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有机蔬菜发展现状与前景_第1页
有机蔬菜:有机蔬菜发展现状与前景_第2页
有机蔬菜:有机蔬菜发展现状与前景_第3页
有机蔬菜:有机蔬菜发展现状与前景_第4页
有机蔬菜:有机蔬菜发展现状与前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机蔬菜发展现状与前景,提要1.有机食品的概念2.山东有机蔬菜发展现状3.有机蔬菜发展趋势4.有机蔬菜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有机食品的概念,有机食品(organic food) 所谓 有机食品 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简称 IFOAM)的有关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基本标准生产的食品。 有机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或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而生产加工出来的经有机食品颁证组织颁发给证书供人们食用的一切食品。 有机食品是一类真正无污染、纯天然、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食品,它的最

2、大特点就是在生产加工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和合成添加剂等。 误区:有机神话;不施农药化肥而施用有机肥生产产品就是有机食品,有机农业的基本要求,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 不涉及基因工程技术 不采用抗生素和离子辐射技术 合理轮作(包括豆科作物或绿肥) 经过转换,具备有效的隔离带或缓冲带 全过程跟踪记录,国际现状-部分国家有机土地面积(30万公顷以下) Status quo of the world Countries with acreage of organic farmland (below 300,000 ha,有机生产面积占全部农地面积比例(Percentage of the acreage

3、 of organic production against the total area of farmland of the country,部分国家有机生产土地面积占全部农地比例(%) 国家 比例 国家 比例 列之敦士顿 17.91 斯洛伐克2.45 奥地利 8.43 英国 2.40 瑞士 7.87 挪威 1.84 芬兰 6.79 阿根廷 1.77 意大利 6.46 澳大利亚1.62 瑞典 5.60 加拿大 0.25 丹麦 5.46 美国 0.22 捷克 3.15 日本 0.09 德国 2.64 墨西哥0.08 中国 0.01,国际现状 有机农地占全部农地比例(2)Organic far

4、mland/total farmland of the country,全球有机销售额,230亿美元 (23 billion USD) 美、欧、日占200亿以上 其他国家十分有限,部分欧洲国家的目标Targets of some European countries,国家 年份 有机食品比例 Country Year Percentage of organic food 丹麦 2010年 50% Denmark 瑞典 2005年 20% Sweden 德国 2005年 10% Germany 2010年 20,有机认证标准,IFOAM国际基本标准 (IFOAM basic standard )

5、 UN CODEX FAO/WHO(联合国食品法典) EEC2092/91(欧盟), JAS(日本), NOP (美国), 有机食品技术规范(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 有机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2003年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 国家认监委与国家标准委即将发布国家标准 各认证机构认证标准,有机认证标准,IFOAM国际基本标准 (IFOAM basic standard ) UN CODEX FAO/WHO(联合国食品法典) EEC2092/91(欧盟), JAS、 JONA (日本), NOP 、 OCIA (美国), BCS(德国)等大型有机蔬菜认证机构认证。 OFDC(中国) 有机食品技术规

6、范(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 有机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2003年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 国家认监委与国家标准委即将发布国家标准 各认证机构认证标准(Standards formulated by organic certifier,Animal Husbandry,Crop Production,二、山东有机蔬菜发展现状,一)起步早,生产规模较大 于1995年泰安亚西亚食品有限公司开始生产。 有机蔬菜面积约2万公顷,约占蔬菜播种面积的1%左右。 每年约以30%以上速度增长,二) 生产管理运行规范、技术先进,严格按照有机蔬菜生产标准,建立规范完善的田间管理制度; 制定控制生物农药残留的措施;

