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德育练习题(15年)_第1页
第九章德育练习题(15年)_第2页
第九章德育练习题(15年)_第3页
第九章德育练习题(15年)_第4页
第九章德育练习题(15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德育 一、选择1、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 ) 。A.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B.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思想指导 C.学习辅导、人际辅导和择业指导 D.生活辅导、择业指导和情感指导 2、什么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A.德育标准 B.德育思想 C.德育模式 D.德育目标 3、“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是谁说的?( ) A.苏霍姆林斯基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杜威 4、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是( )。 A.德育规律 B.德育原则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2、5、德育过程中各种不同质的要素的组合方式是德育过程的( )。 A.内容 B.结构 C.层次 D.方法6、“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德育的( )原则。 A.疏导 B.导向性 C.因材施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7、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8、主要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学者是( )。 A.布鲁纳 B.科尔伯格 C.皮亚杰 D.班杜拉 9、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 )的成功教育经验。 A.乌申斯基 B.马卡连柯 C.加里宁 D.赞可夫10、教师通过讲解、谈话、

3、报告、讨论、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用的德育方法是( )A.锻炼法 B.实践法 C.示范法D.说服法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12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13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是指德育的( ) A方法 B手段 C途径 D内容二、填空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 之间的矛盾。2、 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3、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

4、 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年龄特征4、品德评价法必须坚持以 为主,批评、惩罚为辅。5、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6德育方法是教育者_和受教育者_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7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_和_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及表现出来的,并接受其检验。8. 贯彻疏导原则要求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 。9.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 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10.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 陶冶等。三、简答题1德育的意义有哪些?(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学生健康成

5、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3德育过程中怎样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

6、要求要认真执行。4德育过程中怎样贯彻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5、德育过程中怎样运用说服法?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运用说服法要注意的要求:(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6、如何运用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的方法?表扬奖励是对学生良好思想、行为作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否定

7、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运用奖励与处分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2)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3)注重宣传与教育。(4)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7. 请针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问题,论述德育过程为什么是教育者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1)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道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2)德育过程

8、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引导、培育和促进着学生品德的发展,因而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3)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四、材料分析1、一位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为了“侦破”班里一个学生丢了两块钱的事,发给班里每个学生一根一般长短的小棍子,让学生攥

9、在手里并把手放在课桌下面。他说:“我这把小棍儿是施了法术的,谁拿了别人的钱,他的小棍儿会长长。”过了五分钟,他煞有介事地收回学生手中的小棍儿,收一根比一根,结果终于破了“案”拿钱的学生的小棍儿比别人的短了一截儿,因为他怕自己的小棍长长就暗中掐下一截儿去。请用德育工作的理论(德育原则)分析下面的案例。要点:(1)这位老师虽然破了“案”,但伤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给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心理影响,违反了德育工作中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和要求。(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

10、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求德育工作者要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这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案例中那位班主任的做法显然违背了这一基本要求。(3)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要为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班主任要尊重、宽容、接纳、善待、关爱每一位学生,教育过程必须富有“人道精神”,充满人文关怀。2、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 10 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畏惧,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学了。以

11、后,每次新老师走到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决定信念大增。 问题:请用德育有关理论(德育原则和方法)对案例中新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要点:(1)新老师之所以能帮助小雷改掉坏习惯,还爱上学习,是因为他遵循了德育工作中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并恰当地运用了品德评价的德育方法。(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求德育工作者要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这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12、。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优良品德或不良品德,给予肯定或否定,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向上,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的滋长。(3)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注意的集中性和坚持性较差,容易受一些无关因素的影响而转移,意志比较薄弱,自我调控能力也较差,因此很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4)新教师之所以能帮助小雷改掉坏习惯,是因为他能尊重、接纳、关爱小雷,使小雷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从而不断增强自制力,并自觉转化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同时,新教师对小雷不做小动作时的肯定和赞许,让小雷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转

13、化为积极上进的动力,从而更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3、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 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

14、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凉凉而已。”画完后,她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问题:请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如果你的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要点:(1)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告诉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儿童青少年有强烈的被人尊重和信任的需要,教育者一方面要尊重、

15、信任、热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按照一定的思想准则和品德规范严格要求他们,通过二者的相互结合才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是实现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应有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2)三毛数学老师的做法既违背了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也不符合教师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特别是她采用变相体罚的教育方式严重地伤害了三毛的人格尊严,对三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是极不人道的教育方法。(3)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我会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为原则,在尊重信任三毛的前提下,过深入了解和交流,充分肯定三毛的进步和优点,比如她有学习和进步和愿

16、望,有良好的记忆力等,鼓励她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然后根据三毛的实际情况,帮助她制定合理具体的学习计划,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使她不断获得成功和进步。4、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良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良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良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

17、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良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问题:分析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要点:(1)陈老师主要运用了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和品德评价的德育方法。(2)案例中陈老师一分为二地看待和评价学生,通过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使之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通过激励学生,使之产生战胜自我的积极体验和信心,发挥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3)在方法上,陈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并通过充分肯定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和思考,然后通过进一步引

18、导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和上进的愿望。5、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便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了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 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 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 条“罪状”。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

19、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自从这个9 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教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批判。要点:(1)案例中的这位班主任首先违反了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无条件地接纳他们,相信并期待他们能不断进步,这样

20、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他们提出合理的要求。案例中班主任的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教育方法是极不人道的,是与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相背离的。(2)案例中的这位班主任还违反了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分析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和优点,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上进的一面,抑制或消除其消极落后的一面。案例中的这位班主任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学生,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并进行自我教育,其结果往往只会使学生破罐子破摔。(3)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21、,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名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6、子贡赎人春秋时代鲁国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赎回来,事后可由国家报销。子贡是孔门高徒,经商有方。一次他赎了一个同胞归国,事后却拒绝国家支付的赎金。孔子听说后对子贡说:“你这是不对的,因为你开了个坏的先例,从此不会有鲁国人再肯为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你接受国家补偿的赎金,不会损害你行为的价值;你拒绝这笔赎金,只会破坏国家那条好法律。”从德育目标的角度试分析该案例,并谈谈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1)鲁国立那条法律的用意是为了鼓励每一个人只要有机会,就可以惠而不费地做一件大好事,哪怕你暂时没有预付偿金的能力,也应该去借来赎金为同胞赎身,因为你不会损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