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r5Mosivl模具钢热处理工艺的改进_第1页
4Cr5Mosivl模具钢热处理工艺的改进_第2页
4Cr5Mosivl模具钢热处理工艺的改进_第3页
4Cr5Mosivl模具钢热处理工艺的改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Cr5Mosivl模具钢热处理工艺的改进董笑鹏1 闫巧枝1 (1.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平顶山 )1前言 目前我国用4Cr5Mosivl钢制造的铝型材热挤压模具,普遍存在使用寿命低,挤压出型材表面光洁度差等缺点【1】。尤其对壁薄厚度悬殊差大,悬臂长的模具更极易以脆裂,拉伤,磨损和变形等形式而损坏。因此要提高模子寿命,则即要求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韧性好,抗划伤性优良的性能。 过去我厂铝材热挤模,采用预热淬火回火一次(使用后个别良好,软氮化)热处理后,挤压过程中,使用不当或设计不合理,则模子脆裂严重,以至整炉脆裂报废现象时有发生。良好状态时,亦约0.5t(吨)挤压出管材的模子使用寿命。因

2、此在我厂目前设计,使用等实际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就对模具热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采用淬火后,进行两次回火(使用以后可软氮化使用)的热处理工艺,取得了显著效果。2.实验设备、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尺寸模具淬火加热在高温盐浴炉中进行,模具预热及回火热处理在空气井式电阻炉中进行,其炉温测量选用EU-2X CJ-101型的动圈式控温仪表。在洛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 材料采用4Cr5Mosivl模具钢,其化学成分如下,尺寸为16560mm。CSiMnCrMoV0.320.420.81.200.404.55.51.01.500.300.50 3.两次硬化热处理工艺的确定 过去工艺:预热淬火一次

3、回火(使用后)软氮化。 现在新工艺:预热108010,(520101.5)二次回火(软氮化,再使用)。 3.1预热:预热温度采用52010,保持时间:1.5小时(h).3.2淬火:模子(热挤压管模)有效厚度45 mm,于高温盐浴炉中加热。淬火加热温度采用108010。保温时间为18min(0.4min/mm)。为了提高冷却能力,油淬后,作强烈充分搅动。3.3两次回火,回火温度52010,保温时间为9015min。 第一次回火后,冷至室温,再作第二次回火。共回火两次。为避免回火过程中第二类回火脆性的产生,减少实际工作时间拖延过长,第一次回火可选用油冷(亦可空冷)。第二次回火则采用空冷(或打开炉盖

4、炉冷)。 二次回火后,投入使用阶段间,可进行软氮化。4.试验结果与产生使用效果淬火后,洛氏硬度计 HRC50-54第一次回火后 HRC50-52第二次回火后 HRC51-52软氮化后 HRC51-52 采用上述热处理工艺,模子交付使用后,反应良好。由于热处理原因造成的挤压脆裂现象迄今没有。模子使用寿命大为提高,管模挤压铝材多时达2.1吨以上。铝管材表面光洁度表现优良。5.二次硬化热处理工艺原理及分析5.1 4Cr5Mosivl高温淬火奥氏体化温度的影响4Cr5Mosivl钢奥氏化加热是二次回火弥散硬化热处理前必须做好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因而对原理要分析清楚,实际操作中对这一环节必须准确把

5、握。实际经验表明,高温淬火奥氏体化温度过高或偏低,对下道热处理工序都产生严重影响。 4Cr5Mosivl模具必须选用的适宜的淬火温度为1080,如果淬火温度过低或偏低,对于合金元素的发挥模子的淬硬性等诸方面,都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这是由于这种钢所含合金元素所决定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Cr、 Mo、V 等降低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系数,因而大大推迟了奥氏体形成温度,虽然Si对碳在奥氏体中扩散系数影响不大,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影响,还受到合金碳化物向奥氏体溶解难易程度的影响。 Cr、Mo、V是碳化物形成元素,这些碳化物元素,在合金中形成难溶的特殊碳化物,因此,此合金钢工件,在淬火加热过程中,如果加

