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维护操作指南_第1页
传输维护操作指南_第2页
传输维护操作指南_第3页
传输维护操作指南_第4页
传输维护操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输维护操作指南(以华为设备为例)(版 号:ZYCS01)四川省电信有限公司资阳市分公司网络管理与维护部二八年一月 第一章 总 则第1条 本规范针对日常维护工作中具体设备操作要求的细节进行规范,其目的是指导维护人员掌握设备维护操作的一些方法,更加合理地操作使用设备,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规范性,确保传输系统的稳定运行。第2条 本规范主要针对目前光传输网上大量使用的SDH类设备。下面的举例主要以华为T2000网管和设备为主。第二章 日常维护第一节 单板更换、保存使用注意事项第3条 本节用于对传输维护中的支路、线路、交叉、主控等单板的更换操作的规范。第4条 确保相关的资料、工具齐备,确认待更换单板和备

2、板的具体名称、型号、版本、安装板位及其工作特性是否相同。第5条 对于波长转换板要注意波长相同、收模块一致。第6条 对于同类型放大板尽量保证波长使用范围一致。第7条 当备件从一个温度较低、较干燥的地方拿到温度较高、较潮湿的地方时,至少需等30分钟以后才能拆封。第8条 确保备件在移动过程中具有安全可靠的外包装,且未受到机械和静电损伤,确认备件工作正常。第9条 正确佩戴防静电手腕(环)。第10条 如果被更换的单板上连接有线缆,应先将线缆从单板接口上拔下来。第11条 正确拔出单板后应放入防静电袋内封装。第12条 对于单板上需要插入线缆,要注意位置正确,对于光纤接头在插入单板前必须清洁干净。第13条 拔

3、插单板时不能接触单板上的电路、元器件、接入头、接线槽,尽量只接触管壳。第14条 不带电拔插单板上的器件。第15条 进行单板的更换操作时,不要插错管脚,要避免发生倒针现象,造成单板、设备的短路。首先确认单板所插板位是否正确,然后使单板上下边平行进入导向槽,当单板接触到背板时利用单板上下扣条同时向内用力将单板插入,保证单板与其它单板平行。10G设备需将扣条完全压平且将单板上的小螺钉上紧。第16条 观察单板上的指示灯,确认单板工作正常。(绿灯为运行灯,状态有:1、1秒1闪,正常2、1秒3闪,单板未开工3、灭,无电源。红灯为故障灯,状态有:1、常亮,单板硬件故障2、1秒2闪,一般告警3、1秒3闪,紧急

4、告警4、灭,正常。)第17条 更换光线路板时一定不能直视出光口,避免肉眼受到激光损伤。并记录原始光功率数据备。第18条 更换上的光线路板上未用的光口要用防尘帽进行保护,换下的光线路板应及时盖上防尘帽。第19条 在处理光线路板内部尾纤时注意不要对内部尾纤过度弯折,以防折断。第20条 更换主控板前需要确认网管数据与现网运行数据的一致性。第21条 更换主控板时需要保证更换前后单板ID拨码一致。(资阳、安岳只需将ID码拨一致,简阳在将ID码拨一致后还需在网管上将扩展ID改为8)第22条 更换主控板后需要重新下载配置数据,并同时备份网元数据库。(主菜单配置配置数据管理配置数据上下载右键选择上载。配置配置

5、数据管理备份网元数据库:FDB0FDB1两库都需备份)第23条 单板更换完成后,需要在现场继续观察15分钟,确认单板工作无误后方可离开。(复用段倒换10分钟恢复,通道环5分钟恢复)第24条 对于存在特殊要求的请参考相关设备操作手册进行。第二节 网管系统维护第25条 网管软件在正常工作时不应退出,会使网管在关闭时间内对设备失去监控能力,破坏对设备监控的连续性。第26条 严禁在网管计算机上运行和安装与设备维护无关的软件。定期用最新版杀毒软件杀毒,防止计算机病毒感染网管系统,损坏系统。第27条 网管启动:启动SQL Server(建议不关闭),启动Server端,启动Client(客户端服务器输:1

