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系统安装施工方案复制1_第1页
DCS系统安装施工方案复制1_第2页
DCS系统安装施工方案复制1_第3页
DCS系统安装施工方案复制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CS系统安装施工方案1施工程序DCS即分散控制系统,简称集散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过程控 制及管理的自动化设备。 由于它包含了计算机、 控制、通讯和图形显示等多项先 进技术,因此对安装、调试技术要求较高,施工时应按照合理的施工程序进行, 以保证施工质量和系统安全。2 施工准备2.1施工技术准备c熟悉集散系统的使用、 操作、维护说明书及其技术资料, 了解硬件结构、 运输和保管要求, 采用的安装标准规范及特殊要求, 使用环境温度、 湿度及空气 净化程度。熟悉施工图,掌握设计意图,明确施工要点,进行图纸会审,尤其是与 土建、电气专业会审。根据技术资料和施工图核对安装材料的规格、型号及数量。

2、掌握DCS设备的装箱清单。2.2施工条件准备 # b$ Z C( m/ a0 # A. 7 z. Q2机柜型钢底座制作、安装完毕,活动地板已铺好,地面清洁干净。接地极及接地系统总线施工完毕,接地电阻符合要求。顶棚、墙面、门窗施工完毕、室内装修完毕。N室内照明投入使用, 空调系统安装调试完毕, 处于运行状态, 室内温度、 湿度达到要求。c不间断电源(UPS)调试合格投入使用。B)当UPS因故不能投用时,可采用加稳压设备的临时电源进行调试。3现场运输及开箱检验(3.1 现场运输DCS设备出库时应选择平整的运输道路、运输速度不宜快,防止剧烈冲 击和振动。1 A7 S: b: D* 6 C1 W J

3、d3 v3设备吊装和搬运应保持平稳,避免倾倒。 3.2开箱检验开箱检验应由DCS厂商代表、建设单位代表、施工监理部门和施工单位 代表共同进行,检验后签署检验记录。按装箱单进行清点,检查设备外观质量、设备内部卡件及接线情况,检查工具、备件和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有质量证明文件。检验后的设备按顺序摆放平稳, 准备安装, 并定期使用吸尘器除尘, 保 持室内清洁。机房应设保安人员,机房内施工人员持证上岗,严禁外人入内。DCSS备在机房内搬运时,不得损坏室内的防静电、防潮地板。4 DCS机柜设备安装+4.1 设备型钢底座制作、安装型钢底座应根据图纸要求提前预制 , 在机房建筑施工的装修过程中安装就 位,

4、底座的高度宜为400600mm制作时应注意其强度和稳定度,制作完毕后 进行除锈防腐处理。底座可焊接或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基础上,且平正、牢固。4.2 DCS接地系统施工vDCS接地是关系到硬件设备正常运行、确保系统安全的关键问题 ,与仪表 接地不同,DCS对接地电阻要求种类较多,阻值较低。 DCS接地系统施工应在土建施工中配合完成,各接地系统要相互独立,在正常天气下测试接地电阻值符合 各接地系统设计要求。DCS接地主要有以下几种:防雷接地:按规范要求,接地电阻小于 5欧姆,应单独敷设或接到电气 防雷接地网。基准接地:又叫工作接地或信号、电源公用端接地,应单独设置,接地 电阻小于1欧姆。基准接地的接

5、地板一般采用 巾20铜棒,数量三根,间距3m铜棒上半部 分套上绝缘塑套,下半部分裸露铜棒距地面 2m每个接地极采用不小于 60m 的多股铜芯绝缘导线引到接地箱内铜板上,接地线与接地极连接宜采用焊接,焊好后用绝缘沥青封闭。接地线与铜板采用铜螺栓连接,铜板应对地绝缘。采用绝缘导线从接地箱内铜板上引到控制室的 DCS专用接地板上(主基准 点),再由专用导线引到各机柜设备后接地板上(局部基准点)。Y电缆屏蔽接地:屏蔽接地通过接线端子接地,接地电阻小于 1欧姆,可 接在工作接地上。但电缆其它地方不允许再次使屏蔽层接地。保护接地:即所有箱柜及供电装置壳体的安全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应单独敷设或接于附

6、近的电气保护接地上。过程上位计算机接地:接地电阻小于5欧姆,应单独设置接地板。本质安全回路接地:即安全栅的齐纳二极管释放回路接地,可用专用导 线接到DCS工作接地板上。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单独敷设,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当设计和DCS说明书有特殊要求时,接地系统敷设和接地电阻值应符合 其要求。.4.3 DCS设备安装DCS柜与仪表盘安装要求基本相同,采用镀锌螺栓与底座连接,应平 正、垂直、牢固,此外,要保证机柜接地良好。DCS的插板和卡件安装时应严格按照技术资料要求进行操作,安装时使用防静电手套或其他防静电用具,避免因静电烧坏插卡上的电子元、器件。4.4接线系统电缆连接,即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一般

