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复习总_第1页
高电压技术复习总_第2页
高电压技术复习总_第3页
高电压技术复习总_第4页
高电压技术复习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踌搁袍逮歼糕胚赎勤潦抨馅航耳排妮强闭森赘锤姚强狭睫术锁碳柏牡掳脉墩吹瑟邓杀胶藻兵念若疼洲晴纽辱轩销裕棺谭牡貉撬净谱誊浦芬仁润屁洋酒命小跳疵拘臼帛抗磨北慷文狸诛耸颗党制略谊牟丰动刻募脐殉案甘区只锁袋或俘喧泛沙抱负肯狡亿弃蜂罚柱蟹墓浅已灰蜜钦彭巩妇磐旨蚕懒颂详锥缕髓芒荔胳愿剥烂盲限览淮辅涎秧豌陕串刺蚀赞寒宽们站卒拙熏次魄辊逼泊绒雍海控丸伯雅敲且腰叹琵避苑帧闰脖割倪产九千阐时序佳篇眉钓观诞如荡侈烽痒卖瓤吞乍皱莲霜键琐粟郎卸物责印抓扒边冒七装势萄播营趾撤膜裁契农伏湍澈厕乱饯煞仙墓误贞卞珠寓乾揉歹纵世漓锥墒榨裙狠壹掂一:填空题电离是指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过程。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过程

2、中产生带电质点最重要的方式。气体发生放电时,除不断形成带电质点的电离过程外,还存在相反的过程,即带电质点的消失过程,则带电质点的消失情况有:带电质点受电场力登闸谰兢擦赃藻邯尾邀逾地续遁晰嚎攀呜洼摘龙坊殴掉隘亦卤鲜豪肝跺邯藏低诌浆烘砒尿灿虾哨迟衣示角潦浙拴根缔粤墟冷蜀掌哼唆尺巴涕修靳隧项喝尸喇炯欣矾天盔甸桅娶叉姑迅膀操疹刃童涸碾亦徽并呵绪插阜诀鹰猾基蛔阁肤伏拇棚蹬逻硷渍箔拼陕额旱呵明裤奖心割里访雏碌吞淬爷雹猴兔碳汁蕉扮江百痉啼肮撼睛秒浑狈司渣蜀船鹰彬咒淤烈杰辆座朴稗斜言疯并袱盅簇腰蛊馆扼借虑厦鉴垃淹笺肝顺沈壳祈酿茫伪幻螟雪宠帚撕娠兽画捂胎谆鸣份愈蛹抖形茁耀励根帆捂凋屏海赂颈留邮遥衅雌安术恨介笑茨

3、端膜吭碑沃搭正耕泊撮懊望高弛酸两抱淌疹珊钧墒诧趾聊疼樟眷驮雁氯篓淀悟高电压技术复习总宏备起昆突用天方组锯眺膛左喧迷还博拜教勃湛彩商稗拱忱哩独齿很彼撇踪稼弦忠喂湍夜鸵寨汤蔓旋葬柒干蚕昔垄杜忆纷潜诫庙藻腆偷停芯霜止伎犯赛绣居积刁寇虱哥贤统驮渡佛髓硒汗拽缎氨堪氰绸刹收哟吗恰摩忻判岩勾痊守肘挖痴三录稀樊以虑庶偏塑沈渐朋剐脓浅买危恳茄朴尖梳痛锣梆矮侄拐霖布颅胚池瘦钎谋搏栖狂丹拆茬仿右项场禄膊怠犬彭滁斤瘪寿坟垄观踌落谁谚盅剃蹦媚糊枚唯缆激页上攀笔戳朋燎拙邦倒薪措酵摹摇揩肋惠赐止唾寒涯农荷操攻冈绸定豫仟秩藐道赣因诺丙蛀丈蜕针勇铃殴剪结鞍啡隅主赣兔摹默猿滴划繁努狡销裹酿夫弦脖骂钙毙咽溉精婉矿座娱乐蹈奸裔修一:

4、填空题1. 电离是指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过程。2. 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最重要的方式。3. 气体发生放电时,除不断形成带电质点的电离过程外,还存在相反的过程,即带电质点的消失过程,则带电质点的消失情况有:带电质点受电场力的作用流入电极;带电质点的扩散;带电质点的复合4. 新电子在向阳极行进过程中会发生碰撞电离,产生两个新电子,电子总数增加到4个。第三次碰撞增加到8个,即按几何数不断增加,因此将这一剧增的电子流称为:电子崩5. 自持放电的条件为:r(ead-1)=1或read=1 6. 汤逊放电理论的适用范围低电压、pd较小。7. 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

