冲洪积物,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碎石、砂砾石层和黄土构成,由于分布范围及厚度有限,故对未来矿山开采影响不大。2.2.2.2顶底板围岩稳固性评价矿体顶底板岩石主要为蚀变的片麻岩、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等。其厚度均匀,形态较为复杂,岩石强度较高。据岩、矿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测试结果,蚀变岩干抗压强度平均为128.7MPa,饱和抗压强度平均为69.7MPa,属坚硬岩石。内聚力C为0.015MPa0.05MPa,内摩擦角为30.2033.14,RQD指标平均值59.7%,岩体呈中等完整,块状结构。构造角砾岩干抗压强度平均为87.4MP
49、a,饱和抗压强度平均为35.3 MPa,内聚力C为0.03MPa,内摩擦角为32.74,RQD指标平均值为40.7%,岩体完整性较差。蚀变后的片麻岩强度比原岩差,但高于蚀变岩、构造角砾岩、碎裂岩。据探矿坑道调查,矿体穿过地段局部有坍塌、掉块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需要进行支护。总之,矿体及其顶底板岩体质量中等偏上,坑道围岩质量一般良好,其稳固性亦较好。处于浅部强风化带和矿体顶底板局部裂隙构造发育地段的岩体,质量较差,其稳固性亦较差。因此,未来矿山开采设计中,对强风化带和裂隙构造发育地段的岩体可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2.2.3环境地质条件2.2.3.1区域稳定性本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华
50、熊台缘凹陷、崤山鲁山拱褶断束区中部,在区域地震上位于汾渭地震带及华北地震带南端。综观本区地震史,震级均在5级以下,其基本烈度为7度,区域地壳较为稳定。2.2.3.2矿区水环境质量1)地表水:本区主要地表水体为故县水库和山间溪流。故县水库库容量为12亿m3,主要用途为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溪流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但最终向北注入故县水库。根据矿区地表水水质分析结果,对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所检项目中,除pH值达到、类标准外,其余指标均满足类标准,说明地表水水质基本良好。2)地下水:根据矿区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对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所检项目中,除沙沟村所
51、取泉水SY1有少量悬浮物存在外,其它指标均符合要求。故本区地下水可满足一般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要求。2.2.3.3矿区地质环境质量1)矿区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自然环境状况:矿区属中山浅切割区,年平均降雨量623.3mm,历年最高气温42.1,最低气温-21.3。当地人口密度小,居住分散,以农林为主要生产方式,经济文化落后,矿区附近无工矿企业,大气、水及土壤未受工业污染。自然、社会及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地质环境现状:矿区地下水为基岩风化裂隙潜水和构造破碎带裂隙脉状水,水量较小,便于疏干排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域稳定性较好,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矿体及围岩中含有微量的有害组分,但在天然条件下对环境未造成
52、影响。故矿区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矿山开采环境影响预测:矿山排水:矿区采用地下坑采方式。据预测矿床开采中段518m,矿坑正常涌水量为670m3/d,最大涌水量为2010m3/d,坑道排水量较小。因当地侵蚀基准面为535m,且地形切割较强,当开采标高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时,有利于矿坑水的自然排泄。当矿床开采至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0m标高时,坑内需建水仓用水泵抽水排泄,预计矿坑正常涌水量为3300m3/d,最大涌水量为9890m3/d,水量亦不太大,故矿山排水对当地井泉流量及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水源影响不大,也不会造成地面变形、塌陷等其它地质灾害。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矿区毗邻故县水库,由于区内构造
53、破碎带发育,当开采标高至水库水面以下时,应加强水文地质工作,以防坑内突水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放射性:通过对矿区探矿工程STC60、STC32、CM101、CM103的放射性强度测量,尚未发现本区大于50R/h的异常区域,具体测量结果:在地表射线强度的平均值为8.5R/h,最小值为4.6R/h,最大值为14.5R/h;坑道内射线强度的平均值为11.5R/h,最小值为6.0R/h,最大值为23.0R/h。在地表或坑道内,无论是矿体、蚀变破碎带及围岩,其射线强度小于最低防护标准60R/h,可以确定本矿床内没有放射性危害。推测在未来的矿床开采中,不存在放射性危害问题,矿床内岩石放射性本底值较低,
54、不必采取防护措施,对环境也无潜在放射性污染。水质污染:未来矿山开采造成的污染物质将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采矿过程中矿体及围岩中的有害组分释放;二是选矿过程中浮选药剂的加入。本区主要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及含银硫化物等。银矿物有自然银、银黝铜矿、辉银矿等,主要以包裹体形式存在于方铅矿内。选矿过程中,Cu、Pb、Zn、As、Sb、F、S等元素将被释放而可能污染环境。选矿使用的药剂,也会分解出有害成分,污染环境。矿山开采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途径主要有:尾矿库废水及矿坑酸性水入渗污染下游地下水;废石中铅、锌硫化物在大气降水长期淋滤作用下释放而污染地下水;大气降水把采矿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及地表污染物带入地表水和地下水。3)矿区地质环境质量等级: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附近无污染源,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基本良好。区域地壳较稳定,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未来矿山开采引起地表沉降和塌陷的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考核试卷
- 烟草包装设备的节能驱动系统设计考核试卷
- 网络犯罪预防与应对考核试卷
- 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考核试卷
- 2025简易合同聘请个人厨师模板
- 2025跨国租赁合同(2)范文
- 2025存量房买卖标准格式合同
- 2025年出国打工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法律保障-本案中合同的性质是雇佣合同还是中介合同
-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课件
- 宿迁生物质能电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含标准答案)
- 压花艺术-发现植物之美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
- 北京中考英语词汇表(1600词汇)
- 专业工程分包业主审批表
- 药剂科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制度
- 除草剂分类和使用方法
- 中远集团养老保险工作管理程序
-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表
- 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
- 煤矿机电运输专业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4397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