6、热保温时间不够充分时,奥氏体化后其中成分极不均匀,这时,合金元素将主要集中在未溶解的碳化物和其周围的奥氏体中,使淬火后其成分极不均匀,失去了合金在钢中的作用,减低了钢的淬透性和淬火热处理后的性能。甚至存在未淬上火现象。对合金钢,尤其要求热硬性高的4Cr5Mosivl钢模具加热时一般要求奥氏体尽可能的均匀化,要求有足够数量的碳化物溶解到奥氏体中以保证钢的基体中有足够数量的合金度,并要求碳及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比较均匀。强碳化物形成元素W、 V、 Mo,全部集中在碳化物,中强碳化物元素Cr在铁素体和碳化物中分配大体相同,且合金元素比C的扩散更困难,C比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的扩散 速度大1000倍至1万

7、倍。但是,事物有其相反性。所以,4Cr5Mosivl热作模具钢,淬火奥氏体化温度要适当,不能太高。如果淬火加热温度太高,保温时间过长,在奥氏体中碳含量过高,淬火后脆性增大。比如1200以上,长时间加热,实践经验证明,对模具的寿命是十分不利的。其原因是随着淬火加热温度过分提高,保温时间太长,则钢中的C和合金元素进一步溶入奥氏体中,这合金元素Cr、Mo、V等,尤其是C使Ms点降低,淬火后获得的马氏体的形态,会从板条状转化片状马氏体,而片状马氏体机械性能远不如板条状马氏体各方面的机械性能,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另外,淬火加热温度过高及时间过长,还会使奥氏体晶粒趋向长大,粗大晶粒度,对模子机械性能是不利

8、的。5.2 二次回火硬化的影响5.2.1二次弥散硬化原理 4Cr5Mosiv1钢模具之所以有良好的耐磨性、强韧性配合和热稳定性,其中的合金元素的弥散回火硬化效应所起作用是非常大的,不容忽视。弥散硬化的产生,必须有Cr、Mo、V等合金元素及其所形成的弥散形碳化物、V。合金钢中,随着Cr含量增加,其所形成的碳化类型不同,不同类型的碳化物其稳定性不同。当含2%Cr时,形成较稳定的不易溶解的;当含约6%Cr时,形成更为稳定的,4Cr5Mosiv1钢中的合金元素Cr形成碳化物,Mo, V等强碳化物元素形成特殊的弥散碳化物。具有二次硬化现象的碳化物、VC的产生还取决于钢中这些合金元素和碳的比值,比值高,则

9、越利于产生这些弥漫硬化碳化物。产生这些碳化物开始时,因为回火在低温阶段,C及合金元素扩散速度较小,不会分解扩散生成这种不会产生弥漫硬化的碳化物,而是先析出了,一旦碳化物生成后,则基体中C原子减少,比值增大,即具备生成具有弥散硬化作用的碳化物,进而越来越不断地加大析出碳化物,这些与基本保持着良好共格关系的弥散硬化型碳化物,对模子的强度,韧性,耐磨性极为有利,对模子的寿命大有好处。5.2.2二次回火硬化热处理原理含V、 Mo、 Cr 强C化合物合金元素一定数量的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经较高淬火温度淬火后,获得M组织,从而使M组织中拥有较高C含量和较多数量的V、 Mo、 Cr。由于这些合金元

10、素的存在,即使回火温度提高到较高时,M中C含量也降低甚微有限,从而提高了钢的回火稳定性。同时,在52010高温回火过程中,从M中析出弥散细小的再生、及等高硬度的弥散的强化相【2】使钢在回火过程中,不但韧性提高,而且硬度,强度也得以提高。另外,如此两次回火后,还会使淬火后未能转变成M的残留奥氏体,在回火冷却过程中(到Ms点以下),继续转变成M,起到二次淬火的作用【3】。诸如上述这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从而使模具的硬度,强度加强,变形减小;耐磨性提高,划伤减少,且利于管材表面光洁度的提高。另外,使用当中的软氮化处理,对提高模子的硬度,耐磨性亦有作用。 模子淬火后,二次回火,同时可使第一次回火后冷却过程中生成的马氏体M转变成回火马氏体,并消除此次马氏体M转变而增加的应力,使钢的淬火应力得以最大程度的释放。因此,经过两次回火的充分进行,模子的韧性大为提高,避免了脆性短裂。6结论6.1 铝材热挤压模4Cr5Mosivl钢,采用淬火+两次回火弥散硬化热处理工艺硬度,耐磨性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模子韧性大为提高,避免了脆裂,显著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比过去热处理模具提高4倍多。6.2 4Cr5Mosivl钢铝材热挤模可采用108010油淬+520101.5h两次回火+(使用中间阶段)软氮化的处理工艺。6.3采用新工艺处理,能耗未有增加,故显著节约模子生产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