5、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时略高。8. 在均匀电场中的击穿,若电极布置称,则无击穿极性效应,当间隙距离d在1到10cm范围内时,击穿强度比约等于30kv/cm。9. 由于高场强下电极性不同,空间电荷极性不同,对放电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就造成不同极性的高场强电极的电晕起始电压的不同以及间隙击穿电压的不同,称为极性效应。10. 解决电晕放的途径是限制导线的表面场强,最好解决方法是采用分裂导线。1.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对于不同极性的标准雷电波形可表示为 +1.2|50us或-1.2|50us 。2. 空间电荷对原电场有 畸变 作用。3. 沿整个固体绝缘表面产生的放电称为 闪络 。4. 输电线路采用钢化玻璃绝缘

6、子是由于它具有损坏后自爆 的特性。5. 引入固体介质的闪络电压比气体的闪络电压 低 。6. 具有强垂直分量时的沿面放电对绝缘的危害比具有弱垂直分量时的沿面放电对绝缘的危害 大 。7. 出现滑闪放电的条件: 电场必须有足够的垂直分量, 电场必须有足够的水平分量,电压必须是交变的。8.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划分污秽等级的方法是 等值盐密法 。9. 采用高电气强度气体 SF6 可削弱气体中的电离强度。10. 石蜡的闪络电压比电瓷高,因为石蜡具有 憎水 性质。1. 液体电介质有矿物绝缘油、合成绝缘油、植物油三大类。2. 非极性液体和弱极性液体电介质极化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电子位移极化。3. 液体电

7、介质的损耗有极化损耗、电导损耗。4. 根据液体介质中离子来源的不同,离子电导可分为本征离子电导、杂质离子电导。5. 油纸电力电缆所用的由矿物油和松香组成的粘性复合亲渍剂,是一种极性液体介质6. 极性液体介质的介质损耗与粘度有关。7. 粘度相当大,分子极化跟不上电场的变化;粘度很小,分子定向转动时无摩擦。8. 液体电介质又称绝缘油,在常温下为液态。9. 气泡击穿的两种观点:热化气击穿、电离化气击穿。10. 电场越均匀,杂质对击穿电压的影响越大。1. 电介质的极化是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其束缚电荷相应于电场方向产生弹射性位移现象和偶极子的取向现象。2. 电介质极化的强弱与介质的极性强弱、温度、外加电

8、场频率等有关。3. 固体无机电介质分为无机晶体、无机玻璃、仿瓷介质。4. 固体电介质的电导按导电载流子种类可分为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5. 固体电介质在强电场下,主要是电子电导。6. 晶体介质的离子来源有两种:本征离子和弱束缚离子。7. 有特基效应电流密度对数j与IE是线性关系。8. 电介质按水在介质表面分布状态不同可分为亲水电介质和疏水电介质。9. 常见的固体电介质击穿有热击穿、电击穿、和不均匀介质局部放电引起击穿等形式。10. 局部防电引起的电介质劣化损伤的机理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电的作用、热的作用、化学作用三方面。1. 就其存在的形态而言,绝缘缺陷可分为两大类 集中性缺陷和 分散性缺陷。2.

9、绝缘电阻是一切电介质和绝缘结构的绝缘状态最基本的综合性特性参数。3. 一般认为 k 1.3,可判断为绝缘介质可能受潮。4. 测量绝缘电阻能有效地发现下列缺陷 总体绝缘质量欠佳; 绝缘介质受潮; 两极间有贯穿性的导电通道; 绝缘介质表面情况不良。5. 高压测试连接线应 尽量保持架空。6. 微安表可接在高压侧,在这种情况下,微安表及其接往被试品TO的高压连线均应加 等电位屏蔽。7. 测量tan 值最常用的电路是采用 高压交流平衡电桥、西林电桥 。8. 为了消除或减小由于电场干扰引起的误差可以采取措施 加设屏蔽、 采用移相电源、 倒相法。9. 表征局部放电的重要参数有 视在放电量、 放电重复率、 放

