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zq-把握时代机遇加快发展蔬菜机械化_第1页
xzq-把握时代机遇加快发展蔬菜机械化_第2页
xzq-把握时代机遇加快发展蔬菜机械化_第3页
xzq-把握时代机遇加快发展蔬菜机械化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把握时代机遇加快发展蔬菜机械化摘要:本文描述了中国蔬菜生产及其相应机械化的现状,并与国外蔬菜机械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制约我国蔬菜机械化发展问题所在和我国发展蔬菜机械化的必然性,并预测未来我国的蔬菜机械化发展趋势,为我国蔬菜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vegetable production and mechanization, and compares with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foreign vegetable mac

2、hinery. It also discovers the problem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hinese vegetable mechanization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vegetable mechanization. Whats more, it predict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vegetable mechanization in future and provides certain refe

3、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of vegetable machinery in China.前言: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蔬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已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蔬菜生产国,蔬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左右。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蔬菜出口量的逐年增加,许多地区都把蔬菜种植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据农业部统计,2009年全国的蔬菜播种面积273亿亩,同比增加了494万亩;总产量602亿吨,同比增加2684万吨;人均占有量440多公斤,超出世界平均水平200多公斤。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

4、术体系经济研究室李崇光教授介绍,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华南冬春蔬菜、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东南沿海出口蔬菜、西北内陆出口蔬菜以及东北沿边出口蔬菜八大蔬菜重点生产区域。蔬菜生产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农业部种植业司统计,2009年全国蔬菜(含西甜瓜)总产值约8800亿元。在满足自身供应的同时,中国生产的蔬菜还大量出口,主要销往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2009年在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达到1296亿美元的情况下,蔬菜出口却创造了667亿美元的顺差。蔬菜生产行业也逐步成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型产业。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

5、生了巨大变化,农业单产有了几倍十几倍的提高,一个农业劳动力向社会提供的农畜产品除了满足家庭的需要外,还可满足社会几十人的生活需要并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工业原料。在这重大变化中,除了采用农畜良种、合理施用化肥及良好灌溉技术外,使用机械替代人畜力进行农业生产,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的原因。农业机械化稳定和发展了农业与畜牧业,并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高低已成为衡量各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蔬菜生产一直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占蔬菜生产成本的50以上。目前,约有60蔬菜是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种植的,并且,移栽作业仍以人工为主。采用人工移栽,劳

6、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难以实现大面积移栽,从而导致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益低下,制约了蔬菜生产的发展【1】。 蔬菜生产为劳动时间甚长的产业,从育苗、定植、收获作物等作业均可加以调整。如结球白菜、甘蓝生产,育苗及定植的劳动时间,占蔬菜全部生产时间的30 。为提高存活率健康苗需要在短时间内加以定植。在蔬菜生产作业中,收获是费力最大、耗时最多的一个作业环节。据统计,收获是整个作业中最辛苦的工作,蔬菜收获期间需投入的劳力约占整个种植过程所用劳力的1/32/3。,而且为了保证蔬菜质量,还要必须做到适时收获 【2】。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概况: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在20 世纪40、5

7、0 及60 年代实现种植业基本机械化。美国在20 世纪90 年代种植业已进入高度机械化、现代化阶段,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使用机械操作,全面实现了机械化,农业机械向大型、高速、低耗、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美国等国家对温室作业机具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许多作业项目如耕地、播种、间苗、中耕和除草也都已实现了机械化。我国设施农业起步晚,相比之下,设施农业机械发展较慢,我国设施农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大多数劳动和作业均为原始的手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效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研制使用的栽植机械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以半自动为主。栽植机械的研究始于2

8、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最早出现的是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和甘薯秧苗栽植机的试验研究。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裸根苗移栽机械,主要用于甜菜移栽。80年代研制成半自动化蔬菜栽植机,同时也从国外引进了多种适合于移栽蔬菜烟叶甜菜等经济什物的移栽机械,但均因育苗技术落后,配套性能差,以及机具本身性能不稳定和生产率低等原因,都未得到推广使用【3】。国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根茎挖掘机械,主要用于花生和薯类等短根茎作物收获。20世纪80年代始,我国就有根茎收获机械的研制,但由于需要较高的动力消耗,与我国保有量巨大的小型拖拉机难以配套,且普遍存在可靠性差、作业质量不稳定等诸多问题【4】。进入20 世

