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喷桩+抛石挤淤+沉降观测_第1页
粉喷桩+抛石挤淤+沉降观测_第2页
粉喷桩+抛石挤淤+沉降观测_第3页
粉喷桩+抛石挤淤+沉降观测_第4页
粉喷桩+抛石挤淤+沉降观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及工艺框图 本合同段地质情况十分复杂,软土地基较多。按设计需要特殊处理的路段共有60处,路线长为12997延米,处理方法主要有粉体搅拌桩和抛石。其中粉体搅拌桩处理12处,粉体桩长92346延米,抛石处理16处,计23230m3,开挖换填为28处,共m3,另有四处掺配处理。一、软基处理施工安排 1、 基于总工期考虑,软基处理时间安排在99年12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共7个月内完成,避免雨季施工。 2、待软基处理完成后,集中力量优先进行软基段路基填筑施工,使之提前进入沉降期。 3、根据工程量情况、粉体搅拌桩安排4个队伍,配8台PH-5型深层搅拌机及空气压缩机、储灰罐、粉体发

2、送器、起吊装置、导向架等机械。通过PH-5型深层搅拌机将干粉用粉体发送器加固软土层中,就地将土和水泥强制搅拌形成强度较高的柱状加固体。抛石挤淤安排3个队伍,开挖换填采用人工配合挖机施工。 4、软基处理原则为 软土厚度小于3m时,采用开挖换填处理。 软土厚度为3-5m时,采用抛石挤淤处理。 软土厚度为大于5m时,采用水泥粉体搅拌桩处理。二、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1、粉体搅拌桩施工方法 本标段粉体搅拌桩设计桩径0.5m,桩距1.0m,呈正方形布置,其施工方法: 1)准备工作 a.进行成桩工艺性实验,桩数不宜少于5根,成桩试验取得以下技术参数: a-1.满足设计喷入量的各种技术参数,即钻进速度、提升速度

3、、搅拌速度、喷气压力、单位时间、喷入量等。 a-2.确定搅拌的均匀性,掌握下钻和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 b.原地面平整:人工配合推土机将原地面平整,清除地上,地下一切障碍物,包括草皮、树根、垃圾、石块等,场地低洼处,回填粘性土找平,用小型压路机稳压。 c.桩位放样:根据设计图纸所要求的处理范围、桩位间距,采用经纬仪和光电测距仪定出控制桩,再用钢尺定位,标明桩位,以便钻机就位。 2)施工工艺 a.移动钻机,使钻头对准桩位,检查并调整钻杆垂直度,使其垂直度偏差1.5%,安装并调试其配套设备。 b.钻机预搅下沉至桩底标高。 c.在确保水泥从喷交口喷出的情况下,喷灰0.5min后,匀速搅

4、拌提升至离地面50cm处。 d.重复搅拌下沉至桩底标高。 e.重复搅拌提升离地面50cm,回填水泥土并压实。 3)施工记录搅拌桩施工应按图纸规范要求,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认可。 4)施工注意事项 a.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喷灰时间和停喷时间,每根桩开始后应连续作业,不得中断喷灰,以确保喷灰的连续性,严禁在尚未喷灰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储灰罐内的储灰量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灰量加50Kg。 b.喷灰施工过程中,如遇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中断喷灰时,应及时记录中断深度,在12小时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补喷情况填报于施工记录内,补喷重叠孔段应大于100cm,超过12小时应采取补桩措施。粉体搅拌桩完

5、成后,待30天后才能铺设50cm砂砾或砂垫层,其上铺设土工布再进行填土。 2.抛石挤淤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工作 a.按规范和图纸要求准备片石,片石中部厚度应不小于15cm,其数量应根据所处理范围来确定。 b.施工机具的准备,计划采用装载机或挖机抛石。 c.施工放样:按图纸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处理范围,并钉好桩位。 2)施工方法 a.排除地表积水。 b.用挖机挖除上部3m淤泥。 c.抛石:从路堤中部向两侧对称抛填,使泥沼或软土向两侧挤出,待抛石填出水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压实。 3)施工注意事项 a.抛石至设计标高时,铺30cm厚砂砾垫层,若片石上有淤泥翻上时,应予以清除,并上铺10c

6、m砂砾层,铺一层土工布,再铺30cm厚砂砾层,在此基础上填筑路基。 b.按设计软土厚度35m为抛石处理,抛石时应认真记录、观测,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工程师,以重新研究和确定处理措施。 3.沉降监测方法 在软土路段进行沉降监测,及时掌握路基稳定性,对控制路基填筑速率和后续构造物、路面等工程的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全面、准确地做好沉降监测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和本公司在沪杭高速公路上的施工实践经验,监测方法如下:1) 沉降板的制作:底板所采用的钢板面积为50cm*50cm,厚度为1.0cm。底板与测杆焊接牢固,测杆用钢管保护。测杆和钢管均分节接长。沉降板设置图示如下: 2)沉降板

7、埋设 a.沉降板安装在清理并压实好的地表上。在预压路段,沉降板安装在路基底部中心及两侧路肩内缘,纵向间距为100m。 b.桥头引道路堤,第一块沉降板从距桥台10m处开始,仍按中、左、右设置,在第一块沉降板后,以50m的间距设置沉降板。 3)沉降观测 a.沉降观测应采用精密水平仪测定,测试精度符合二等水准要求。 b.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进行一次观测,填筑间歇期间每3天观测一次,路堤填筑完毕后,每14天进行一次定期观测,直至预压期完成、多余的预压和超压填料卸除为止。 c.每次观测后及时整理汇总测量结果,提交工程师。 d.由于该项工作技术含量高,难度大,项目经理部将由总工负责,设专人管理,下设两个专测小组。 4)沉降监测对施工的控制方法 a.当发现沉降骤增或超过控制标准时,加密测次,实行动态跟踪,分析原因,及时向工程师报告,按照工程师的指示采取减缓填筑速率甚至暂停填筑,待减少到控制标准以内才可继续上一层的填筑。 b.根据沪杭高速公路的经验,当沉降速率为 mm/月时方能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