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物态变化_第1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物态变化_第2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物态变化_第3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物态变化_第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物态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十 热现象一、知识要点1、温度、温标、温度计(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温标:温度的测量标准。常用的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也叫绝对温标或开尔文温标)。温标名称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零点及分度方法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纯水沸腾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在0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等分就是1。把-273.15叫做绝对零度,每一开尔文的大小与摄氏温度相同(通常取绝对零度为-273)温度符号tT单位摄氏度()开尔文(K)国际单位换算关系t=T-273T=t+273注:温度的国际单位为开尔文(K),而不是摄氏度。(3)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工具。液体温度计(实验

2、室常用):利用水银、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医用温度计:内注水银的液体温度计,刻度范围(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体温计装水银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的连接处管孔特别细且略有弯曲,如图10-2所示,测体温时,水银受热膨胀从细管升入直管,水银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冷却收缩,在弯管处断开,直管中的水银不会缩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再次使用时要甩动温度计,使直管中的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干湿泡温度计(测量空气的湿度)2、热膨胀(1)物体热膨胀的一般规律(热胀冷缩):一般物体在温度升高时膨胀,在温度降低时收缩,在相同条件下,气体膨胀最明显,液体次之,固体膨胀得最小。(2)水的反常

3、膨胀现象:水在4以上根一般物体一样是热胀冷缩,但在0到4之间却是热缩冷胀(即水在4时密度最大),如图10-1所示。(这也是液体温度计里的液体不选择水的原因)(3)热膨胀在技术上的意义热膨胀受阻会产生很大的力。热膨胀的防止:在架桥、铺路、安装管道等工程技术当中,接触物体间留有伸缩的空间,来防止热胀冷缩的力的破坏作用。热膨胀的利用:双金属片、热气球等。热气球:空气受热膨胀,比重减小,会上升,冷空气比重较大,会下降。3、热传递(1)定义: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高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2)条件: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有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直到温度相等时为

4、止。(3)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叫传导。对流:依靠液体、气体(统称流体)的流动来传热的方式。辐射:热由发热物体沿直线直接向外射出去的传导方式,可在真空中进行,如:晒太阳、跳锅庄。实验表明:黑色表面的物体比白色表面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本领强(且将热以辐射的形式散发出去的本领也强,即“来得快,去得也快”)。4、物态变化:同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现象。注:物质并不是只有固、液、气三种状态,还有等离子态、中子态等。(1)熔化和凝固(注意“熔化”中的“熔”不是“溶”)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与非晶体从升温至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熔点:

5、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液态晶体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的熔点与压强有关,应用:无缝穿冰。 晶体的熔点还与它是否含有杂质有关。含有杂质的晶体熔点降低。应用:冰上撒盐。合金的熔点比其中熔点最低的金属的熔点还要低。(2)汽化和液化A)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地点只在液体表面进行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温度条件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才能发生。剧烈程度比较平和剧烈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 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并且继续

6、吸热。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物质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应用:高压锅。 记住:(1)水的沸点为100;(2)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这是油炸食物比水煮食物熟得快的原因) 液体从升温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蒸发的快慢和液体自由表面积的大小、温度的高低、通风条件有关。(结合晒衣服理解记忆)蒸发制冷B)液化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降温和压缩体积(即加压)。(3)升华和凝华固体发生升华不需任何条件,在任何温度下都要进行升华。问题1:物质升华为什么不能说成是物质先熔化再汽化?答:因为升华不需要达到物质的熔点,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升华,而熔化需要达到熔点,没有达到

7、熔点物质不会熔化。问题2:气体先液化后凝固和气体凝华如何区别?答:两者的相同点是温度要求都达到凝固点(熔点)以下。可从产物的角度:凝华的产物为粉末状(如雪花),而凝固的产物为块状(如冰)。【原因:气体间分子的距离较大,液体间分子的距离较小。】5、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看书!)(1)自然界中雾(液化)、露(液化)、霜(凝华)、雪(凝华)的形成(2)电冰箱的原理(3)火箭的外壳冷却原理、人工降雨、舞台上的烟雾、淬火、电焊(4)热管中考命题趋势本章涉及到的热现象包括温度、热膨胀、热传递、物态变化等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因此要求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对周围环境、工作、生活与之相关的现象多看,多

8、想,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典型例题1、冬天,用手去摸铁棍和木棍,觉得铁棍比木棍凉,这是因为( )A.铁棍比木棍的温度低 B.铁棍比木棍的热量少C.铁棍比木棍的导热能力强 D.铁棍比木棍的热容量大2、修水泥公路时,每隔一段距离要留一条缝隙,这是为了( )A.放止公路的热胀冷缩,增加透气性 B.防止公路热胀受阻而产生破坏现象C.减小公路的热胀冷缩,增加透水性 D.防止公路重力太大而产生的破坏作用3、一块厚度均匀的直角三角形铜板,均匀受热膨胀后,它保持不变的量是( )A.三角形的面积 B.三角形各边的中线长度C.三角形的任何一个角 D.以上量均要发生变化4、冻豆腐里面的小孔的原因是( )A

9、.豆腐自身冻结而成的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的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的 D.豆腐里的水受冻结冰再熔化后而成的5、(四川乡土教材)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时,需开山劈岩,当时没有现代的工具和开采技术,但他们仍然取得成功,在下列开采方法中,效果最好的做法是( )A. 一锤一凿地打开 B. 用大火将岩石烧红后浇冷水C. 利用高山上的岩石滚下来砸开 D. 挖开岩石下土层使其崩裂6、两支内径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A. 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 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大C. 内径粗的温度计

10、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大D. 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7、给温度计消毒,应采用下述哪种方法( )A. 在沸水中煮 B. 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C. 用蘸了酒精的棉花球擦 D. 用自来水冲洗8、量程都为0100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最小刻度都为1;玻璃泡的容积,甲大些,乙、丙相同;玻璃管的内径,甲、乙相同,丙粗些;由此可以判断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A. 甲最长,丙最短 B.甲最短,丙最长C. 乙最长,但不能比较甲和丙的长短 D. 乙最短,但不能比较甲和丙的长短9、(双选)下列各种对天气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露是水气液化而形成的 B.

