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_第1页
观潮教学设计_第2页
观潮教学设计_第3页
观潮教学设计_第4页
观潮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观潮 -主备人魏彦霞学习目标:1、 课前预习生字词,课后会写文中生字,90%学生能正确听写文中要求掌握的词语。2、 朗读课文,95%的学生做到正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深入读文后理解课文内容,说出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3、 在深入学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评估设计:1、 目标1字词的学习,课堂上通过教师检查读词、读文的方式进行了解和重点指导,要求读准词语读音、听写词语。2、 目标2,朗读课文,第一课时解决正确、流利的目标。通过指名读生词。是95%的学生达到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2、。第二课时在深入读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指名反复朗读,读悟结合、同学评价、教师点拨评价的方法,使80%以上的学生能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并在理解、熟读课文后进行背诵,通过老师抽查、同桌互背进行检查。3、 目标3,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揣摩体会文章的表方法。学习重、难点:1、 初读课文,能相互交流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2、 学习本课写作顺学。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课前预习生字词,课后会写文中生字,90%学生能正确听写文中要求掌握的词语。2朗读课文,95%的学生做到正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深入读文后理解课文内容,说出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评估设计

3、:1、 目标1字词的学习,课堂上通过教师检查读词、读文的方式进行了解和重点指导,要求读准词语读音、听写词语。2、 目标2,朗读课文,解决正确、流利的目标。通过指名读生词。是95%的学生达到读得正确、通顺、流利。可通过课堂观察。看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通顺、连贯说出文章所描述的主要情景。学习内容: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4、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让黑板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

5、,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预习情况。读准多音字:闷(mn)雷 薄(b)雾 风号(ho)浪吼(hu)涨(zhng)起 颤(chn)动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指名读课文,正音。 同桌互读,评定等级。(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2理清文脉。(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

6、分段。(2)同桌交流。(3)说说各段的段意。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3. 谈收获附:板书潮来前 观潮 潮来时潮过后(时间顺序)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并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2在深入学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评估设计:1、深入读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指名反复朗读,读

7、悟结合、同学评价、教师点拨评价的方法,使80%以上的学生能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并在理解、熟读课文后进行背诵,通过老师抽查、同桌互背进行检查。3、 目标3,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揣摩体会文章的表方法。学习内容一、引入谈话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师生交流,品读。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板书)

8、观潮潮来时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3小组合作学习。(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 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

9、结合:(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 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

10、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四、总结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

11、料内容)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4作业。(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2)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2、雅鲁藏布大峡谷主备人:肖海花学习目标:1、课前自学生字词,95%的学生能正确读出生字词。2、学习课文,学生能说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与他人交流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3、朗读课文,能读出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评估设计:1、目标1字词的学习,课堂上通过教师检查读词、读文的方式进行了解和重点指导,要求读准词语读音、读通句子。2、目标2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揣摩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使80%以上的学生能说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与他人交流大峡谷的

12、壮丽奇异之美。3、目标3朗读课文,在学生深入读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指名反复朗读,读悟结合、同学评价、教师点拨评价的方法,使80%以上的学生能读出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难点:在阅读中与他人交流大自然的神奇。学习方法:朗读品味学习准备:小黑板学习安排:一课时学习内容:一、导入新课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二、初读,感知全文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3、。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壮丽(2自然段)奇异(3-4自然段)三、再读,感悟全文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海拔: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22686009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3指

14、导朗读,强调气势。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5指导朗读: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鸟的天堂主备人:魏彦霞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正确听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会背诵课文的七、八自然段。3、边读边想象画面,知道南国的美丽风

15、光,了解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能借助具体的语段说出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评估设计:1、85%课前预习生字词,课后会写文中生字,90%学生能正确听写文中要求掌握的词语。2、100%的学生能够在朗读中能不添字、不加字、不读破句、断句。并能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生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85%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会说出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表现出对大自然美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背诵课文第七、八自然段。学习重点在读文的基础上,想象“鸟的天堂”美丽的景象,知道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学习难点能找出具体描写大榕树特

16、点的语句。学习方法谈话法 读书指导法 练习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内容: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正确听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会背诵课文的七、八自然段。评估设计:1、采用默写等形式检测目标1的完成情况。 2、采用小组检测,抽背的形式检测目标2的完成情况。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

