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副霍乱的防治_第1页
霍乱副霍乱的防治_第2页
霍乱副霍乱的防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霍乱副霍乱的防治知识概述霍乱、副霍乱是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中例为“甲类”。霍乱是霍乱弧菌所引起。一、 流行环节(一) 传染病:霍乱、副霍乱是人类传染病。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1、 病人: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急性期病人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病菌。重、中型病人由于频繁的腹泻和呕吐,极易污染周围环境,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2、 带菌者:指无临床表现而粪便中排出霍乱弧菌的人。包括潜伏期带菌、恢复期带菌(病后带菌)、健康带菌和慢性带菌。 潜伏期带菌:本病潜伏期短,一般为数小时到五天左右,多数为12天。 恢复期带菌(病后带菌)和慢性带菌:病人在临床症

2、状消失后的三个月内带菌,为恢复期带菌(病后带菌)。 健康带菌:指始终没有临床表现,而粪便中排出霍乱弧菌者。(二)传播途径: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1、经水传播:水是主要的传播途径。2、食物传播:食物在生产、运输、加工和储存过程中,都可受到水或被病人、带菌者直接污染。在流行地区曾从虾、蟹、螺、鱼等水产品中分离出埃尔托弧菌。在这些食品中,霍乱弧菌可保存数小时到数天,甚至12周。沿海地区居民有生吃或半生吃小水产品(虾、蟹、螺、蛤等)的习惯,流行期间举办婚丧酒宴或节日聚餐等,都有利于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常可引起爆发流行。3、生活接触传播:是指与病人、带菌者直接接触或接触了被霍乱弧菌污染的物品

3、而构成的传播。主要是经手的污染而实现。4、苍蝇传播:在本病流行期间已证实苍蝇可以带菌,并可机械地将排泄物中的病菌带到食物上,起一定的传播作用。(三)人群易感性:人不分种族、年龄和性别,对本病都是易感的,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病后虽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仍有发生再次感染的可能性。二、 流行特征(一) 地区分布:本病多分布在沿海地区,特别是江河入海口附近的江河两岸和水网地带。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也可传入内陆、高原和山地,甚至沙漠地区。这只要是因为霍乱、副霍乱多经水路传入,沿海、沿江地区交通便利,渔民活动频繁,传染源扩散机会多,同时沿海地区的水源含盐量较高,水质偏碱,温度和湿度较高,有利于霍乱弧菌特

4、别是埃尔托型生殖与繁殖。加之这些地区的居民多饮用河水、沟水、塘水和有饮用生水、生吃或半生吃水产品的习惯,促使了霍乱、副霍乱的发生和流行。(二) 季节性:一般多在411月,而以79月为主。(三) 人群分布:1、 年龄分布:各年龄组普遍易感。2、 性别分布:一般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3、 职业分布:不同职业发病率有一定差别。如渔民、船民、农民等发病较多。(四) 扩散方式:本病自流行区向外扩散。(五) 流行形式:一种是爆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单位,短期内发生大量病人,常是水型或食物型爆发。另一种是迁延型的散发。三、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一) 流行病学调查:1、 个案调查的任务和要求 进一步明确诊断,作出

5、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疫点和疫区的划定; 外环境污染的范围,特别要注意水源是否受污染和污染的程度; 确定和登记接触者,尤其是密切接触者的数量及去向; 追溯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判定传染来源的性质。2、 疫区基本资料的收集:包括自然地理、水系分布、交通情况及各种主要气象资料等;居住户数、居民总数、各年龄组男女人口数、各职业人数、与本病有关的风俗习惯等资料;环境卫生状况、饮用水条件、粪管情况、食品卫生状况、医疗机构、医务力量、肠道门诊数、肠道疾病的发病情况、菌苗接种情况;各项工作记录:包括病人、带菌者、接触者、阳性水源等定期检索工作记录等。(二) 流行病学分析:在进行分析时,应特别注意下述内容:1、 传

6、染来源分析;2、 病例的地区分布及其传播关系;3、 发病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分布;4、 病人、接触者及疫区内一般人群的带菌状况及可能污染的范围;5、 水、食物、生活接触和媒介昆虫等传播途径的分析;6、 爆发事例的分析;7、 多发疫点所占比例及原因分析;8、 当地主要流行因素的分析;9、 居民饮用水状况和水源污染情况;10、病例(或带菌者)分布与水系分布的关系;11、水质(PH、含盐量、氯化物含量等)与水样阳性率和人群感染的关系;12、菌型与流行表现及临床类型的关系;13、防疫措施的效果评价;14、流行趋势判断。四、疫区处理(二)疫点处理:1、疫点封锁:2、病人和疑似病人和带菌者处理:病人、疑

7、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就地设点隔离治疗。要做到切实隔离。若转送病人,要随带盛放排泄物的容器。对途中污染的物品、地面和运送病人工具要随时消毒处理。3、 疫点消毒:认真做好经常性和终末消毒工作,特别要注意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排泄物的消毒和处理。4、 接触者调查管理:调查与传染病发病前五天内及病后,有过饮食、生活生密切接触的人,了解健康状况,特别是每日大便的次数和性状,限制他们的活动,并应每日验便一次,连续两天。首次采样后给服抗菌药物。对其排泄物要进行消毒,特别要注意防止污染水源。5、 人群验便及服药:疫点所有人员,自封所日起每日验便一次,连续两天。第一次采便应在服药前进行。6、 开展突击性卫生活动:确定疫点后摇立即开展卫生活动,做好饮水消毒,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物品、严禁使用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