6、29.9.0.254:9801)完成网管启动。第28条 创建网元:主拓扑图上点击右键选择创建-拓扑对象,选择设备类型、ID、扩展ID、网管类型、输入IP地址。用户名:ROOT密码:PASSWORD。第29条 配置网元:主拓扑图上新建网元,选择手工配置,确定后进入配置向导:修改网元网元名称,选择网元类型,选下一步进入板位配置界面:选择查询物理板位完成后点击下一步选中校验开工,完成网元基本配置。第30条 数据备份:配置-配置数据管理-脚本文件导入导出:新建目录后导出“全网配置文件”“网元配置文件”“网元端口命名文件”3文件,平时每月备份一次,更改配置和名称后也需备份。第31条 时钟配置:新建网元后

7、必须选择时钟配置。打开网元,右键单击时钟板,选中时钟配置/时钟源优先级别(先选一路外部线路时钟源,再选内部时钟)第32条 数据库的备份:SUN工作站:终端下输入SU,密码ROOTKIR,进入#CD T2000/DATABASE,#SH DUMPDB。SH终端显示:PLEASE INPUT FILE PATH ;输入存放备份文件路径,系统自动执行备份过程。WINDOWS版本:选择开始/程序/MICRSSOFT SQL SERVER7。0/ENTERPRISE MANAGER,在左边导航树中单击展开,选择MICROSOFT SQL SERVER/SQL SERVER GROUP/服务器端计算机名/

8、DATABASE,在DATABASE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所以任务/BACKUP DATABASE,进入“SQL SERVER BACKUP-T2000DB”对话框。选择待备份的数据库,单击OVERWRITE EXISTING MEDIA,确定后SQL会将数据库备份到指定路由。第三节 业务配置更改第33条 不要在业务高峰期使用网管进行业务调配,因为一旦出错,影响会很大,应该选择在业务量最小的时候(晚上12点以后)进行业务的调配。第34条 备份更改前业务配置,将要更改的业务配置仔细核对,确认无误后再下发。如果下发配置过程中存在问题,一时不能解决,重新下发业务更改前备份的数据。第35条 业务配置量

9、一次超过63个2M时,应在市公司专业骨干指导下或由厂家完成。第四节 故障处理第36条 本节主要介绍日常维护中常用的环回操作、仪表测试、数据分析以及网管告警进行故障定位。第37条 环回操作:环回种类有:内环回、外环回;软件环回、硬件环回;2M端口环回、VC4通道环回以及光接口板环回等;第38条 光接口板环回操作:从信号流向的角度来讲,硬件环回一般都是内环回,因此我们也称之为硬件自环。光口的硬件自环是指用尾纤将光板的发光口和收光口连接起来,以达到信号环回的目的。硬件自环有两种方式:本板自环和交叉自环。第39条 光接口板环回之本板自环:将同一块光板上的光口“IN”和“OUT”用尾纤连接即可。第40条

10、 光接口板环回之交叉自环:用尾纤连接西向光板的“OUT”口和东向光板的“IN”口,或者连接东向光板的“OUT”口和西向光板的“IN”口。用尾纤对光口进行硬件环回测试时一定要加衰耗器,以防接收光功率太强导致接收光模块饱和,甚至光功率太强损坏接收光接口板。第41条 2M支路端口环回:硬件环回指在DDF上将同一个2M端口的收发用电缆连接,软件环回在网管上进行内、外环回。通过2M支路端口的环回,再结合误码仪和外环回测试,可以测试某个2M的传输全通道是否正常。判断出交换中继状态、电缆等问题。第42条 进行VC-4环回时,由于是对整个VC-4环回,将导致该VC-4内的所有业务受影响。所以要环回一定要小心

11、。VC-4环回可进行跨多站的判断处理。第43条 所有环回最后一定要解除。第44条 误码测试之“在线测试”:先选定一条正在使用的业务通道(E1、E3、T3、E4、STM-1),找到该通道在DDF上对应的端口;将测试线一端连接DDF该端口的“在线测试接头”(即跨测),一端连接误码仪的在线测试接口(IN口)进行测试,正常情况下应24小时无误码。(仪表需要如何设置,请参考相应仪表的使用说明书,注意仪表此时应设置为“在线测试”。)第45条 离线测试方法(也称终端测试)。这是用得较多的误码测试方法。先选定一条业务通道(E1、E3、T3、E4、STM-1),将误码仪的收发连接到此业务通道在本站的PDH/SD

