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湿气流“撞上”独特地形_第1页
暖湿气流“撞上”独特地形_第2页
暖湿气流“撞上”独特地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暖湿气流“撞上”独特地形专家详解四川盆地持续暴雨成因6月中旬以来,四川暴雨天气频发,先后出现四次区域性暴雨,6月18日至21日、6月29日至7月1日、7月4日至5日、7月7日至11日。暴雨过程发生次数为历史同期最多,全省先后出现178站次暴雨天气,暴雨站数之多位列历史同期第一。虽然暴雨过程出现时间与常年接近,但四次区域暴雨过程相继发生,影响范围广,降水强度大均为历史同期少见。7月7日20时至10日15时,成都、雅安、乐山、眉山、德阳、绵阳大部及广元西部出现区域性暴雨,全省共有25个县(市)出现暴雨,有14个县(市)出现大暴雨。截至10日15时,在全省4474个观测站中,104个站降雨量达50毫

2、米至100毫米,388个站降雨量达100毫米至250毫米,104个站出现大于250毫米的降水,位于强降水中心区域的都江堰幸福镇石马村降雨量达到999.7毫米,都江堰气象站日降雨量超有记录以来最大值。为何近期四川强降雨频发?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解释,四川盆地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暖湿气流把南海一带的水汽经过贵州输送到四川盆地,偏南气流在四川盆地转成偏东气流,与青藏高原地形相互作用,在四川盆地的西部产生比较明显降雨,也就是说盆地西部高原地形对这次降水产生明显增幅作用。由于副热带高压比较稳定,水汽源源不断向四川盆地输送,降雨基本稳定在盆地的西部。而高原地区有弱冷空气进入四川盆地,加大这一地区大

3、气不稳定,容易导致对流强盛,雨强较大。“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形成的东南低空急流是这场持续性暴雨的源头。”四川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吕学东说。7日晚,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形成的东南低空急流抵达四川,和南北走向的龙门山脉“相撞”,山地地形对气流起到抬升作用,促进空气垂直运动。而高空温度低,地面温度高,水汽凝结在空中形成雨。因为东南低空急流“气场”稳定,源源不断,所以造成降雨持续出现。吕学东说,这次强降雨过程呈现暴雨落区集中、强度强、累计雨量大的特点。暴雨落区集中在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脉狭长地带,都江堰市幸福镇小时降水量最大达到124毫米,累计降水量之大历史同期少见。延伸阅读 副热带高压稳定带来北雨南热据

4、孙军介绍,华北强降雨主要从8日开始,降水天气系统从西北地区东部自西向东移动,先后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东北南部,而四川盆地西部的降雨系统维持少动。与历史同期相比,7月上旬,华北、东北、西北降水偏多,四川降水偏多两倍至4倍。每年7月下旬至及8月上旬(又称“七下八上”)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雨季,今年北方地区雨季提前,“七下八上”变成“六下七上”了,北方地区从6月下旬就开始降雨较多。目前,我国呈现出北方持续降雨、南方持续高温的情况。孙军说,这与副热带高压有关,我国雨带的位置是由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决定的。在7月初,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5日至7日,淮河流域出现一个雨带。随着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抬,淮河这条雨带就减弱消失了,整个中东部地区在副热带高压西侧出现比较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水汽源源不断向北方地区输送,再加上北方有弱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交汇在华北地区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一带。由于副热带高压比较稳定,雨带也比较稳定,所以,这一带的降雨一直持续。同时,由于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南方基本维持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7月10日18时发布我国今年首个台风橙色预警。孙军表示,强台风“苏力”可能于13日登陆我国,在12日至14日影响我国东南地区。这一地区高温天气将有两至三天的间歇,台风减弱或移出之后,南方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