17、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波浪(b p) 缝隙(x x) 一簇簇(c sh乐曲(yu l 兴奋(xng xng) 应接不暇(yng yng)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重点指导:梢:形声字,与“稍、捎”

18、区分。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灿烂:光彩鲜明耀眼。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留恋:舍不得离开。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三、理清文章的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2汇报交流。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3理清课文的脉络。(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

19、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学生汇报: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边读边想象画面,知道南国的美丽风光,了解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能借助具体的语段说出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评估设计:1、采用课堂提问、不同形式的朗读检测目标1.2、通过学生解说导游词,习作检测目标2.学习内容:一、整体感知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20、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二)汇报交流。大榕树:1大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

21、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2)重点体会“真”字。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出示投影 本来的,实际的真 清楚,明白 确确实实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

22、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一万多平方米。)(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教室?(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2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学生乙: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2)重点体会“颤动”。(3)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

23、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3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5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鸟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4学生汇报。学生甲: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学生乙: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

24、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我们体会了“应接不暇”。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学生丙: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学生丁: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我们从中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学生齐读(投影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

25、的天堂啊!7教师追问:(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8配上欢快的音乐,把美术课上画的小鸟,“放飞”到大榕树上。9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

26、得愈加的繁茂。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1播放“鸟的天堂”的完整课件。2出示思考题: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3学生分头准备。4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五、总结全文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附:板书设计 远大榕树 枝、干、叶、根 静态(大、美)近鸟的天堂 小鸟 到处到处 动态 (热闹)样题设计:一、按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展示 裂缝 颤动 陆续 留恋 茂盛、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 )、不忍舍弃或离开。

27、( )、清楚地摆出来让人欣赏,明显表现出来使人知道。( )、植物长得多而茁壮。( )、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二、缩句、太阳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我回头看见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三、在括号中填写恰当的词语灿烂的( ) 明亮地( )茂盛的( ) 缓缓地( )翠绿的( ) 平静地( )四、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在括号里画“”、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榕树正在茂盛时期,好像要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28、。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ch)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ngy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ngx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hu)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在文中画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9、、用“ ”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按文中内容填空。、“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 。、“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 ,而是 。、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对大榕树的称呼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4、火烧云主备人:肖海花学习目标:1、预习课文,100%的学生能正确读写笑盈盈、茄子、跪着、凶猛、庙门、蹲着、威武、镇静、恍惚、揉眼睛、偏偏等词语。2、朗读课文,90%的学生能读出读火烧云和大自然的赞叹之情。3、学习课文,学生读文章,想画面。85%的

30、学生能与他人交流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是怎样变化的。4、学习课文,80%的学生能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评估设计:1、目标1字词的学习,课堂上通过教师检查读词、读文的方式进行了解和重点指导,要求读准词语读音、读通句子。2、目标2通过自主、指名反复朗读,读悟结合、同学评价、教师点拨评价的方法,90%的学生能读出读火烧云和大自然的赞叹之情。3、目标3学习课文,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在学生深入读文、理解内容、观察插图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读悟结合,使85%的学生能与他人交流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是怎样变化的。4、目标4学习课文,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教师

31、引导、总结,80%的学能在学习方法上有进步。学习重难点:重点:学生能说出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难点: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想象,尝试写一段话。学习方法:小组交流 朗读品味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内容: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火烧云)你眼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2、出示文中的生词,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3、理解文中词语。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

32、读课文。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1、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2、集体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交流,抓住颜色的变化和形态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感情朗读,边读边在头脑中呈现画面。)3、教师总结: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四、拓展延伸1、你留心看过天空吗?那时的云彩什么样?能把你的观察所得写一写吧!2、把有关描写云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五、指导书写1、学生完成作业。2、背诵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颜色火烧云 变化快、多 形状语文园地一 主备人

33、:魏彦霞学习目标:1、通过多渠道搜寻,说出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100%学生会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课前准备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2、实物投影仪。评估设计:1、 目标1课堂观察提问2、 目标2课堂的提问交流3、 通过课堂检测,课堂提问了解目标4的达成度。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学习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说出自己发现美。2、在教师有效地组织下,学生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并针对别人的发言简单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学习内容:1、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2、 指名一生上台交流。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