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无机框图推断题 第一课时说课教师:许 静 2011-03-24无机框图推断题(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专题是属于元素知识考察范畴。依据大纲要求:综合运用重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结合本学科特点和高三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等情况基础上,通过对高考试题分析精心准备的专题课:无机框图推断题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这对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用作。力求做到有的放矢,突破重难点(1)、所谓无机框图题是指以方框图或其他简明符号,用字母的形式标出物质发生变化的相互
2、关系的推断题。(2)、无机框图题考查知识面广,考题内容多为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但与双基知识、有机、实验、计算均可联系,出题比较灵活。它既能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检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无机框图题区分度高,有一步推错,就有整题失分的可能,很容易拉分。在历年的高考卷中重现率几乎为100。是高三复习的重要环节。重点和难点均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严密性和分析推理,综合运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掌握无机框图推断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技巧。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综合高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3、知识与技能(1)在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无机框图推断题的特点及其重要性,提高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2)使学生掌握无机框图推断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技巧。2、过程与方法(1)通过巩固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分析、探究、归纳总结解题技巧和方法。(2)培养高三学生化学无机元素知识形成系统性,整体性的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分析解决框图推断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2)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三)、教学重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4、:使学生对高中无机元素知识得到归纳,巩固和提高。难点:综合运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培养无机框图推断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技巧。难点的突破: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去体验知识,原理的形成过程。无机框图推断题的解题思想及过程1、认真审题:见题后先迅速浏览一遍,从题干问题框图,尽量在框图中把相关信息表示出来。 2、找突破口-题眼。3、大胆猜测。4、验证确认。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形成这个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分析、检验的科学思想。从而达到能力的培养目标。同时只有掌握好这一解题技巧,才能为后面的有机推断题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分析无机框图推断题特
5、点,巩固必备基础知识。 讲练部分典型例题及习题,归纳出部分解题技巧和方法。第二课时,继续归纳总结技巧,讲解典型例题,并做巩固练习。本次授课内容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1、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基本完成了对无机元素化合物基础知识的纵向梳理过程,弥补了知识缺陷,完善了知识体系。但灵活应用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不够全面与熟悉,基础知识欠缺,审题不仔细,抓不住重点。、学习方法和技巧巩固基础知识,做专项训练,让他们了解无机框图推断题的特点与考查知识点能力的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示例分析、探究、归纳总结解题技巧和方法。、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弥补知识缺陷,完善
6、知识体系,在训练中找感觉。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思维、科学的学习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所学知识没有形成网络,有时虽能勉强找到切入点但找不准方向,不善于推理,或推理出现偏差,加之欠缺经验,致使做出的答案离题万里。三、教法分析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原理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 活动探究法:给出常见的突破口:特殊物质颜色,反应现象,转化关系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针对每一个特殊找出常见的对立的物质,现象。设计问题情境,展示获取知识的过程。2. 讨论法:在已获得相应的
7、知识点后,引入三道例题,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最终结果。享受成功的喜悦。由特殊的转化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D有几种不同的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3.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对无机框图推断题的解题思路有一定的了解。四、学法指导这类试题学生失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不够全面与熟悉;二是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欠缺;三是学生的化学用语掌握不够;四是学生对这种试题练习不够,有一种恐惧心理;五是学生缺乏对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因此,要想帮助学生解好推断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这种试题做专题训练,在专题训练的时候,一要做
8、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了解无机推断题的特点与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要求;二要求学生自己整理或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要让他们熟练掌握一些特征的性质与变化;三要通过示例分析总结出常见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五要让学生训练考查不同知识点与不同解题思路的的各种试题,让他们在训练中找感觉。(1)在归纳常见的反应现象时,掌握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有哪些时,及两两反应既能产生沉淀又能产生气体的有哪些及其反应原理,对解题有很好的帮助,更顺利。(2)对于特别的转化关系给出突破口D,判断出A,B,C,能够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复习以往的知识,温故而知新。五、教学程序1、教学程序设计设疑多媒体演示归
9、纳小结小组讨论启思诱导规律应用练习反馈2、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分析无机框图推断题的重要性和特点,导入本节课的中心内容无机框图推断题(2)讲授新课先提出问题,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然后结合恰当的例题,设置关键性问题,由学生剖析问题,挖掘实质,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方法和技巧。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与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抓住“题眼”,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题力求做到精炼,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然后做适当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和理解。讲练结合,重点落在无机推断题解题技巧的应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投影、提问、总结,讨论】知识储备1:常见的有
