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溶液典型习题考点1 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3、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如果有水存大,不管水多水少都是以水为溶剂,平时所说的溶液,在没有指明溶剂的前提下,都是指溶剂为水。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等。例:空气可看成是N2为溶剂,O2等为溶质的溶液;合金都可看成是溶液,如生铁与不锈钢可以看着是以铁为溶剂,碳为溶质的溶液。碘酒是以碘为溶质,酒精为溶剂的溶液。考点 2 溶液的形成:溶质在溶液
2、中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考点3 乳浊液的乳化 往水和植物油形成的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滴。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从而达到洗净的目的。考点4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 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NaOH固体、浓H2SO4;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
3、度降低如: NH4NO3。例1(2013株洲)下列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的是()ANH4NO3固体 B生石灰 CKOH固体 D苛性钠例2(2013珠海)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A用稀硝酸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B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别空气和O2C用水区分NH4NO3和固体NaOH两种固体D用湿润的石蕊试纸区别CO和CO2解:A、碳酸钠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与硝酸不反应,所以该方法能除掉碳酸钠,但引入了硝酸钠新的杂质,故该方法不可取;B、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别空气和O2时,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该方法可行;C、NH4NO3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固
4、体NaOH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利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可以区分两者;D、二氧化碳溶于水会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色,而一氧化碳不能,所以用湿润的石蕊试纸可以区别CO和CO2;故选A例3(2013盐城)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水鉴别蔗糖和硝酸铵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水和酒精C用灼烧法鉴别棉花和羊毛D用燃烧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解:A、蔗糖易溶于水,溶于水无能量的变化,溶液温度不变,而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导致溶液温度降低,现象不同,使用水可以鉴别蔗糖和硝酸铵,故A正确;B、水是无味的液体,而酒精具有特殊的香味,使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水和酒精,故B正确;C、灼烧棉花没有气味,而灼
5、烧羊毛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现象不同,使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棉花和羊毛,故C正确;D、二氧化碳和氮气都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使用燃烧的木条无法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故D错误;故选D例4(2013厦门)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用硫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B鉴别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或闻气味C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AA BB CC DD解:A、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用硫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所以不
6、能获取纯净的氮气,故A错误;B、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无味的,所以不能用观察颜色或闻气味鉴别硬水和软水,故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不但和氯化氢气体反应还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不能用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故C错误;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所以可用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故D正确故选:D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滴有红墨水的液面发生明显变化的应是( )浓H2SO4;NaCl固体;蔗糖固体;NaOH固体;CaO固体;NH4NO3固体考点5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和稀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
7、,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注意:“饱和”、“不饱和”是相对的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继续溶解这种物质,但是还可以继续溶解其它物质。2、根据一定量的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液的浓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无关,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升高温度增加溶剂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考点6 溶解度1、定义: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2、概念中的
8、四要素:一定温度 100g溶剂 饱和状态 质量3、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溶解度g0.010.01111010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温度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考点7 溶解度曲线1、定义: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一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交点:表
9、示几种物质在交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考点8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1)定义: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下溶解在一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 压强: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 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考点9 混合物的分离适用范围固体与液体分离过滤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混合物的分离冷却热饱和溶液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结晶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考点10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溶液质量考点11 溶液的配制1、步骤:计算 称量 溶解 装配贴签2、
10、误差分析 计算错误 天平称量错误 量筒量取水错误考点12 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的稀释计算是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稀释前溶液的质量稀释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的质量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1(2013烟台)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配置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C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故A错;B、搅拌只能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不能改变溶解度,改变温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故B错;
11、C、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C错;D、水中加入一种溶质后,所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所以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故D正确故选D(2013宜宾)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C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t2时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1时,将等质量A、C不饱和溶液分别用添加溶质的方法形成饱和溶液,所加的溶质质量相等解: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正确;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A,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
12、分数最大的是A,正确;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t2时C得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D、不知A、C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无法判断添加溶质的质量,故描述错误;故选D1.下列生活用品中,通常用加热方法配制浓溶液的是()A、用于调味的糖水B、粉墙用的石灰浆C、腌制蛋类的食盐水D、夏天自制汽水1.A(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4.下列关于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B、同一溶液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C、饱和溶
13、液一定是浓溶液D、溶液的饱和溶液有可能与不饱和溶液一样浓解析:DA硝酸钾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但可继续溶解蔗糖。B要强调同一温度下。C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D饱和的熟石灰溶液和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浓度有可能一样。).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之和B、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做溶剂C、溶液是一种稳定的、均一的混合物,未必无色D、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溶质是氧化钙解析:C分子或离子有间隔。酒精等也可做溶剂。氧化钙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这时溶质是氢氧化钙;.汽油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渍,下列情况与它的原理相同的是()A、用盐酸来除锈 B、用洗涤剂来去污C、用汽油
14、来除去沾有少量的沥青 D、用活性炭来除异味解析:CA利用的盐酸的化学性质, B利用的其乳化功能,C利用其溶解性, D利用吸附性。 下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P点的含义是。(2)t时,A物质的溶解度 B物质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B物质属于 溶物质(填“易”、“微”或“难”)。(4)当B中含有少量A时,可用法提纯B。解析.(1)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sg(2)大于(3)易(4)蒸发溶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B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饱和溶液C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稿)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 活动与创造 唱唱练练 听辨旋律 家乡采风教学设计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沪教版
-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说课稿 (新版)华东师大版
- 2.7 百家争鸣 说课稿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第二单元 让机器认识我本单元综合与评价 说课稿 川教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京山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5年咸宁市法院系统招聘真题
- 《第一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说课稿教学反思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2025年护士口试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交通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综合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 2025外贸采购合同模板
- 体操保护与帮助课件
-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划书一等奖
- 《机器学习》课件-第3章 监督学习
- 工程后期服务的方案(3篇)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8000
- 2025年湖南省高考历史真题(原卷版)
- 老年人脑卒中课件
- 2025年传媒行业编辑记者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全解
- 钢架油漆翻新施工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