12、H接口的收发端口误码仪的发(OUT)应接PDH/SDH的收端口,误码仪的收(IN口)应接PDH/SDH的发端口,然后在对端站PDH/SDH接口作内环回(例如在DDF处的硬件自环,或通过网管进行软件环回),设置好误码仪即可进行测试。误码仪的操作方法见相应的说明书,正常情况下测试应24小时无误码。第46条 光功率测试: 设置光功率计的接收光波长与被测光波长相同。将测试用尾纤的一端连接被测光板的OUT接口。将此尾纤的另一端连接光功率计的测试输入口,待接收光功率稳定后,读出光功率值,即为该光接口板的发送光功率。该项测试注意事项:要保证光纤连接头清洁,连接良好,包括光板拉手条上法兰盘的连接、清洁。 事先

13、测试尾纤的衰耗。 单模和多模光接口应使用不同的尾纤。 测试时应根据接口类型选用FC/PC(圆头)或SC/PC(方头)连接头的尾纤。第47条 光路系统测试:主要用OTDR表测试光路情况。 相关工具齐备,并进行仪表的校准、参数的正确设置、良好的接地。 将测试用尾纤的一端连接ODF架上的被测光纤接口,将此尾纤的另一端连接OTDR表的测试输入口,待测试稳定后,读出此光路的相关数据。如光纤长度、衰耗值。 操作注意事项:频繁插拔的光纤接头在插入单板或仪表前必须用专用工具清洁干净;操作过程中注意光纤弯曲半径不得小于30mm,切忌任何小于90度的弯折; 在进行光线路板的光口环回操作时,注意添加适当的衰减器,避

14、免光功率过载,甚至损坏单板; 由于OTDR表能输出大功率光信号,所以在对光路进行测量时,应断开光路与通信设备; 测试完毕后光接头必须盖上防尘帽。第48条 硬件复位单板:此方法比较简单,只需要插拔单板就可以,但要重新初始化单板上一些寄存器数据,是危险的操作,特别是对具有业务处理能力的单板复位,往往会中断业务。所以非特殊情况下,不可以复位单板,如果确实需要复位,在业务已中断或晚上12点以后实施。主控板硬复位和软复位都不会影响业务,除非网络发生了复用段保护倒换。第五节 机房环境、安全第49条 保证机房环境稳定的温湿度范围:温度1528,最好保持 在20左右。湿度范围:40%80%。第50条 机房内照

15、明(包括应急照明)设施无损坏。第51条 灭火器有效,并放在醒目的位置。第52条 机房和机房内设备整洁、规范、统一,无杂物。第53条 在安装有10G以上传输设备的机房内严禁使用高频设备。如:移动手机、无绳电话。第54条 空洞封堵严密,无老鼠侵害。第55条 对外来人员,要严格执行机房进出登记制度。对施工人员,要进行机房施工相关制度的讲解,收取押金作保证。第二章 割 接第一节 电源割接第56条 本节用于传输系统的电源供给系统的带电割接的规范。第57条 根据割接要求,动力部门收集系统的供给路由、线缆规格、负荷等情况,制定相应的割接方案并经维护部、传输、动力三方审定。第58条 上报的割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

16、容:人员的具体分工及割接通信联络表、割接方案及实施步骤、割接前后使用的线缆规格、系统负荷情况、割接时对系统发生影响的时段和时长、恢复方案、应急处理预案等。第59条 传输部门应进行相应的传输网络系统数据备份和应急预案的制定。第60条 在电源割接中应有人对施工进行监护,传输维护人员应适时监控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第61条 对于割接方案实施中如遇到特殊情况或方案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时,应立即停止割接,按照割接方案中的恢复方案进行电源供给的恢复,重新制定方案,并经由三方审定通过后方可再进行割接。第62条 在电源割接中要严防电源短路和业务的阻断。第63条 电缆标识清晰,并与实际安装相符。第64条 原则上,有条

