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水产养殖病害的检验与诊断技术暨防治的科研与实践[共59页]_第1页
现代水产养殖病害的检验与诊断技术暨防治的科研与实践[共59页]_第2页
现代水产养殖病害的检验与诊断技术暨防治的科研与实践[共59页]_第3页
现代水产养殖病害的检验与诊断技术暨防治的科研与实践[共59页]_第4页
现代水产养殖病害的检验与诊断技术暨防治的科研与实践[共59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水产养殖病害的检验与诊断技术暨防治的科研与实践体会上海水产大学 潘连德,鱼病专家简介: 潘连德,男,1960年生,教授,19791983,大连水产学院学水产养殖; 1983-1996,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后更名军农牧大学,现名军需大学),搞水产养殖、兼听兽医; 1996-至今,搞鱼病兼养殖;曾任鱼病教研室主任; 专业特长:鳖病、蟹虾病、鱼病的诊断和控制,以及渔药药理和药剂。 主攻方向:水产养殖药害及其药源性疾病,讲座提纲,养殖中华鳖(甲鱼)的几种疑难病的诊断与控制; 中华绒螯蟹(河蟹)的“抖抖病”的诊断与控制; 青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的疾病防治; 鲟鱼、河豚、大黄鱼等鱼类养殖技术与

2、病害的诊断与控制; 水产动物疾病检验与诊断上值得注意的问题; 水产养殖动物药害及其药源性疾病,电话公室验室 133862920085258思考题,1、甲鱼白底板病的病因、病理和两种不同的疾病 2、河蟹“抖抖病”的诊断方法 3、虾黑体病的病因与防治,一、养殖中华鳖(甲鱼)的几种疑难病的诊断与控制,科学养殖要点,温室养殖技术要点,饲料与饲养管理是关键:饲料的质量至关重要,肉料比达到1.0较为理想。日粮控制是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 水质控制:保温与换水的矛盾,微生物制剂处理水中有害物质效果好!恶臭的水甲鱼能够耐受,但是影

3、响甲鱼的品质。 疾病防治与合理用药:合理用药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也不会产生药害,以及发生药源性疾病(另题详述)。 生产特点:集约化生产,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准:高投入,高产出,生产周期短,12-14个月,快周转;资金要雄厚; 产品品质(体形、色泽、肉味、活力)差:快长、全饲、 水质差。 市场价格:20-35元/市斤,池塘养殖(生态养殖)-仔鳖、稚鳖、幼鳖全池塘养殖,水质较温室养殖的好,运用水生植物(水花生、浮萍)、微生物(光和细菌、EM)等生物处理池水。 水好-省料、生长快、品质好,接近天然鳖。 人工饲料和动物性饲料结合:小杂鱼(海水鱼优于淡水鱼)、畜禽下水。 生产特点:生态养殖池塘半精

4、养,以甲鱼为主的生态系统,水环境好、水草好、食物好;周期长,2-3年,周转慢; 产品质量好,价格高,消费者欢迎; 市场价格:100-150元/市斤,温室与池塘养殖结合法,孵出仔鳖-250克/只, 9、10月-次年4、5月,温室养殖; 250克/只-500750克/只,池塘养殖,秋季或次年春上市。 生产特点:取两者之长,或介于两者之间。适于目前的社会与市场,是效益较好的生产模式,值得推荐。 市场价格:30-50元/市斤,中华鳖几种疑难病,白底板”病,临床症状:白底板, 病理:贫血、出血;慢性内科病(肝、脾、肾、胃、肠) 病因:据报道,细菌、病毒、环境毒、原因不明,众说纷纭。 控制:无,非寄生性肝

5、病,在我国的江、浙、沪、闽、粤等地区发生被群众称为“癌症”或“不治之症”的中华鳖非寄生性肝病10危害十分严重,非寄生性肝病的临床症状,中华鳖的肝脏由初期的仅有少量的淤血点,发展到淤血斑块、全部肝脏变为红色、紫色、褐色,反映了肝脏淤血不断加重的典型症状; 肝脏的体积与颜色的变化是同步的,由正常的体积因大量的淤血膨胀到24倍,临床症状为脂肪肝、肝血肿、肝腹水症状严重,继续发展为肝硬化、肝性水肿等病理变化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并表现出停食、腹水、四肢和颈部水肿、活动缓慢的濒危状态。 肝脏由功能不全,发展到功能衰竭。大量组织病理的显微和亚显微观察结果有力支持了这一结论,病理,如日本鳖(Amyda japo

