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式古筝教材_第1页
教案式古筝教材_第2页
教案式古筝教材_第3页
教案式古筝教材_第4页
教案式古筝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教程是一本适用于儿童的 古筝初级入门教程,是教案式的 古筝教程。教材中讲授了 古筝最基本的演奏技 巧和训练曲目,使学习者对 古筝及其演奏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作者根据教学适用的原则,对每一课的 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都作了详细的说明,对每一课的要求有明确的规定。在教材后半部分安排 了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注意从一开始就对儿童进行音乐素质的基础训练,有利于今后进一步的提高和发 展。本教材学习时间为三个月,总课时为二十四个课时,每周一次课,一次课两课时,每课时四十五分钟,两古筝教学和二十分钟的视唱练耳教学,教师可课时共九十分钟。每次的授课内容分为两部分,七十分钟的 根据学生的上课进度和还课情

2、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本教材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生动易懂,无论是对于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有很好的帮助。第一课教学内容:1. 古筝基本构造介绍2. 学戴古筝指甲(义甲)3. 古筝坐姿、基本指法“勾”“托”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古筝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掌握 古筝演奏的基本要求及指法“勾”与“托”。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教学过程:一.入门知识讲解1古筝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称(1)琴弦:现多用尼龙缠弦,以不同型号的钢丝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的。(2)琴码(又称:雁柱):支撑琴弦,琴码的右侧为 演奏区域,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3)岳山:分为前岳山,后岳山,分别镶嵌

3、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4)面板: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5)调弦盒:内有弦轴,用于调音;琴盒内可以放指甲,琴扳手等物件。2.学戴义甲(1)大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向指尖左上方斜出45度佩戴食指、中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顺指甲生长方向直戴(2) 学生练习佩戴义甲,教师和家长指导学生佩戴 注意:佩戴时义甲不要挡住手指的关节;胶布的一半应覆盖在自己本身的指甲上。3. 演奏姿势(1)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2)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3) 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要坐满整个凳子。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 离琴一拳的距离。演奏时既

4、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4) 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面部表情放松。在 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5) 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V演奏姿势正面图演奏姿势右侧图演奏姿势左侧图三.指法讲解与练习1.分辨琴弦 提问:古筝共有多少根琴弦?分别有几种颜色?答:有21根弦。两种颜色:白色、绿色。讲解:认识绿色琴弦,绿色琴弦都唱“5”(sol),共有四根绿色琴弦,有粗有细,由细到粗,分别代表 高音5;中音5;低音5;倍低音5 练习:教师报出音名,学生在琴弦上指出,进行认弦练习。2.指法讲解、练习(以下练习根据年龄,一年级以下学生用扎桩法) 在学习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感受五指用手抓东西

5、的感觉,五个手指向掌心抓,然后再练习指法。5上,中指向掌心拨弦。用义甲尖触“勾”:符号;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中指放在中音 琴弦(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进行讲解)学生可跟作练习。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勾指法练习”谱例) 学生练习:跟着老师的节拍弹奏教学生进行识谱练习:5上面是指法,下面是音符。弹奏时,先找到所要弹奏的音符对应的琴弦,再看是哪个指法(即用哪个手指弹奏)学生练习,教师辅导。J“托”:符号;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大指放在中音5上,大指向掌心拨弦。用义甲尖触琴弦(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进行讲解)学生可跟作练习。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托指法练习”谱例)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6、注意:两种指法的练习,是手指主动拨弦,手指的关节要充分活动。不要用整个手臂的移动拨弦。课后练习: 1.能熟练的佩戴义甲。复述 古筝各部位名称。熟悉4根绿色琴弦的位置及音名。2.每天按节拍器节奏弹奏练习指法“勾”“托”各五组,每组十遍。(或每天练琴半小时)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 60拍勾指法练习41=D托指法练习41=D可演奏过程中保持注意:在练习中注意孩子的手腕,既不能向上凸出,也不能向右侧凸出。手腕应放平并在 住。当孩子的手型开始变样,不要强制性地掰弄孩子的手,应该让孩子先停止练习,将手型重新摆好,再 开始练习。第二课教学内容:1.复述古筝各部位名称。2.复述四根绿色琴弦的名称;教授所有