9、纪90 年代,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我国部分地区研制开发出了一些花生、马铃薯、大蒜等挖掘收获类作物收获(挖掘)机,花生、马铃薯的收获机械虽然取得了些进展终未形成系列化成熟产品。【5】大蒜收获机械也大多处于设计阶段,没有进行大量推广使用。目前石河子大学机电学院的辣椒收获机可集辣椒采摘、除杂清选为一体。国内浙江大学在国家“863”计划的资助支持下,完成了水果自动分级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并没有进行市场推广。上述数据表明,在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都必须经历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发展阶段,从开始农业机械化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间要经历2030 年的时间。我国目前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基本实

10、现农业机械现代化时的劳动生产率对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而实现蔬菜生产机械化则需要更长的时间【6】。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政策影响: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的城镇化实际上是涉及到数亿农村人口的空间转移,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化。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大量使用机械技术成为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2005 年我国第二产业劳动力结构中,农民工比例已高达57.6%,在第三产业中农民工的比例也高达52%。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主力军。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人员老龄化、低文化特征明显。在我国农村人

11、口中,小于35 岁的青壮劳力60%80%已进城务工或自行经商创业,形成精兵强将去创业,年轻力壮去打工,老弱妇孺搞农业的局面。农业用工成本大幅攀升,农民利用机器替代人、畜力、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需求日趋强烈,成为农机化发展的内生源动力,未来各类农机作业的市场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态势。我国农村农业劳动力开始出现结构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短缺。劳动力成本将不断提高,蔬菜生产的机械化问题也日益突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蔬菜市场需求大幅增加,为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提供了发展机遇。蔬菜收获机械化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难点,国家应该列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内容。2008 年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推进农村

12、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2020 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根据上述目标2020 年我国农机化率将必须达到70%,年均增长率必须保持目前年均2.7的增长水平。我国未来将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提高农业机械产品技术含量,在消化吸收国外农业机械技术同时,实施工艺创新,推进工艺快速反应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加快蔬菜机械化发展,缩短与国外蔬菜机械化发展的差距【6】。 影响我国蔬菜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主观因素。一是人们普遍认为蔬菜生产,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者对机械化的需求迫切程度较低。二是菜农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机械化作业达不到人工作业的质量,难以接

13、受机械化作业。三是城乡经济水平差距大,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相对劳动力投入成本较低。四是购买设备的投资回收期较长。客观因素。一是蔬菜生产农艺要求的田间管理程序复杂,机械化作业的难度较大。二是蔬菜生产周期比较短、品种繁多,单品种植面积小,规模化不足,不同的蔬菜生长特性及植株体征相差很大,机械的适应性差。三是许多蔬菜是一次播种多次收获,机械化作业比较困难。四是绝大多数蔬菜都是以鲜嫩的幼叶、多汁的果实为产品,机械采收容易造成损伤。五是许多蔬菜在大棚内生长,对作业机械的要求较高,还有的蔬菜是套种的,机械作业困难。现阶段蔬菜机械化的重点发展方向:加快推进蔬菜生产机械化已成为当务之急,必须抓住蔬菜生产中的主要

14、环节重点突破,引进、筛选、示范与推广同步进行。一是加快实现蔬菜耕整地机械化。在现有菜田拖拉机耕翻作业、人工精细碎土和作畦的基础上,集成机械耕翻、机械碎土、机械起垄或开沟,形成菜田耕翻、精细整地、作畦开沟一体化机械作业,重点研究不同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与装备,优化与提升丘陵山地耕作机械性能,以减轻人工作业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因地制宜开展蔬菜育苗工厂化和机械播种、移栽技术试验。通过工厂化育苗缩短蔬菜生产周期,提高育苗质量,建立叶菜类、果菜类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推进蔬菜生产种苗统一供种和专业化服务。积极引进、试验和推广蔬菜生产的播种机和移栽机和收获机械(籽粒类、根茎类、茎秆类和果

15、蔬类),结合我国现有国情开发出适合我国农民使用和种植品种的农机设备。进一步减轻蔬菜生产中用于手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引导蔬菜种植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三是积极推广蔬菜微滴灌技术。重点研究低成本、智能型喷灌、微滴灌技术及设备,研究中小型多功能抗旱节水机具。使用微滴灌设备及与之相配套的相关设施,通过节水灌溉,合理施肥,节约用水,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肥水管理一体化。四是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技术试验。通过开展综合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蔬菜生产的用药量,减少农药残留,提高蔬菜品质,保证蔬菜食用安全。大力推广频振式杀虫灯,防虫网,脉冲式烟雾机等性能安全性植保防治机械和设备【6】。结束语:总之,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蔬菜生产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区域化发展。使用机器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对于利用资源、抗御自然灾害、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集约经营、增加单产与总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以及对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和缩小工农差别,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它还是城乡协作、工农联盟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我们要切实担负起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历史重任,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住机遇为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1】 沙莹,赵文,张峰,赵国栋.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