7、配有专职植保员负责指导基地的病虫害防治、生物农药安全使用和生物农药残留的监控的工作; 建立完善的基地档案; 建立严格的产品检验检测制度,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生态及物理方法 农业措施:(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2)调整播种期可以有效的避开病虫的发生盛期。(3)合理轮作,间作、套种,改善蔬菜的生态条件。(4)高垅栽培,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植株抗病力。(5)深耕晒垡,减少田间病虫害,利于根系发育。(6)适当降低植株密度,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田间小气候,7)及时合理植株调整和产品采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植株营养状况,增强抗病性。 (8) 及时彻底清洁田园,烧毁或深埋病

8、虫残株,减少病虫来源。 (9) 嫁接防病、瓜类嫁接、茄果类嫁接有效地防治多种土传病害,生物防治: (1)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8401、青虫菌6号等)防治鳞翅目害虫;(2)用菜青虫颗粒体病毒防治菜青虫或与苏云金杆菌混用(威霸)防效更好,或用斜纹夜蛾核形多角体病毒防治斜纹夜蛾; (3)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烟蚜茧蜂防治桃蚜、棉蚜; (4)释放广赤眼蜂防治菜青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5)用10%浏阳霉素乳油防治螨类、1.8%受比菌素乳油防治螨类、美洲斑潜蝇、小菜蛾、菜青虫等;(6)用楝素、苦参、藜芦碱、茴藁素、烟碱等多种植物源农药防治多种害虫;(7)用农抗120、中生菌素或武夷菌素防治瓜类白

9、粉病、炭疽病、灰霉病、枯萎病、叶霉病、黄瓜黑星病等病害;(8)用新植霉素、农用链霉素防治多种细菌性病害;(9)用抗霉素联席治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番茄晚疫病;(10)用弱毒疫苗N14、卫生核糖核酸S52防治茄果类病毒病,生态防治: 根据病菌、蔬菜对生态条件的不同要求,控制温室大棚的湿度,使之对蔬菜生长有利,而不利于病菌的生长和侵染,减轻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等的危害,物理防治利用防虫网覆盖可极大减少设施内虫源,通过害虫趋黄的习性采用黄板、黄盆、黄色诱杀粘纸、粘条诱杀,利用一些害虫的趋光性用灯诱杀(如频振式杀虫灯,利用蚜虫对银灰色的忌避习性,铺银灰膜或挂条,忌避蚜虫迁飞传毒,减轻番茄、青椒病

10、毒病等,三)生产方式及品种多样化,有机蔬菜栽培形式有工厂化培养、保护地栽培、无土栽培及露地栽培等。 认证作物有菠菜、芦笋、胡萝卜、牛蒡、大蒜、生姜、大葱、番茄、辣椒等40多种,四)有机产品销售市场多元化,国外认证有欧盟(ECOCERT), JAS(日本农林水产省), NOP、OCIA (美国)。KSA(Kosher犹太食品),英国零售商协会(BRC),欧盟有机农业条款EU2092/91有机认证,日本有机和自然食品协会(JONA)等。 OFDC(国环)、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 国内市场方兴未艾,五)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1.极大提高了蔬菜产品的安全性和档次。 2.产品价格提高30

11、%-100%。 3.打破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增加出口。 4.保护生态环境,三、有机蔬菜发展趋势,世界发达国家年均增长 15-30%,我国大约20%。出口量增幅加大。 人们对有机产品十分崇尚。安全、生态。 人们对有机产品认识的误区,大农业的发展趋势,农产品由量向质的目标转变; - 农业生产由以生产为目标向收入为目标的转变; - 农业生产方式由单纯的自然索取型向生态友好型 转变,温家宝副总理在2000年给国家环保总局和农业部的 一份批文中批示: “我国发展有机食品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促进有机食品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 -食品安全

12、问题日益被人们广泛关注,国际市场World market,西欧有机食品市场的主要需求: 咖啡、茶叶、谷物杂粮、坚果、干果、香料、速冻水果、速冻蔬菜 日本有机食品市场的主要需求: 蔬菜、大豆、绿豆、茶叶、其它杂粮,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的背景With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s its background 第一、探索阶段(19901994年) 第二、起步阶段(19952002年) 第三、规范快速发展阶段(2003 年至今) 本阶段以2002 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为起点,有机产品(食品)认证工作由国务院授权的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

