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农垦大荔农场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2016年陕西农垦大荔农场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项目实施单位:陕西农垦集团大荔农场有限责任公司负 责 人:联系电话:联 系 人:联系电话:编报日期:2015年9月 一、发展现状国营陕西大荔农场隶属于陕西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陕西农垦四大国有农场之一。农场位于全省粮棉大县渭南市大荔县境内,土地面积1.8万亩,拥有职工960人,其中农业员工390人,科技人员65人,拥有农业机械75台,农机总动力1650千瓦,机械化作业能力较强,农产品以小麦、水果为主。近几年,农场以企业增效,农工增收和示范带动作用增强为目标,利用国营农场土地面积大、集中

2、连片,机械化程度高,生产销售“五统一”的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目前年种植小麦稳定在10000余亩以上,年产小麦3500吨左右,玉米4000吨左右,为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做出了自己的应有贡献。为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发挥国有农场科技力量较强,管理先进,集中统一式生产的优势,使小麦、玉米单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农场申报了此项目。 二、基础条件1、 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大荔县许庄镇北,场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6,北纬3452。 地形地貌大荔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南坡,渭河最大支流洛河自西向东横穿全县。大荔农场就处在渭河二、三级阶地的后缘,背靠铁镰山,海拔356377米。该地土层深厚,地势平坦,视野

3、开阔,一直是大荔县粮、棉、果主产区。 水文地质 由于地质化学矿化度高,洛惠灌溉使地下水位升高,地下水虽丰富,但矿化度高,浅水不宜灌溉。水矿化度全场平均4.93克/升,最高达10.01克/升,最低1.47克/升。农场地处洛惠区,灌溉用水可以满足农业需求。 气候该地虽距海洋较远,但比大陆腹地要近,气候变化多受季风影响,又东有太行山、伏牛山,南有秦岭山脉的阻挡,东南季风不能直入境内,故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干旱少雨雪。 植被 该地本属落叶阔叶林碳酸盐褐土地带,由于历史上采伐开荒,自然植被被农业植被取代。自然植被只在少量盐荒地上出现,有芦苇、蒲草等沼泽植物和盐蓬

4、等,以耐盐植物为主,林地面积较少,主要是栽培园林、落叶阔叶林,以苹果、杨树为主,杨树多为路边、渠旁栽植的防护林。 土壤大荔农场土壤主要为土娄土。该土类土层深厚,潜水水位在1.5米左右,覆盖层30厘米以上,质地适中,保水保肥,耕层有机质含量大于0.8%。2、自然资源 日照:年平均日照数2385小时。太阳辐射:累计平均太阳辐射能112.41千卡。气温:年平均气温13.4,7月平均气温26.8 ,元月平均气温1.4。 无霜期:无霜期为235天190天,平均212天。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 1、农场土地面积大,集中连片,土壤肥力优,水资源丰富。农场拥有5个作业站,作业站相连,土地集中且连片,最大地块面积

5、800亩,最小的也有100亩,总面积1.8万亩,非常适合小麦、玉米连片生产和高产创建。本地属关中洛灌区,灌溉用水充足,土壤为粘土娄土,肥力优,十分适宜小麦玉米高产。 2、管理有优势。农场属国有农场,组织机构健全,人员素质较高,科技优势明显,技术力量雄厚,生产集中统一。 3、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目前农场拥有农机总动力1650千瓦,机械化作业能力较强,非常适宜大面积粮食作物生产。 4、小麦、玉米生产经验丰富。多年来,农场一直是国家粮食作物生产集中地,农场有着种植小麦、玉米的传统,种植经验丰富,能很好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5、示范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大荔农场长期重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