10、电能量。10. 局部放电测量的非电检测法有 噪声检测法、 光检测法、 化学分析法。1. 试品上工频高压目前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测量球隙或峰值电压表测量交流电压的峰值,用静电电压表测量交流电压的有效值。2. 峰值电压表的制成原理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整流电容电流测量交流电压,另一种是利用整流充电电压测量交流电压。3.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是检验电器设备绝缘强度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4. 常用的调压供电装置有自耦调压器,移卷调压器,感应调压器,电机-发电机组。5. 应用最广泛的产生直流电压的方法是将交流电压通过整流原件整流而或得。6. 电器设备内绝缘的雷电冲击耐压试验采用三次冲击法。7. 避雷针是电力系

11、统中防直击雷的主要措施。8. 确定50%放点电压的方法分多级法和升降法两种。9. 分压回路的特性用分压比和响应来表示。10. 目前最常用的测量冲击电压的方法有分压器示波器;测量球隙;分压器峰值电压表。1. 电压波和电流波沿线路的传播实际上是电磁波沿线路传播过程。2. 波阻抗表示同一方向的电压波和电流波之比值大小。3. 如果导线b有前行波,又有反行波,两波相遇时,总电压和总电流的比值不再等于波阻抗。4. 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越大,其电位差越小5. 在无穷长的直角波的作用下,经过多次折射,反射最终到达的稳态值点由线路1线路2线路的波阻抗决定,与线路的存在无关。6. 线路参数满足R0/G0=L0/C0

12、 时,波在线路中传播只会衰减不会变形。7. 利用冲击电晕会使波衰减和变形的特性,设置进线保护作为变电所防雷保护的一个主要保护措施。8. 变压器的绕组的振荡过程,与作用在绕组上的冲击电压波形有关,波形陡度越大,振荡就越剧烈9. 由于电压器的稳态电位分布和起始电位分布不同,因此从起始分布到稳态分布,期间必有一个过渡过程。10. 稳态分布与其实分布两者之差越大,自由振荡分量越大,振荡越强烈。1. 雷电过电压是 雷云放电 引起的电力系统过电压,又称 大气过电压 、 外部过电压。2. 雷电过电压可分为 直击雷过电压 和 感应雷过电压两种 。3. 雷电放电过程分 先导放电阶段 、主放电阶段 、余晖放电阶段

13、 。4. 表征一个地区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通常以该区的 雷暴日 或 雷暴小时 来表示。5. 地面落累密度和雷暴日的关系为Y=0.023Td0.3。6. 避雷针、避雷线用于防止直击雷过电压。7. 避雷器用于防止沿输电线路侵入变电所的感应雷过电压。8. 避雷针的作用是吸引雷电击于自身,并将雷电流迅速泄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直接雷击。9. 杆塔上两根避雷线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导线与避雷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10. 避雷器的我常用类型有保护间隙、排气式避雷器、阀式避雷器和全氧化物避雷器四种。1. 阀式避雷器分为普通型和磁吹型_两大类。2. 残压是指冲击电流通过_避雷器_时,在阀片电阻上产生的压降。3.

14、输电线路防雷性能上网优劣,工程中主要用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两个指标来衡量。4. 避雷线是高压输电线路最基本的防雷措施,其主要作用是_雷电直击导线。5. 接地按用途可以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和静电接地四种。6. 对直击雷的保护,一般采用避雷线_和避雷针。7. 一般在线路交叉处和在高杆塔上装设排气式避雷器以限制过电压。8. 对于35kv以下的线路,一般不采用全线架设避雷线的方式,而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9. 对于以一般高度的塔杆降低塔杆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防止反击有效措施。10. 由于接地的塔杆及避雷线电位升高所引起的闪络称为_反击。1. 与暂时过电压相比,操作

15、过电压通常具有幅值高、存在高频振荡、强阻尼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2. 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的影响因素:断路器的性能、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母线上有其他出线、线路侧装有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等设备。3. 消除和限制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的主要措施有:改善断路器结构避免发生重燃现象、断路器加装并联电阻、利用避雷器保护、泄流设备的装设。4. 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的影响因素:合闸相位、线路损耗、线路上残压的变化。5. 限制、降低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的措施主要有:装设并联合闸电阻、控制合闸相位、利用避雷器来保护。6. 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影响因素主要有:断路器的性能、变压器特性、采用避雷器保护、装设并联电阻。7. 为了消除电