10、颜色的物质 (师生共同回答)(淡)黄色固体浅绿色溶液 “红色”固体蓝色溶液黑色固体紫色溶液紫黑色固体棕黄色溶液 血红色溶液橙色溶液红褐色沉淀黄绿色气体蓝色沉淀红棕色气体 例题1:根据下图所示关系,确定A、B、C、D、E、F化学式,并写出有关方程式。A为 B为 C为_D为 E为 F为_【命题意图】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硫酸的知识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同时考查分析判断与逻辑推理能力。【解题思路】从最初条件看,框图很模糊,直接得不出结论,但找到“题眼”“红褐色固体F”“ 黑色晶体B”就可迅速得出红褐色固体F是Fe(OH)3 从而得出A为Fe,B为Fe3O4,C为FeSO4,D为Fe2(SO4)3,E为Fe(
11、OH)2。【投影、提问、总结,讨论】知识储备2:常见的特殊反应现象1.焰色反应显黄色的元素是_,显紫色(透过钴玻璃)的元素是_2.有臭鸡蛋气味气体是 _ 3.在空气中由无色迅速变为红棕色的气体是_4.使品红溶液褪色的通常是 _5.能使淀粉变蓝的是 _ 6.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放置空气中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的离子是_7.滴入_ 溶液显血红色以及遇苯酚显紫色的离子是 _ 8.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_9.与碱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是_ _ 产生气体一般是_ 10.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 _ 11.两两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的物质一般是 _ _例题2:A、B、C、D四
12、种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均小于20),其单质及相应的化合物能发生如下反应关系:1、写出B、D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2、写出下列有关物质化学式:E _ J _3、写出C单质与H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命题意图】考查盐类的双水解,两性氢氧化物,卤离子的检验,焰色反应等知识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分析判断与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化学用语等。【解题思路】从题干看,基本得不出什么直接的结论。但框图中有几个“特征的反应现象”作“题眼”:a 臭鸡蛋气味气体;b 白色胶状沉淀溶于NaOH溶液;c 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d 焰色反应:紫色;可分别得出气体是H2S、白色胶状沉淀是Al
13、(OH)3、无色溶液I是KCl,从而迅速得出其他结论。【投影、提问、总结,讨论】知识储备3:常见的特殊转化关系掌握一些特别的连续转化关系:列出可能的情况:若D为O2 , 则A可能为:若D为:则A可能为:(若给出D物质是O2,引导学生完成其他各物质分别是什么。板书其转化过程,再试着探讨其他可能的情况,共同讨论出最后的结果。)例题3: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大16,B是气体,E是酸,当X是强酸或强碱时都有如下反应关系: 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D、E均含另一元素。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式)1、A是_,Y是_ ,Z是_。2、当X
14、是强酸时,E是 _ ; 当X是强碱时,E是 _。【命题意图】考查一种物质能与酸与碱作用产生气体,考氮与硫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以及推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思路】突破口是:a当X无论是强酸或强碱都有如下反应关系 bB、C、D中间两次与Y作用特殊关系,再利用其他已知就容易解了。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将几种方法综合使用,才能快速准确的做出推断【课堂反馈】 下列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其中A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Y为黑色固体。B为混合物,白色沉淀D不溶于稀硝酸,E的焰色反应显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H加热可分解成Y和水。滤渣溶于稀硫酸溶于水过滤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固体B
15、加入淡黄色粉末G白色沉淀D溶液E蓝色溶液C气体A溶液F蓝色沉淀H固体Y固体X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 ,Y (2)写出G的电子式: 。(3)写出BC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X与Y共热的化学方程式: 。 (综合性强该题,由学生交流解题思路,找出突破口,使学生巩固并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针对答题情况进行评价,答题要规范,审题要仔细。)【投影、提问、总结,讨论】知识储备3:常见的特殊转化关系高温:高温、高压、催化剂:加热、催化剂:放电:电解:(3)总结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可使学生要深刻的理解无机框图推断题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最后再和学生共同归纳本节的知识,针对本节课的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行人行为预测模型考核试卷
- 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教材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考核试卷
- 2025年中国pps滤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M氢基甲酯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BR型板式换热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2U形电子节能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震击标准震筛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铝合金野营床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远程通讯器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茶叶天然保鲜剂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农产品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用模板
- 2025至2030中国医药软包装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2025年中国氯化聚醚项目投资计划书
- DB37-T5311-2025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文件编制标准
- 成都市高新区2023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 中国上市银行2024年回顾及未来展望-安永-202505
- TSG Z7002-2022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 2025年数字经济下的创业政策调整策略试题及答案
- 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追求教案
-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学卷B2024-2025学年数学五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订单外发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