13、会统一管理,进入规范化阶段,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已有2512家有机生产企业,经认证的有机土地面积达到358.6万公顷,2007年国内有机产品销售总额为75.6亿人民币,出口额3.04亿美元,2007年 全国获得有机认证的耕地面积约4500万亩 -野生采集面积超过30万公顷。 -有机产品总产值约为25亿元, -出口有机产品总值超过3 亿美元 -国内有机产品销售额约为75.6亿元,有机农业的发展重点 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建立基地,逐步转化,重点突破。 在生产基地的选择上,重点选择环境好、基本无污染的地区,先开发基础条件好的基地。如天然野生的土特产品,较少使用或不使用人工合成农药、化肥的

14、地点,可按照有机食品的生产标准进行生产。 在种植作物的选择上,重点选择抗病性强,不用或很少用农药,易栽培管理,经济效益好,有市场竞争力的作物。 在产品选择上,重点选择基础好、容易转换成有机食品和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发展精深加工,开发系列产品,四、加快有机蔬菜发展的建议 1、制定优惠政策,扶持有机蔬菜发展 有机农业目前还处在发展时期,政府要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财政部门应重点在有机农业示范园建设、有机农业技术培训、有机食品认证等方面安排经费支持,银行、信用社在贷款方面重点给予保证和优惠,鼓励农民和企业从事有机食品生产。 2、建设高标准有机蔬菜基地 建设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基地建

15、设要高起点、高科技,与国际市场接轨,3.研究先进的生产技术,有机蔬菜的生产是一项全新的生产方式,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研究适合其生长发育的生产关键技术,病虫草害科学控制技术,有机肥料及生物肥料生产,机械化、信息化、加工保鲜技术及有机蔬菜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等,4.加强产品质量和市场监督的管理,除有机认证机构外,政府应有专门机构对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进行检查、监督,定期或不定期的派人对基地的土、水、气及环境进行检测,对有机蔬菜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对生产出来的有机蔬菜进行检测,严防个别生产企业以次充好、乱贴标签的现象,以确保有机蔬菜的质量。 建立严格的有机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追溯制度,规范企业和农户的生产

16、过程,增加产品的透明度,提高产品的售后管理水平,5、加强观念引导,促进市场消费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引导,提高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环境意识,使消费成为生产的原动力,在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同时,加大本地消费市场的开拓力度,使之形成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日本的LED蔬菜工廠,三角板喷雾式高压钠灯植物工厂,蔬菜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图解,谢 谢,第二章 有机标准与规范,1.国际层次 联合国层次的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标准是由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世界卫生组织 (WHO)制定的,是食品法典的一部分, 目前尚属于建议性标准。我国作为联合国成员 国也参与了标准制定,2. 地区层次

17、地区水平有机标准主要是欧盟标准。欧盟于1991年6月制 定了关于农产品的有机生产和相关农产品及食品的有关 规定的有机农业条例(EU Regulation 2092/91),2000 年正式生效。它是第一个地区性法规,也是至今为止实施 最成功的一个法规,对有机食品有着明确的法律定义,适 用于15各成员国的所有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贸易 (包括进口和出口),所有进入到欧盟市场的贸易和零售 ,都必须符合这个条例的规定,3.国家层次 除欧盟成员国以外,美国、日本、阿根廷、澳大利亚、 智利、匈牙利、以色列、巴西、瑞士等国家也加紧了 标准的制定。不同国家标准的发展过程不同,但共同 点是发展历史短,到目前

18、为止世界上共有31个国家颁 布并实施了有机食品标准,另有9个国家已发布有关 标准并将实施,IFOAM成立于1972年,是有关有机农业的世界最大的国际性民间组织。本部设在德国,1998年到现在,拥有约100个国家以上超过600个的加盟团体,二、IFOAM有机农业的基本标准,一)IFOAM的目标 IFOAM的目标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 进行有关有机农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交流。 2. 进行有关有机农业的研究、教育活动、信息提供。 3. 对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关、议会、行政机关,代表国际性有机农业运动的意见。 4. 策划制定有机农业和加工品的IFOAM基准,定期进行修订。 5. 通过IFO