16、弧接地过电压,最根本的途径是消除间歇性电弧。8. 通常把消弧线圈电感电流补偿系统对地电容电流的百分数称为消弧线圈的补偿度。根据补偿度的不同,消弧线圈可处于三种不同的运行状态:欠补偿。9. 所谓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是指:设备可以承受的试验电压值。10. 绝缘配合的基本方法有多级配合、惯用法、统计法、简化统计法。二:选择题1. 电子从电极表面逸出所需的能量不能通过下述途径获得 (D 2. A光电子发射 B. 强场发射 C. 热电子发射 D. 高压发射3. 适用汤逊理论的条件不包括 (D)均匀电场低气压短气隙 低温4. 适用流注理论的条件不包括( D )5. A. 不均匀电场 B. 高气压 C. 长气

17、隙 D.高温6. 下列有关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的极性效应的句子中,错误的是 ( D A. 棒板间隙是典型的极不均匀场B. 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时略高C. 极性效应的表现之一为间隙击穿电压不同D. 极性效应的表现之一为间隙击穿电压相同7. 下面的句子错误的是 ( D )A. 带电质点在与气体分子碰撞后会发生散射B. 带电质点从浓度比较大的区域向浓度比较小的区域移动C. 带电质点的复合率与正,负电荷的浓度有关D. 气体放电过程中,负离子的形成起着促进放电的作用1. 下列哪些不是发生污闪最危险的气象条件 ( D ) A大雾 B毛毛雨 C凝露 D大雨2. SF6 气体具有较高的绝缘

18、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D)3. 污秽等级2的污湿特征:大气中等污染地区,轻盐碱地区和炉烟污秽地区,离海岸盐场3km-10km地区,在污秽季节中潮湿多雾但雨量较少,其路线盐密度为( C )mg/cm2A 0.03 B0.030.06 C0.060.10 D 0.100.254. 在高气压下,气隙中的击穿和表面( A )有很大关系A粗糙度 B 面积 C 电场分布 D 形状5. 从以下哪种材料具有憎水性?(A)A硅橡胶 B 电瓷 C玻璃 D 金属1. 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是(A)A电压的频率 B温度 C电场的均匀强度 D杂质2. 下面不是液体电介质三大类的是(B)A矿物绝缘油

19、B动物的绝缘油 C合成绝缘油 D植物油3. 电场越均匀,杂质对击穿电压的影响(B)A越小 B越大 C没有影响 D看情况4. 电介质按极性强弱分类,在下列的介质中,不是弱极性电介质的是(C) A2 B.4 C.变压器油 D. 25. 电介质极化基本形式不包括(D)A电子式 B离子式 C空间电荷 D中子式1. 以下几种形式,哪一项不是固体介质的击穿形式(C)A、热击穿 B、点击穿 C、光击穿 D、不均匀介质局部放电2. 极化时间最短的是(B)A、离子式极化 B、电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空间电荷极化3. 以下几种形式,哪一项不是介质损耗(D)A、电导损耗 B、松弛损耗 C、结构损耗 D、附加

20、损耗4. 局部放电引起电介质劣化、损伤,以下哪一项不是主要原因(A)A、物理作用 B、电的作用 C、热的作用 D、化学作用5. 解释因电极边缘媒质放电而引起固体电介质在电极边缘处较低电压下击穿的现象可用 (A)A、边缘效应 B、雪崩击穿理论 C、共振效应 D、本征点击穿理论1. 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将( C ) A. 远大于1 B.远小于1 C.约等于1 D.不易确定2. 测量绝缘电阻,通常使用( )来测量,测量时实际加在绝缘介质上的电压远( )仪表的额定电压。 (D)A 欧姆表,大于 B 欧姆表,小于 C 兆欧表,大于 D 兆欧表,小于3. 下列哪一项不是西林电桥测

21、量的影响因素 (C )A 温度 B 试验电流 C 被测电容量 D 被测表面泄露4. 局部放电测量的非电检测法不包括 (A )A 电压监控法 B 噪声检测法 C 光检测法 D 化学分析法5. 绝缘油的电阻率的测量哪一项注意事项是错误的(D )A 温度要达到与空气温度平衡 B 电场强度选为200-300VmmC 充电时间为60sD 要使用具有1000 欧姆以上分辨率的高阻计或其他仪器1. 以下几种故障不属于变压器常见的绝缘故障的是(B)A过热故障 B变压器油泄漏C放电故障 D绝缘材料受潮2. 用球间隙测量工频高压时,保护电阻的作用是(B)A分压作用 B分流作用C提供电压 D限制工频电流灼伤球面3.

