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_第1页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_第2页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_第3页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_第4页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型新授课案例探究课时2课时课程标准标准解读举例说明地 表形态对聚落、 交通线路分布 的影响1、 “举例”是指提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探究,体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案例可用教材提供的,也可选择其它案例,最好是当地案例。2、举例说明”强调了案例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案例中归纳一般性规律,并用来说明具体的事物。因此要求学生掌握案例分析方法,实现知识向类的知识的迁移。3、 “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主要学生掌握地表形态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发展,地形形态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具体影响,对影响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其它因素有一定

2、了解。教 学 目 标知识 与技 能1、理解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2、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3、了解影响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综合因素,学会进行地理调查。过程 与方 法1、通过“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2、通过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讨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逐步提高 学生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3、通过“铁路选线方案”的选择和评价,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一论联 系实际,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

3、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树立因地制宜、人 地和谐发展观,进一步强化柯可持续发展观。重占八、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发展的影响; 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难占八、案例的剖析以及案例分析方法的训练教学准备自制PPT教学过步骤与内容师生行为时 间第一课时生:自主学习课文 P88-90。并完成:学生自主程设计学习,老师指导。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的概念及分类PPT图片展示三种地形区:平原、河流阶地、高原,并给出三个地点, 提问:如果让你选择建房地点,你会选在什么地方?为什么?(1、选择平原地区:分析平原地形的优势;2、选择河流阶地:分析河流阶地对人类活动的好处;3、 选

4、择高原地区:分析高原建房的原因。)小结:聚落一一是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根据其性 质与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师:指导学生讨 论。生:讨论建房选 址。PPT展示半坡原始村落:半坡村落布局在什么地形之上,这样的环境 给先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师:指导学生讨 论。生:阅读课文“半坡村落”,讨论建房选址。小结:由此可见,从古代到现代,在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中,地形这一 要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探讨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PPT 展示:教材 P89,图 4-3, 4-4:1、哪幅图表示的是山区聚洛?2、平原地区和山区的聚落有什么样的差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生:讨论。师:引导学生从

5、 地形的角度来 分析。地形人口分布聚落规模平原平坦广阔多集中大山区复杂少分散小过度:从两幅图的比较来看,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平原地 区更易形成聚落,那是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发展在平原之上呢?现在我 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咼原上的水乡古城 丽江古城。讨论:请从地形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在高原上形成了这样一个古老城市呢?生:阅读“丽江古城”。讨论。小结:丽江位于亚热带,海拔高,西北有山阻挡了冬季北边来的 寒冷气流,使这里冬无严寒;海拔2400米,夏无酷暑,是地形造就了她宜人的气候,坝子(山间小盆地)地势平坦,玉龙河水源充足人类 在这里聚居。师:引导学生从地形的角度来分析。过度:这是高原上的聚落,下面我们再来看

6、盆地中的聚落。PPT展示:“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图”,思考:1、在塔里木盆地中, 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2、除地形之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师:指导学生自 学和讨论。生:自学课文P90 “塔里木盆 地的绿洲”和 图,并讨论左栏 的问题。小结:塔里木盆地因深居内陆,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干旱, 山上的冰雪融水在盆地边缘形成绿洲,人类逐水草而居,绿洲提供了 平坦的地势和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从而形成串珠状分布在盆地 边缘。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地形除了直接影响聚落的分 布外,还通过气候,通过水源影响聚落的分布。受各地不同自然条件 的影响,我国聚落的分布具有

7、以下特点:地区分布特点主要原因北方平原区规模较大,多呈团聚 式,人口较多地势平坦南方低山 丘陵规模较小,空间分布 相对分散,人口较少山地、丘陵,地形复杂云贵高原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地势平坦青藏咼原多分布在河谷低地海拔较低,气温 较咼课堂练习:读图回答: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07年全国1卷)师:提示学生注意审题“有利自然条件”。生:与同桌合作完成。图9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 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

8、 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第二课时唐代诗人李白有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道出了地形对交通线的影响,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地形是如何影响交通线路的。自主学习课文 P91-94。PPT展示:“中国地势三大阶梯” 、“ 2000年中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 图。回答:1、对比分析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路密度。2、 讨论我国地形大势与交通线路密度分布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 原因。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师:1复习我 国三级阶梯的 地形特点、主要 地形区及分界 线。(基础班)2、指导学生完 成活动题。小结: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为平原和丘陵交错分布,也是我国 各大平原所在地,修筑道路受地形限制少,各

9、类交通线路较多,线路密度大。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之间,为我国高原、盆地、山脉相互交错分布区,交通线路密度明显比第三级阶梯低。第一级阶 梯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是谷岭并存的高寒地区,因而 成为我国交通线路最稀疏的地区。生:完成活动 题。过度:下面我们再以四川省为例,看看中等尺度范围不冋地形区交通 线路的布局有何不冋?PPT展示:“四川省地形和交通线路分布”图。“”讨论:四川省不冋地形区内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小结:盆地中部为平原,交通线路受地形影响小,以连通各聚落 为目的,交通线路呈网状,川西山地高原受地形的限制,修筑交通线 路时,为了避开高大的山脉,多

10、沿河谷、山谷延伸,呈“之”字型。 正是由于这些网状、“之”字型交通线路的修建,现在蜀道已不再难。 但山区交通建设的工程造价要高得多。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生:分组讨论。PPT展示:“兰州城区主要交通线路”图,探究:1、为什么兰州城区沿黄河分布?2、根据相关知识,推断兰州城区主干道是以东西走向为主,还是 以南北走向为主。3、以兰州城区为例,讨论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 小结:1、兰州地处我国西部山区,地形崎岖,而黄河谷地较宽,地势相对较平坦,黄河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因此,城区交通沿河分 布。2、受地形和城市形态的影响,市区主干道也以东西走向为主。3、地形影响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形态、密度、分

11、布、规模等。师:指导讨论、 探究。生:完成活动探 究。练习:P93,图4-14,有A、B、C三种铁路选线方案,其中相对 合理的方案几?为什么?A方案线路最短,但要跨越山顶附近,地形坡度大,给铁路的修 建和营运带来极大困难;B方案尽管线路也较长,基本沿山谷修建, 但中间也需穿越山地鞍部,地形坡度也较大;C方案尽管线路也较长,但所经地形坡度最小,相比而言,C方案相对合理。师:指导讨论、 探究。生:完成活动探 究。课堂演练:(2006年全国卷II )图8示意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读图8回答:(10 分)a为山脉,b为山脉;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 ,对铁路修建的影响是 。图5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规划设计走向有 甲、乙两个方案,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58.5千米,建设费用31亿元,比甲方案的概算费用多5亿元,长度多9、图5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A.B.C.D.【板书设计】4. 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聚落的概念2、聚落的分类3、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对聚落形态和规模的影响对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对聚落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