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案例—网络德育三例_第1页
班主任德育案例—网络德育三例_第2页
班主任德育案例—网络德育三例_第3页
班主任德育案例—网络德育三例_第4页
班主任德育案例—网络德育三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班主任德育案例网络德育三例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德育工作造成诸多麻烦的 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网络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 富性、传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 制性和虚拟化等特点,都为德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关 键是我们如何用好这把“剑”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青少年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网 民。有的青少年由于从网上接触了黄色、反动的信息,误入歧途, 道德失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于是,有人惊呼“网狼”来了,有人 提出强制青少年远离网络。网络真的那么可怕吗 ?网络技术难道是德 育工作的煞星吗 ?如果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在德育工作中, 网络也是一

2、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造成诸多麻烦的同时,也带 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或者说,网络不仅仅对德育提出了挑战,它 还具有一种潜在的促进功能。网络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 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和虚 拟化等特点,都为德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关键是我们 如何用好这把“剑”。下面试举三例,加以简析。1运用“ E mail”实现师生之间平等真实的对话。传统德育工作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即使是最民主的教师,也 不可能使学生知无不言,因此,教师“受蔽”是常事。这也是传统 德育的致命弱点。但是,如果运用网络中的“ E mail ”功能,则可 弥补传统德育中的这一弱点。由于

3、“ E mail”的匿名、隐蔽的特点,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权威给学 生带来的威压感,学生可以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 心情感。【案例】开学第一课,我给学生唱了一首朋友的歌,然后深情地 说:“天底下最难得的是知心朋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 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你把忧愁告诉一个朋友, 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能够成为可以共享 快乐,共担忧愁的朋友。”掌声响起。我接着说:“因为咱们还不太熟悉,同学们还不了解我,还 不一定敢当着我的面说心里话,因此我公布我办公室的电子信箱地 址,欢迎大家随时随地给我发伊妹儿。”欢笑声响起

4、。我的话立竿见影,第二天我的电子信箱便被塞得满满的:老师,您的头发长了一点,请注意为人师表。请老师不要当着学生的面抽烟。老师,您说话很风趣,但有时候严肃不足。第三天,火 药味渐浓,第四天,我就有点受不了了,第五天的一封“犯上作乱” 的“伊妹儿”终于使我大光其火。我憋不住,当众质问道:“今天 的伊妹儿是谁发的 ?”众学生如惊弓之鸟,默不作声。我威严地扫视了一下全班同 学,希望能从他们的脸色中找到蛛丝马迹。但我失望了:学生的眼 神、脸色基本保持一致。我原以为接下去会收到更出格的“伊妹儿”,但是我错了, 第六天的信箱是空的,第七天还是空的,我感到了我与学生之间的 距离正在拉大。终于,我向学生作了诚恳

5、的检讨,希望同学们不计 前嫌,继续把我当朋友,给我发什么“伊妹儿”都行。第八天,我 又收到了两封“伊妹儿”:希望叶公好龙的故事不要发生在我们可爱的老师身上。老师,那天的“伊妹儿”是我发的,事后我也很后悔。 因为我的粗鲁的语言,不只伤害了老师的自尊心,更说明我还不是 一个合格的东中人。【评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的网络德育案例。班主任为了及时了解 新生,加强与新生的沟通,在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演说”后, 把自己的电子信箱公诸于众,从而激发了学生与教师接近的兴趣, 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心理。然而,当有学生接连不断地 向自己“发难”时,这位教师未能正确处理,居然破起案来,这是 德育的大忌,结

6、果学生噤声不语,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就此中断。 好在这位教师严于律己,及时向学生作检讨,才重新赢得学生的信 任和尊重。那两封伊妹儿,一封希望老师能够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 朋友,能够真正虚心地听取学生的批评意见,而另一封则说明学生 已折服于老师的人格魅力,作了认真的自我批评。这位教师以此实 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第一步,为今后德育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较好地体现了网络的德育促进功能。2.运用网络模拟功能,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做到寓教于 乐。德育工作过于严肃的“面孔”,往往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感, 而苦口婆心的说教又容易使学生两耳生茧,产生厌倦心理。也有的 老师组织学生编写、演出校园剧,开展辩论、演讲等