19、AM认证程序,保证国际性有机认证的品质,二)有机农业的主要目标 有机农业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根据国际有机农业 运动联盟2000年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发展有机 农业、生产、加工有机食品有以下17项目标,1.生产充足数量的高营养食品。 2.与自然体系协调共生,而不是统治它们。 3.鼓励并促进农场系统内的生物循环,包括微小有机物、土 壤动植物区系、植物和动物。 4.保持并增加土壤的长期肥力。 5.由地方组织的农业生产系统应尽可能地多利用可更新资源。 6.发展持续的水产品生产的水生生态系统。 7.促进水、水资源和其他生命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保护。 8.生产可完全生物

20、降解的有机产品,9.生产耐用和优质的纺织品。 10.在一个封闭系统中从事生产要尽可能地多考虑有机物和营养元素。 11.为家畜提供允许它们自由活动的生活条件。 12.避免农业机械可能造成的任何形式的污染。 13.保持农业系统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基因多样性,包括保护植物和野生生物栖息地。 14.让农业生产者从他们的工作中得到足够的利润和满足,包括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15.预测农场系统更广大的社会和生态学影响,三)IFOAM IFOAM标准为各国机构提供了框架,各国要在此框架内制定自己的标准。本标准不能用于各个国家。 1.向有机农业转化 (1)转化期 2-3年,最少1年. (2)有机农业转化的内容 农

21、场向有机农业的转化应该拥有一个清楚的有机农业转化的计划,必要时该计划应予更新,转化计划应设计相关的所有方面,包括:增强肥力的轮作计划;备用的饲草计划;备用的畜粪管理计划;已建立的减少出现病虫害的环境条件,作物生产 (1)环境条件,应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或污染程度较轻,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地区,2)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作物和品种的选择总原则所有种子和植物材料就应是认证为有机的;耕种的作物种类和品种必须选择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有抗性;在选择品种时应考虑保持遗传的多样性,3)轮作 轮作的作物应选择易销、并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作物,避免同科作物连作,充分利用的上空间、地下各个土

22、层和各种营养元素。轮作必须尽可能地多变化,应该包括豆科植物或由豆科植物、绿肥和深根植物构成的临时牧场,4)作物生产中的多样性 在园艺、耕作、林业生产中,作物生产的基础是考虑周围及自身的机构和土壤肥力,在尽量减少养分损失的情况下提高多样性,5)粪肥管理政策 粪肥工作计划必须以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它的生物学活性为目的,以长期效益为目的,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有机物质返回到土壤中以增加、至少能保持土壤的腐殖质含量。粪肥工作计划必须以有机农场的有机物质为基础。禁止燃烧稻草,无机肥料应被看做营养物质循环的补充物,而不是代替物。 碱性熔渣和岩石磷酸盐的使用不得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累积,6)病虫草管理,a)生长和发

23、育应自然发生。 (b)建议病虫草的控制应通过一系列栽培技术以限制其发展,如合适的轮作、绿肥、平衡施肥、早播、覆盖、机械和干扰害虫的发育循环。 (c)病虫害的天敌应通过合适的生境管理来保护,如篱笆、寄居场所等。 (d)病虫的管理应通过限制害虫的生态需求来调控,e)从当地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获得的控制病虫草害物质可以使用。如果生态系统或有机产品的质量有可能受到影响,应采用评价有机农业外来材料的程序或其他标准判断是否可以使用这些物质。有商标的产品也应该进行评价。 (f)可以使用热、物理措施控制病虫草害。 (g)利用热消毒措施来控制病虫害只能限于合适的轮作或土壤更新可以及时进行的土壤。且许可应有认证机构