7、采用多芯屏蔽双绞线或同 轴电缆,在连接时应使用标准的接、插件,如T形接头、拼接接头、终端接头等。 电缆与接头连接应牢固,避免虚接。系统外部电缆连接,即DCS与现场在线仪表之间的连接,一般是在线仪 表先接到现场JB箱内,再采用多芯(如65芯)屏蔽电缆引到DCS端子柜内。在电 缆桥架内敷设时,宜用金属隔板与其它电缆隔开,敷设线路上应避开电机、变压 器等产生电磁干扰的场所,保证电缆绝缘良好。由于DCS与在线仪表接线量大、节点多,要求接线应准确无误、牢固可靠、布线整齐、美观。线号标记清晰。接 线完毕后,进行校线和绝缘测试。4.5电源连接:为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DCS供电采用多种备用方式, 分

8、以下四级:整个系统用大功率开关式电源集中供电。现场操作站和控制站分区供电。专用存储器模件备用电池供电。备用蓄电池供电系统。安装时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区分供电等级,反复调整,保证以上供电 系统在断电时可自行切换。安装电源时应检查其保险管是否齐全,容量是否合格,严禁将电源极性接反。 ) p V % g - |5 DCS调试。5.1 系统调试前常规检查环境检查 : 检查主控室、机柜房及现场控制站的空调、照明系统是否符 合要求,房间内温度、湿度和照明达到 DCS使用的环境条件。系统接线检查:应进行DCS硬件设备柜查线、硬件设备之间查线、现场 仪表至控制室查线,要求所有接线准确、牢固、可靠。- e$

9、y9 - A3 n# s系统接地电阻检查 : 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查系统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 地、本质安全接地等接地电阻值符合要求。$ $ N5 K1 J) K6 X: j3 u导线绝缘电阻检查:使导线与设备断开。用500V兆欧表进行检查,信号 线路2MQ、补偿导线0.5MQ、低于4V直流电压线路0.1MQ、系统电源带 电部分与外壳5MQ0本安回路线路绝缘强度检查:采用50HZ正弦交流电压进行1分钟绝缘强 度试验, 不应击穿0 本安回路对地之间为其工作电压两倍, 本安与非本安回路的 线路间为两者工作电压之和的两倍加 1000V0供电单元检查 : 系统供电单元需做熔断管容量检查和负载性能试验0结

10、果应符合硬件设备技术指标和设计要求。对于UPS应检查自动切换装置的可靠性、切换时间及电压值,结果应符合 DCS设计要求。系统预热检查 : 按步骤给每个硬件设备送电、启动,进行检查,一般应 连续预热 48 小时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0 + R) e# K z&5.2系统调试当设备预热后,应按说明书对单台设备进行调试,如打印机、CRT显示器、 复印机和过程控制单元等0 单机调试合格后, 可进行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用DCS厂商提供的诊断程序(磁带或磁盘),对操作站硬件进行诊断检 查,包括影象发生器诊断;CPU内部指令、状态位、采样时钟诊断;键盘及其指 示灯诊断;存贮器读、写诊断;C

11、RT聚焦、颜色诊断;磁盘驱动器及接口卡诊断; 打印机及接口卡诊断及;打印测试;记录器及接口卡的诊断测试0对系统各设备进行地址设定,电源调整卡整定,A/D转换器、I/O接口装置及过程控制单元的调整0 2 t2 * n) T-检查的通讯系统。对系统功能进行试验, 各种冗余配置模件, 在人为模拟故障时, 能否在 规定时间内投入运行0对控制单元、输入 /输出单元进行调试0 : L- x) q0输入组态数据,经工艺人员确认后,加载到对应的功能模块。调出状态显示画面,确认全部组件工作正常。2E$P6,5.3 回路联调 8 W7 ?, g0 z( : c& A3 d-当系统调试基本完成后, 现场仪表和执行机

12、构安装调试合格, 仪表管路配 管完成、并试压、吹扫完毕,联锁系统电气调试合格, 各种工艺参数确认并整定0 即可进行回路联调,应进行以下项目调试 : 7 ?4 g9 B& d0 Z5 s/ 2 Q0 M9 P( r& Z9系统误差检查 : 按组态图或回路图上的规定,在系统信号发生端施加模 拟信号,检查系统误差0 最大误差不应超过系统各单元仪表基本误差的平方和之 平方根值0系统控制回路调试:用CRT操作键盘检查输入处理控制作用,手动/自动 切换和输出信号处理0 检查执行器由始至终的全行程动作, 包括动作方向、零点、满量程、线性、死区、全行程时间和正 / 反作用。调节系统还应完成输出保持特 性和比例

13、、积分、微分的动作和按过程控制程序进行的各种性能调试。2 j; F1 G, A$ l: x a2 P检测回路调试:在CRT显示器上逐个将检测回路调出,核对位号、量程、 工程单位及报警上、 下限值, 经确认后在系统信号发生端加入模拟信号, 信号值 不得少于5点,CRTS示值精度应达到系统要求。报警、联锁回路试验:在信号发生端加模拟信号,逐点检查各故障点报 警及联锁执行情况,CRT显示、音响效果和打印结果,联锁回路试验先进行简单 回路, 后进行复杂回路试验。可编程序控制器试验 : 按逻辑系统图或顺控表,输入程控器,在发讯开 关处加入模拟信号,检查系统逻辑正确性和动作执行情况在规定误差范围内。+ U3 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