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课件_第1页
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课件_第2页
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课件_第3页
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课件_第4页
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1,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2,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3,国画四君子,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梅,高洁孤傲 兰,优雅空灵 竹,虚心有节 菊,冷艳清贞,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4,托物言志)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

2、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5,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要把握好此类古诗词,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 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 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再次,掌握手法。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3、而不可亵玩焉,作者笔下的“莲花” 有何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莲花,就是“托物言志”中的什么呢,莲花的“坚贞高洁”就是“托物言志”中的什么,莲花”的特点和“作者”情操志向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7,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和“老师”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蜡炬,就是“托物言志”中的什么呢,无私奉献”就是“托物言志”中的什么,由物到志,然后由志联想到什么,托物言志: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8,托物言志(托物抒怀)的表现手法 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心志时

4、,不是直接抒情,而是将情志寄托在对某一外物的咏叹描摹之中,从而收到情蕴物中,物涵情志的艺术效果,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是采用象征、比喻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寓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如何读懂此类古诗词,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9,其次,理解“物”寄托的思想情感。一般来说,咏物诗中的寄托往往跟诗人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人生态度、生活作风、价值取向等有关系。 再次,分析诗的写作技巧。一般来说,从表现手法上是托物言志,从修辞角度看有拟人、比喻,从描写方法上讲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如何读懂托物言志诗词? 首先,抓住“物”的形象特征。从具体描写物象的诗句入手,从

5、物象的颜色、气味、声音、动作、形态等特征出发,挖掘出物象的个性气质、精神品质等,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10,解析:1托物言志。2诗人借石灰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的形象,3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高尚情操,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本诗中诗人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11,卜算子 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

6、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首词以梅喻人,上阕写梅的处境和遭遇:寂寞无主,还要加上风雨催逼!下阕写梅的气节操守:无意争春,即便是零落成泥,依然保持那一份清香!我们从梅花的命运与品格中不仅可看到词人仕途坎坷的身影,而且读出词人像梅花般冰清玉洁的精神世界。作者借梅花这一形象表达自己凌寒不凋、傲然屹立、冰清玉洁的高尚节操,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12,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

7、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 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13,葡萄韩愈,新茎未遍半犹枯, 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 莫辞添竹引龙须,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14,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春夏之交,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 但仍 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枝条是干枯的。 有人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将垂下的 枝条扶上去,高考古诗词

8、托物言志表现手法,15,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春夏之交,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 但仍 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枝条是干枯的。 有人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将垂下的 枝条扶上去。 借指自己势力还弱,表明作者期待提携,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16,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17,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 表明作者被贬后希望攀升,需要有人 援引栽培. 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明作者遭贬希望起用,需要加意栽培,刻意提携,

9、方能有大的作为,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18,2010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商风:秋风。怆悢(lin):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19,鉴赏这是一首咏物诗,写了“凤凰”的悲剧。 “凤凰”立身高洁,志向远大,但羽翼为秋风所伤,已无法飞翔。阮籍以“凤凰”自喻,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哀、理想得不到实现的痛苦及报国无门的忧

10、伤。“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实际上是诗人的自况,充分反映了他极度苦闷的心情和忧愤深广的情怀,同时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20,清朝饮醴泉延颈望八荒”,这四句描写“凤凰”性情高洁,心系苍生,却独自一个,没有同伴,没有共鸣。这样的处境是和阮籍自身一致的。 这首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凤凰”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阮籍以隐约曲折的诗风著称,此诗犹以“凤凰”象征诗人自己,借写“凤凰”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哀伤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生命孤独感,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21,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这

11、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喻”“象征”)的手法;2诗中以“饮”“栖”“鸣”等动作描写,塑造了了凤凰性情高洁、志向远大的特点,但羽翼为秋风所伤,已无法飞翔的无奈 。3诗中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22,象征与比喻,同: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 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异:1、比喻属于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 2

12、、象征是针对全篇而言,而比喻是针对某一句而言;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中是不会出现本体的,而比喻往往是会出现本体的,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23,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诗人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 (1)请结合诗句,分析小松形象特点。 (2)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24,2. (1)诗中运用了象征的手法。(2)诗中前两句写出了小松出身寒微、矮小的特点,但人们不识得小松终有一日也将长成“凌云木”.(3)这里的“凌云木”象征着诗人自己,讽刺了世人不识才

13、,见识浅陋以及以地位识人的世俗风气,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诗人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 2.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25,鹊 桥 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8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高考古诗词托物言志表现手法,26,8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的情感?(5) 1当年军营里华灯纵博,雕鞍驰射的豪举与现在独做江边渔父的生活形成鲜明地对比,有对往日充满豪气军营生活的追忆。2封侯与渔父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遭遇的对比,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