6、nica)的脂质代谢异常疾病1617 中华鳖脂肪肝病与中华鳖非寄生性肝病早期症状相同; 中华鳖肝血肿病与中华鳖非寄生性肝病中期症状相同; 日本鳖腮腺炎12、中华鳖蜡样症15与中华鳖非寄生性肝病晚期症状相同,与多种疾病产生误诊,实践中,由于患非寄生性肝病中华鳖的晚期临床症状同日本鳖“鳃腺炎相近,因此会并采取了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这时原发性的非寄生性肝病被掩盖而误诊为 穿孔病、红底板、败血病,并采取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措施,按病理变化的某阶段误诊,脂肪肝病 肝淤血或肝血肿 肝硬化或 肝腹水,病因,综合此类疾病的致病原因,认为与药物或饲料有关,并确定为药源性原因,但具体的致肝损伤物质和致病因素还不清楚,

7、病理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78,不能有效控制。使目前只能做广泛性的预防,药源性疾病,药源性胃病 药源性肝病,二、中华绒螯蟹(河蟹)的“抖抖病”的诊断与控制,科学养殖要点,河蟹养殖目标: 大闸蟹的标准-青背、白肚、黄爪、膏黄肥满; 扣蟹的标准-80-100只/市斤;5-6克/只;无性早熟蟹,养殖技术要点-“四个基本原则,水 料 种 草,草的作用、养护,水草的作用:食物、净水、栖息、避敌 水草的种类:浮水性、沉水性 水草的数量:1/3覆盖率 水草的养护:种植 施肥 去枯添壮 稀疏松坦,河蟹“抖抖病,研究概况 病因 临床症状 病理 预防 控制,中华绒螯蟹“抖抖病”病因的研究报道,有作者认为球状病毒

8、3、小核酸病毒4 等病毒是该病的病原,由于试验研究尚缺乏关键性的研究项目和细致工作,使研究结果还不能完全确定,并且运用控制病毒的方法应用生产,没有取得理想效果,有的作者认为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是该病的病原,但回感的阳性率极低,或回感不成功,其结果也不能确定,并且运用各种抑菌药物不但无效,相反加重病情和死亡。又因为在健康的河蟹体内分离到一些病原性细菌是十分常见的121014,这与蟹的开放式循环系统有关,因此给病原的确定带来了困难,有的作者诊断为肝性脑病2,运用中西医理论解释了肝性脑病的病理,并研制中草药制剂治疗,但缺乏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有的作者认为类立克次体是该病的病原王 文,顾 湖泊科学

9、,也因缺乏系统的病原学与诊断学试验研究,结果不好,电镜观察到的类立克次氏体颗粒,有的作者推测固着性纤毛虫(聚缩虫、钟虫)是该病的病原黄琪琰 中国水产,缺乏试验研究;并提出先杀虫、再杀菌、最后抗病毒的防治方法,笔者研究认为该病的病原中有一部分是由于药害6 7所致,研究结果与肖顺昌(1999)2的观点有部分相近,具体的致病物质是本研究的关键问题,要待疾病模型建立的研究结果出来后,方可明确。疾病的组织病理研究结果与重金属1对中华绒螯蟹毒性、组织毒理学研究有相近处,但病变程度要远高于后者。国外对重金属对蟹类毒性试验的组织毒理研究结果,也可以找到相近的证据。笔者研究认为该病属于药源性疾病,而非病毒病、细

10、菌病、立克次体病和寄生虫病,中华绒螯蟹“抖抖病”临床症状,中华绒螯蟹“抖抖病”病理,1)肝性水肿,也有些人将其混称为“腹水病”。在肝胰腺以上、背甲下背部积蓄大量的水肿液并为体腔膜包涵其中,撕破腔膜水肿液流出。肝组织结构的严重破坏,必然导致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2)肝胰腺脓肿,肝胰腺中部有巨大结节,坏死发生组织呈糜烂状、颜色多样、并发恶臭味,为典型脓肿性病变。肝胰腺脓肿,一方面引起功能丧失,另外脓肿组织及其分泌的汁液会使蟹中毒,急性死亡。 3)病蟹“黑鳃”、“灰鳃”、“白鳃”等临床症状,在鳃的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炎性水肿和坏死 鳃淤血,鳃丝末端膨大、棒状化、扭曲变形,炎性水肿,组织坏死,中华绒螯蟹“

11、抖抖病”的预防与治疗,预防建议:1)水草好,不发病; 2)合理使用药物; 3)饲养管理合理,青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的疾病防治,黑虾病 丝状细菌、真菌、丝状藻类的寄生、附着,使鳃黑、体黑; 纤毛虫病 同河蟹的纤毛虫病:钟虫、聚缩虫、累枝虫、单缩虫 红肢、红体病 水质的因素为主,重金属、其它水污染物;病毒感染; “白虾”病 孢子虫-虾全身呈白色,不透明,鲟鱼、河豚、桂鱼等鱼类养殖技术与病害的诊断与控制,寄生虫病 寄生虫性烂鳃病 肠炎 肝病 细菌性烂鳃、皮肤病,鳜鱼病,病毒病,细菌与病毒混合感染以及综合症,水产动物疾病检验与诊断上值得注意的问题,水产动物疾病诊断易混淆的现象,在疾病诊断学上搞清楚

