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人格的特点_第1页
A型人格的特点_第2页
A型人格的特点_第3页
A型人格的特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A型人”的人格特点A型人格是指具有较强的竞争性、成就欲和紧迫感的人格类型。罗森曼和他的同事(1966年)描述的“A型模式”。易于患心脏病的A型个人被描述为有很强的内驱力、雄心勃勃、锋芒毕露、竞争心强、经常考虑职业上成功的期限,而且不断感到实践的紧迫感在加强。要想确定一个发展充分的A型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观察他工作时的情况。如果他离开工作几天甚至几小时总是说自己心情不安,他就是A型人。与此相反,就是缺少易患冠心病特征的B型人。 大规模的纵向研究业已表明,A型行为模式是冠心病的一种征兆。其他的调查(例如詹金斯,1971年b)提出,长期焦虑和抑郁、家庭冲突、深度的丧失感以及人际关系的反复无

2、常也可以作为易患心脏病者的特征。戴维格拉斯(1977年)研究过一个范围很广泛的课题,那就是探索压力、A型行为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格拉斯和他的同事作了一系列的实验,用资料证实了A型行为模式的三个特点:竞争性的成就追求、紧迫感以及敌对和侵犯。例如,伯纳姆、佩纳贝克和格拉斯(1973年)考察了A型行为的竞争性,他们对于大学年龄组的A型人和B型人进行了一次算术测验,告诉他们完成答卷没有时间限制。测验的结果发现,两种人相比较,A型人试图解答更复杂的算术题。当算术测验规定在五分钟内完成时,A型人和B型人基本上没有区别,因为A型被试是在不考虑有无时间限制的同一水平上工作的,那么这两种条件之间的差异基本上是由

3、于B型被试的成绩提高而造成的。 卡弗,科尔曼以及格拉斯(1976年)在另一项关于竞争性的研究中设计了一个实验,假定A型个人比B型个人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抑制疲劳感,更能坚持进行一项令人疲倦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最后完成它。所选择的这项任务可以使被试产生疲劳的感觉,就是要求被试在电动脚踏训练器上不停地走。实验的结果证明了他们的预见。在这种情境下,A型被试比B型被试更能够在接近于他们忍耐极限的水平上活动,甚至全身疲劳的迹象也较少。A型被试这种抑制疲劳的趋势(或者至少是公开否认疲劳),可以从A型个人的成就定向特征来理解。抑制或否认疲劳对于A型被试是有价值的,因为这样做能够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在这一情形下可以表

4、明自己是操作脚踏训练器的优胜者。相反,承认疲劳会妨碍这一目标的实现这是A型被试不能轻易容忍的情境。格拉斯、斯奈德和霍利斯(1974年)在测验A型和B型被试的时间紧迫感时预言,对于时间的推迟,A型人比B型人表现得更不耐烦,而且他过早地认为一分钟的间隔时间已过去了,但实际上没有。在检验A型行为模式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敌对和侵犯时,格拉斯(1977年)考察了下述假定:相对于B型被试来说,A型被试对于那些妨碍和无视他们为完成困难任务而付出努力的人更易用侵犯作出反应。为了检验这一假定,格拉斯把他的被试分成两个组,使他们处于“挑动性”和“非挑动性”两种不同的条件中。在第一种条件下,A型的个人和B型的个人与实验

5、者的一个同伙接触。这个人在他们努力完成一项困难的知觉运动性任务时进行扰乱,然后,这些被试有一个机会可以对这个干扰者进行电击惩罚。这种仪器实际上并不能电击人。 所谓“非挑动性”条件,指A型被试和B型被试只是参加研究过程的电击阶段。结果表明,在挑动性条件下,A型被试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侵犯性,而B型被试则相反,表现出很低程度的侵犯性或者没有侵犯。与此相反,在非挑动性条件下,A型和B型被试对那个实验者的同伙施行电击,量上没有区别。由此使我们看出,A型被试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比B型被试更富于侵犯性,只是在自己完成任务的努力遭到妨碍时才富于侵犯性。 总之,格拉斯和他的同事提供的实验证据是:A型个人与B型个人不

6、同,他更急于取得成功;善于抑制干扰任务完成的主观状态(例如疲劳);在活动中表现敏捷;而且当别人无视和妨碍他为完成工作所付出的努力时,他会表现出敌对情绪。格拉斯及他的同事说,这些特点表现了A型人对环境的要求和需要进行控制的企图。格拉斯及其同事还指出,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许多实验情境本来就存在着不成功的可能性,所以来自环境的要求至少带有最低程度的压力。因此,易患冠心病者(A型)的行为模式可以描述为对威胁个体控制感的环境紧张刺激物的反应形式。A型个人为了达到控制而进行斗争,相反,B型个人相对地说并没有这样的考虑,因此他们不具有A型的反应特征。脚踏训练器上进行四次测试的疲劳评定被试分类 第四次评定 第三