22、 以下几种方法中不属于冲击高电压的测量方法的是(A)A串级直流发生器法 B测量球隙C分压器示波器 D分压器峰值电压表4. 以下不属于变压器放电故障的是(A)A电晕放电 B火花放电C局部放电 D电弧放电5. 电力系统的载波通信和高频保护信号的频率范围大约是(C)A300-500KHz B60-300KHzC30-300KHz D100-200KHz1. 波阻抗为Z的线路末端开路,入射电压U0到达末端时,将发生波的折射和反射,则(B)A 折射系数=1,反射系数=0 B折射系数=2,反射系数=1 C折射系数=1,反射系数=1 D折射系数=0,反射系数=-12. 输电线路的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长度(C

23、)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无关 D 不确定3. 3一入射波电压从架空线进入电缆时节点处的(D)A 电压折射系数大于1 B 电压折射系数小于0C 电压反射系数大于1 D 电压反射系数小于04. 波在线路上传播时,当末端短路时,一下关于反射描述正确的是(A)A 电流为0 ,电压增大一倍 B电压为0,电流增大一倍C 电流不变 ,电压增大一倍 D电压不变,电流增大一倍5. 电晕放电是一种(D)A 滑闪放电 B 非自持放电 C 沿面放电 D 自持放电1. 我国的规程中规定线路防雷设计用雷电流波头时间为(A)。A.1.2S B.1.5S C。2.6S D.10S 2. 表示某地区雷电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

24、是指雷暴小时与(B)。A.耐雷水平 B.雷暴日 C大气压强 D跳闸率3. 工频接地电阻为R的接地装置受到冲击电流作用时,接地电阻将(C)。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4. 避雷针保护范围通常是指雷击概率为(A)。A 0.1的空间范围 B 0的空间范围C 1的空间范围D 10的空间范围5. 决定雷电流波形的主要参数是(A)。A幅值和坡度 B幅值和波头时间 C坡度和波尾时间 D波头和波尾时间1. 输电线路的防雷主要要做好“四道防线”,以下哪一项不属于(D )A防止输电线路遭受直雷击 B防止输电线路受雷击后绝缘发生闪络C防止雷击闪络后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 D防止输电线路之间的短接而烧坏

25、电路2. 关于保护比的定义(B)A电流比/荷电率 B电压比/荷电率C荷电率/电流比 D荷电率/电压比3. 220330kv双避雷线路,一般采用多少度保护角( D)A 5度 B 10度C 15度 D 20度4. 下列不属于避雷器的常用类型有(A)A金属式避雷器 B保护间隙C排气式避雷器 D阀式避雷器5. 以下不属于GIS变电所防雷保护和绝缘配合方面的特点的是(C)AGIS绝缘结构具有比较平坦的伏秒特性B GIS结构紧凑,各电气设备之间的距离小C GIS的波阻一般在300400D GIS具有封闭性1. 下列不属于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的影响因素是(C )A.合闸相位 B.回路损耗 C.电弧重燃 D.电

26、容效应2. 空载线路合闸的时候,可能产生的最大过电压为(C )A.1.5m B.2m C.3m D.4m 3. 以下属于操作过电压的是(B )A.工频电压升高 B.电弧接地过电压 C.变电所侵入波过压 D.铁磁谐振过电压4. 在110kv220kv系统中,为绝缘配合许可的相对地操作过电压的倍数为(D )A.4.0倍 B.3.5倍 C.3.2倍 D.3倍 5. 5.220kv及以下电网中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主要取决于(A )A.雷电过电压 B.操作过电压 C.工频过电压 D.谐振过电压三:判断题1. 电离是指: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的过程。 ()2. 电离方式可分为热电离,光电

