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必修二第5课导学案_第1页
2014必修二第5课导学案_第2页
2014必修二第5课导学案_第3页
2014必修二第5课导学案_第4页
2014必修二第5课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导学案 高一历史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授课日期: 2014年3月14日 主备人:范清洋 校对人:梁娟【课标要求】: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2.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重点难点】:1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现及特点2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课标落实】:【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商业的发展1、完成下表时间发 展 情 况原始社会末期商朝周朝春秋战国隋唐宋元明清新特点:1) 2) 3) 4) 5) 6) 7)【自我检测】: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反映了当时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

2、种现象?2、“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明朝李鼎李长卿集。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A春秋商业贸易的繁荣 B战国商业贸易的繁荣C明朝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D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自主学习】:(二)阅读第二子目城市的繁荣【城市的由来】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1、阅读本子目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由来和基本发展状况。2、根据教材完成下表,比较周秦至唐代的城市与宋代城市的不同。周秦至唐代的城市宋代城市开放时间地点管理城

3、市职能最大不同(布局)实行坊市制,坊市界限分明思考:造成这种不同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3、唐宋港口城市4、明清的工商业市镇特点。【自我检测】:3、山西民谣:“我有一头小毛驴我骑着去赶集。”这个集在宋代应属于( )A城市 B都市 C草市 D夜市4、聊城山陕会馆是历史上聊城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的见证,是山西、陕西商人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唱戏酬神的活动场所,为商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根据所学判断山陕会馆最早建于(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5、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清帘上酒楼”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4、”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自主学习】:(三)阅读第三子目“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1、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为什么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要重农抑商?2、“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历程时期表现战国汉初中唐以来明清3、 “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统治者长期推行的一项政策: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史料参考)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

5、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也。 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商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自我检测】:6、“可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这首诗不能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象是( )A.商人众多 B.商业繁荣 C.农村破败,土地荒芜 D.商业政策相对宽松7、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宽松8、(2010年四川文

6、综16)“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9、(2010年湖南文综27)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表2反映了( )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能力提升】:阅读

7、如下三则反映唐宋商业经济状况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材料二:“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材料三:“今夜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材料四:“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宋王安石请回答:(1)依据材料概括唐宋商业发展的状况。(2)面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唐宋政府仍然坚持什么经济政策?为什么?【自主学习】:综上所述,总结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构建知识体系】【小结反思】知识整理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 1、原始社会:

8、物物交换。2、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对商业集中统一管理。4、春秋战国: A.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 B.形成许多著名都会。5、隋唐时期(1)条件:政治统一和大运河开通。(2)表现: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胡商和外商频繁6、宋朝(1)表现: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 、夜市兴盛。(2)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7、元代:广泛流通纸币,步入新的高峰期。8、明清时期新特点:(1)商业市镇兴起(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3)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4)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并成为商品 (5)白银在流通中的广泛使用(6)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形成大商帮。(7)破

9、产农民出卖劳动力成为雇工,劳动力成为商品。二、城市的繁荣1、先秦至隋唐:(1)坊市制度:凡县治以上的城市设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坊市分开。唐代实行坊市制。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2)城市职能:政治中心、军事重镇。2、宋代(1)特点乡村和城郭也可以设市商业活动不在受政府的监视打破坊市界限。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出现娱乐场所瓦子等(2)职能: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3、明清城市的生产性、商业性增强。在江南地区兴起工商业市镇。经济职能性城市 。 专业性城市。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三、重农抑商(重点)1、原因根本原因:是为了保护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和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直接原因:

10、是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加强中央集权相冲突。2、历程 :产生:战国 表现:贬低身份,限制范围,征收重税。发展:汉初 表现:贬低身份,严禁购地,征收重税。松动:中唐 表现: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使商人地位提高。强化:明清 表现:A. 限制经营,征收重税对。B. 限制外贸,只许广州一口通商。3、评价初期有利于保护封建小农经济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四、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2)起源很早,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3) 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

11、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4)城市商业性逐步加强。 5)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高一历史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课后作业 1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到陶,以经商致富,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战国时期自由商人大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商品经济发展 工商食官政策被打破 官府的支持与扶植A B C D2(晚唐)王建:“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这说明当时( )夜市已经出现 商业发展较快 时局出现变化 百姓生活富足A B C D3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姚合庄居野行:“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

12、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从唐人的这些诗句中,可以反映出( )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4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反映了( )A实行抑商政策 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C农业的重要地位 D对“市”严格管理5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坊墙倒塌以后 B汴河两岸C长安城的落日 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6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过程

13、中,搜集了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B隋唐时期,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市C宋代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7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8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优良品质是( )勤俭致富 乐善好施 注重诚信 守法经营A B C D9拍案惊奇总结的社会通则是:“那

14、富的人,怕的是见官。”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A农本思想根深蒂固 B抑商传统仍然盛行C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D专制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10“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城市( )A唐朝前期的长安城 B北宋开封城 C南宋临安城 D元朝大都城11(2013年四川高考3题)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1620年 300 17001850年 720 2880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15、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12(2013年重庆高考4题)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13(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6题)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14(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7题)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

16、、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 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 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15(2013年广东高考13题)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16(2013年浙江高考16题)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

17、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17(2013年江苏高考4题)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18(2013年高考全国卷26题)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

18、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19(2013年山东高考10题)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20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明谢肇制五杂俎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