24、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处理,h)在用于有机生产以前,所有的常规耕作使用的器具应合理清洗以避免物质残留的污染。 (i)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和其他农药。 (j)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和染色剂。 (k)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生物或产物,7)污染控制,8)水土保持 (9)非栽培植物和蜂蜜的采集,3 .贮藏、保鲜、加工 (1)总规定 总的原则是:有机产品的储藏应确保产品的最好质量,尽可能排除一切污染(仔细选择建筑材料,2)病虫害控制 应该采用有效的生产措施避免虫害,包括干净和整洁。尽量减少采用物质来控制虫害。 建议使用物理障碍、声音、超声、光和紫外线、陷阱、温度控制、气体控制、硅藻

25、土。 为了控制病虫害,下列措施应该按照先后顺序予以使用: a.防治措施如破坏、取消生存环境等; b.机械、物理和生物方法; c.本标准允许使用的杀虫剂; d.其他限制使用的材料-禁止使用辐射,3)配料、添加剂和加工助剂 本标准规定100%的配料应该是有机产品 (4)加工方法,加工方法应该主要是机械、物理和生物过程。以下加工方法允许使用:机械和物理、生物、熏蒸、提取、沉淀、过滤。提取只能够用水、乙醇、植物和动物油、醋、二氧化碳、氮和羧酸。这些材料的使用应该是食品质量级。过滤材料不能够含有石棉或者其渗漏物质对产品有影响。不允许使用辐射,4.包装与标志 (1)包装 包装的环境影响应该尽可能降低,建议

26、应避免过度包装。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使用循环和再生性系统。应该使用 可以生物降解的材料。使用的包装材料不应该污染食品。 (2)标志 如果产品至少95%的配料来自有机生产,产品就可以标识为 “有机认证”或其他类似描述,且产品应该带有认证机构的 标志。 转化期产品的标签应该和有机产品的标签有明显差异,三、国际食品法典中有关有机生产的规定 使用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标准成为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食品法典的一部分。 CAC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 与1961年建立的政府间协调食品标准的国际组织。在WTO的 有关协议中明确规定CAC食品法典在食品贸易中具有准 绳作用,是解决贸

27、易争端的重要文件之一,执行CAC食品 法典是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的通行证,一)食品法典中有机生产的目标和原则 食品法典制定的准则为有机生产的田间、制作、储存、运输、标 识及销售等各阶段设定了原则,并对允许使用的土壤施肥与 调理、植物病虫害防治及食品添加剂与加工助剂等可接受进料 提供了说明。制定本准则的目的是为有机食品生产、标识与声 明的基本要求提供一致的途径。 本准则的目标是: 1.保护消费者免受市场上欺骗和欺诈行为及不实产品声明的侵害; 2.保护有机产品生产者免受其他农产品冒称有机产品的侵害; 3.确保生产、制作、储存、运输及销售各环节能够得到检验并符 合本准则; 4.协调有机产品生产、认证、识

28、别及标识的法规; 5.为有机食品管理系统提供国际准则,以便利针对进口目的对 国家系统的等效性予以认可,二)有机生产的标准 1.从常规生产向有机生产的转型 从常规生产到有机生产播种前转型期至少两年,若属非草场 多年生作物的情况,则在第一次收获前至少三年的农田、农 场或农场单位中应用。主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官方或官方 认可认证机构或部门在某些情况下(如两年或两年以上闲置未 用)可根据农田以前的用途决定延长或缩短该期限,但不得少 于12 个月,2.土壤培肥与改良 应酌情通过以下方式维持或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 (1)在适当的多年轮作计划中种植豆科作物绿肥或深根作物; (2)在土壤中加入根据本准则进

