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9课《洛阳牡丹记》 北京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9课《洛阳牡丹记》 北京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9课《洛阳牡丹记》 北京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9课《洛阳牡丹记》 北京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9课《洛阳牡丹记》 北京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导入新课,竞夸天下双无绝,独立人间第一香。这“第一香”指的是什么呢?(牡丹)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洛阳牡丹记,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欧阳修、了解积累素有“国花”之誉的牡丹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 2、通过诵读、疏通文意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初步了解。 3、了解作者对待知识性问题是何等严谨,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重点: 精读文本主体部分,感悟、鉴赏作者对洛阳牡丹知识多方面的翔实记述。 难点: 在总体感受文本基础上,启发学生对文本深刻的理趣、生活情趣的思考,2、文

2、学常识: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於其间,是为六一。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大力倡导古文,主张文章明道、致用,并奖掖、提拔后进,唐宋八大散文家中宋代五位大家都出自他的门下。在散文、诗歌创作和史传编写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以散文创作造诣最高,他的文章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遵循法度又

3、委婉巧妙,议论纡(y)舒有致又富有内在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又十分严密。 他的秋声赋、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与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都是传世佳作。他独撰新五代史、与宋祁合修新唐书、著集左录跋尾十卷,再创金石学的风气。有欧阳文忠公集,3、生僻字注音 绯桃fi 一擫红y 鹤翎红lng 斫 zhu 缗mn 幄帟 w y 月坡堤 d 衙校y xio 棠棣坊 d fng 藉覆 ji f 篦子b 畦塍 q chng 蘸zhn 磅(png)礴(b)瘿(yng)木 旌(jng)其所异 樵(qio)者 鬻(y)其园 笙(shng)歌 溥(p,x,4、翻译重点句,解释重点词 第一段 重

4、点句 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 备:充当 出:超出 已:通“以” 敌:匹敌 洛阳所说的的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这些花,都是那些地方特别好的品种,可是到了洛阳,这些花才能充当众多牡丹中的一种,排列次序,不会超出三等以下的范围,哪一种也不能与洛阳牡丹分庭抗礼,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花争高下。是洛阳者,是天下之第一也。 见:被 齿:提及,重视 誉:夸奖 而越州牡丹因产地远,很少见,当然更不被人重视,而即便是越州人也不敢自夸,拿来和洛阳牡丹一争高下。这样洛阳牡丹就稳稳地享有了天下第一

5、的美誉,第二段重点词,皆不减它出者 减:不及 而洛阳人不甚惜 甚:很 至牡丹则不名 名:用作动词, 呼其名,称其名,第二段 重点句: 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 著:显著,明显 假:凭借,借着 这意思就是说天下真正的花就洛阳牡丹一种,它的名声显著,不借称牡丹的名称就知道说的是它。洛阳人喜爱珍重洛阳牡丹到了这种程度,第三段重点字,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 昔:古时候 以:凭借 考:考察,测量 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 乖:不顺 此盖天地之中 盖:副词,大概。 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 华:通“花,第三段重点句,夫洛阳于周所有之土,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在天地

6、昆仑旁礴之间,未必中也;又况四方上下,宜遍被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周:周朝 里:里程 均:等同,差不多 乃:是 况:何况 被:及,遍及 自私:偏私 洛阳在周朝所拥有的地域里,四方诸侯来纳贡,道里远近差不太多,是九州的中央,可是在广大无比的天地之间,洛阳未必处在正中。又何况天地平和之气,应当是遍布四方上下的,不应是局限在某一地区之中而偏私于谁的,第四段重点句,及元气之病也,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 病:问题,毛病,缺点; 这里名词动用,出现问题 故:连词,所以,因此 偏:不公平 到了事物内在之气出了问题,美与恶两种因素的正常转换被阻隔,所以事物呈现极美与极

7、恶的不同形态,这都是缘于内在之气偏离平和,花之钟其美,与夫瘿木拥肿之钟其恶,丑好虽异,而得分气之偏病则均。 之: 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成分 钟:聚集,专注 偏病:偏:不公平;病:问题,毛病,缺点;偏病:尤言不正常。 均:等同,差不多 花卉专注于它的美丽,瘤子肿块专注于它的丑陋,在丑与好方面虽然很不相同,但都缘于内在之气偏离常态,这点却是一样的,段落大意,12段: 主要写洛阳牡丹是牡丹之王(天下第一),并进一步说明在洛阳,牡丹是花中之王。 34段: 写洛阳牡丹绝世之美,原来在于“个性,1、2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意在表明什么,作比较 第一段用其它地方的牡丹和洛阳的牡丹作比较,意在表明:各地牡丹中,洛

