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理论课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_第1页
有机化学理论课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_第2页
有机化学理论课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_第3页
有机化学理论课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_第4页
有机化学理论课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Carboxylic Acid and Their Derivatives)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羧酸和羧酸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性质上的异同点进行鉴别。2、掌握分子结构与溶解性、酸性、热稳定性的相关性。3、熟练掌握羧酸和羧酸衍生物的系统命名法。4、熟练掌握羧酸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及用途。5、掌握取代酸结构特征和主要理化性质。6、了解典型羧酸和羧酸衍生物的性能、用途。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羧酸、羧酸衍生物结构与其性能的相关性;乙酰乙酸乙酯结构、性能及其在酮合成方面的应用。难点是羧酸的酸性强弱与结构的关系,酯化和酯水解反应历程。三、教学方

2、法和教学学时(1)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必要的课堂讨论。教学手段以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强化基本概念的理解。并配合适量的课外作业。(2)教学学时:4学时四、教学内容1、羧酸(1)羧酸的概述(2)羧酸的物理性质(3)羧酸的化学性质(4)个别化合物2、羧酸衍生物(1)酰卤(2)酸酐(3)酯3、碳酸的衍生物五、总结、布置作业本章讨论羧酸及其衍生物。羧酸:R-COOH 官能团:羧基 -COOH 羧酸衍生物:羧基上的羟基被其它原子或基团取代后的产物,如酰氯、酸酐、酯、酰胺等。10.1 羧酸Carboxylic Acid一、 命名 脂肪族一元羧酸的系统命名法与醛类的命名相似;不饱和羧酸要选含羧基和重

3、键的最长碳链作主链;脂肪族二元羧酸应选含两个羧基的碳链为主链;脂环族和芳香族羧酸的命名常把脂环或芳环看作取代基。3-乙基-3-丁烯酸 2-甲基丁二酸 E-丁烯二酸环己基甲酸 4-甲基-2-异丙基-苯甲酸 2-甲基-3-苯基丁酸 萘乙酸二、回顾生成羧酸的反应:1、三、羧酸的物理性质:1. 羧基是亲水基,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因此碳数相同的一元羧酸水溶性大于一元醇;2. 羧酸分子之间也能通过羧基形成氢键而缔合,分子量相近的羧酸沸点比醇要高。四、羧酸的化学性质 (1) 酸性 诱导效应对酸性的影响p-共轭使O-H键极性增大,有利于离解出氢离子显酸性;而羰基碳的正电性则大大降低,不利于亲核试剂进攻。羧酸的

4、酸性强弱与烃基结构有关:-位的斥电子基使酸性减弱pka 3.75 4.75 4.86 5.05- 位吸电子基使酸性增强pka 4.75 2.86 1.36 0.63当基团偏离羧基时,其影响随距离增加而减弱pka 4.82 2.86 4.41 4.70一般,二元羧酸的酸性大于相应的一元羧酸。v 成盐反应利用此反应可区分羧酸和酚类。(2) 羧酸衍生物的生成(羟基的取代反应)酰卤、酸酐、酯、酰胺又称酰基化合物。(3)脱羧反应在特定条件下羧酸分子脱去羧基放出CO2。饱和一元羧酸与碱石灰共熔可发生脱羧反应:v - C上有吸电子基时脱羧更易生物体内的脱羧是一常见的反应,在脱羧酶的作用下进行。(4)羧酸的还

5、原反应羧基是有机物中碳的最高氧化态,用催化氢化或金属加酸方法都不能将羧基还原,但用氢化铝锂可将羧基还原。(伯醇) (5)- H的卤代反应四、个别化合物1、 H-COOH 还原性:甲酸能被Tollen、Fehling试剂氧化。2、CH3-COOH3、HOOC-COOH 还原性:草酸能被高锰酸钾氧化。4、丁烯二酸 顺丁烯二酸 反丁烯二酸(延胡索酸)顺丁烯二酸在自然界尚未发现,可用于合成树脂,并可用作油脂的防腐剂。反丁烯二酸广泛分布于植物中,是生物体内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之一,它在相应的酶的作用下,可加氢还原生成丁二酸,又可加水生成苹果酸,还可加氨生成天门冬氨酸。10.2 羧酸衍生物(Derivati

6、ves of Carboxylic Acid ) 一、命名 乙酰氯 对溴苯甲酰氯 乙酸酐 邻苯二甲酸酐 乙酸乙酯 对甲氧基苯甲酸苄酯 乙酸异戊酯 己内酰胺 N,N二甲基甲酰胺(DMF) 二、化学性质1、水解、醇解和氨解反应 (酰基化反应)Z = -X、 -O-CO-R、 -O-R反应活性顺序:酰卤 酸酐 酯酯化和酯水解反应历程 首先,作为催化剂的酸使羧酸的羰基氧质子化,增强了羰基碳的正电性,有利于亲核试剂醇的进攻,醇就加到羰基碳上而形成四面体的中间产物,然后质子转移消除一分子水,最后脱去质子生成酯。2、还原反应:酰基化合物的羰基比羧酸易还原 酰卤的还原:酯的还原3、酯缩合反应(Claisen缩

7、合)-含-H 的酯在强碱作用下两分子酯脱去一分子醇生成-酮酸酯 乙酰乙酸乙酯其历程类似于羟醛缩合反应。4、酰胺的酸碱性 P-共轭使酰胺显中性 酰亚胺显弱酸性三、自然界的羧酸衍生物青霉素G ( penicillin G)除虫菊酯12除虫菊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种能够集约化种植的杀虫植物,至今有 150 多年的栽培使用历史。从中提取的除虫菊酯(素)是国内外公认最理想的杀虫剂,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除虫菊酯具有以下特点:在哺乳动物体内不会蓄积残留,对温血动物无害;在自然界中易降解,对环境无污染;杀虫高效广谱,且使用浓度极低;天然除虫菊素具有六组成份,昆虫不易识别,不产生抗药性;提取和使用过程对环境污染较小。 除虫菊酯 溴氰除虫菊酯除虫菊素为酯类物质,分子结构的一部分为(除虫)菊酸,另一部分为醇。化学家对它们研究热心了几十年。菊酸,含三元环:金钱松小卷蛾性信息物活性成分3(Z)-10-十二烯醇醋酸酯 林业科学 30, 3 (1994)10.3 碳酸的衍生物碳酸 胍 尿素 尿素的缩二脲反应 反应产物在碱性溶液中与CuSO4反应显紫红色西维因氨基甲酸酯类殺虫剂9.4 参考文献1 吴广利. 非酯类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研究进展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