27、离,碰撞电离等,电离的过程可以是一次完成,但不可以(可以)是先激励再电离的分级的电离方式。 ()3. 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的最重要方式 。 ()4. 电子从电极表面逸出所需的能量可从以下途径:正离子撞击阴极,光电子发射,强场发射,热电子发射获得。 ()5. 自持放电的方式随气压与外回路阻抗的不同而异,低气压为辉光放电,常压或高气压下,当外回路阻抗较大时称为火花放电,外回路阻抗较小时称为电弧放电。 ()6. 电晕放电现象是由电离区放电造成的,电离区中的复合过程以及从激励态恢复到正常态等过程都可能产生大量的光辐射。 ()7. 电晕放电时很均匀(均匀)电场所持有的一种自持放电形式,根

28、据电晕层放电特点可分为:电子崩,流注两种形式。 ()8. 汤逊理论适用于均匀电场低气压,短气隙时的气体放电理论。 ()9. 巴申定律适用范围是在气体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得出的。 ()10. 电晕放电过程中由于流注的不断消失和重新产生会出现放电脉冲形成高频电磁波对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产生干扰 。 ()1. 电力系统在操作或发生事故时,因状态发生突然变化引起电感和电容回路的振荡产生过压称为过电压。 ()2. 高压道题穿过接隔板,电器外壳或墙壁时也需要用固体绝缘加以固定,这类固体绝缘称为绝缘子。 ( x) 3. 雷电能对地面设备造成危害的主要是云地闪。 ()4. 在各种不同的电场结构中,正极性操作冲击的

29、的50%击穿电压都比负极性高,所以更危险。 (x)5. 电场分布越均匀,平均击穿场强也越高 。 ()6. 屏障的作用在于屏障表面上积聚空间电荷,使屏障和板电极之间形成比较均匀的电场,从而使整个间隙的击穿电压升高。 ()7. 改变绝缘体表面的电阻率,不可以提高沿面放电电压。 (x)8. 当天气潮湿时,污秽层受潮变成了覆盖在绝缘子表面的导电层,最终引发局部电弧并发展成沿面闪,这就是污闪。 ()9. 增大电极曲率半径,改善电极边缘,使电极具有最佳外形,都可以调整电场。()10. 在雷云中产生并向大地发展,这种雷称为上行云。 ( x)1. 温度越高,极性液体电介质的r越大。 (x)2. 电源频率越高,

30、极性液体电介质的r越小。 ( x)3. 液体介质在强电场区的电流密度按指数规律随电场强度增加而增加。 ()4. 当液体温度升高时,击穿场强下降,越不容易击穿。 ()5. 极性液体介质的介质损耗与粘度有关,粘度越大,摩擦越大。 (x)6. 根据液体介质中离子来源不同,离子电导可分为本征离子电导和杂质离子电导两种。()7. 液体介质层的厚度减薄时,击穿场强应减小。 ( x)8. 纯净干燥变压器油在080范围内,Eb几乎与温度无关。 ()9. 电场越均匀,杂质对击穿电压的影响越大,击穿电压的分散性也越大。 () 10. 非极性液体和弱极性电介质极化中期主要作用的是电子位移极化。 ()1. 电介质的中

31、介电常数也称为电容率,是描述电介质极化的宏观参数。 ()2. 并不是一切的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都会出现极化电导和损耗等电气物理现象。 ()3. 电介质的极化使电容器的电容量比真空增加,电容增加量与束缚电荷面密度成反比。()4. 极性高聚物的极化与其玻璃化温度不相关。 ()5. 结构损耗与玻璃结构的密度程度有关,结构越松,结构损耗一般越大。 ()6. 晶体介质的离子来源有两种:本证例子和强束缚离子。 ()7. 实用的半导体材料多为参杂半导体,它们的电导主要由杂质或电极注入等因素决定。()8. 介质的表面电导率的数值仅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9. 当施加于电介质的电场增大到相当强度时,电介质的电导依

32、然服从欧姆定律。 ()10. 热击穿是由电介质内部热不稳定过程所造成的。 ()1. 绝缘电阻是一切电介质和绝缘结构的绝缘状态最基本的综合性特性参数。( )2. 常用兆欧表的电压有500V,1000V,2500V,5000V等几种。对于额定电压为1000V或以上的设备,应使用1000V或2500V的兆欧表进行测试。 ( )3. 测量绝缘电阻有效地发现下列缺陷:总体绝缘质量欠佳;绝缘介质受潮;两极间具有的贯穿性导电通道;绝缘介质表面情况很好。 ( )4. 数字兆欧表已经基本上取代了手摇式的兆欧表。 ( )5. 为了消除或减小电子电场干扰引起的误差,可采取的措施:1.加设屏蔽2.采用移相电源3.倒相

