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如人课件_第1页
墨竹如人课件_第2页
墨竹如人课件_第3页
墨竹如人课件_第4页
墨竹如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4* 墨竹如人,郑板桥是清代画家中的一位奇才。他一生爱竹画竹,并以竹自喻。无法统计他一生画过多少幅竹,但所画之竹皆风骨峥(zhn)嵘(rn),潇(xio)潇洒洒,舒展自如,人们从竹的绰(chu)约风姿中不仅能体味到“劲节”“高志”“虚心”的品质,更能透过它,见到画家郑板桥的品性人格。,24* 墨竹如人,自主学习1、默读课文,思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郑板桥具有竹的品质?(温馨提示: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先读一读,用“”划出来,再想想你体会到什么,写下批注。)2、试着理解、背诵课文中郑板桥的诗。,郑板桥当县令时,时常到百姓中问长问短。他不坐轿子不带衙(y)役,穿着便鞋就下乡。农民见他没有架子,都

2、信任他,称颂他。,郑板桥十分关心人民的疾苦。有一年天旱,粮食颗粒无收。富户乘人之危,把粮食囤(tn)积起来,抬高市价,想发不义之财。灾民们卖儿卖女,离乡背井。郑板桥见此情景,焦急万分,于是一面向朝廷呈报灾情,请求赈(zhn)济,一面就地查封富户仓里的存粮,责令囤户把粮食平粜(tio)给灾民。还把饥民们组织到修筑城池的工地上,使大家有事做有饭吃。又令富户在街巷里开设粥(zhu)厂,免费供应老弱妇幼。为了救灾,他还捐出自己的官俸(fn)。他在一首诗中写道:“衙斋(zhi)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与人民痛痒相关的情怀溢于言表。,一次,从省里来了一位大官,郑板桥前

3、去迎接,因为脚上穿的草鞋没有来得及换掉,便遭到斥责,说他有意犯上。郑板桥看透了官场的腐败,决定辞官回家,卖画为生,图个清静自在。郑板桥雇了三头毛驴,驮着他的琴书字画直奔扬州而去。他离开县城的那天,老百姓倾城相送,情景十分动人。,重返扬州的郑板桥已名震南北,是诗、书、画造诣(y)极高的“郑三绝”了,向他求字画的人络绎不绝,只要他动动笔,自然就有人送钱送酒。郑板桥尽管生活清贫,却从不轻易将自己的画卖给别人。有些盐商千方百计想买他的字画,往往不能如愿;许多农夫、小贩、工匠、士兵却很容易求得他的画。他说过:“我画兰、画竹、画石,都是用来慰劳天下劳动者,并非是供那些达官贵人享用的。”,墨竹是他晚年的代表作,图中几竿修竹倚石挺立,突兀的巨石之中长出一丛兰草。竹之劲、兰之清、石之坚,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坦荡与落拓之感,显出一种从容的傲然。,竹 之 劲 兰 之 清 石 之 坚,墨竹图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竹 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悟写法: “人品”中折射出“竹品”, “竹品”中透露出“人品”,以物喻人,这就是象征的手法。,拓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