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土壤矿物质_第1页
第二章土壤矿物质_第2页
第二章土壤矿物质_第3页
第二章土壤矿物质_第4页
第二章土壤矿物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教学目标】 土壤矿物1了解土壤原生矿物的种类。2 重点掌握次生矿物的种类及特性。 矿物质土粒 1了解矿物质土粒的分类系统。2掌握矿物质土粒水分物理特性。 土壤质地1. 了解土壤质地的分类系统。2掌握不同质地土壤的水分物理特性。1 土壤矿物土壤母质来源于岩石、矿物的风化产物,岩石是由矿物所构成,是矿物的天然集合体。 1.1 几种主要岩石类型与特性 地壳中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火成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如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等,它们含有石英、长石、深色矿物(如黑云母、辉石、角闪石等原生矿物)。 沉积岩是由岩石风化物经搬运、沉积再胶结而

2、形成的,如花岗岩风化形成的石英沙沉入海底经地质变化胶结成的岩石,称为沙岩。 变质岩是火成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发生质变而形成的,如花岗岩变质形成片麻岩、沙岩和页岩变质形成石英岩和板岩,石灰岩变质可形成大理岩。1.1.1 岩浆岩(1)花岗岩 为粗粒、中粒或细粒全晶质的岩石,呈红色、灰色或浅灰色。主要矿物有石英、正长石、黑云母,也有角闪石、斜长石,由于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组成复杂,容易发生物理风化。在干旱地区崩解成砂粒,在湿润地区暗色矿物被分解为含水氧化铁次生矿物,长石类矿物分解为高岭石,石英以砂粒残留于风化物中。(2)流纹岩:化学成分与花岗岩基本相似,灰白、浅黄或浅红色。斑状结构,斑晶为圆柱状的

3、石英和长方形透长石。因结晶颗粒较小,难以发生物理风化。在温暖湿润地区所形成深厚的风化层,多呈红色的粘壤土或砂质粘壤土。 (3)正长岩:其矿物组成以正长石和角闪石为主,不含石英,有少量的磷灰石,磁铁矿,色浅红,呈块状或粒状构造。风化后形成砂壤或壤质土壤,通气性良好,富含磷、钾、钙、镁等营养元素。土壤多为中性至微酸性反应。 (4)玄武岩:是基性喷出岩,在地壳中分布较广。化学成分与辉长岩相当。色暗近似黑色,隐晶质结构,常有气孔构造,风化后质地较黏,含盐基物质较多。 (5)橄榄岩: 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组成,一般为暗绿色或黑绿色,全晶质粗粒或中粒结构,容易风化。 1.1.2 沉积岩(1)砾岩 砾岩是各种

4、岩石碎块经过搬运沉积再经胶结硬化而成。直径一般2mm,如经河水长途搬运,其棱角磨圆,其间有孔隙,易透水,风化后呈砂砾状。实物图片:砾岩(2)砂岩 一般由直径0.12.0mm的砂粒胶结而成,主要成分为石英,其次为长石、白云母、磁铁矿、石榴子石等。石英含量大于95%以上的为石英砂岩;长石含量达25%60%的为长石砂岩。以氧化硅为胶结剂的称为硅质砂岩;以氧化铁为胶结剂的称为铁质砂岩;以粘土为胶结剂的称为泥质砂岩。胶结紧实的砂岩,因抗风化力强,形成土层较薄,砂性大,尤其是石英砂岩比较明显。实物图片:粗粒石英砂岩(3)页岩 粘土经过压实、脱水和胶结作用,硬化后变成页岩,呈页片状或层状构造。矿物组分较复杂

5、,多为灰色、紫红色,也有黄色、黑色。比砂岩容易风化,形成的土质较粘,含片状碎屑多,养分含量较丰富。实物图片:页岩(4)石灰岩 石灰岩由化学沉积或生物沉积作用而成。矿物组成主要有方解石,块状构造,岩体层理明显,多为致密结构,硬度小,遇稀盐酸可发生气泡反应,灰、青灰色,有机质含量高时呈黑色。石灰岩风化主要是化学溶解作用,风化后土层较薄,稍粘、钙质丰富,抗酸力强。实物图片:竹叶状灰岩1.1.3变质岩: (1)片麻岩 由花岗岩或砂岩变质而成。成分近于花岗岩,矿物组成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因受到高温高压,矿物结晶呈带状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呈条带状。实物图片:花岗片麻岩(2)石英岩 石英岩由石英砂岩,