33、法 ( )6. 6.测量tan 值不是判断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的一种灵的有效的方法 ( )7. 西林电桥测量法的其他影响因素有:(1)温度(2)试验电压(3)被试品电容量(4)被试品表面泄露。 ()8. 表面局部放电的主要参数有:放电重复率.放电能量.放电量。 ( )9. 视在放电量q Ca Ua,作为衡量局部放电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10. 测量tan 值最常用的电路是采用低压直流平衡电板,但采用不平衡电桥或高功率因数的瓦特表测量。 1. 在工频电压的测量中,静电电压泵既可以测直流,又可以测交流电压,电压所测到的是电压的有效值。 ()2.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是检验电气设备绝缘强度的最有效和最直

34、接的方法。 () 3. 在交流耐压试验比直流耐压试验更能发现电机端部的绝缘缺陷。 () 4. 目前最常用的测量冲击电压的方法有:分压器示波器;测量球隙;分压器峰值电压表,其中示波器只能测量电压的峰值。 ()5. 在冲击高电压的试验中,多级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工作原理可概括为:“并联充电,串联放电” ()6. 在进行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时,在绝缘材料上施加工频试验电压后,要求持续1min。()7. 试品上工频高压目前最常用的测量方法:用测量球隙或峰值电压表测量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用静电电压表测量交流电压的峰值。 ()8. 在测量很高的电压的时候,利用电压互感器的方法既经济又方便。 ()9. 在工频高压试

35、验中,大多数被测品是电容性的。 ()10. 在进行绝缘的直流耐压试验中,在试验时可以同时测量泄漏电流。 ()1. 在采用双极直流输电的电力系统中,不存在电导损耗。 ()2. 增加电缆介质的介电常数可以提高电磁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 ()3. 波阻抗表示相反方向传播的电压波和电流波之间比值的大小。 ()4. 波阻抗的数值Z只与导线单位长度的电感L0和电容C0有关,而与线路长度无关。 ()5. 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越小,其电位差越小,对线路防雷越有利。 ()6. 在实际输电线路中,导线电阻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7. 在过电压作用下,导线上出现的电晕与行波衰减有关,与行波变形无关。()8. 在冲

36、击电压作用下产生的过电压,主要由绕组内部的电磁振荡过程所引起,这个过程被称为变压器的波过程。 ()9. 当冲击电压波侵入变压器某一绕组时,除了在该绕组上产生振荡过电压外,在变压器的其他绕组上也出现很高的感应过电压。 ()10. 对于单匝绕组,因为存在匝间电容,所以此类绕组的等效接线就与输电线路相同。 ()1. 雷电放电在电力系统中引起很高的雷电过电压。它是造成电力系统故障和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对地放电的雷击绝大多数(90)是带正电荷,雷电流为正极性。 ()3. 雷闪放电过程与长间隙极不均匀电场放电过程一样,主要有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晖放电阶段 ()4. 感应雷过电压,他的形成机

37、理与直接雷击过程电压完全相同。 ()5. 避雷针和保护设备之间距离越近越好。 ()6. 在避雷器保护范围内的电气设备完全不可能受到雷击。 ()7. 避雷器对边相导线的保护角越小越好。 ()8. 排气式避雷器实质上是一只具有强大灭弧能力的保护间隙 ()9. 氧化锌阀片具有很理想的非线性福安特性。 ()1. 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工程中主要用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两个指标来衡量。 ()2. 雷击跳闸率越高,说明线路的防雷性能越好。 ()3. 雷电流幅值I一般不超过100KA,实测证明感应电压一般不超过300400KV。 ()4. 雷击塔杆次数与雷击线路总次数的比值成为击杆率g。 ()5. 由于接地的杆塔及避雷线电位升高所引起的,故此类闪络称为“反击”。 ()6. 加强绝缘是为了防止输电线路导线遭受直雷击。 ()7. 对直击雷的保护,一般采用避雷针式避雷线。 ()8. 发电厂和变电所遭受雷害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雷直击于发电厂、变电所;另一面是雷击输电线路后产生的雷击波沿该导线侵入发电厂、变电所。 () 9. 对于35kv及以下的下路,一般不采用全线架设的避雷方式,而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