6、推广。小麦新品种西农88、陕垦6号,及小麦高产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等都是从农场率先开始引进、试验和示范的,并推广到周边农村,带动了当地小麦生产和发展。2002年大荔农场副场长孟宪玉荣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神内基金农业技术推广奖。2007年大荔农场被陕西农垦集团评为“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 三、年度目标和预期效益 本项目计划用一年时间完成: 1、年度目标 引进小麦高产示范新品种豫麦49-198,玉米高产示范新品种浚单20,开展化控、化除等关键技术。实现亩产小麦450公斤,增产28.6%,10000亩小麦增产700吨,玉米亩产600公斤,增产50%,10000亩玉米增产1250吨 2、预期效益

7、 本项目实施后,预计亩产小麦450公斤,增产28.6%,按每公斤小麦2.2元计算,可增加产值220万元;预计亩产玉米600公斤,增产50%,按每公斤玉米2元计算,可增加产值400万元。本项目共计增收620万元。示范带动周边10万亩农田引进小麦、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 四、建设地点与规模 1、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为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许庄镇北大荔农场 2、规模 本项目建设规模计划10000亩。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建设规模计划10000亩,总投资58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专项补贴14万元(补贴资金用于小麦、玉米示范品种补贴3元/亩,共6万元;小麦化控补贴3元/亩,玉米化除补贴3元/

8、亩,共6万元;技术服务1万元;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1万元。)主要建设内容: 1、引进种植小麦高产示范新品种豫麦49-198、玉米高产示范新品种浚单20。 2、开展小麦化控、玉米化除等田间生产管理关键技术。 3、开展技术服务、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 六、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2015年10月:引进种植小麦高产示范新品种豫麦49-198。 2015年11月2016年5月:田间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化控、技术指导、培训、测产、试验示范。 2016年6月:小麦收获。 2016年6月:玉米播种。 2016年7月:玉米化除、试验示范。 2016年9月:玉米收获。2016年10、11月:项目总结验收。 七

9、、项目绩效目标 本项目计划小麦亩增产200斤,玉米亩增产400斤,总计亩增产300公斤,亩增收620元,并示范带动周边10万亩农户引进小麦、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 八、技术方案、播前准备1、尽早腾地 最迟于10月20日前腾地结束。2、底肥准备 根据测土结果,补钾并适当补有机质。方案亩施30公斤二铵+10公斤尿素+5公斤钾肥。方案亩施氨基酸有机肥40公斤+5公斤尿素+20公斤二铵+钾肥5公斤。方式,先混后施、机械条施或撒施。3、种子品种选择 小麦品种以豫麦49-198为主,亩备统供麦种30-35斤。4、拌种剂准备 杀虫剂用毒辛。微肥用锌、硼肥。用量,100毫升兑适量水拌100公斤种子,微肥按说明配

10、用。5、农机具准备 提前联系能满足犁地、旋地、起垄、播种镇压需求机械的机主。、整地1、秸秆还田,前茬是玉米的田块,必须进行秸秆还田。2、深犁,犁地深度要求25厘米以上。3、深旋,旋地时要慢,用低档深旋,深度15厘米。4、起垄,根据播种机宽度,选择4-6米的畦宽,以便灌水。、播种1、播期 适宜的播期10月15日-10月25日,能早尽早,最晚不超过10月30日。2、播量 在适宜播期内亩播量为14-16公斤,在10月20日后,每晚播一天,增加播量1斤。3、播深 适宜播深为3厘米左右,播深一致,不能有晾籽现象。4、播后镇压 由于前茬作物不同,整地质量参差不齐,播后种子不能与土壤很好接实,种子生根后易引

11、起掉根,播后采用石碾子镇压,确保一播全苗。5、查漏补种 对发现有漏播、断垄情况,应及时补种。、肥水管理 1、施肥:施肥原则以底肥为主,以追肥为辅,氮磷钾配合。 底肥:亩施30kg二铵,10kg尿素,磷肥5kg。 追肥:亩施用量15kg尿素。采用氮肥后移技术,施肥时间为3月,施用方法用机械撒施。 2、浇水:小麦全生育期需灌3次水,一是冬灌水,12月10日开始放水冬灌;二是返青水,结合追肥进行时间是3月中下旬,把握适时;三是麦黄水,5月下旬。、田间管理 1、春季进行人工锄草或化学除草。化学除草剂可选用麦黄隆。 2、精细管理,在小麦扬花期进行2次3合一喷雾,即用甲基托布津+杀蚜虫药剂+硫酸二氢钾喷雾