7、活动,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但是学生学习时间紧,要充分保证这些活动的开展, 难度较大。利用电脑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让学生在虚拟的 社会生活中开展道德实践,既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着相对的真 实性,而且学生在活动中所花的时间较少。【案例】今天,我在班里搞了一个特殊的班团活动通过虚拟情景 进行德育体验。我事先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名为“洗衣机里的猫”的 游戏和电影 洗澡中的一个片断,又在计算机教师的帮助下,设计 了一个动画故事 先救谁 和一组连环漫画,在活动中播放并分别要 求学生谈感想、作评论、进行选择、开展联想。以连环漫画的使用 为例:我给学生提供了四幅漫画,第一幅是在一间房子里,一张桌 子上摆着

8、一个黑包,两个人正在握手;第二幅是一个人拿着黑包在 前面跑,另一个人在后面追;第三幅是两个人相对而立,其中一个 人正在开包;第四幅是一个人拿着黑包在跑。让学生对这四幅漫画进行重新排序,并配上说明词。有的学生以 423 1 排序,分别 配以“有小偷”、“追”、“终于捉住了”、“多谢你挽回了我的 损失”,最后总结为“见义勇为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有的 学生以 1423 排序,分别配以“朋友见面分外亲热”、“有人 偷包”、“死死盯住”、“看你往哪儿跑”,最后总结为“天网恢 恢,疏而不漏”。还有学生以 2341 排序,分别配以“抓小 偷”、“让我瞧瞧都有些什么”、“这个包归我了”、“见者有 份”,最后

9、总结为“坐地分赃,可耻 ! ”这次班团活动搞得特别成功, 学生们事后评价是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感想丰富、记忆深刻。【评析】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在中学里,最难搞的便是班团活 动。每次搞活动,都有学生昏昏欲睡,或者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 起的神态;假如班主任不在场,有的学生甚至会开溜。但运用多媒 体技术就能使班团活动变得焕然一新。上面的案例实际上属于一种 德育游戏。游戏是人的天性,人类实际上正是通过游戏走向成熟, 而游戏又是电脑特别是网络所长,充分利用好电脑与网络的这一长 处,不仅使德育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也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供 了方便,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教学为主,辅以少量实践的德育方式, 发

10、挥了德育应有的魅力。3.运用 (电子公告板 )和聊天室,创设德育活动的场所。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判 断、选择能力及道德参与意识,这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和发展。传统的德育,采用诸如“两难法”、“团体法”、“讨论 法”、“辩论法”等各种形式加以训练,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 是,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及其它人为因素的制约,这些形式很难在 学校教育中推广开来或坚持下去。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之提供了 良好的条件,利用和聊天室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训练目标。【案例】这个星期,学校电脑室人满为患,学生纷纷就学校该不该进 行圭寸闭办学展开网上辩论,无论是聊天室还是都塞满了学生的“

11、奇 思异见”,现摘录几条:持否定意见一一封闭办学实际上是把学生当成了囚徒,不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学校,如果再进行封闭办学,我们到哪里去 渲泄心中的重压。封闭办学是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产生的怪胎。社会是大学校,如果与社会隔离,无疑会走向死胡同。持肯定意见学生以学为主,封闭办学可使学生更加潜心学习处在青春骚动期的少男少女们,还是远离花花世界吧。实践已经证明,校园的门开得太大,只会给一些追求低级趣味的 人提供方便。对于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知识、追求真理的学生来说,开门关门 没有什么区别,但可惜的是我们学校这样的学生为数不多,因此目 前我们的校门还是关紧一点好。【评析】为什么学生在电脑面前

12、思维如此流畅,思想如此大胆,语言 如此尖锐?是因为和聊天室具有即时性、公开性、匿名性和群体参 与性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中,青少年解除了传统德育下固有的防 范、恐惧心理,敢于“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而这又为学校 开展道德讨论和进行学生道德判断及选择能力的训练提供了很好的 物质保证。即时性特点可以保证道德讨论的及时呈现和即时反馈; 公开性的特点,正适合提供一个讨论的场景,在线的所有学生都可 以看到反馈的信息;匿名性的特点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一 般不愿意坦然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公之于众,除非是别人不知道自 己的身份,和聊天室完全可以使德育活动在隐蔽自己真实身份的情 况下进行,这样,讨论者就没有了传统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