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实验二_第1页
模式识别实验二_第2页
模式识别实验二_第3页
模式识别实验二_第4页
模式识别实验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 验 报 告实验二 用人工神经网络对二维样本分类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人工神经网络的运行机理、参数设置和模型选择等;2熟悉感知器的原理、特性与功能;3熟悉误差反传网的原理、特性与功能;4熟悉径向基函数网的原理、特性与功能;二、实验内容 1观察人工神经元的输出随权值与的变化;2生成两类样本,然后用感知器对两类样本进行分类;3用误差反传网实现函数逼近,观察参数设置和拓扑结构对逼近性能的影响;4用径向基函数网逼近任意函数;三、实验仪器、设备 1 PC机系统最低配置 512M 内存、P4 CPU;2 Matlab 仿真软件 7.0 / 7.1 / 2006a 等版本的Matlab 软件。四、实验原理

2、1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学习,在模式识别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现在的计算机尽管有很高的计算速度与超大的存储容量,但它却缺乏感知、识别、联想、决策和适应环境等人脑具备的能力,因此能否让计算机象人脑那样工作多少年来一直是不同领域的学者试图认识并回答的问题。人脑是由极大量的的生物神经元经过复杂的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种非线性并行信息处理系统,尽管单个生物神经元的反应速度比构成计算机的基本单元逻辑门慢五六个数量级,但人脑中神经元数目巨大且连接复杂,因此对有些问题的处理速度比计算机还快。由此看来人脑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有其绝妙的特点,从模仿人脑

3、出发,探究更接近人类智能的信息处理系统具有重大意义,这促使人们大力研究人工神经网络学习方法与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是用大量的简单计算-处理单元(神经元)构成的非线性系统,它具有学习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各种智能处理功能,在不同程度和层次上模仿人脑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存储及检索功能。当然这种模拟是粗略而且简单的,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功能上都与人脑差得太远,但这并不妨碍它在一些实际工程应用领域显示出威力。2 一个典型的人工神经元模型:生物神经元是生物神经系统总最基本的单元,是构成生物神经系统的基石。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轴突与其它神经元形成功能性接触。当外界刺激达到一定阈值时,神经元处于兴奋

4、状态并经轴突输出,否则处于抑制状态。人工神经元是生物神经元的某种简化和抽象,下面以M-P神经元为例介绍其基本原理。图2-1(a)是一个M-P神经元模型,它有个输入结点,一个输出结点。若输入,则输出,其中为第个输入结点与输出结点间的连接权值,为激活函数,为激活阈值。图2-1 神经网络模型拓扑结构图。(a)M-P神经元; (b)感知器; (c)径向基函数网3 两个重要的学习规则:学习是神经网络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神经网络通过学习改变其内部状态,使输入与输出呈现出某种规律性。学习是按照一定的学习规则进行的,Hebb规则和误差修正规则是两种最重要的规则。Hebb规则可以归结为:如果神经网络中某一神经元与

5、另一直接与其相连的神经元同时处于兴奋状态,那么这两个神经元间的连接强度(权值)应增强。假设第和个神经元的状态分别为和,则两个神经元间的权值修正量为,称为学习因子。误差修正规则的最终目的是使网络中某一神经元的实际输出在均方意义上最逼近于期望输出,令第个神经元的期望输出为,实际输出为,则第个输入结点与第个神经元间的权值修正量为。4 三种经典的网络模型:在神经网络的研究中经常提到神经网络学习模型的概念,神经网络模型是关于一个神经网络的综合描述,包括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传递方式、学习方式和学习算法等。目前人们已提出了上百种神经网络模型,表2-1列出了其中最经典的三种。神经网络模型按学习方式可分为有监督

6、学习和无监督学习;按拓扑结构可分为前向网和反馈网,前向网有明显的层次,信息的流向由输入层到输出层,反馈网没有明显的层次,存在输出单元到输入单元的反馈连接;按网络活动方式可分为确定型网和随机型网,确定型网由确定性输入经确定性作用函数,产生确定性输出,随机型网由随机输入或随机作用函数,产生遵从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输出。网络模型感知器误差反传网径向基函数网英文缩写BPRBF提出时间195719861988学习方式有监督有监督有监督拓扑结构前向前向前向活动方式确定型确定型确定型表2-1 三种经典的神经网络模型比较 感知器感知器在神经网络乃至整个机器学习领域都有重要意义。即使是对其持激烈批评态度的Mins

7、ky,在1988年重版其名著感知器时也在扉页上写上了“仅以此纪念Rosenblatt”。图2-1(b)就是一个感知器示意图,它是一个双层网络,输入层有个结点,输出层有个计算单元,采用误差修正规则作为学习准则。误差反传网1988年Broomhead等将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首先用于神经网络设计,从而构成了RBF网。假设RBF网输入层有个结点,隐层有个结点,若输入,是基函数的中心,为基函数的宽度,则输出为。一个函数可以表示成一组基函数的加权和,因此RBF网可以看作是用隐层单元的输出函数构成的一组基去逼近一个函数。五、实验步骤 1在MATLAB命令行状态下,键入DEMO并按回车键;得到如图2-2所示的界面。然后点击“Toolboxes”,打开MATLAB工具箱。再点击“Neural networks”,选定神经网络工具箱,如图2-3所示。 图2-2 打开MATLAB工具箱 图2-3 选定神经网络工具箱2观察并记录人工神经元(Neurons)的特性与功能。首先在如图2-3所示界面上,将鼠标移至“simple neuron and transfer function”并双击之,得到如图2-4所示界面。然后双击如图2-4所示界面上的文字“run this demo”,得到图2-5。 图2-4 选定神经元演示程序 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