12、,以防病、治虫、补肥。3、田间去杂:在小麦抽穗后,及时去除田间杂麦、燕麦,以保证小麦纯度和品质。、统防统治小麦整个生长收获期,农技组、农机组相互配合,实施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培训小麦生长关键时期,农技组负责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并组织生产者开展技术培训,同时,建立田块高产创建档案,做好生产数据和工作记录。、收获 于小麦蜡熟后期开始收割,收割时检查收割机械防止跑粮漏粮,确保颗粒归仓。、玉米品种选择:浚单20。、主推技术:抢时早播,推广硬茬直播技术。 1、播期。争取早播,直播不迟于6月10日。2、播量。机播每亩3公斤。3、播种方法。硬茬直播:小麦收获后

13、,立即按规格机播行,每亩带种肥复合肥10公斤,出苗后,结合中耕灭茬。、科学施肥,重施穗肥和粒肥。一般于拔节前(5叶期左右)重施苗肥,追施整个生育期所需钾肥(氯化钾或硫酸钾10公斤)、磷肥(过磷酸钙20-30公斤)和总施氮量的80%(碳酸氢铵80公斤或尿素25-30公斤)。穗肥于喇叭口期(10-11叶期)追施,占施氮量的20%左右,每亩穴施尿素10公斤。、保障“四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大畦为小畦,改大水漫灌为小畦匀灌,改全田灌溉为隔沟分根交替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2、保证“四水”,保证出苗水。为了保证一播全苗,播种时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应不低于80%,否则要及时灌水。灌水时

14、间可在麦收前浇灌麦黄水,或播后浇灌压茬水。巧灌拔节水,拔节期(7叶展)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70%,否则就应灌水。必须灌好抽雄水,抽雄开花期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80%,否则就应灌水。饱灌升浆水,升浆成熟期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75%,否则就应灌水。、合理密植,推广宽窄行双株栽培技术。1、亩留苗密度。亩留苗密度5000-5500株。2、行距。行距65cm,株距19-20cm,缺苗时可每穴留大小一致的双苗。 、无公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防治玉米病虫害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防治对象主要是草害,粘虫、玉米螟等。1、化学防治麦青和杂草。可用喷施选择性玉米除草剂“玉锄”

15、等消灭杂草,防止荒苗。2、防治粘虫。必须在搞好麦田粘虫防治的基础上,加强苗期粘虫防治。小麦收获前每平方米有低龄幼虫0.5头时,即用90%固体敌百虫100克溶于水中喷洒在5公斤切碎的青草或等量油渣上,制成毒饵,于傍晚撒入玉米行间,还可兼治地老虎;也可利用90%固体敌百虫兑水2000-2500倍液喷雾治虫。3、防治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末期,玉米被害株率超过5%时,用生物农药Bt乳剂每亩200-300毫升加水稀释灌心叶,可在露雄期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灌心叶,每公斤药液可灌60-100株。、培训玉米生长关键时期,农技组负责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并组织生产者开展技术培训,同时,建立田块高产创建档案

16、,做好生产数据和工作记录。、收获 玉米成熟后开始收割,收割时检查收割机械防止跑粮漏粮,确保颗粒归仓。 九、保障措施 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保障项目有序开展,农场将成立以场长为组长的大荔农场小麦、玉米高产创建项目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指挥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技术组、财务组、宣传组及后勤组等职能小组,具体来负责本项目建设。 2、落实人员,明确任务,保障技术措施到位。农场已成立了由副场长组成的技术组,配备了农场最强的技术力量,明确了小麦高产创建中关键技术的落实环节,并负责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立田块高产创建档案,做好生产数据和工作记录。 3、加大配套技术推广力度,确保增产增收 我场把良种生产作为一项重大项目来实施,始终坚持良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