11、 霜是水凝固而形成的C. 雾是冰升华而形成的 D. 雪是水气凝华而形成的10、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觉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B. 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难蒸发C. 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了更多的热量D. 水蒸发把地面上的热带到了人身上11、冬天,医生在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火上烤一烤,然后在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接触口腔对病人太凉 B. 进行消毒C. 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 防止镜框受热膨胀,导致镜片脱落 12、有关液体

12、蒸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蒸发时,液体本身的温度一定降低 B. 液体蒸发时,液体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 液体在0以下是不会蒸发的D. 以上说法均不对13、用高压锅煮粥,熄灭后,立即用冷水冷却锅盖,取下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居然看见锅内的粥还在沸腾,并保持一段时间。而用普通的铝锅煮粥,却没有看见这一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高压锅比普通锅要厚B. 粥的温度高于100,熄火后,若不取限压阀,不打开锅盖,粥也会在锅内继续沸腾并保持一段时间,只是看不见而已C. 粥是粘稠状的不易冷却D. 打开锅盖后,锅内的气压降低14、多油的汤不易冷却,这是因为( )A. 油层阻碍了汤的热辐射

13、 B. 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 C. 油的导热能力比水要差 D. 油层覆盖在汤面上阻碍了水的蒸发15、在烹炸时常会见到:滚开的油锅中,滴入一滴水后会有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其主要的原因是( )A. 滴入的水滴温度低 B.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C. 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6、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物具有( )A. 较低的沸点 B.较低的熔点 C. 较好的导热性 D. 较差的导热性17、在23的室内将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它是示数( )A. 立即上升 B. 先下降后上升C. 先上升后下降 D. 一直

14、不变18、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等物质,工业提炼中采用加热的方法,让原油的温度逐渐升高,陆续得出各种油的蒸汽后在进行冷却,把它们彼此分开(即石油的分馏)。这种方法主要依据它们的( )A. 不同的密度 B. 不同的熔点C. 不同的沸点 D. 不同的汽化热19、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要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A. 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产生的小液滴B. 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小液滴C. 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20*、对冰水混合物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保持不变B.

15、冰的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 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D. 冰和水的温度同时升高【本题考点】晶体的熔化;热传递的条件。21、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较快地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汁在沸腾时不致温度过高而变质,可行的做法是( )A. 缩短加热时间 B. 使容器内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C. 降低炉火的温度 D. 将糖汁密闭在高压容器中加热22、如图10-7所示,大试管和小试管内都装有水,将四支大试管中的水加热,使之保持沸腾,则在大试管的水不断沸腾的过程当中,小试管中的水能沸腾的是(阴影部分为密闭盖)( )23、图10-8表示的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它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 )A. 一定

16、表示某种固态晶体升温熔化的过程B. 一定表示某种晶体升温并且沸腾的过程C. 可能表示某种固态非晶体升温并熔化的过程D. 可能表示某种晶体升温并且沸腾的过程24、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水开后继续用大火煮,第二次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任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A. 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B. 第一种方法浪费燃料但省时间C. 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D. 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25、在0的环境中将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 冰全部熔化 B. 部分冰熔化 C. 水全部结冰 D. 冰和水的原有比例不变26、

17、炒菜时利用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_。27、帽子的功能很多,仅从热学的角度看,夏天带草帽主要是为了防止_;冬天带棉帽主要是为了防止_。28、蒸包子的笼往往有好几层,_(填“上”或“下”)层中包子最先被蒸熟;用冰来冷却食品时,冰应放在食物的_。(填“上方”或“下方”)29、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中,钢筋和混凝土的_必须相同,否则,温度变化时建筑物就有可能损坏。30、常用的液体温度计里的液体有酒精、水银、煤油等等,但就是没有水,其原因是_ _。31、医用人体温度计的量程是_,准确度是_,它与其他的温度计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32、有一支用毕没有甩过的温度计,读数保留在38.2,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

18、实际体温是37.8,体温计的读数是_;如果病人的体温是38.5,体温计的读数是_。33、制造金属工具时,为增加工件的硬度,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进行淬火,此时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在水面上冒出“白烟”,这个物体变化是_过程。34、有一种能反映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干湿泡温度计。它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_,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_时要吸热。在一定温度下,两温度计的读数差别越小,表明空气的湿度越_。35、在烧煮食物时,若用水煮,只要水烧不干,食物不会煮焦;若把食物放在油中炸,虽然油未烧干,食物却有可能变焦,这主要是因为_。36

19、、“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种导热本领非常强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是一个两端封闭的合金管,管内壁衬着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和其他易汽化的液体,如图10-10所示。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量会很快地传到另一端,试分析其中的道理。37、如图10-11所示,让试管口斜向下方,给试管底部的空气加热,把手放在试管口处,手指会感觉到热吗?为什么?若让试管斜向下方,重复上述实验,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类似实验】如下图所示:试管底部有一条金鱼,将试管倾斜并对试管中部加热,金鱼不会被烧死。38、一块冰放在桌面上,再把一根铁丝压在冰块上,铁丝两端各悬挂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