29、行生产活动的土地所产生的有 机材料,是否堆肥均可。可以使用家畜饲养的副产品,如厩肥, 只要畜牧场是根据本准则从事生产活动的; 用于对家畜的圈舍、围栏、或牧场饲养区域进行维持的粪便管 理措施应以下列方式进行,a)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壤和水的恶化; (b)不得使硝酸盐和病原菌对水造成重大污染; (c)优化营养成份的再循环; (d)不使用燃烧或其它任何与有机做法不符的做法。 粪便的所有存储和处理设施,包括堆肥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 行都应注意防止造成地下与/或地表水的污染。 粪便的使用率应保持在不会对地下和/或地表水造成污染的水平。 主管部门可以就粪肥的最大使用率或家畜存栏密度作出规定。使 用时间的选择和

30、使用方法不应造成流入池塘、河流及溪流的潜在 量的增加,四、OFDC有机认证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已经或计划获得OFDC有机认证,并标贴OFDC有机认证标志的下列产品: 未加工的农作物产品; 畜禽以及未加工的畜禽产品; 用于人类消费的农作物、畜禽的加工产品; 饲料、配合饲料以及饲料原料; 水产养殖及其产品; 纺织品; 肥料和植物保护产品; 蜜蜂和蜂产品,一)有机生产和加工的主要目标 有机生产和加工是以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 原理为基础。通过有机生产和有机产品的贸易实现以下目标: 1.生产优质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 2.促进耕作系统中生物循环和物质循环;保持和提高土壤的长效 肥

31、力; 3.尊重畜禽在自然环境中的生理需要和生活习性,协调种植业和 养殖业平衡; 4.尽可能利用当地生产系统中的可再生资源促进水资源和其它资 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5.保持生产体系和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植物和野生 动物栖息地; 6.发展持续的水产品生产系统; 7.生产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有机产品,使各种形式的污染最小化; 8.提高生产者和加工者的收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努力使整 个生产、加工和销售链都能向公正、公平和生态合理的方向发展,二)有机认证的基本要求 1. 有机农场认证的基本要求 (1)范围 申请认证的农场应是边界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权明确的农业生产 单元。通过OFDC认证的农场地

32、块生产的所有植物和动物性产品 都可以作为有机产品。所有农场。 (2)平行生产 如果一个农场同时以有机方式及非有机方式(包括常规和转换)种 植或养殖同一品种的作物或畜禽,则必须在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前 提下,有机地块或养殖场生产的作物或畜禽产品才可作为有机产品 销售: (a)农场经营者拥有多个分场,在不同分场间存在平行生产的情 况,但各分场使用各自独立的生产、贮存设施和运输系统。 (b)向OFDC报告平行生产的动植物品种,并制订和实施了平行 生产、收获、贮藏和运输的计划,具有独立和完整的记录体系, 可确保能够明确区分有机产品与常规产品,3)转换 由常规生产向有机生产需要转换,经过转换期后播种或收获

33、的作 物或出生的动物才可作为有机产品。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 按有机生产要求操作。经一年有机转换后的田块中生长的作物, 可以作为OFDC有机转换作物。 转换期一般从申请OFDC认证之日起计算。如果申请者能提供真 实的书面证明材料和土地利用的历史资料,经OFDC颁证委员会 核准后,转换期可以从生产者实际开始有机生产的日期算起。可 以作为核准转换开始时间的证明材料中必须包括:土地租赁合同 和农场管理历史记录,4)缓冲带 如果农场的有机地块有可能受到邻近的常规地块污染影响,则在 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必须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保证有机地 块不受污染。 (5)农场历史 生产者必须提供最近四年(含申请认

34、证的年度)农场所有土地的 使用状况、有关的生产方法、使用物质、作物收获及采后处理、 作物产量以及目前的生产措施等整套资料,6)生产和管理计划 为了保持和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虫草的危害,生产者应根据当 地的生产情况,制定并实施非多年生作物的轮作计划,在作物轮 作计划中,应将豆科作物包括在内。 生产者应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土壤培肥计划,提高土壤肥力, 尽可能减少对农场外肥料的依赖。 生产者应制定有效的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计划,包括采用农业措施 、生物、生态和物理防治措施。 生产者在生产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农事活动对土壤或作物的污染 及生态破坏。 生产者应制定有效的农场生态保护计划,包括种植树木和草皮,

