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治未病的养生意蕴及其认识养生,即保养生命的意思,养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维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形体与神志的和谐统一,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的和谐统一,以此达到保养生命,延年益寿的目的。养生的核心思想既是体现中医治未病之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保健思维理念,又是突显中医治未病之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养生保健思维方法。1 中医治未病之养生内涵1. 1 中医养生思想及方法 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总体上解答了中医养生目的及方法: 1) 顺应四时,养生避邪: 顺时摄养,适应自然界阴阳的
2、变化规律; 2) 锻炼身体,强身健体: 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正确恰当的运用各种养生方法; 3) 饮食节制,健脾护胃: 饮食健康,调养有度( 健康饮食观念,避免暴饮暴食) ; 4) 合理作息,调摄情志: 起居作息正常、生活规律(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伤神,保持心理平衡) ; 5) 劳逸结合,保全形体: 劳作强度适度,避免过度劳累。最终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养生保健目的。1. 2 中医养生之内在与外界的联系 1) 外界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于自然界的异常气候及外来致病因素等四时不正之气,要随时保持警惕,尽量注意避免外邪的侵袭。并且可以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及时预防虚邪贼风对人
3、体的危害。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捂秋冻,及四季养生等。2) 内在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思想、情绪安静淡泊,心无杂念和过度妄想,注意调摄情志,保持心情愉悦。1. 3 中医养生之四时、阴阳 1) 春三月,此谓发陈冬三月,此谓闭藏。;春三月使志生,夏三月使志无怒,秋三月使志安宁,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从而揭示了中医养生之要,顺时调摄情志。2)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告诫人们要在春夏季节顺应自然界的阴阳生长规律来调养阳气,在秋冬季节也要顺应自然界阴阳收藏规律来调养阴气。1. 4 中医学之治未病;1. 4. 1 不治已病治未病 即避
4、免疾病的发生、发展,将其防患于未然。内在颐养正气,外在慎时避风,以达到未病养生,防病于先的目的。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1. 4. 2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中医学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即在疾病未发病之前,通过各种养生( 饮食、运动、情志)调摄和非药物疗法( 针刺、推拿) 来达到增强体质,保护正气,提高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使虚邪贼风;无法侵袭人体,并防止疾病发生,保护健康。已病防变即在疾病发生的初期,病情尚轻,病位尚浅,正气损害尚微时,给予早期诊治、早期治疗,掌握病势,防
5、止疾病深入传变,并波及其他脏腑。1. 4 3 亚健康 亚健康疲劳状态是一组原因不明、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征候群,中医特色疗法可用五行之五乐进行音乐疗法干预。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对应五音是角、征、宫、商、羽; 对应五脏是肝、心、脾、肺、肾。而音乐本身就可调理心灵,借着听觉、感觉对人体细胞有按摩的作用。五行音乐借助中医的养生理论带动身体能量,从而帮助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平衡状态。1. 4. 4 治未病之重要性 治未病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医养生、中医预防、中医保健、中医治未病理念,以及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治疗方法、适用范围的一门系统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6、在全面继承中医学的学术理论与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借鉴现代科学技术与思维方法,全面提高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及基本条件等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治未病医学自身的不断发展完善,与其他学科不断相互交叉融合,在中医养生、中医预防、中医保健、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基础上,派生出中医养生学、中医预防养生等新兴学科及方向,促进中医治未病学新的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使这一古老学科日益光彩夺目。治未病提出了以预防为主的医学理念及思想,并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病后防复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2 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医治未病之养生内涵中医治未病的养生内涵是以中医学整体感念,辨证论治为指导大法,加以治未病养生保健诊治思路,大法
7、与思路相互融合。治未病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前期预防,中期防变,后期防复。中医治未病养生内涵中具体包括了衣、食、住、行、精神、情志、心理、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上概括养生内涵及指导原则。并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拘泥于一法。从西医角度讲,预防保健包括: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调节血脂,控制血压等。从中医角度讲就是需要根据四时阴阳变化进行因人、因时、因地的辨证论证养生,其关键在于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3 结语养生重在生活化,提倡养生生活化,就是要积极主动地把养生方法融入日常生活中的作、息、坐、卧、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必须符合人体生
8、理特点、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才能给日常的工作、学习和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总之,养生是人类之需,社会之需,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养生,只要把养生保健的思想深深扎根于生活之中,才可做到防病健身,祛病延年,提高健康水平。正确认识、理解中医养生法则对治未病;养生的内涵、诊断、预防、防复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邵学鸿 对内经虚邪贼风的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 10) : 658-6602王庆其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文化意义J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 10) : 703-7043王庆其,薛辉黄帝内经的健康、长寿、养生理念C/ /第十次全国中医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4张丽艳,梁茂新,鞠宝兆 论中医治未病;的文化内涵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外农业技术合作项目派遣合同
- 二手房交易不动产抵押贷款担保合同
- 餐厅服务培训计划
- 医院手术室介绍课件
- 高强度铝型材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模板范文)
- 成人教育体系简介
- 跟骨骨折护理功能锻炼
- 城乡供水提质改造工程商业计划书
- 口腔癌护理诊断与措施
- 健康小班预防中暑
-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 华为销售培训
- 中小学小班化教学模式与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 中药药浴技术课件
- 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及答案
- 英语教师进城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交投国企面试题目大全及答案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点精粹
- 公路养护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级中式烹调师(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精制花生油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