7、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音名及排序规律。3.复习检查指法“勾”“托”。4.教授指法“抹”与“小撮”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弹奏指法“勾”“托”,并初步掌握指法“抹”“小撮”,能够准确唱出古筝各个琴弦的唱名,并记住琴弦的排序。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古筝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称(1)琴弦;(2)琴码(又称:雁柱);(3)岳山;(4)面板;(5)调弦盒;复习时,教师可打乱次序,边指相应部位,边让学生说出名称。2 .复习四根绿色琴弦的名称5等等;可反复多次进行。指出任意一跟绿色琴弦,让学生报出琴弦的音名。如:高音二.介绍古筝琴弦的排序及所有的二十一根

8、琴弦(倍低音组)(低音组)(中音组)(咼音组)倍咼音组只要记住其中任意的一组即可推出其它组,共有古筝的弦序是按1、2、3、5、6循环的顺序进行排列的。五个音区,分别是倍低音组、低音组、中音组、咼音组、倍咼音组,唯一特别的是注意倍咼音组是由倍咼 音1 一个音构成的,所以共有 21根弦。三.指法复习及新指法的讲解与练习1. “勾”:要求学生能够说出 演奏的手指,名称及记谱符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节奏练习。教师检查手型、触弦、节奏准确性等情况,及时纠正。(最好能够培养学生边数节奏边练习的习惯,在心中默念节奏)“托”:教学过程如上。2.新授指法“抹”“小撮”5上,食指向掌心拨弦。用指尖触“抹”:符号

9、 ;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食指放在中音弦。手指向掌心方向弯曲(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讲解)学生可跟着作练习。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抹指法练习”谱例)“小撮”:符号;该指法的符号是“托”和“抹”的组合,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大指放在 中音5上,食指放在中音2上,抹,托同时弹弦。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小撮指法练习”谱例)注意:弹奏小撮指法时,大指一定要与食指相对,“抹”、“托”同时触弦,注意触弦后虎口呈圆形。(即两个手指的小关节充分弯曲,有捡豆子的感觉)课后练习:1.能熟练的佩戴义甲。熟练指出古筝各部位名称。2.熟练辨认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及位置。3.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勾

10、”“托”各五组,每组十遍。4.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抹”“小撮”各五组,每组十遍。(或每天练琴三十分钟) 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 60拍抹指法练习4i=D 1-5 55 5 5 _ 、 1t 155 一一5551小撮指法练习1生TU52 -LJ52U52气U52u52注意:在练习过程中,继续注意孩子的手腕,在演奏过程中要保持放平。在弹奏小撮时,手指关节要充分 活动,手不可跳起。第三课1.教学内容:能够熟练正确地说出古筝二十一根琴弦的排列顺序,能够准确报出任意一根琴弦的音名。2.复习检查指法“勾”“托”“抹”“小撮”。3.学带左手指甲。4.教授左手指法:颤音(吟)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教学

11、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准确唱出古筝所有琴弦的唱名,并记住琴弦的排序。并在手型达到要求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右手指法“勾”“托” “抹” “小撮”的弹奏技巧。初步掌握左手颤音的弹奏方 法,训练学生左右手演奏的协调性。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筝琴弦排序知识 1.教师和学生一起将二十一根琴弦的排序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报出来(边指边说) 如:倍低音的1、倍低音的2、低音的1、中音的1、高音的1、高音的5、倍高音的12. 教师指任意一跟琴弦,学生回答是什么音区的什么音,多做几次练习,了解学生对琴弦排序的熟悉程 度。二.指法复习及检查1.指法“勾”“托”的复习 请学生说出“勾” “托

12、”指法弹奏时的要求:手型、触弦、弹奏时的要求。全体学生按固定节奏进行指法练习。弹奏过程中教师逐个检查并纠正错误。2.指法“抹”“小撮”的复习“抹”:要求学生说出 演奏的手指,名称及记谱符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节奏数拍练习。教师检查手型、触弦、节奏准确性等情况,及时纠正。小撮”:教学过程同上。(注意食指与大指演奏完毕后,两指弯曲形成一个圆形)三 左手带指甲, 方法同右手,大指指甲方向向右弯曲45度 老师示范,然后学生练习佩戴四新授左手指法“颤音”步骤一:先单独练习左手动作,在琴弦上先练习排皮球的感觉。手型:左手握拳,掌心向下,将左手的食、中、无名三指并齐,稍微弯曲呈弧形轻放在琴弦上,大指小指