8、阳牡丹最棒。 第二段用洛阳其它花卉和牡丹作比较,意在表明:洛阳的各种花中,牡丹最棒,3、4段与1、2段有怎样的关系,3、4段紧承1、2两段。 前面说洛阳牡丹极美,这里回答了它为什么极美。 也映带着下文不是洛阳地理位置使然,是洛阳人对它有着非比寻常的喜爱使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梳理文意,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的翻译和重点词的解释,第五段重点句,牡丹之名,或以氏,或以州,或以地,或以色,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以姓著 或:有的,有时 以:用 旌:表明,显示 所:助词,相当于“之“和“的 “ 志:名词作动词,作为标志 著:显著,著名 牡丹花的命名,有的用姓氏,有的用州县,有的用地区,有的用颜色,有的

9、显示它的不同并以此作为标志,第七段重点句,魏氏池馆甚大,传者云:此花初出时,人有欲阅者,人税十数钱,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数缗 。 阅:看 税:征税,收费 乃得:于是才能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缗:一千个钱称为一缗 魏家池塘馆阁甚大,据说这种牡丹初面世时,有想去看一眼的,每人收费十多个钱,才让登舟渡池到养花的地方去看,魏家每天可收到上万钱。 重点字 斫以卖魏氏 斫:用斧头砍或削 以:用来 鬻其园 鬻:y 卖,57段: 主要写牡丹的名称,突出魏花、姚黄,说明其“王中之王”与“(王)后”的特殊地位,这里为什么详写魏、姚?是不是在卖弄掌故,作者详写魏、姚,其中颇多传奇色彩,读来饶有趣味。但这

10、样写并不是在卖弄掌故,因为若无魏花(出自官家)、姚黄(出自民间)这样不寻常的品种,那么牡丹在洛阳何以能稳坐花中之王的宝座,就不免让人产生疑问。所以详写魏花、姚黄的不同凡响,是说明洛阳牡丹特殊地位所不可缺少的内容,第八段重点句,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然于花中不为高第,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 唯以:只因为 高第:高高的地位 薪:柴火 牡丹花最早不见于文字记载,只作为药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上,但在花里面没有很高地位,与荆棘没大差别,当地人砍来当柴火。 自唐则天已后,洛阳牡丹始盛,然未闻有以名著者。 然:但是 闻:听说 以:凭借 名:名目 著:显著,著称 自唐代武则天以后,洛阳牡丹开始兴盛,

11、但还没有听说过凭特殊名目著称的,谢灵运言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今越花不及洛阳甚远,是洛花自古未有若今之盛也。 不及:比不上 若:像 是:指示代词,这 谢灵运说永嘉竹林中、水流边牡丹很多,但现在越地的牡丹比不上洛阳的,这足以说明洛阳牡丹自古以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兴盛过。 重点字: 计有若今之异者 计:估计,推想 若:像,8段,说明洛阳牡丹从什么时候开始兴盛始盛于唐,然未有若今之盛。回答了洛阳牡丹何时取得特殊地位的问题,牡丹成名前有怎样的的境遇,唯以药载本草,然于花中不为高第 ” “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 “自唐则天以后 未闻有以名著者 ” “洛花自古未有若今之盛也。,第九段重点句,洛阳之俗,大

12、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俗:习俗,风俗 大抵:大都 无:无论 虽:即使 然:这样 洛阳百姓的习俗,是大多喜欢花,一到春天,城里不分贵贱都要插花,即便是挑担子卖苦力的也不例外。 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 竟:副词,争着;争相。 张:张开,展开 幄:帐幕 帟:小帐幕 花开的时候,士大夫和一般百姓都争着游春赏花。往往在有亭台池塘的古庙或废宅处,形成临时街市,搭上帐幕,笙歌之声远近相闻,第十段重点句,所进不过姚黄、魏花三数朵。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马上不动摇,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 进:进献 以:用 实:填塞 藉覆:藉,以物垫

13、衬。覆,盖 动摇:晃动 所进献的不过是姚黄、魏花三数朵。用菜叶把竹 笼子里面垫好、盖好,使花在驿马上不晃动,用 蜡把花蒂封好,就可让花几日不落,第十一段重点句,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则不佳。 大抵:大都 盖:连词,大概因为。说明原因,带有测度之意。 接:嫁接 一般洛阳人家家有牡丹,而很少有大树的,原因是牡丹要嫁接才好,不嫁接品种就不好。 姚黄一接头,直钱五千,秋时立券买之,至春见花乃归其直。 直:价值,价钱 姚黄一个接头值到五千钱,秋天时立下契约买定,嫁接好,到春天见到开花才付给工钱,洛人甚惜此花,不欲传,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魏花初出时,接头亦直钱五千,今尚直一

