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整理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整理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整理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整理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鸡豚狗彘(zh)之畜 【无】失其时 【无】通“勿”或“毋” 不要。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通“敛” 收敛 积蓄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 道路5:【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古今异义1.【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2.【河】内【凶】。【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河内】:黄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济源一带【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2.不行的,不吉祥的。)3.邻国

2、之民不【加】少。 【加】:(古义:副词,更。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4.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5.【或】百步而后止。【或】:(古义:有的人。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6.是亦【走】也。 【走】:(古义:跑,逃跑。今义:行走)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谷】:(古义:粮食的统称。今义:谷子)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shng】:(古义:尽。今义:胜利)9.斧【斤】以时入山林。【斤】:(古义:斧头。今义:重量单位。)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11.非我也,【兵】也。【兵】:(

3、古义:兵器。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1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岁】:(古义:年成。今义:年)13.【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古义:那么。今义:这;于是)14.【填】然鼓之。【填】:(古意:拟声词。今译:填充,.)一词多义1.数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c 密、细密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shu 屡次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sh计算2.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仅、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系向牛头充炭

4、直 卖炭翁价值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理直气壮 成语正确3.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指打开粮仓 救济百姓百发百中 成语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征发、派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开放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出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发出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发射4.兵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兵器穷兵黩武 成语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军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士兵5.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尽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承受此

5、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宏伟的6.时不违农时 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季节无失其时 寡人之于国也名词,时机,机会7.王王无罪岁 寡人之于国也大王,名词,读wng然而不王者 寡人之于国也称王,统一天下,读wng8.食谷不可胜食 寡人之于国也动词,吃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寡人之于国也前一个“食”为动词,吃;后一个“食”为名词,食物9.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比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在则移其民于河东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到10.之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

6、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填然鼓之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衬音,无意义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的五亩之宅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的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代词,代百姓;助词,的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隆中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11.以请以战喻 寡人之于国也用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按照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把以五十步笑百步 寡人之于国也凭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因12.凶河内凶 寡人之于国也饥荒汉初匈奴凶黠 凶恶甫闻凶讯 不幸缉拿元凶 杀人的人凶多吉少 成语不吉利的事13.加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于国也更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增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施加樊哙负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鸿门宴放牺

7、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夸大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填然鼓之】 :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击鼓进军【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归顺动词作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 :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动词的使动用法:【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一般“移”

8、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特殊句式【判断句】1、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2、非我也,岁也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3、非我也,兵也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倒装句】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1)申之以孝悌之义反复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着或背负重物行走在路上2、宾语前置句:(1)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之有也。(2)鸡豚狗彘之畜。畜鸡豚狗彘3.介词结构后置句:(1)无

9、望民之多于邻国也4 、固定句式(1)直不百步耳(“直耳”相当于“只是罢了”)(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有的人有的人”)(3)是亦走也(是.也相当于“这也是.啊”)【省略句】1、何也省略主语“此”。2、弃甲曳兵而走省略主语“将士”。3、可以无饥矣省略主语“黎民”师说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一词多义【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

10、从师)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则耻师:(动词 拜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 老师)(者也判断句)【之】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郯子之徒:(结构助词,这)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士大夫之族:(这些人)古

11、之圣人:(的)师道之不复:(主谓间,无义)吾从而师之:(代词,他)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强调,确实)【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道】师者,所以传道

12、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吾师道也:(名词,道理)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乎】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于】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六艺经传:(名词,传文)【无】孰能无惑:(没有)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词类活用1.师者,所

13、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2.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3.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圣人,愚,笨拙的人6.则耻师焉:耻,意动用法:以为耻7.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8.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10.君子不齿:齿,表并列。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用来的今:

14、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吾从而师之古: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4.无贵无贱古:不论;不分今:没有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风气今:道理6.句读之不知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u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7.圣人无常师古:永久的;固定的今:平常的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9.年十七,好古文古:秦汉的散文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10.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大多数人11.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了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特殊句式宾语前置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介词结构后置1、学于余。2、耻学于师。3、师不必贤于弟子。判断句1、师者,所

15、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人非生而知之者。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省略句1、则曰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被动1、不拘于时所字结构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重点背诵句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劝学通假字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生非异(生,通“性”,资质、天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16、,更,再。暴,同“曝”,晒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古今异义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2参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加入。3.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今义:与“真”相对。4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今义:金子,黄金。5.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6.用心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7.绳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今义:绳子,绳索。8.跪古义:腿脚 。例:蟹六跪而二螯今义:跪下9.疾古义:疾劲,强,大,这里

17、指声音宏大 。例:声非加疾也今义:疾病词类活用名词做状语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名词做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形容词做名词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形容词用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做使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数词做形容词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一词多义1于:(1)寒于水 (比)(2)善假于物也 (介词,不译。引进作

18、用)(3)取之于蓝 (从)2而:(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关系,并且)(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递进关系,而且)(3)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4)而见者远 (表转折)(5)锲而舍之 (表假设或承接)(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因果,因而)(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8)锲而不舍(表假设,如果)3者:(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2)不复挺者(的原因)4焉:(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2)圣心备焉(语气词)5利:(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6. 之(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2)青

19、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代词 代青)7.假(1)善假于物也(借助)(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8.疾(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9.绝(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停止(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次绝境(桃花源记) 与世隔绝(3)以为妙绝(口技) 极了(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横渡(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 断绝关系10.强(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强壮(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有余(3)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 勉强特殊句式1虽有槁暴,

20、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2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4.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5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7.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8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9.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10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11.学不可以已(省略句)过秦论通假字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通“横”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通“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蹑足行伍

21、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倔”通“崛”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有”通“又”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没”通“殁”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一词多义因因遗策(沿袭,动词)因利乘便(趁着,介词)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聚之咸阳(到,动词)及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及至秦始皇(到,介词)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方,方位名词)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原为动词,在此用作名词)制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

22、裁,制服,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动词)兵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下文“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中“兵”同此)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使动用法。)举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西举巴、蜀(攻取,动词)利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形容词)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地,牢牢地)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坚固)汝心固之,固不可彻(顽固)词类活用a)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像用席子、包裹、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外连衡而

23、斗诸侯 在国内 对国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等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彩那样 像回声那样 像影子那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向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方b)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诸侯)相斗会盟而谋弱秦 使(秦)衰弱约从离衡 使(秦国的连横策略)离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使(百姓力量)愚蠢以弱天下之民 使(天下百姓)衰弱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八州)有序 使(同列)来朝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匈奴)退却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诸侯国)灭亡c)名词作动词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做帝王履至尊而制六合 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24、用瓮做 用绳子系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用鞭子打,用竹杖敲,引申为“奴役”将数百之众 率领,带领过秦论 指出过失d)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尊贤而重士 看重e)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逃跑的士卒 溃败的军队f )形容词作名词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方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坚固的屏障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黄河今:河流)2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古:继承 今:受)3西举巴蜀( 古:攻取 今:向上抬)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古:吝惜 今: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5以致天下之士(古:来,招纳 今:给予)6九国之师(古:军队 今:指隶属于军或集团军的一个编制单位)7流血漂橹 (古义:盾牌 今:划船工具)8以为桂林、象郡(古:把作为。“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