17、件情况下系统的主备用电源供给应在不同的电源头柜上。第65条 在新路由得到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电源的供给和旧路由的拆除。第66条 传输维护人员确认系统运行正常后,电源割接人员方可离开。第67条 进行电源测试并记录(其值符合系统指标要求)、更新电源线路供给系统图。第68条 电源割接成功汇报。第二节 光缆割接第69条 传输维护部门在接到线路维护部门的割接通知或网络管理与维护部的割接批复时,应做好系统的性能观察,记录割接段的物理性能参数如光功率、回损值以及使用的纤芯情况。在判断系统工作正常时方可割接。同时,割接后的值要与割接前相比较;第70条 对于含光放大器的DWDM系统,安全特别重要。因为光放大器系

18、统工作于高输出光功率,在光缆割接前,机务人员应根据系统情况,考虑打开割接相关站的自动激光关闭功能,防止出现由于使用EDFA光放大器可能引起的强烈“光浪涌”现象,损坏机盘导致系统不能顺利恢复;第71条 在割接时调度高波长通道速率的DWDM系统到其他的G.652光缆时,最好能了解准备调度的缆的色散值,看是否与原系统光缆色散值较接近;第72条 在割接前,机线人员应了解系统是否加有衰耗器以及衰耗器的值、种类和位置,在调度到其他ODF位置时或系统割接后应同时考虑加入衰耗器。第73条 割接中需要动设备光放板上输出端的尾纤时应注意:FC/PC尾纤需要拔出时,首先逆时针旋转尾纤上的锁定螺丝套,当螺丝已松动时,

19、稍微用力向外拔出尾纤。插入尾纤时,小心地将尾纤头部对准导孔,把它插到底,再顺时针旋转螺丝套,将尾纤固定。第74条 拔出LC/PC尾纤时,必须使用专用的光纤起拔器。从上、下两面钳住尾纤上的连接器,压下叉簧,轻轻拔出。插入LC尾纤时,可直接用手进行操作,将尾纤上的连接器对准单板光接口,对准导槽,插入跳线,需听到一声脆响说明尾纤已经插好。第75条 在割接后一定要清洁尾纤接头,建议使用专用的光纤接头清洁工具,不要使用酒精清洁。第76条 环网割接注意事项:不可对有保护的环网的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割接;确保1+1保护系统不会主备用方向都中断;第77条 机务人员在割接前尽量利用各种手段,查看环网的工作状态,防止

20、出现不能顺利保护倒换的情况。第78条 维护人员应熟悉传输设备的光线路盘的强制发光的方法,以便在割接出现问题时,能够对设备强制发光,进行分析。第79条 在割接后一定要清洁尾纤接头,建议使用专用的光纤接头清洁工具,不要使用酒精清洁。第80条 光缆割接成功汇报。第三节 网络优化、整治割接本节内容主要针对影响业务的网络优化调整。第81条 制定详细的割接方案。内容包括人员的具体分工、割接通信联络表、技术方案、实施步骤及割接前后使用的线缆规格、割接时对系统发生影响的时段和时长、恢复方案、应急处理预案,是否影响大客户通信等。第82条 作好网络优化的数据配置、调整前后的网络组织图。第83条 保证正常备品备件工

21、作正常。第84条 对调整的所有电路,布放好电缆并贴上标识。第85条 将要使用的尾纤布放到位并作好相应标识。第86条 割接的工具齐全到位、仪表正常。第87条 向网络管理与维护部提出割接申请。第88条 严格按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割接批示进行。第89条 对大型的网络调整,最好有厂家或省支援中心技术支援中心。第90条 割接成功汇报。第三章 应急调度第91条 本节用于日常维护中的光缆、电缆以及大客户电路的应急调度规范。第92条 对于应急调度用材料应专用,妥善放置,方便调度。第93条 应急调度的路由应有显著标识。第94条 应急调度前应确认路由并经由通道测试正常方可投入使用。第95条 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光接口、长度、模式的测试及调度尾纤。第96条 对于电缆,要注意区分线径、长度、接口,接头以及必要的线缆数量配备。第97条 在进行光缆的应急调度时,应配备必要的工具:擦纤带(2.5Gb/s以上的速率等级禁止使用酒精棉进行清洗)、法兰盘、衰耗器、光功率计、红光源等。第98条 传输部门确认系统运行正常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