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_第1页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_第2页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_第3页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人的自制能力是一种意志力,也是一种自我调节机能的表现。自制能力的强弱与否,对一个人一生的心理和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只有具备较强的自制能力,才能战胜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自制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培养和发展的。从现实上看,小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自制能力弱。低年级孩子在这方面尤为明显。表现为注意的持久性比较差,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短。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10-15分钟左右,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因此,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应该着手进行自制力的引导和培养。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塑造其果断、坚韧和责任感的个性

2、。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认为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分为“教”、“扶”、“放”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教师的“教”为主;第二阶段重点在于促进学生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第三个阶段放手让学生以自我管理为主。 第一个阶段基础阶段: 开学初,对于刚刚踏进学校大门的低年级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奇的、陌生的。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内容,初步树立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 1、学习规范,明确要求,培养自制力(也针对刚接班的)A提高认识:对于低龄的孩子还不能判断和评价自己行为的适宜度,这时,应该为孩子制定一些必要的“班规”“校规”,以此作为

3、孩子行为的准则,作为孩子判断和评价自己言语和行动的依据,约束孩子的行为。起初,孩子只是粗略地懂得“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即使不一定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习惯成自然,孩子会做一定的自我约束。例如,规定孩子不准玩剪刀,孩子在看到剪刀时手就不会伸过去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班规”也应赋予更多的道德意义,因为孩子对行为准则含义的理解已越来越具体化和复杂化了。例如,“尽管别的孩子不时地与你捣乱,你也不应该将绘画用的颜料泼在他的身上”。要求孩子这样做,更重要的是要让他懂得这样做的道理,那就是“尽管是别人的错,你还是应该耐心地劝告他,而不能采取不文明、不道德的方式进行报复”。另外对于中高段的学生,

4、新接班班主任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并熟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不仅知道了该怎样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加强检查、评比和监督,使学生的行为举止逐步符合规范要求。 B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可以利用教室的板报园地,定期出板报,因势利导,采取童话的形式,将“学习”、“纪律”、“卫生”、“礼貌”作成很有吸引力的图片布置在教室里,让学生比一比,赛一赛的激励法。从而,很好的调动了学生遵守纪律的积极性。 C开好头,老师的要求没有商量:从你接班抓的第一件事起,就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深深的打下烙印,只要你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得按要求做到,而且一定得做好,做不到绝对不放

5、过。针对做不到的学生可以采取有效的、并且学生和家长还挑不出毛病的方法。你开始抓的这件事对你下一步班级管理非常有利,而且是学生容易做到的。如:认真书写作业(校内的)、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眼操等。一样一样的来,不要一下抓好几样。要抓就必须得抓到底,就是持之一恒。 2、家校合作,营造育人氛围。 有人说“孩子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要想把让自制力的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每一分钟,离不开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去充当连结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力量的桥梁和纽带,运用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争取其积极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抓住每次家长会的机会,向各位家长讲培养自制力的意义,介绍一些培养自制力或习惯的方法,号召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 具体措施是:A改变溺爱、娇惯孩子的教养方法,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吃苦耐劳、特别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机会,更应该严格要求,使之逐渐克服,切记简单粗暴,打骂体罚。B开展好实践活动,让他们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增加户外活动和独立活动的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