6、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过重结晶变质而成。硬度大,抗机械性和抗化学腐蚀性强,不易风化。脂肪光泽,一般为乳白色,如含有少量氧化铁呈红色和褐色,风化后形成砂质或砾质颗粒。(3)板岩 板岩由泥质页岩、粉砂岩和其它细粒碎屑沉积物质变质而成。有完整的片理,劈开后呈平的薄块状平面,北方农民开采后做房瓦用。矿物组成主要是云母、绿泥石、石英等,颜色多为青灰色。实物图片:千枚状板岩(4)片岩 片岩由各种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而成,也可由千枚岩进一步变质而成。具有明显的片状构造,片理面呈粗糙皱纹状,含有云母、角闪石及少量长石。实物图片:方柱石黑云母片岩(5)大理岩 大理岩由碳酸岩类(石灰岩、白云岩)变质而成。一般由方解

7、石、白云石和少量的石英、角闪石和辉石矿物组成。具有各色花纹,是优良的建筑装饰材料。纯白色的大理岩称为汉白玉,在我国云南分布较广。实物图片:大理岩综上所述,土壤矿物质来 源于岩石、矿物的风化产物。岩石、矿物的组成和特性对土壤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影响甚大,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颗粒粗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的酸碱性以及土壤养分等方面(详见有关章节)。因此,学习与成土有关的岩石和矿物的组成及基本特性,有助于我们学习、认识土壤并有目的去改造土壤,尤其是对山区土壤的改良,更是如此。1.2 土壤矿物质的来源 土壤矿物质来源于岩石、矿物风化产物, 岩石矿物质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颗粒粗细,土壤酸碱性,土壤

8、养分矿物是指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的元素或化合物。 成土矿物: 与土壤矿物质组成密切相关的矿物叫成土矿物包括: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1.2.1 原生矿物原生矿物是指由熔融的岩浆直接冷凝所形成的矿物(1)长石类矿物(包括正长石和斜长石)正长石(KAlSi3O8),又称钾长石。颜色多呈肉红色,广泛分布于浅色岩浆岩中,如花岗岩、正长岩、斑岩等。正长石抗风化能力较弱。风化后形成次生粘土矿物,是土壤中钾元素的重要来源(如图01-01)。(2)云母类矿物(包括白云母和黑云母)白云母KAl2Si3O10(OH)2,又称钾云母。颜色为无色或浅色,有时带绿色,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薄片状。片

9、状崩解成碎片后化学分解困难,往往混杂在砂土中,反光性很明显。白云母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钾,成为土壤中钾元素的来源之一。黑云母KH2(MgFe)2AlSi3O12,其性状与白云母相似,只是颜色呈黑色,不透明或半透明。容易分解,风化后形成粘土矿物,释放出钾元素(如图01-02)。(3)角闪石与辉石类矿物(铁镁矿物,属于偏硅酸盐矿物) 角闪石Ca2Na(MgFe)4(AlFe)(SiAl)4O11(OH)2。颜色呈褐或黑色,主要分布于岩浆岩中。辉石Ca(MgFeAl)(SiFe)2O6,颜色呈绿黑色,短柱状晶体。角闪石和辉石二者性质相近,色深暗,属于深色矿物,含盐基丰富,化学稳定性低,容易被彻底分解(

10、如图01-03, 01-04)。(4)石英矿物(SiO2) 普通石英呈透明或半透明的晶粒状的集合体。纯石英为无色,含有杂质时呈白、灰、黄、红、绿、天蓝及紫色。完整晶形为两端锥形的六方柱状晶体或不规则块状。除氟酸外,不与任何酸类起作用,物理及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风化,常以颗粒状残留于土壤中,是土壤中砂粒的主要来源(如图01-05, 01-06)。 (5)氧化铁类矿物 赤铁矿(Fe2O3),红色,条痕樱红色,常使土壤染成红色。磁铁矿(Fe3O4),常呈八面体晶形,铁黑色,条痕为黑色,具有磁性。 黄铁矿(FeS2),金黄色,类似金属铜,断口参差状,金属光泽,条痕绿色至深棕色,较易风化,分解后形成硫酸盐

