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_第1页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_第2页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_第3页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_第4页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第一节 艺术真实,认识与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艺术概括,认识与艺术真实,文学作为认识活动 文学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旨在其蕴藉中创造认识与审美相统一的形象体系 作品 “真实性”的品格:历史理性 “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实现的基础,巴尔扎克论真实、别林斯基论真实,巴尔扎克论真实,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不真实的作品“现在与将来都不会有任何价值”。 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别林斯基论真实,真正的艺术作品永远以真实、自然、正确和切实去感染读者”,这样的作品越是多读,“你和它之间的内在情意和联系也就越深入、实切而

2、不可分割。” 别林斯基,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与生活真实不同 内蕴的真实 假定的真实 与科学真实不同 主观的真实 诗艺性,内蕴的真实,何谓内蕴的真实 以“历史理性”的眼光,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 社会生活内蕴的层次 真相事理层 历史文化层 哲学意味层,文本赏析,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诗人艾青,假定的真实,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活的内蕴 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 把现实形象与幻想的非现实形象融会,如西游记、变形记 以虚拟形象世界取代现实的

3、形象 现实型作品 艺术情境是虚构的、假定的,如雷雨 假定与“真” :真事理/真情感,如牡丹亭,西游记、变形记,唐僧(现实形象)与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神仙、妖魔(非现实形象)的结合 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里变成甲壳虫(非现实形象)与周围其他人(现实形象)的结合,雷雨,假定性情境:让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发生在两个场合(周家客厅与鲁家住宅)及一昼夜之内,冲突集中而强烈,戏剧家:曹禺,牡丹亭,牡丹亭中杜丽娘“梦而死”、“死而生”式追求爱情幸福的离奇情节,由于情感真挚,人们就会从心理倾向上忽略其他而“以假为真,主观的真实,文学创造有主体性或主观性 文学提供的“真实”都被主观化、心灵化 艺术创造自由地

4、把客体世界变成主体的认识与感悟、情感与意志的对象物,文本赏析,当太阳破晓时光,它呐喊着,打开了黑沉沉宇宙的大门。那时,它红得那样发亮、发烫,然后把红光普照大地。于是大地苏醒了,树叶从沉睡中扬起头,水波从凝静中张开眼,一切曾经被黑夜掩盖了的,都露出了鲜红的笑靥,花朵带着珍珠般的露珠,在第一线战颤的阳光中,显得那样的鲜艳可爱。 刘白羽:平明小札,作家刘白羽,诗艺性,含义 诗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 作用 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界,必然要讲究“诗艺” 假定性情境是在“诗艺”中生成 没有“诗艺”运用便没有艺术真实,文本赏析,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三、艺术

5、概括,含义 作家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创造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 作用 艺术概括是实现艺术真实的基本途径。比如追忆似水年华和人间喜剧,追忆似水年华和人间喜剧,普鲁斯特通过自己的感觉表现客体世界的追忆似水年华 巴尔扎克表现人类社会生活的活生生的横断面的人间喜剧,三、艺术概括,艺术概括的规定性 “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屠格涅夫谈艺术概括 实现“个别”与“一般”相统一是一个艺术提炼的过程 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屠格涅夫谈艺术概括,我在生活中遇到了某一位费克拉安德烈耶夫娜、某一位彼得、某一位伊凡,我仔细观察他,他或她

6、使我产生了特殊的印象;我反复思索,后来这个费克拉、这个彼得、这个伊凡离远了,不知流落到哪里去了,但是他们所造成的印象,却深印下来,逐渐成熟,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生活原型是一个爱情悲剧故事:一个贵族青年提出同一个女囚犯结婚,得到同意。举行婚礼时,女囚犯却突然死亡。托尔斯泰把复活的艺术形象上升为典型,使艺术概括的力度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达到了顶峰,复活插图,第二节 情感评价,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 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一、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认识与情感 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客观反映,情感是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评价 认识是情感形成的依凭,情感是渗透着认识的情感 文

7、学创造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和情感评价裁判生活的方式实现其价值功能,一、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性 文学创造以情感评价发挥着审美意识形态作用 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从形象性问题上得到印证。比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二、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诗意的裁判” 善与美的统一,对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和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 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的内涵 情感评价与善的价值追求 高尚的品格 功利的取向 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 诚挚的情态 艺术的呈示,三、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善”的终极价值体现 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

8、 人文主义是文学的灵魂和存在的根据 人文与历史:文学价值取向的交合 历史理性存在着人文的维度,人文关怀存在着历史的维度,第三节 形式创造,文学与艺术形式 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 形式美问题,一、文学与艺术形式,文学的精神价值的理想: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文体升华三者之间保持张力和平衡。 文学的形式和内容是两个实体,活在一起,如钱谷融所言,钱谷融,我们接触到一篇作品的形式,自然也就接触到了它的内容,而我们要知道一篇作品的全盘内容,也非接受它的整个形式不可。 钱谷融:形式与内容,钱谷融教授,一、文学与艺术形式,两种相反的观念和理论 重内容轻形式 传统文论:“文以载道”,“言之有物” 西欧古典文论:“再现

9、”说,“表现”说 形式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 捷克与法国的结构主义 英美“新批评”派,一、文学与艺术形式,小结 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 内容是它的这一形式的内容 形式是它的这一内容的形式 形式创造是建立在形式与内容关系基础上的互动过程,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内容形式化 作品:内容与形式完全融合,如黑格尔所说 优秀文学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完整统一体 形式创造是内容形式化的过程,如别林斯基所说 内容的形式化以审美价值追求为催化剂,如我国作家王汶石所说,黑格尔,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 黑格尔:美学,别林斯基,对文学作品而言,“它的形式对它并

10、不是外在的,而是它自己所特有的那种内容的发展。 别林斯基,王汶石,当我们一旦明白了它(指素材)的内在意义,获得一个深刻而新颖的思想,找到了主题,情况立刻就不同了。思想的火光一旦燃起,所有的生活事实、细节,都被通统照亮,活动了起来,向主题思想的光点聚集,各找各的位置,各显各的面目;一个作品的轮廓就明显起来,形成起来。 王汶石:漫谈艺术构思,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形式内容化 形式创造具有塑造内容或者帮助其生成的作用 文学创造之初,形式创造已经开始。匈牙利现代艺术理论家巴拉兹曾说 形式的生成作用使内容能得到深化或升华乃至于产生审美新质,巴拉兹,作家)“观察整个生活现实,不过只是从他们的那种艺术形式的观

11、点来观察,这种艺术形式已成为他们表现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巴拉兹:电影美学,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小结 形式创造 对艺术内容内在结构的组织和构成 运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生成内容并使之呈现的外在形态的创造 艺术形式 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组合 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 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 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三、形式美问题,形式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有意味的形式”理论 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如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有意味的形式”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它是“有意味的形式” 英国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 “有意味的形式”,指出作品的各部分、各素质之间的独特

12、方式的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克莱夫贝尔 Clive Bell,1881196464,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曹操的白脸脸谱是奸诈的象征 关云长的红脸脸谱是忠义的象征,本章小结,思考问题,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在文学创造中“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是什么关系? 2.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3.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一段话作出评述:“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语,思考问题,4.怎样理解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5.阐明情感评价的高尚品格及功利取向与文学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之关系;诠释情感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