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辩证法_第1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辩证法_第2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辩证法_第3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辩证法_第4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辩证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们生存在一个奇妙无比的宇宙中。只有凭借非凡的想象力才能鉴赏其年龄、尺度、狂暴甚至美丽。 史蒂芬霍金,基本概念之一:自然界,1、广义的自然界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总称,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2、狭义的自然界主要是指天然自然,当然包括人在内,天然自然指人类尚未认识到的那部分自然和人类观测所及的那部分自然,前者包括总星系之外的宇观世界、基本粒子以下的微观领域和宏观世界中尚未被人了解的自然事物、自然过程、尚未探明的规律。后者从总星系到基本粒子范围内人类已经认识或者已开始认识的事物,人工自然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界,包括受人类实践活动直接影响的那部分自然界(主要是生态环境)和人利用自

2、然界的材料所创造的人工自然物(如各种新材料、新工具、人工建筑、人工智能机等,基本概念之二:自然观,包括: 1、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静态观自然) 2、 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动态观自然) 3、 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物质联系系统方式 自然界的基本层次结构 自然界的运动形式,自然界存在的系统方式,1、系统是由若干有特定属性的要素经特定关系而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2、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分。 3、结构是系统中要素间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4、功能是系统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所具有的特性和能力。 5、环境是系统赖以生存的条件,系统的类型(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区分,1、孤立系统

3、(与环境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封闭系统(与环境仅有能量交换) 3、开放系统(与环境既有物质交换也有能量交换,系统内部矛盾分析,1、整体与部分加和性和非加和性 2、稳定与涨落 涨落宏观量对平均值的起伏 稳定对涨落的不变性 稳定与涨落的关系:稳定是一定范围的;涨落被巩固则出现新的稳态,系统状态的分类,1、不稳定态 2、亚稳定态 3、恒稳定态,物质联系的层次方式,层次指若干系统之间经相互作用而构成新系统的逐级构成的结构关系,自然界的基本层次(非生命世界,1、微观(夸克、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 2、宏观(分子体系、凝聚态物体、卫星、小行星) 3、宇观(恒星、恒星行星系、星系、星系团、总星

4、系,自然界的基本层次(生命世界,1、生物大分子 2、细胞 3、个体(组织、器官、系统) 4、群体(种群、群落) 5、生态(生态系统、生物圈,层次方式的理论问题,1、规律随层次增高,结合度递减;对称性破缺;逐步开放;更加主动;功能对结构的反作用增强。 2、层次之间的关系上向因果链和下向因果链,自然界的运动形式,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变化运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1、微观物理运动 2、宏观物理运动 3、宇观物理运动 4、化学运动 5、生命运动 6、社会运动和技术运动,运动形式的统一性,1、统一性的表现 低层系统的运动形式于高层系统的运动形式之间可以经过递进相干或递阶分解而相互转化。 2、转化的条件 相

5、应物理参数达到阈值; 新组织形式的出现或解体,艾根的超循环理论,反应循环如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的循环。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度。 催化循环如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可造成亲代与子代之间的“通讯”。 超循环如若干核酸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所构成的循环。为物理、化学运动向生命运动的转化提供了条件,现代宇宙学简史及基本观点,1917年,爱因斯坦发表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查一文,开始了现代宇宙学。他提出有限无边静态宇宙模型。 1917年,荷兰天文学家德西特提出另一个宇宙模型有运动而无物质的空虚宇宙模型,1922年,前苏联数学家弗里德曼再解爱因斯坦场方程,得出三个宇宙模型平模型、闭模型和开模型。 1927年

6、,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提出了大尺度空间随时间膨胀的概念,建立了勒梅特宇宙膨胀模型,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了哈勃定律。 1930年,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把哈勃定律与勒梅特的宇宙膨胀假说联系起来星系的普遍红移被解释为正是宇宙的膨胀,1932年,勒梅特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假说,提出了“原始原子”说。 1948年,美国天文学家伽莫夫修正并发展了勒梅特的宇宙膨胀论,提出宇宙热大爆炸学说,宇宙热大爆炸学说的预言,1、氦丰度 2、3K微波背景辐射 3、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宇宙的起源,宇宙从哪里产生出来原始火球(高温、高密、高压) 宇宙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大爆炸,宇宙的演化,1、基本粒子形成阶段(01秒)

7、当宇宙时为10-36秒时,轻子(如电子、中微子、介子等) 、夸克和质子生成。 当宇宙时为10-6秒时,强子(如质子、中子、介子、超子等)生成。 当宇宙时为10-2秒时,宇宙温度为1011K,物质密度为1011克/立方厘米,轻子其主导作用阶段,2、辐射阶段或核合成阶段(1秒1万年) 当宇宙时为1秒钟时,物质密度为107K /立方厘米,宇宙以辐射为主。 当宇宙时为13分钟时,宇宙温度为109K,开始进行核反应,形成化学元素。核合成结束时,根据计算氦原子核的含量约占25%(氦丰度,3、实物阶段(1万年至今) 宇宙时1万年后,温度下降到大约105K时,自由电子开始被原子核所俘获,形成稳定的原子。 大约

8、在宇宙时70万年左右,开始形成原始星系。 当宇宙时为50亿年时,开始形成第一代恒星,4、未来阶段 ,恒星的起源和演化,1、引力收缩阶段 2、主序星阶段 3、红巨星阶段 4、脉冲阶段或爆发阶段或高密阶段:产生中子星、白矮星、黑洞等,地球演变和生命起源,1、地球内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 2、地球外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 3、地壳运动 4、简单分子合成生物小分子 5、生物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 6、生物大分子结合为原始生命,自然界的演化规律,自然界演化的不可逆性,1、经典力学是可逆的; 2、热学、化学不可逆; 3、量子力学中测量不可逆; 4、相对论运用于宇宙演化研究时是不可逆的; 5、不可逆代表了过程、刻画了时间,说明自然界的历史性,自然界演化的两个方向,1、进化指整个自然界中物质层次由低级向高级推进的过程。 2、退化指整个自然界中物质层次由高级向低级的下降过程,3、进化与退化的辩证关系:相互包含、同存共生、相互交替。 4、进化的条件和根据:系统必须开放;必须远离平衡态;是非线性系统;必须通过涨落实现有序,矛盾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1、吸引与排斥(非生命界) 2、同化与异化(生命界,自然界运动转化的守恒性,1、量的守恒:即运动在量上的不灭性。 2、质的守恒:即运动在质上的不灭性,是指自然界中任何一种运动形式都有转化为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能力;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