12、同一种疾病在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即“同病异症”;不同的疾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同的症状,即“异病同症”问题,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正确诊断是有效控制疾病的前提,而误诊是错误控制疾病的开始。不知道某种疾病的“同病异症”和某一类疾病的“异病同症”,就很容易产生误诊。养殖中华鳖疾病诊断的“同病异症”和“异病同症”问题值得讨论和研究。 在此值得说明一下“同病异名”和“异病同名”,以免混淆“同病异症”和“异病同症”概念,疾病的病名与命名法则,1“同病异名”: 2“异病同名”,1、“同病异症”: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病:白点病、穿孔病、腐皮病、前肢溃烂病 2“异病同症”:烂鳃症状的细菌性烂鳃;寄生虫性烂鳃

13、;药物中毒性烂鳃; “白底版”症状的肝病、胃病、病毒病,诊断方法(思维方法,疾病诊断的“排除法”的运用 “综合法”的运用,由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病害,问诊、调查、观测、取证获得诊断所需信息,排除无关因素,保留有关或可疑因素,待综合处理。 1)饲料霉变 2)用药不合理 临海农场用生石灰清塘,剂量对,施用方法不对,造成中毒死鱼事故。 3)水质有问题 pH、Do、有毒物质CH4、H2S、NH3、水华水 4)生产操作问题 5)中毒,由天气变化引起的病害,查阅近期天气预报,注重高温、高湿、气压低等恶变天气的影响,寄生虫病-检查寄生虫的种类、数量,临床诊断,体表寄生虫 鳃寄生虫 肠道寄生虫 体腔寄生虫,细

14、菌性疾病-检查临床症状进行临床诊断,体表、鳃病 肠炎 肝病、肾病、鳔炎,病毒病、立克次氏体等疾病,临床诊断困难,实验室诊断方法不理想,水产养殖动物药害及其药源性疾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水产养殖动物的药害问题,中国现代水产养殖业同全国经济发展一样,由传统的粗放形发展到集约化工业化水平,诸如工厂化温室养殖已形成中华鳖、鳗鱼、鲟鱼、河豚、牙鲆、鲍鱼、虾蟹育苗、海带和紫菜育苗等等养殖工艺与养殖技术。大规模的生产过程中,出于改善环境、防病治病等目的,大量使用药物,因而就出现了水产养殖动物的药害问题,并表现出日渐严重的趋势,随之而生的水产养殖动物的药源性疾病的肆虐以及误诊与误治,成为现代水产养殖动物病害

15、难以控制的难题,严重制约了现代工厂化温室养殖产业发展,已引起有关部门和从业人员的重视,水产养殖动物的药害问题国内外研究甚少,目前还是水产动物医学领域的空白,药害,参照医学和兽医学的有关问题,水产养殖动物的药害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药品不良反应;二是药品急性毒害作用,药品的不良反应,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诸如: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和药物的致畸、致癌、致突变以及药物依赖性、体内菌群失调等,药品急性毒害作用,药品在不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急性有害反应,诸如:中毒、器官或组织损害、强烈的不良反应等,药害的后果,药害导致水产养殖动物亚健康状况,水产养殖

16、动物亚健康的表现: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抗病力减弱。 在药害持续作用下,水产养殖动物就会表现出各种临床症状、患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药害值得注意,不仅如此,水产养殖药害还表现在对水体的药物污染严重,造成水体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发展到整个水域污染,后果严重。 关于水产养殖动物的药害问题目前十分严重,但尚未引起从业人员的重视; 况且现行的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医学等都未见水产养殖的药害及其药源性疾病相关内容的阐述; 关于水产养殖动物患药源性疾病的检验、诊断与控制问题,国内外研究报道极少,水产养殖动物的药源性疾病,水产养殖动物的治疗或诊断用药过程中,因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或因过度用药造成机体组织或器官严重损害和病变后,而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称为药源性疾病。 也有将由于过量食用有毒食物或食物中长期营养失衡造成机体组织或器官严重损害和病变,而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称为食源性疾病(drug-food disease,水产动物药源性疾病属于非寄生性疾病,水产动物药源性疾病属于非寄生性疾病,不同于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其它病原生物病的寄生性疾病,它的病因是药物本身,病理表现为中毒、变性、增生、坏死过程,临床症状复杂,死亡集中,死亡率高,几种水产养殖动物的药源性疾病,中华鳖药源性肝病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