11、(如图01-07, 01-08)。 (6)磷酸盐类矿物磷灰石Ca(PO4)3(FCl)。呈六方柱状晶体,颜色灰白、黄、绿、黄褐色,是制造磷肥的主要原料,高品位的磷灰石含P2O5 42.3%,一般含P2O528%30%时,可用来生产过磷酸钙肥料;18%可粉碎为磷矿粉肥料,含量0.05 mm) 土壤中的粗骨部分, 严格地讲,它们只是侵入土壤中的母岩碎屑,还不能算是土粒。所含矿物均为原生矿物,矿物组成与母岩基本一致, 它本身为非疏松多孔体,无通透性和蓄水性,也不能提供有效养分。含石砾和沙粒较多的土壤疏松多孔,粒间孔隙大, 通气透水好,排水通畅。由于颗粒粗比表面积小,无黏结性、黏着性、可塑性和胀缩性,

12、吸水保肥能力弱, 大孔隙多,养分转化快,但容易随水流失,耕性较好。2.3.2 黏粒(0.001 mm)颗粒细小, 属于胶体范畴, 是化学风化的产物其矿物成分主要为次生矿物,与母岩成分相差很大。颗粒小,比表面大,粒间孔隙小,通气透水性弱,排水不畅.黏结性、黏着性、可塑性、胀缩性均强 养料含量丰富,且吸水保肥能力强,潜在养分贮量多 土温较低,土温变幅小,养分不易转化2.3.3 粉粒(0.050.001 mm) 颗粒大小介于黏粒和沙粒之间,矿物成分有原生矿物,也有次生矿物 粉粒很多性质介于沙粒和黏粒之间, 含粉粒较多的土壤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黏结性、黏着性和吸附性。2.3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根据机械

13、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2.3.1 土壤质地分类2.3.2 不同土壤质地的生产性状 土壤的肥力性状(作物在生长过程中, 土壤的水、肥、气、热、扎根条件以及有无产生毒害物质的协调程度)耕作性状(耕作时的难易程度、阻力大小、耕作质量好坏以及宜耕期的长短等) 作物反应(出苗难易、 快慢、整齐度、早发苗或发晚苗以及成熟早晚等) (1)沙质土类 沙粒含量高,颗粒粗,比表面积小,组成的粒间大孔隙数量多。 保蓄性差。保水、持水、保肥性能弱,雨后容易造成水肥流失,水分蒸发速率快,失墒多易引起土壤干旱 土壤中原生矿物以石英、长石为主,潜在养料含量少,但养分转化快。土温变幅大, 但晚秋也容易造成霜冻。沙性土耕性好,宜

14、耕期长,耕作阻力小, 耕后质量好。这种土又称“轻质土”。沙性土大孔隙多, 氧气充足, 以氧化过程为主, 土壤中无毒害物质存在。发小苗不发老苗。沙性土“口松”,出苗快、齐、全。但因养分贫乏容易造成作物中后期脱肥,早熟,早衰。(2)黏质土类(1)通透性差,颗粒细微,粒间孔隙小(2)保蓄性强,土粒细小,胶体物质含量多,土壤固相比表面积巨大,表面能高,吸附能力强。肥效缓慢。(3)养分含量丰富,土壤中以次生矿物为主,其本身养分和吸附外界养分多,潜在养分贮量丰富。但养分转化速度慢。(4)土温变幅小,黏性土水分含量高,空气相对少,地温上升下降均缓慢,故常把黏质土称为冷性土。(5)耕性差,由于黏质土比表面积大

15、,土壤的黏结性、黏着性、可塑性、湿胀性强,耕作阻力大,耕作质量差,易起土坷垃或土垡,宜耕期也短。 (6)有毒物质多,由于大孔隙数量少,造成还原性状态 (7)发老苗不发小苗 (3)壤质土类233 土壤质地层次性及其评价 除了以上提到的土壤表层(耕层)质地粗细有较大差别外, 在同一土壤上下层之间, 其质地粗细和厚度亦有很大差异。 土壤质地剖面:土壤不同质地层次在土体中的排列状况, 称为土壤质地剖面。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母质本身排列的层次性;二是成土过程中物质的淋溶和淀积;三是人为耕作管理活动。 1)母质本身:华北平原主要由冲积物多次冲积构成,质地剖面层次复杂多样一般的模式有:通体均一型(通体沙、通体黏或通体壤)上粗下细型(蒙金型)上细下粗型中间夹沙型和夹黏型2)土壤在长期风化和成土过程中黏粒或细土粒随水渗漏向下移动,下层化学风化使黏粒增多,致使土体各层出现不同质地的分异现象,一般剖面上部较轻,下部在一定深度黏粒增多,形成黏化层。雨水长期冲洗、地表径流也可出现表层黏粒大量流失,形成上沙下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