13、自然放松放好,整个左手有点像数字六的手势;(一开始慢练,随着熟练程度动作:在保持手型的基础上,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十次上下算一组。慢慢加快速度)左手正视图左手侧视图教师示范:把左手放在中音 5琴码的左侧,离琴码20厘米左右处(一掌左右)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 十次。学生练习,教师指导。步骤二:两手协调弹奏练习。演奏。左、右手在琴码的左右两侧同弦放好,一定要在右手弹弦之后,左手再用刚才练习的动作进行步骤三:教师示范两组,学生按节奏练习。(左手均起伏十次,教师喊节奏,学生跟着节奏进行练习) 在中音5上练习。右手指法“托”。左手练习颤音。再由高音5开始到中音5结束进行两个手的移动练习。注意:

14、教师在示范时要放慢左右手的动作,让学生体会弹和颤音是两个不同时进行的动作,可示范错误动 作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学生犯错。课后练习:1. 熟练辨认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2.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勾”“托” “抹” “小撮”各五组,每组十遍。3熟练佩戴左手指甲 4.颤音练习(或每天练琴四十五分钟小时) 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 60拍左手颤音练习41=D育53ii651 f132 -11 -65561-1 235612 -1 3511注意:由于儿童尤其是 6岁以下的儿童手臂力气较小,在练习左手指法时,容易出现利用肩膀去使劲儿按 压琴弦的情况,造成左臂明显抬高,手腕突出,指关节塌陷的现象,还有

15、肘关节僵死,用整个肩膀上下扇 动而产生的颤音。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的肩臂腕放松,用前臂通过腕带动指尖下压倒琴弦上,然后上臂、(找拍球的感觉)腕提起,手和腕放松,使弦音恢复原音高。左手颤音时上下幅度一定要均匀。第四课 教学内容:1. 继续复习检查指法“勾” “托”“抹”“小撮”。2. 检查左手指甲的佩戴情况以及左手指法“颤音”3. 视唱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并划出拍法教学目的:“托” “抹” “小撮”的弹奏技巧。熟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右手指法“勾” 练佩戴左手指甲,掌握左手指法“颤音” 。通过视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划出拍法,初步掌握一些基础的 音乐知识。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

16、,音箱一对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复习指法“勾”“托” 全体学生按固定节奏进行指法练习。弹奏过程中教师逐个检查并纠正错误。2. 指法“抹”“小撮”的复习 全体学生按固定节奏进行指法练习。弹奏过程中教师逐个检查并纠正错误。二复习左手佩戴指甲及左手指法“颤音” 1让学生自己佩戴左手指甲,教师进行逐一地检查并进行纠正 2先集体进行颤音练习,然后进行个别检查,教师进行指导纠正。三视唱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并划出拍法 1教学生认识乐谱 在谱子的最前面有调号和拍号:D大调乐曲。1=D是调号,代表了这首乐曲的调式,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所使用的均为 4/4是拍号,代表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2讲解节奏: 首先

17、认识什么是八分音符。在音符的下方有一条直线,叫做减时线,有一条减时线的音符称为八分音符。用划拍法来表示的话,就是 每个音符对应一个或“T” 。两个八分音符组成一个四分音符,即为一拍。在乐曲的中间有很多竖线 将乐曲分为很多小节,该竖线称为小节线,每个小节都四拍,即为四个四分音符,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 所对应的拍法为 JT。附点:(写在音符右下方的小圆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如:四分附点音符相当于一个四分音符 加一个八分音符。第一小节,重点讲解。第二小节的最后一拍是延时线,表示前面的一个音符延长一拍, 也就是要演奏两拍,在演奏中要延长准确, 不可抢拍。教师用JT在谱子上划出拍法,学生跟着一

18、起划。教师边唱边划出节拍进行示范。学生伸出手指跟随老师 练习第一小节。3让学生按照第一小节老师的示范,将全曲的旋律划上拍法。教师进行检查纠正。课后练习: 1.熟练辨认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2.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勾”“托”“抹”“小撮”各五组,每组十遍。3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左手指法颤音慢速、中速各五组,每组十遍。4视唱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曲谱,打准节拍。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 60拍世上只有妈妈好(小撮练习)1=D 注意:6532562332161653532112361V56232165P 46135在打节拍时,口与手要保持一致,注意附点音符的准确性第五课 教学内容: 1.复习检查指法“勾” “托”“抹”“小撮”。2.复习检查左手指法颤音3. 教授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学目的:“托” “抹” “小撮”的弹奏技巧,和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右手指法“勾” 左手颤音的演奏技巧。初步掌握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复习右手指法“勾”“托”“抹”“小撮”及左手指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