35、控制水土流失,建立天敌的栖息地和保护带,保护生物多样性等,7)内部质量控制 农场必须保持完整的生产管理和销售记录,包括购买或使用农场 内外的所有物质的来源和数量,作物种植管理、收获、加工和销 售的全过程记录,8)基因工程 禁止在有机生产中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在同时进行有机 和常规生产的农场内,在常规生产部分也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生 物,9)检查 申请认证的农场检查必须在植物和动物生长期进行。检查员对被 检查农场(包括申请认证的野生植物采集区)的所有地块每年至 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存在平行生产的农场时,必须对平行 生产从生产、收获、运输、贮藏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额外检查。 OFDC可以根据

36、颁证委员会的建议和管理需要,随时委派检查员 对申请者的生产、加工和贸易进行未通知检查,10)污染物分析 在下列情况下,应采集土壤、水和作物样品,分析禁用物质和污 染物的残留状况:首次申请认证的农场;怀疑被检查地块有可能 使用了禁用物质;过去曾经使用过禁用物质而受到污染时。对于 临近工业区的生产基地,应当采集大气样品进行污染物分析。污 染物的浓度必须低于我国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3. 作物生产 (1)转换期 一年生作物的转换期一般不少于24个月,多年生作物的转换期 一般不少于36个月。新开荒地或撂荒多年的土地也要经过至少 12个月的转换期。 (2)作物品种的选择 (3)作物轮作 应采

37、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绿肥在内的至少三种作物进行轮作。在一年 只能生长一茬作物的地区,允许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两种作物 的轮作,牧草、多年生作物以及在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种植的水 稻,允许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4)土壤培肥 应按照一下标准维持或提高土壤肥力。 (a)提倡种植豆科作物进行土壤培肥。 (b)在土壤培肥计划中,一定要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有机肥维 持土壤的肥力和其中的生物活性。 (c)提倡采用土壤休闲恢复土壤肥力。 (d)农场中使用的所有肥料应对作物和环境无害,这些肥料 应以来自有机农场体系为主。每年从农场外引入的肥料不得超 过15吨/公顷,遇特殊情况如采用集约耕作方式或处于有机转换 期或证实有

38、特殊的养分需求等,经OFDC批准可以适当增加。 (e)在土壤培肥过程中允许使用和限制使用的物质见表6,f)非人工合成的矿物肥料和生物肥料只能作为培肥土壤的辅助 材料,而不可作为系统中营养循环的替代物。矿物肥料必须保持 其天然组分,禁止采用化学处理提高其溶解性。 (g)在有机蔬菜的生产中必须合理选择有机肥种类,针对不同的 蔬菜品种科学施肥。有机肥的施用不能过量,防止蔬菜中亚硝酸 盐含量超标。 (h)叶菜类和块根、块茎类作物不得直接施用未经处理的粪便。 (i)用于有机肥堆制的添加微生物必须来自于自然界,而不是基 因工程产物。 (j)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城市污水污泥。 (k)在有理由怀疑肥料存在污染时

39、,应在施用前对其重金属含 量或其他污染因子进行检测。本标准通常适用于矿物肥料、工业 废渣如碱性炉渣、粉煤灰等。肥料中重金属含量应符合表7中的 限值。磷矿石(粉)中镉含量应符合表6中的限制,5)病虫草害防治 应采用以下方法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a)选用抗性植物品种。 (b)制定合适的肥水管理、作物轮作和多样化间作套作计划。 (c)通过建树篱、筑巢等方法保护害虫的天敌。只有在紧急情况 时才允许使用如表中所列出的物质。 (d)允许采用热法控制草害和使用物理方法控制病虫草害。 (e)通过热法消毒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仅限于那些难以实施轮作 和土壤更新的地区。采用热法消毒必须获得OFDC颁证委员会的 许可,