14、千。 或以:或,有的。以,用 蘸:物进入水中或其他液体中 直:价值,价钱 洛阳人特爱惜这种花,不愿意公开其中的技术秘密,有位权贵想买姚黄接头(了解其中秘密),有人于是用开水把接头烫死卖给那位权贵。魏花起初一个接头也要值到五千钱,现在也还值一千钱。 重点字: 人家治地为畦塍 治:整治,整理 畦塍:畦,田园中用土埂纷呈小块。塍,田间土埂,911段: 从习俗等方面说明洛阳牡丹给洛阳人带来的特殊生活内容。 从插牡丹、赏牡丹、进贡牡丹,到接种牡丹,牡丹花牵动着洛阳各个阶层人士的生活,9、10段内容和11段有何联系,9、10段:牡丹不仅为洛阳百姓所深宠,更为皇家所钟爱。(牡丹之盛) 11段:洛阳人牡丹嫁接

15、技术之高。 用牡丹之盛衬托洛阳人技艺之高,8段和911段内容有什么关系,意在说明牡丹之所以成为名花而天下闻名,源自洛阳人对牡丹的独特情感及其种花技艺之高,总结思考:题目“洛阳牡丹”能简单的理解为“洛阳那个地方的牡丹花”吗,本文作者并不是着眼于事物的表面特征和一般的分类说明,而是用被说明事物最为鲜明的特征洛阳牡丹的特殊性作为立意之本,紧扣这个中心,融汇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花卉与文学、花卉与生活、种花与赏花等丰富素材于一炉(极富人文色彩),写成了这篇绝妙的文字,5、文章结构 根据据欧阳修的诗本义记载,洛阳牡丹记,是记凡三篇。一日花品叙,二曰花释名,三曰风俗记。 (一):第(1)段-第(4)段,

16、曰花品叙,“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主要写洛阳牡丹为各地牡丹之最;牡丹为洛阳各类花卉之王;以及辩证地看待了“洛阳地脉花最宜”的历史定论。 (二):第(5)段-第(8)段,曰花释名,“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肥”。 (三):第(9)段-第(11)段,曰风俗记,首略叙游宴及贡花,馀皆接植栽灌之事,结构图解,洛阳牡丹记,介绍牡丹花的品种(14,解释牡丹花名的由来(57,描写牡丹的兴盛时间及洛阳人对牡丹花的态度(811,1、天下牡丹,洛阳第一,2、洛阳花众,唯重牡丹,3、洛阳牡丹,凭借地气,4、绝世之美,缘于个性,5、概括列举,罗列命名,6、姚黄牡丹,花中新贵,7、魏花传奇,牡丹皇后,8

17、、牡丹受宠,历史不久,9、洛阳之俗,人皆好花,10、牡丹进御,贮藏不易,11、嫁接需技,花王难觅,花品叙,花释名,风俗记,文言文知识积累,一、重点实词 1、备 才得备众花之一种 前人之述备矣 2、齿 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 3、假 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 4、乖 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充当,详尽,提及,重视,凭借,不顺,5、钟 花之钟其美 6、旌 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7、志 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寻向所志 8、岁 一岁不过数朵 9、斫 斫以卖魏氏 10、鬻 其后破之,鬻其园,集中,表明,显示,做标记,做标记,标记 名词,年,用斧头砍或削,卖,二、通假字,1、草木之

18、华得中气之和者多 华,通“花” 2、列第不出三已下 已,通“以” 3、姚黄一接头直钱五千 直,通“值,三、古今异义,1、不能独立与洛花敌 古义:独自; 今义:不依靠他人。 2、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古义:偏袒自己;今义:只为自己。 3、而少大树者 古义:大棵; 今义:高大的树。 4、使马上不动摇 古义:颠簸; 今义:不坚定,不稳固,或使之不稳定。 5、在天地昆仑磅礴之间 古义:指广大的天地; 今义:山名,四、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1、及元气之病也 出现不平衡的情况 2、人税十数钱 交纳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 1、东出青州 在东边 2、南亦出越州 在南边 3、魏氏日收十数缗 每天 4、岁遣衙校一员 每年,五、重点虚词,1、以 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 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 或以氏,或以州,或以色 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 “以”的义项通常有:把、拿、按、来、凭、用、 因为、认为,因为,凭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