7、次评定 第二次评定 第一次评定A型 5.30 4.10 3.10 2.20B型 3.40 2.80 2.20 1.50图122 当连续在一个脚踏训练器上走动的时候,A型个人比B型个人更能抑制高度的疲劳感(数字愈小,表示疲劳程度愈大)。在四次测试中的每次,A型被试都比B型被试表现出较少的全身疲劳。 资料来源;选自CS卡弗、AE科尔曼和DC格拉斯:易患冠心病者的行为模式及在脚踏训练器上实验的疲劳抑制,见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1976年,第33期第464页。 格拉斯接着对控制感进行了研究。他把控制能力的概念定义为个人在知觉到自己的反应能使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所产生的主体知觉。反之,无控制能力是指个人

8、在知觉到自己的反应不能决定自己得到什么时产生的主体知觉。因此,不可控制的紧张刺激物是个人不能避免也不能摆脱的潜在的有害刺激,而可控制的紧张刺激物则是能够避免的有害刺激。 格拉斯和克兰茨一同作过一次实验在这一实验中格拉斯探讨了A型行为模式和不可控制的压力之间的关系(格拉斯,1977年)。他们预言,对被试进行了几次难以避免的噪声刺激后,A型人比B型人会更努力掌握实验者给予的一件实验工作。试验者相信,在使被试受到不可控制的压力的短暂体验后,A型个人能够作出较大努力去恢复对以后工作的统治和控制感。这一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经受不可控制的压力后,A型个人在完成任务方面比B型个人好。根据这种情况,格拉斯说,A

9、型行为发生在一种特定的条件下,即在对个人控制环境感觉到威胁时产生。显然,A型行为是应付不可控制的压力的一个策略;A型人成绩的提高反映了在遭到失去控制的威胁之后他们为保证和维持控制所进行的某种尝试。 在一项与此有关的实验中,克兰茨,格拉斯和斯奈德(1974年)考察了无能为力和压力水平同A型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根据格拉斯的定义,无能为力是主体经受了不可控制的压力,而又知道自己的反应不起作用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知道”使个人放弃控制环境的努力,并表现出无能为力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境下,任何个人都会体验到某种程度的无能为力。然而,格拉斯和他的同事却发现,在不可控制的压力的情形下,A型个人由于具有把丧失控

10、制看成是对自己更具有威胁性的倾向,所以会比其他人体验到更大的无能为力的感受。因此,在学会如何避免后来的不可控制的压力的情境方面,他们比B型被试更困难。 这些发现和实验室以外的情境有什么关联呢?尤其对于冠心病的应用意义如何呢?格拉斯认为,A型个人或易患冠心病者的行为模式可能是形成无能为力和冠心病之间关系的先决条件。正如我们在以上研究中所看到的,连续经受不可控制的压力的A型个人能够体验高度的无能为力的感受。格拉斯说,冠心病的前兆可能是A型行为模式与某些生活事件相结合的结果。这些生活事件有配偶死亡、离婚、监禁、个人受伤或患病、解雇等,它们都被人们看作是不可控制的压力。 格拉斯在休斯顿和得克萨斯对国立

11、退伍军人医院的病人进行过测试,用测试的结果检验以上假定。他按行为模式(A型或B型)对三个等级的人进行了比较,并对他们发病之前生活事件的回忆进行了比较。被试中有45人是受到护理的冠心病患者;77人是普通内科病房和精神病病房的病人这是住院的控制组,还有50人是保养建筑物的雇员这是健康的不住院的控制组。实验的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比其他两个组更易于表现出A型行为模式。而且,与健康人控制组相比,两个病人组(冠心病患者和住院的非心脏病患者)中住院的前一年里至少经历过一次严重生活事件者的比例都比较大。格拉斯断定,患病的个人比健康的个人看来有更多的导致无能为力的生活事件。而且冠心病患者比住院的或不住院的控制组中的人更可能具有A型行为,所以A型个人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比B型个人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要大。然而,这些研究成果仅仅是初步的,进一步证实这些成果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还有一些相同的关系(如控制引起压力的刺激,而不是面对刺激无能为力)将在社会心理学关于压力研究的其他方面加以论述。总之,A型人格属于压力型人格,通常容易发怒或沮丧。这种人有强迫性紧迫感,可生动地称之为“匆忙病”,这种紧迫感强迫他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成就。必须承认世界上的成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