40、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允许和限制使用的物质,允许和限制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应该采用一下方式来进行病害的防治: (a)允许使用抑制作物真菌病害的软皂、植物制剂、醋和本 标准附录B中所列的允许使用物质。 (b)允许使用纯活性微生物产品。 (c)有限制地使用附录B所列的限制使用物质。 (d)限制使用石灰、硫磺、波尔多液以及其他含硫或铜的物质。 (e)限制使用对环境安全的微生物制剂。 (f)禁止使用阿维菌素制剂及其复配剂。 (g)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 (h)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菌剂,虫害的防治方法: (a)提倡通过释放天敌如寄生蜂来防治虫害。 (b)允许使用软皂、植物性杀虫剂或当地生长的植物提取剂等

41、。 (c)允许在诱捕器和散发器皿中使用性诱剂,允许使用视觉性 (黄粘板)和物理性捕虫设施(如防虫网)。 (d)允许有限制地使用鱼藤酮、植物来源的除虫菊、乳化植物 油和硅藻土。 (e)允许有限制地使用微生物及其制剂如杀螟杆菌、B.t制剂等。 (f)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 (g)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应该采用一下方式来进行草害的防治: (a)提倡使用作物栽培技术(如轮作、绿肥、休耕等)控制杂草。 (b)提倡使用秸秆覆盖除草。 (c)允许采用机械和热除草。 (d)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 (e)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6)污染控制 常规农业系统中所用的设备在用于有机地块前,必须得到充分 清洗,以去除上

42、面的污染物残留。在使用保护性的建筑覆盖物、 塑料薄膜、防虫网和青贮饲料包装材料时,只允许选择聚乙烯、 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类产品,禁止使用聚氯类产品,并且在使用后 必须从土壤中清除,禁止在田地上焚烧。禁止使用合成的植物生 长调节剂。如果检测表明农场地块或作物存在农药残留,或土壤、 作物中重金属含量超过相应的国家标准,OFDC将取消对该农场 地块的颁证,7)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过量或不合理使 用水资源等,在土壤和水资源的利用上,应充分考虑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土壤盐碱化;重视生境和生物 多样性的保护;重视对天敌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提倡运用秸

43、杆 覆盖或与不同作物间作的方法避免土壤裸露;充分利用作物秸 秆,禁止焚烧处理;严禁过度开发野生资源;禁止毁林、毁草、 开荒发展有机种植。 (8)灌溉 有机农业生产灌溉用水水质必须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有机地块的排灌系统与常规地块应有有效的隔离措施,以保证常 规地块的水不会渗透或漫入有机地块,五、CNAB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认证规范主要内容 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 本规范是以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发布的 OFDC有机认证标准为基础编制的,六、OCIA有机认证标准主要内容 OCIA于198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成立,是为其广大 会员提供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方面

44、的研究、教育和认证 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并在全球设有18个分会。作为世 界有机产品认证行业的先驱者,OCIA在世界各地,包括 北美、中南美洲、欧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的20个国家 内拥有数千个会员。经过OCIA有机认证的有机种植者、 加工者和贸易者可以顺利地将其有机产品销售往美国、 日本和欧盟等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有机产品市场,第三章 有机蔬菜基地建设 一、有机蔬菜基地的基本要求 土地是有机食品生产和认证的基本单元,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是有机蔬菜初级产品的基础,产地的生态环境条件是影响有机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选择有机蔬菜基地应满足的条件。 1.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因子。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应建立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没有粉尘和酸雨、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的地区。 灌溉用水 河流或地下水的上游不能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矿企业,灌溉水应该是深井水或水库水等清洁水源,避免使用污水或溏水等地表水,按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检测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要达到相应种植作物的水质标准,大气 在周围存在潜在大气污染源情况下,要按照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88)对大气质量进行监测。 土壤 有机基地土壤应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土壤重金属含量位于正常值范围内,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